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發表人: 小黑明融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歷史軍事] [黃士衡]秦朝野史(全文完)  關閉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51
發表於 2015-6-9 10:00:22 |只看該作者
第四十四回     分杯羹太公受難 降齊地酈生逞功

  話說楚漢兩軍在廣武地方相拒數月,漢兵早得敖倉,糧食豐足。楚兵遠道運糧,又不時被彭越引兵截擊,以致軍餉缺乏,項王幾次搦戰,漢兵堅守不出。項王心想 :「我兵食少,利在速戰,似此長日相持,如何是好?」正在尋思無策,忽然念起:「太公、呂後現在我軍,一向好生看待,未曾用他,如今事勢緊迫,說不得要將他挾制漢王。但呂後是漢王妻子,或尚嚇他不動。只有太公,是他父親,我若將太公捆起,要殺要烹,漢王見了,定然心中不忍,涕泣求饒。到了其時,我便要他投降,他亦當俯首聽從,只此一法,可以制其死命 。」
  項王想罷,心中歡喜,便下令軍中製成一個高俎,命人將太公捆綁,放在俎上,推出軍前,遣人傳語漢王道 :「汝若不速出降,吾即將太公烹煮食之 。」漢王聞言,大驚!又聞太公縛在高俎,心中委實過去不下,自揣道 :「我若投降,必至父子俱死,此事萬萬不可。然眼見老父危急,不為解救,豈非成為大罪之人!但若婉言求乞,正中了項羽之計,以後遇有為難之處,便用此法挾制,豈不累老父長受磨折。不如硬著頭皮,假作無關痛癢,使他絕望。料他不過用此嚇我,安敢便殺我父?」漢王籌思已定,遂遣人傳語項王道 :「吾與汝同事義帝,義帝命吾二人約為兄弟,由此看來,我父即是汝父,汝今必欲烹食汝父,尚望分我一杯肉羹,不必虛言嚇我 。」項王聽了,大怒!便認真欲將太公殺死。項伯連忙阻道 :「現在天下事尚未可知,況為天下者不顧家。今雖殺太公,於事無益,徒添他人怨恨而已 。」項王見項伯說得有理,便命將太公解下,照前留養。漢軍聞知,人人歡喜,也有稱贊漢王善於對付者,也有說漢王杯羹之語,太覺忍心者。
  項王因此計不行,沉思數日,又想出一策。自領將士出營,排齊陣勢,預先伏下弩箭,卻遣人請漢王相見,說是有事面談。漢王不知是計,亦即引兵而出。
  此時楚兵在廣武澗東,漢兵在廣武澗西,項王與漢王各立馬陣前,隔著廣武澗,彼此對語。項王又提起獨身挑戰之事,漢王聞言,大聲責備項王道 :「汝身犯十大罪,吾今數與汝聽:背義帝之約,立我為漢王,汝罪一也;矯詔殺死宋義,汝罪二也:奉命救趙,不回楚覆命,擅率諸侯之兵入關,汝罪三也;燒秦宮室,掘始皇墳墓,收取財寶,汝罪四也;殺秦降王子嬰,汝罪五也;用詐謀坑死秦降卒二十萬於新安,汝罪六也;封所愛諸將於好地,遷各國故主於惡地,汝罪七也;逐去義帝,自都彭城,又侵奪韓、梁二國,多占土地,汝罪八也;使人暗殺義帝於江南,汝罪九也;汝為政不平,主約不信,加以大逆無道,天下不容,汝罪十也。吾今統率義兵,聯合諸侯,以誅殘賊,當使刑餘罪人擊汝,豈屑與汝挑戰?」項王聽畢,氣得七竅生煙,便趁勢發下暗號,一時伏弩齊發,箭如飛蝗,射過澗來。漢王不曾提防,胸前早中一箭,翻身落馬,左右連忙救起。漢軍將士見漢王中箭,恐怕傷了要害,難保性命,人人大驚!漢王知得眾人之意,忍住痛,故意用手捫著足上,說道:「不料被賊射中吾之足指 。」眾人聞言,心中稍安。左右將漢王扶歸中軍,立召醫士,取出箭鏃,傷處用藥敷紮。漢王受了重傷,臥病在牀,一連數日不出。漢軍將士見此情形,料想漢王箭瘡必然沉重,彼此交頭接耳,紛紛議論,都說是 :「強敵在前,大王若有不測,軍中無主,楚兵乘勝來攻,如何是好?」張良從旁聽得,心中憂慮,便人到帳中,力勸漢王出外巡行各營,以安軍心。漢王依言,勉強掙扎起身,左右扶上小車,遍到各處巡行一遭。大眾看見漢王出來,謠言方息。漢王便趁著巡行之便,一直回到成臯城中養病去了。
  項王見漢王中箭墜馬,心中大喜。急令人前往漢營打聽,並囑直 :「如探得漢王死信,即來回報,以便進攻 。」自己坐在營中,甚是得意,調遣士卒,安排廝殺。
  過了數日,探卒回報說是 :「漢王仍出巡行,軍中並無動靜 。」項王聞說漢王受傷不死,一天高興頓成冰冷,也便無心進攻。忽一日報說 :「齊國遣使到來 。」項王召入,齊使備述:「齊王聽信酈生之言,與漢聯合,盡罷守備。漢將韓信乘虛進攻,奪了臨淄,齊王逃至高密,特遣使者前來求救 。」項王聞說,允即起兵,打發使者先回。命大將華龍且領兵二十萬,克日前往救齊。
  原來韓信奉漢王之命伐齊,先往趙地,收集兵隊。早有探卒報知齊王田廣、齊相田橫。二人聞信,急命大將華無傷、田解領兵二十萬,屯駐歷下,安排拒敵。
  一日,忽報漢王遣酈生來見,齊王召入,酈生見了齊王,因說道 :「現在楚、漢相持,大王知天下將歸何人否?」齊王答道 :「不知也 。」酈生道 :「大王若不知天下應歸何人,則齊國將不能長保矣 !」齊王急問道 :「天下究竟當歸何人?」酈生道 :「天下不久當然歸漢 。」齊王道 :「先生何以知之?」酈生道 :「漢王與項王一同攻秦,漢王先入咸陽,項王背約,移漢王於漢中。又殺義帝於江南,漢王聞之,為義帝發喪,興兵討楚,名正言順。所過之處,無不降服,每遇攻取城邑,即以封有功之將;收得財貨,便分與士卒。故各國聞風服從,豪杰皆樂為之用。項王有背約之名,殺義帝之罪。又吝惜爵賞,任用私人,以此,天下背叛,賢才怨恨,莫肯為之盡力。由此觀之,漢王之得天下無疑也!且漢王起蜀漢、定三秦、涉西河、破魏豹、下井陘、誅成安君,此乃天助,非人力也。今已據敖倉、塞成臯,絕太行之道,守白馬之津,恁據險要,兵精糧足,楚兵無食,旦夕可破。大王宜速降漢,齊國社稷,庶幾可保,否則危亡立至矣 !」齊王聞言,便與相國田橫商議,皆以酃生之言為然。遂遣使者往漢通好,飭歷下軍隊,盡罷守備,齊王與酈生日日酣飲作樂,並不提防漢兵。
  當此之時,韓信帶同曹參、灌嬰諸將,收集趙地兵士數萬人,一路東行,尚未渡過平原,已聞齊王聽酈生之言,與漢聯合。韓信便欲頓兵不進,旁有蒯徹急出諫阻。
  說起蒯徹,自勸范陽令降了趙王武臣,一向居住趙地。此次隨同韓信在軍,見韓信停止進攻,因進說道 :「將軍受詔伐齊,而漢王別遣使者說齊來降,並無詔書,命將軍罷兵,將軍何得不進?且酈生不過一儒生耳,仗著三寸之舌,一旦說降齊國七十餘城,將軍領數萬之兵,歷時年餘,始攻得趙國五十餘城,為將數年,論起功勳,反不如一個豎儒,豈不被人恥笑?」韓信被蒯徹一激,起了爭功之心,下令拔隊渡河。只因蒯徹數言,斷送酈生一命。欲知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52
發表於 2015-6-9 10:00:59 |只看該作者
第四十五回     襲臨淄酈生受禍 破龍且韓信稱王

  話說韓信聽從蒯徹之言,引兵渡過黃河,乘著齊軍無備,掩旗息鼓,直到歷下。韓信發下命令 :「命灌嬰領兵二萬人,往攻華無傷營寨;命曹參領兵二萬人,往攻田解營寨 。」韓信自領大軍,隨後接應。二人奉命,各領兵隊前進。
  將近齊營,華無傷、田解始知漢兵到了,各自大驚,慌忙引兵迎敵,只因事前並無佈置,臨時措手不及,自然殺個大敗。田解殺死陣上,華無傷被灌嬰生擒。齊軍見主將已沒,各自逃生。韓信既得歷下,立命進攻臨淄。
  臨淄乃是齊國都城,當日齊王田廣、齊相、田橫正與酈生飲酒,忽得探報,說是韓信大破歷下之兵,不日將至。田廣、田橫聞此消息,正如迅雷不及掩耳,大驚失色!此時酈生在座,也覺得韓信此舉是與他作對。但素性倔強,更兼有了酒意,遂假作不知,談笑如常。齊相田橫見酈生夷然不動,心想 :「此人必與韓信通謀,故聞信並無驚惶之色 。」因對齊王道 :「我君臣竟為酈生所賣 。」齊王聞言,猛然醒悟。二人遂向酈生厲聲說道 :「汝來講和,我已允准,如何韓信卻又進兵?此明是韓信令汝說謊,要乘我無備,來滅我國。如今也無別話可說,汝能阻住漢兵,令其退去,我便饒汝一命。不然,我立即將汝烹死 。」說罷,即命左右就殿下架起湯釜來。
  酈生聽了全然不懼,瞋著雙目,大聲答道 :「漢王命我說和,如今韓信違旨進攻,與我何干?我不能替汝退兵 。」齊王與田橫心中大怒,喝令左右將酈生提起,往釜中一擲。不到一時,竟煮得爛熟!後人有詩歎道:
  本是高陽一酒徒,爭功末路竟亡軀。
  淮陰他日同烹狗,得失雞蟲孰有無。
  齊王既烹酈生,人報漢兵已到,齊王與田橫急引兵登陴拒守。韓信催兵急攻,不消幾日,竟將臨淄攻破。齊王帶同兵士,拼命殺出城來,奔往高密,遣人到項王處求救。田橫亦奔入博陽去了。韓信既得臨淄,聞齊王現在高密,遂遣將守住臨淄,自領大軍追之。將到高密,探報 :「項王遣龍且領兵二十萬救齊,已與齊王合兵,現駐在濰水東岸 。」韓信聞報,傳令即就濰水西岸安營。
  龍且聽得韓信兵到,便與次將周蘭商議迎敵,旁有客獻計道 :「漢兵遠來,譬之窮寇,盡力死鬥,其鋒實不可當。我兵皆近地之人,各顧家室,無心戀戰,容易敗散。為今之計,不如堅壁清野,固守不出。一面令齊王遣親信之臣,分往所失城邑,招其來降,各城守將聞齊王尚在,又得楚兵來救,必然反漢歸齊。漢兵去國二千里,客居齊地,運糧不便,若各城邑盡皆反叛,其勢必至無所得食。到得其時,可以不戰而破 。」龍且聽說,笑道 :「吾平生深知韓信為人,少時貧困無以為生,至寄食於漂母,又受人胯下之辱,毫無勇氣,似此等人,何足畏懼?且吾為救齊而來,若不戰而降,吾有何功?今能戰勝,可得齊國一半之地,豈宜失此機會 。」遂不用客言,準備廝殺。韓信早使人探得龍且要戰,心中歡喜,下令軍中製造布囊萬餘個,滿裝沙土,即日制就,聽候使用。到得晚間,韓信獨喚傅寬上前聽令,密囑道 :「汝可領兵五千人,每人攜帶沙囊數個,悄悄行到濰水上流河面窄處。一齊用沙囊填下,將水壅住,但不可使楚軍得知 。」傅寬依言行事,當夜回來覆命。次日一早,韓信升帳,命曹參、灌嬰 :「各引兵一萬,就河岸蘆葦中伏定,待得楚兵渡水,追趕我軍,即時突出,截其歸路,圍住廝殺 。」又命 :「傅寬領兵五千,前往濰水上流,守住壅口,若見楚兵渡河,即令軍士拔起沙囊放下水來,不可有誤 。」三人領命而去。
  韓信自引大軍,到得濰水岸邊。一望河中之水,僅可沒脛,便令軍士涉水而過。對岸楚營將士見漢兵渡水來攻,連忙報知龍且。龍且披掛上馬,引兵出營,遙望漢兵,僅有一半渡河,尚餘一半屯在隔岸。龍且揮兵進戰,韓信率眾迎住抵敵,兩下交鋒片刻,韓信詐作大敗,撥馬而走。漢兵隨著一同渡水,龍且率眾掩殺,遙望韓信到得對岸,會合先前未渡之兵,往後便退。龍且大喜道 :「我早知韓信畏怯,不能力戰 。」傳令盡起大軍追趕,龍且匹馬當先,引著楚軍,涉水而過。
  傅寬在上流頭,遠望楚軍渡水,急令兵士將沙囊盡數拔起,但見河水洶湧,爭流而下。此時楚兵大隊立在東岸,正待陸續渡河,忽聞上流水響,驀然一望,河水陡長數尺,河中兵士不及提防,猛被水勢一衝,立腳不住,已有數百人隨波逐流而去。大眾心中驚異!都說 :「隆冬天氣,此一股水何從而來?」一時急切又無船隻,不能得渡,只得立在東岸呆望。
  當日龍且領兵渡過水來,望著漢兵一直趕去,也不等大隊到齊,只顧前進。趕了數里之路,忽聞後面喊聲大起,塵土漲天,曹參、灌嬰兩彪軍從後追來,前面韓信亦回軍掩殺,三路漢兵,前後夾攻,將龍且四面圍住。楚兵見勢不佳,逃走大半,龍且與周蘭拼死抵敵,尚望後隊大軍來救,誰知為水所阻。戰到力竭,部下兵士死亡略盡。漢兵一擁上前,將龍且殺死:周蘭方欲奪路逃走,卻遇灌嬰一馬追到,生擒過來。韓信傳令將龍且首級挑在竿上,與隔河楚軍觀看。東岸楚軍見主將已死,便如一窩蜜蜂失了蜂王,四散而走。
  齊王田廣聞楚軍大敗,棄了高密逃去。漢兵追至城陽,將田廣殺死。韓信遣曹參、灌嬰分路招安齊地各城邑。田橫在博陽聞說齊王田廣已死,遂自立為齊王,進兵往攻灌嬰。灌嬰迎戰於贏下,田橫大敗,逃往梁地,投奔彭越而去。齊地由此大定,時漢四年冬十一月也。
  韓信因見齊地富足,便想自立為齊王,遣使持書前往漢王請命。 卻說漢王自被楚兵射傷,歸到成臯,養病兩月,箭瘡始愈。西回櫟陽小住數日,又到得廣武軍前。一日,忽報 :「韓信遣使到來 。」漢王召入,使者備述 :「韓信大破楚軍,平定齊國。」漢王甚喜。使者又呈上韓信書信,漢王拆開一看,其中略言:「齊人多詐反覆,又其國南境近楚,非立王無以鎮撫。今臣權輕,恐不能負此重任,請自立為假王,地方方可安靜 。」
  漢王閱書大怒,罵道 :「吾正困守此間,日夜望汝來助,汝竟揚揚得意,便欲自立為王 !」此時張良、陳平在旁,見漢王發怒,惟恐忤了韓信之意,誤卻大事。又礙著韓信使者在前,不便當面說出。二人甚是著急,遂不等漢王說完,連忙走到背後,用足向漢王足踉輕踹一下,漢王便也乖覺,立即住口。二人附耳說道 :「我軍戰事,方在棘手,安能禁阻韓信不自稱王。大王不如趁勢立韓信為齊王,使之為我堅守,不然變生頃刻。」漢王聞言大悟,遂又對使者轉口罵道 :「大丈夫既建大功,平定一國,便為真王,何必稱假 !」言罷,立命鑄成王印,遣張良隨同使者前往,立韓信為齊王,令其發兵攻楚。
  項王聞得龍且兵敗身死,韓信已定齊地稱王,將要起兵來攻,心中大驚。想道 :「韓信善能用兵,若與漢王會合夾攻,如何抵敵?不如遣一辯士,前往游說,使他不助漢王,方保無虞 。」項王想定主意,立命盱眙人武涉前往齊國去了。欲知武涉此去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53
發表於 2015-6-9 10:01:49 |只看該作者
第四十六回     說韓信武蒯進策 划鴻溝楚漢議和

  話說張良同韓信使者到了齊國,道達漢王之意,辭別回去。韓信受領王印,擇定吉日,即了齊王之位,心中十分滿足。正在調集軍隊,預備攻楚。一日,忽報項王遣使者武涉到來,韓信命其入見。
  武涉見了韓信,說道 :「項王聞足下為了齊王,甚是喜悅,特遣使者前來拜賀!足下與項王本有舊情,如今何不反漢為楚。在足下之意,必以為與漢王交情甚厚,殊不知漢王為人,反覆無常,不可相信。從前漢王為項王所困,身居項王掌握之中者,不知幾次,當其危急之時,服禮哀求,誓不敢負。一旦得脫,便背棄盟約,反來攻楚,可見其人不足親信。此次迫於無法,強立足下為王,並非其心所願,足下所以得安然無事者,只因項王尚在。將來項王若亡,足下亦不能保,為足下計,何不與楚聯合,三分天下,鼎足而立。若但知為漢攻楚,必致後悔,此乃智者所不為也 。」韓信聽了,因答道 :「吾前事項王,已有數年,官不過郎中,位不過執戟。吾屢言事獻計,項王不肯聽納,吾故背楚歸漢。漢王授吾以上將軍之印,付吾以數萬之兵,解衣推食,言聽計從,故吾得至於此。今人既如此親信厚待,吾若背之,於心何安?敢煩使者回謝項王,所言不能從命。」武涉見說韓信不動,只得告辭回楚。
  卻說蒯徹隨韓信在齊,因思 :「楚漢戰爭,勝負未定,現在韓信已據齊地稱王,漢王遣張良來催發兵攻楚,項王亦遣武涉來說背漢為楚。楚漢二國所以看重韓信者,只因韓信為漢則漢勝,為楚則楚勝,是天下之權操自韓信。若為韓信打算,最好暫守中立。既不為楚,亦不為漢,方可長享一國。但默察韓信之意,卻是一心為漢,便想用言詞感動,使之醒悟,免被漢王利用 。」蒯徹想罷,遂即入見韓信。
  此時韓信身為齊王,自然比前不同,左右侍衛人等甚多。蒯徹當著眾人面前,不便直說,心生一計,故意說道 :「臣曾學相人之術 。」韓信聽了問道 :「先生相法如何?請言大略。」蒯徹道 :「凡人貴賤在於骨法;憂喜在於容色;成敗在於決斷。三種互參,用以相人,萬不失一 。」韓信贊道 :「先生相法甚是高明,請相寡人,看是如何?」蒯徹道 :「乞屏退左右,以便面陳 。」韓信便揮令左右退去。
  蒯徹四顧無人,方始說道 :「以臣愚見,若相君之面,位不過封侯而已,又多危險不安。但相君之背,則貴不可言 。」韓信不知蒯徹來下說詞,卻以為真談相法,急問 :「此是何故?」蒯徹道 :「方今楚、漢分爭,天下人民勞苦不息,項王起彭城乘勝逐北,至於熒陽,威震天下。然兵困京索,三年不進:漢王領數十萬之兵,拒守鞏洛,恁借險阻,然而屢戰屢敗,無尺寸之功。此二國者,智勇俱困,方今兩主之命,係於足下。足下誠能聽臣之計,兩不相為,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則其勢莫敢先動。以足下之賢能,擁甲兵之眾,據強齊之地,西並燕趙,因民之欲,為眾請命,四方響應,誰敢不服?然後分割強大之國,封建諸侯,天下莫不懷德畏威,而相率來朝於齊,此王霸之業也。臣聞天與不取,反受其咎,願足下熟思之 !」
  韓信聽了,方知蒯徹借著看相為名,前來說他。因答道:「漢王待我甚厚,豈可見利忘義,為此悖德之事?」蒯徹道:「足下自以為與漢王相得,欲建萬世之業。臣竊以為誤矣!當日張耳、陳餘,布衣時為刎頸之交,後因爭張黶、陳澤之事,二人相怨,張耳逃歸於漢,借兵東來,殺陳餘於泜水上,為天下所笑!此二人豈非天下之至交?然而終至自相殘殺。今足下欲以忠信固結漢王,縱使君臣極其相得,必不能勝過張耳、陳餘之交誼。至於天下之事,比起張瞋、陳澤更為重大者,不計其數。由此觀之,足下以為漢王必能終始保全者,實大誤也!且臣聞『勇略震主者必危其身,功蓋天下者無可為賞 。』足下涉西河、虜魏王、擒夏說、下井陘、誅陳餘、服燕定齊、南破楚兵二十萬,陣斬龍且,此所謂勇冠一時,功高天下者也!今足下戴震主之威,挾不賞之功,欲歸楚,楚人不信:欲歸漢,漢人恐懼。足下欲持此何歸乎?臣竊為足卜危之 !」韓信被蒯徹說得痛切,毛髮慷然,心中已動,但尚猶豫未決。因對蒯徹道 :「先生權且休息,容我細思 。」刪徹退去。
  過了數日,蒯徹又見韓信,說道 :「凡事當斷不斷,反受其亂。願足下依臣之計,決然行之,勿再疑慮 !」蒯徹為韓信計,可謂切當之極。誰知,韓信此數日中想來想去,到底不忍背漢。又倚著自己功多,漢王必不奪我齊國,遂不聽蒯徹之計。蒯徹見說韓信不動,心恐韓信殺他,轉向漢王處獻情。因假作癲狂,辭別韓信,逕自去了。
  楚漢在廣武相持數月,楚兵屢次索戰,漢兵只是堅守不出。漢王不時遣兵接應彭越,斷絕楚軍糧道。又立英布為淮南王,使之領兵恢復舊地。一面專候韓信兵到,合力破楚。但因 :「太公、呂後尚在楚軍,恐項王到了事勢危急之時,又將他出來挾制;更或一時性起,竟被殺害,亦未可知!必須設法救回,方免顧慮。遂欲趁此楚兵乏糧之際,遣人往說 。」漢王想罷,因命陸賈前往楚軍,假作講和,請將太公、呂後送回,兩下各自罷兵。
  陸賈奉命到得楚營,見了項王,面陳來意。項王此時雖然兵少食盡,心中尚希望武涉能說動韓信,不來攻楚,仍可勉力支持,豈肯輕易放了太公、呂後,遂辭絕陸賈,不允所請。陸賈只得回報。漢王見事不成,又欲再遣一人往說。因想起侯公口才甚好,使命其再往楚軍說和。恰好武涉已由齊國回來覆命,備言 :「韓信不肯聽從,現已引兵來攻 !」項王聞言,大驚!正在躊躇無計,人報 :「漢營又遣侯公到來 。」項王命其入見。侯公口如懸河,指陳和戰利害,甚是貼切。項王默想 :「自己勢窮力竭,漢王既來說和,諒他一時不至背約。借此罷兵,也是善策 。」遂允了侯公之請,定下和約,楚、漢兩國以鴻溝一水為界。鴻溝之東屬楚,鴻溝之西屬漢。
  漢四年九月,楚、漢和議既成,項王遂命將太公、呂後送回漢軍。漢王親率軍隊,出營迎接。見了太公、呂後,夫妻、父子復得相聚一處,自然悲喜交集!一班將士齊向漢王道賀,大呼「萬歲」!漢王因侯公議和有功,遂封為平國君。後來侯公進見數次,漢王均拒絕不見。左右從官見了,不免疑惑,便問道 :「侯公新立大功,並無不是之處,大王何故屢次不肯見他?!」漢王道 :「汝等不知,此人乃是天下辯士,舌鋒可畏。試看前次陸賈往說項王不動,偏他一去,立即成功!此等人所到之處,能傾覆人之國家,故號之為『平國君 』,我實在怕見其面 !」左右聞言,方悟。
  過了幾日,漢王聞說項王已領兵離了廣武,起程東歸。自思 :「我此次雖是假作請和,救回太公、呂後,但和議成立不久,未便立時背約 。」因亦欲傳令將士收拾行裝,暫回關中歇息。旁有張良、陳平聞得漢王意欲回兵,二人連忙進前諫阻。只因此數句言語,又引起兩國干戈!欲知二人所言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54
發表於 2015-6-9 10:02:49 |只看該作者
第四十七回     戰垓下項王被圍 歌楚帳虞姬殉節

  話說漢王因和議成就,項王已歸,亦欲罷兵西回關中。張良、陳乎一同諫道 :「現在天下土地我已得了三分之二,又有燕、齊、趙諸國皆來歸服,勢力正強。項王兵少糧盡,窮乏無助,此乃天亡楚國之時!不趁此時進兵剿滅,任其回去,真無異養虎貽患 !」漢王聞言,大悟,決定進攻。先遣使者分頭往約齊王韓信、魏相國彭越,各起兵前來接應,定期會合三路軍隊,夾擊楚兵。又命劉賈領兵助英布,往取九江。佈置已定,漢五年冬十月,漢王自率大兵往追項王。
  此時,項王去已多日,漢兵一路追趕,直到固陵,與楚兵相離不遠,立下營寨。項王聞漢王背約來追,心中大怒!立命回兵迎敵。漢王原約韓信、彭越領兵來會,此時追及楚兵,屈指一算,期限已過,兩路兵仍不見到來,只得獨自出兵接戰。當日,兩邊排成陣勢,項王出馬,大罵漢王 :「不顧信義,反覆無常 !」漢王不答,揮兵殺進,彼此大戰一陣。項王因恨漢王無信,怒不可遏,勇氣比常百倍,匹馬當先,衝入漢軍。漢兵將士見了項王,皆有懼色,抵敵不住,一齊大敗。漢王率領敗兵退回營中,堅守不出。
  漢王對張良說道 :「齊、魏兩處不肯從命,為之奈何?!」張良道 :「楚兵不日可破,韓信、彭越二人因未得大王分與地方,所以不至。韓信前此立為齊王,乃由自己請命,非出大王本意,其心自覺不安。且其家在楚,亦欲得其故鄉之地。彭越本來定有梁地,大王因為魏豹之故,拜之為魏相國。今魏豹已死,彭越亦望為王,而大王不早立之,未免心中缺望。現在大王若能將雎陽以北直至谷城,封與彭越,再將由陳以東至海之地,許與韓信,此本皆楚國之地,大王許與二人,使之各自為戰,則楚兵易破矣 !」漢王依言,復遣使者前往齊、魏,告知分地之事。韓信、彭越二人聞言,果皆大喜!立即應允引兵前來。 項王雖然勝了漢兵一陣,卻因糧食不足,一路緩緩退兵。漢王引兵隨後追趕,恰遇韓信、彭越領兵到了,與漢王會合一處。又值英布、劉賈說降楚大司馬周殷,平定九江,亦引兵前來接應。
  十二月,項王兵至垓下,漢兵四路雲集,項王全然不懼,激勵將士,預備一戰。此時,項王部下將士共有十萬人,漢兵全數不下三十萬人。漢王命韓信為大將,各路軍隊皆歸節制。韓信分軍為三,使將軍孔熙領兵為左翼,將軍陳賀領兵為右翼,自率諸將為中軍。又使將軍周勃、柴武領兵為後隊,保護漢王。韓信分派已定,人報 :「項王自引大軍前來搦戰 !」韓信傳令:「左右兩翼,按兵不動,但看我兵退走,敵人來追,便一齊出兵,從後擊之 。」
  韓信自率中軍出營迎敵,兩陣對圓。起初,距離尚遠,各用長槍、硬弩向前射擊。後來,愈戰愈近,便是短兵相接。楚兵人人奮勇,漢兵個個爭先。但見煙塵漲天,喊聲動地。此一場惡戰,直殺了兩個時辰,未分勝負!項王殺得性起,抖擻威風,大喝一聲,匹馬陷陣,楚軍隨後如潮湧進。漢兵漸漸不能抵敵,韓信傳令退軍,項王引眾趕來。孔熙、陳賀見楚兵追趕韓信,各率大隊人馬從後夾攻,項王急回兵迎敵。此時,楚兵苦戰許久,人疲馬乏,卻遇兩支生力軍,已是不支。更兼韓信回兵接應,遂殺得楚兵大敗。
  項王急收集敗殘兵士,退回營中,計點人馬,已折了一半。韓信得勝而回,分撥將士,四面安營,將楚軍圍了數重。張良又令隨軍楚人,分教各營兵士唱起楚歌,以亂其軍心。項王在圍中,自念兵卒寡少,糧食將盡,籌思無策。到得晚間,輾轉牀上,不能成寐。遂獨自出帳,走到營前散步。忽聽得遠遠唱歌之聲,四處響應,心知出在漢營。便側耳細聽,字字清晰,暗自驚訝道 :「此豈不是楚歌,難道楚地都被漢人占得?所以漢營兵士方有許多楚人,似此如何是好!?」項王鬱鬱不樂,回到帳中,吩咐左右取出酒餚,小飲解悶。
  原來,項王有一美人,姓虞,人都稱為虞姬,平日甚得寵幸,隨在軍中。又有一匹駿馬,名騅,臨陣常騎,最所心愛。項王飲酒中間,想起自己一生,東征西討,所向無敵,威震天下,創成霸業。誰知到了今日,身困重圍,水窮山盡。自料力竭惟有一死,但念到美人、駿馬,未免多情,如何捨得!項王此時滿腔怨憤,心緒如潮,覺得有許多言語,口中卻說不出。因作一詩寄意,其詩道: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令可奈何,虞兮虞令奈若何!
  項王詩成,朗吟數過。虞姬在旁見詩,知得項王之意,因亦口吟一詩,和道:
  漢兵已掠地,四方楚歌聲。
  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項王聞虞姬和詩,聲情淒咽,不覺心傷,流下數行眼淚。左右侍者見此情形,盡皆痛哭失聲。再看虞姬,早已轉面悲啼,淚痕滿袖。停了片刻,虞姬收淚,向項王說道 :「大王自己保重,賤妾不能相隨,早尋一死,免被漢兵凌辱 !」說罷,拔起佩劍,自刎而死。
  項王見虞姬自刎,急待救時,已來不及。大哭一場,命左右就軍中挖一土坑,將屍埋葬。至今安徽定遠縣南六十里,尚有虞姬之墓,墳高六丈,土人冬為「嗟虞墩」。後人因憐虞姬貞烈,譜成詞曲,歌詠其事。所以曲譜中有「虞美人」一調。又相傳楚地生有一種香草,花葉兩兩相對,人若向之唱「虞美人」曲,此草便應聲自舞,因又名之為「虞美人草」。清人謝啟昆有詩詠虞姬道:
  八千子弟失江東,止有虞兮效始終。
  死共烏騅埋駿骨,生憐紅粉是英雄。
  花間名字留芳體,帳下悲歌泣曉風。
  若使當年成帝業,寧同呂雉禍深宮。
  項王見虞姬既死,自念 :「我若坐困此間,矢盡糧竭,束手受縛,豈不喪了一世英名!殊屬不值。不如趁早殺出圍去,若能回到江東,再行起兵報仇,固為上策。否則,惟有力戰而死,也算死得轟轟烈烈 !」主意既定,便想趁著黑夜,正好走路。遂即披掛上馬,就帳下挑選壯士八百餘人,騎馬相隨。撇下大隊將士,一徑出營而去。
  此時已是四更向盡,又值十二月天氣,霜華一白,北風甚緊。項王冒寒前進,將近漢營,遙望燈火全無,刁鬥不鳴,知是將士睡熟。項於率同部下,悄悄過去,一連過了數個營寨,均未被漢兵發覺。到得天色平明,項王已出重圍,漢營中始有人起來。遠望一簇人馬,向南而行。定睛一看,認出楚兵服色,知是項王逃走,連忙報知韓信。韓信聞說項王在數十萬軍中從容脫走,神不知,鬼不覺,大為驚駭!急命灌嬰率領馬兵五千往追。灌嬰奉命,立即領兵起行,項王去得已遠。未知項王此去能否逃脫,且聽下回分解。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55
發表於 2015-6-9 10:03:47 |只看該作者
第四十八回     楚霸王烏江殞身 漢高祖汜陽即位

  話說項王率領騎隊八百餘人,脫出重圍,隨行軍士,一路陸續逃走。直至淮水河邊,覓得船隻,渡過對岸。回顧部下,只剩了百餘人!又前行半日,到了陰陵,忽然迷失道路。瞥見路旁有一農夫,項王上前向之問路。農夫見是項王,知道兵敗逃走,心恨其人平日暴虐,便想騙其陷入絕地,不能走脫。於是故意指著左邊說道 :「可由此路前進 。」項王信以為實,策馬前進,行了數里,卻遇一個大湖,橫住去路。項王方知受欺,重複折回原處,覓路行到東城,隨身僅餘二十八騎。
  此時灌嬰率領馬兵五千隨後追到。項王自知眾寡懸殊,不能逃脫,因對部下二十八人道 :「吾自起兵,至今八年,身經大小七十餘戰,未曾一次敗北,所擋必破,所擊必服,遂至稱霸天下。豈料,今晚困於此!此乃上天有意亡我,非我不能取勝!今日固當決一死戰。但諸君觀我必當突圍斬將,三次勝敵,使諸君知乃天亡我,非用兵之罪 !」項王言罷,乃引二十八騎,上一小山,布成圓陣,各執兵器向處。
  漢兵追到,將山圍住。項王對部下道 :「諸君看我斬其一將 。」遂命二十八騎分為四隊,四面直馳下山,約定 :「同到山之東邊取齊,再分作三處駐紮 。」於是,項王大聲一呼,二十八騎一齊大呼,縱馬馳下。
  漢兵素畏項王,今見楚軍四面馳下,也不知項王所在,盡皆退避,裂開一條道路,讓楚軍殺出。項王趁勢斬了一員漢將,突出圍外。漢騎將楊喜見項王走脫,便策馬追趕。項王正行之間,聞得後面鸞鈴聲響,知是有人來追,急回過頭來,大喝一聲。楊喜只顧向前追趕,不提防被項王一喝,直如迅雷震耳,魂飛魄散,連著坐下戰馬,都受大驚,一直倒退數里之遠!項王到得山東,果然會合部下,分作三處。漢兵追來,不知項王究在何處?也將兵分為三隊,一齊圍住。項王又衝出圍來,斬了漢軍一員都尉,殺兵士數十人,救出兩處部兵,復聚一處。點算二十八騎,僅失去兩騎。項王對部下道 :「吾言何如?」部下盡皆心服,齊答道 :「大王之言果驗 !」後人因名其山為「四潰山」。
  項王遂引部下到了烏江之旁,意欲渡江。恰遇烏江亭長遣人撐船,泊在岸邊。見項王到來,便迎住說道 :「江東雖小,地方千里,人眾數十萬,亦足立國稱王,望大王速即渡江。今惟臣有一船,漢兵縱使迫到,無船可渡,大王儘管放心 。」項王見亭長甜言蜜語,情形可疑,暗想 :「莫非設計誘我上船,趁勢擒住,獻與漢王邀功?我若被擒,不惟失卻身分,而且玷了名聲,豈可落他圈套!但我若露出遲疑之狀,被他看破,不免笑我膽怯。為今之計,惟有設詞謝絕 。」項王因含笑對亭長道 :「天既亡我,我何必渡!況我率領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西行,如今竟無一人隨我回家。縱使江東父兄見我可憐,奉我為王,我更有何面目與之相見?又縱使父兄並不責問,我心獨不慚愧?」說罷,長歎一聲,指著坐下騅馬,對亭長道 :「吾騎此馬已歷五年,臨陣戰爭,所向無敵,曾一日行千里之路,今不忍殺之!吾知汝乃忠厚長者,故特賜汝 。」說罷,跳下馬來,將馬交付亭長。又命部下二十六人,盡皆下馬步行。
  項王見追兵已近,令部下各持短兵接戰。項王奮勇廝殺,漢兵遇著便死。此一陣,連殺漢兵數百人,項王身亦受傷十餘處。自知力竭,便欲尋個自盡。卻望見漢軍騎司馬呂馬童,說道 :「汝豈非吾之故友乎?」呂馬童聞說,望了項王一面,用手指示與王翳道 :「此乃項王也 !」項王因對呂馬童道 :「吾聞漢王懸出賞格,得我頭者,賜金千斤,邑萬戶。吾因汝是故友,今特賣個人情與汝 。」說罷,拔劍自刎而死。王翳乖覺,驟馬取了項王首級。漢兵見項王已死,一擁上前,各想分取項王屍身,邀得重賞。彼爭此奪,自相殺死數十人。項王肢體,竟被分為四段。
  楊喜、呂馬童、呂勝、楊武四人,各得一段,齊向漢王報功。漢王命五人各將所得首級、肢體湊合一處,驗得果是項王全身,於是將懸賞萬戶之地,分為五國,封五人皆為列侯。
  此時,垓下楚軍聞項王身死,楚將季布、鍾離昧二人易服逃去,餘人皆來投降。內有楚將丁公,自恃前在彭城曾經放走漢王,留下人情,以為 :「此次漢王見我,定加優待 」,遂到漢營求見。誰知,漢王一見丁公,記起前事,即喝令左右將丁公捆綁,巡行各營一周,說是 :「丁公為臣不忠,以致項王失了天下 。」因命將丁公斬首示眾,使後來為人臣者,勿學丁公模樣。 漢王既斬丁公,其餘降將,一律授以官職,命人安撫楚地各城。各城守將,聞風盡皆歸服,只有魯城堅守不下。漢王大怒,自引大軍圍之,欲待城破,屠其人民。忽聞得圍城之中猶有弦歌讀書之聲,因轉念道 :「魯乃禮義之國,或者不知項王果死,故特盡忠堅守?」遂令人持項王首級,與城上人觀看。城上認是項王之頭,方始開城迎降。
  漢王因懷王初封項羽為魯公,此次項羽死後,魯地又最後降,遂命收拾項王屍身,用魯公禮葬於谷城。漢王親自設祭,哭泣盡哀而去。所有項氏支屬,一概不誅。內中項伯等四人,有功於漢,皆封為列侯,賜姓劉氏。至今河南河陽縣有項羽墓。又安徽和縣東北烏江浦,有西楚霸王廟。清人黃景仁有《烏江弔項羽》詩道:
  憤王遺像黯承塵,已事空悲五裂身。
  百二山河銷赤炬,八千子弟走青磷。
  好尋鬼母揮餘淚,自有獅兒作替人。
  王氣東南來尚早,不須亭長在江濱。
  項王已死,各國皆已歸漢。惟有臨江王共尉,乃共敖之子,嗣父為王,不肯來降,漢王遣劉賈領兵討平之。漢王自由魯地回到定陶,馳入韓信營中,再奪其軍。因下令道 :「義帝無後,新定楚地無人鎮撫,齊王韓信熟悉楚國風俗,茲立韓信為楚王,據有淮北之地,建都下邳。立彭越為梁王,據有魏地,建都定陶。又,韓王信前在滎陽為楚兵所擒,後得逃歸,仍立為韓王,封以潁川之地 。」並下令大赦天下。漢五年春正月,各國國王相聚會議,欲尊漢王為皇帝,遂上疏道:
  楚王韓信,韓王信,淮南王英布,粱王彭越,故衡山王吳芮,趙王張耳,燕王臧荼,昧死再拜上言大王陛下。先時,秦為無道,天下誅之,大王先入關中,降秦王,存亡繼絕,以安萬民。功盛德厚,又加惠於諸侯王,有功者皆得分地,而位號同等,無上下之別,何以表著功德,傳示後世!謹昧死再拜上帝尊號。
  漢王見疏,推讓道 :「寡人聞『帝號惟賢者始得有之』。今諸侯王皆推寡人,寡人何以克當?!」諸侯王皆道 :「大王起細微,滅亂秦,誅不義,平定天下,德施四海,宜居帝位,天下幸甚 !」漢王道 :「既承諸侯王厚意,寡人敢不從命 !」於是,諸侯王及太尉盧綰等三百人,與博士叔孫通,議定即位禮節。 擇二月甲午日,漢王即皇帝位於汜水之陽,是為漢高祖。下沼追尊劉媼為「昭靈夫人 」,立王后呂氏為皇后;太子為皇太子。封故衡山王吳芮為長沙王;故越王無諸為閩越王。命諸侯王各自罷兵歸國,高祖自率群臣,定都洛陽。

  自從陳勝起兵,天下大亂八年,至此復歸統一,成立漢家三百年基業。後人有詩詠道:

  秦皇雄武並六國,欲立萬世帝王業。
  銷兵鑄鋸也亂萌,焚書坑儒積威劫。
  築城萬里北防胡,戍兵五嶺南平粵。
  域中馳道幾週游,海上仙山勞夢結。
  平吞涇渭起阿房,更鑒驪山營墓穴。
  一朝命盡沙丘宮,奄豎生心謀篡奪。
  泉合魚燭肉未寒,篝火狐嗚難先發。
  亡秦豈必定胡人,張楚何期由戍卒。
  一夫袒臂萬方應,星火涓流勢莫遏。
  望夷昏主已亡身,軹道降王終屈膝。
  環樓綺殿一炬收,金鳧銀雁駢車出。
  沐猴霸王思歸鄉,斬蛇帝子恨失職。
  登壇國士一軍驚,傳檄三秦期月克。
  龍爭大野苦未休,鹿逐中原更誰得。
  百戰百勝勢終窮,鬥智鬥力謀竟獲。
  未須絳灌誇戰功,肯許良平炫奇策。
  經營天下豈力徵,成敗人心關順逆。
  巍巍帝位汜水陽,傳世十二年三百。
  不階尺土掃群雄,一代興王開火德!


本書完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4-25 08:23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