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789|回覆: 0

[其他] 邵族工藝技術 [複製連結]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版主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流行教主勳章 藝術之星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婚姻專家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自然美景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歌神VIP勳章

狀態︰ 離線
發表於 2016-8-8 23:09:33 |顯示全部樓層


邵族勢力強盛時代,各氏族皆有其部落政治、經濟及祖靈信仰職務上分工的功能。
姓毛skapamumu的氏族,其專司祭曆和titiSin除穢祝禱儀式之外,並且從事冶鑄和武器製作的工作。
冶鐵時係製作武器與農具;武器有刀、矛、簇等。農具則有鐵鍬、鐵鋤、收穫刀等。
邵族其他的氏族的族人欲得鐵製的工具,都要用粟或是獸肉,來向姓毛skapamumu氏族的人換取。

舂石音之杵
舂石音是邵族文化之最主要特色之一,每年農曆七月底在頭人袁家祖宅舂起石音,即是豐年祭的前奏。亦或部落間遇有重要慶典、或是部落對外參加活動時,族人每以表演舂石音來呈現邵族的文化特色。舂石音的杵mazbabiar,是由長短精細輕重各式所組合而成,長度約160至240公分,舂石音時每人每執一杵,繞著杵石成一圈,各人按照負責的節拍舂擊杵石,隨即發出音階不同的聲響,由於杵的材質有所不同,又有精細長短,堅疏輕重之分,因此敲擊在杵石時所發生的聲響也會有不同的音階,而組合成多種不同節奏的杵音,旁邊則有數名族人,各人手持著長短不一的竹筒擊地附合,讓應合的聲響更為美妙,叮噹咚康的杵音,再加上共鳴應合的竹筒聲,就形成了邵族美妙的音樂。

舂石音配樂之竹筒
舂石音是邵族最具特色的風釆,亦是邵族文化主要特色之一。族人持著杵在杵石上敲擊,其所發生的聲響會有不同的音階,而組合成多種不同節奏的杵音,旁邊則有數名族人,各人手持著長短不一的竹筒擊地附合,讓應合的聲響更為美妙,叮噹咚康的杵音,再加上共鳴應合的竹筒聲,就形成了邵族美妙的音樂。此一配樂的竹筒成了邵族的樂器,其材料以新鮮的麻竹為佳,因為新鮮的麻竹所發出的聲音,比較深沈且悅耳。

口簧
台灣原住民族群的樂器大都以自然材料製作,而大部分的族群都使用口簧來吹奏音樂,尤其是年青人,他們習以吹奏口簧來互訴情意,亦有在舉行特殊祭儀時,以嘴琴吹奏配舞,因此口簧成了重要的樂器。邵族的口簧buliqkaw早期僅用竹片製作,後來和外界交易後,亦使用銅片為簧,其製法是用小竹片削薄,大略同拇指,長的十公分深,其中央開細長之孔,在孔之一端釘住銅片,另端繫一繩,演奏時,即左手持器之一端,右手拉緊另一端之繩,將孔隙置於唇上,順呼吸鼓動之,使出「頻頻」作聲,其聲似漢人彈棉被彈棉絮弓聲,嘴琴吹奏的聲音,纖滑沈蔓,其音幽響,但聲音不能遠聞。口簧亦稱嘴琴,此一樂器在台灣原住民族群的叩打、吹奏、彈奏三類樂器中,介於吹和彈之間,因以唇之震動,代替手之彈奏,其高低音階,乃以右手拉線之長短發生變化,故可謂屬於相當進步之原始樂器。邵族的口簧製作技藝已中斷多年,最近由邵族耆老復原中。

弓琴
弓琴曾是邵族的重要樂器,大部份的族人亦能夠用弓琴來奏出音樂,尤其在重要祭儀,或是農閒暇時,族人聚在一起,有人吹奏口簧,有人口中銜著弓琴吹奏音樂,其樂融融。弓琴係使用竹子和銅線為材料,其製法是把竹片的上端削薄成一細長狀,長約三十至四十公分,另尾端留下約八至十公分的竹管當成共鳴器,然後把銅線繫在兩端成弦而成。演奏時,把弓琴的上端銜在口中,即以左手持弓琴之一端,右手拉銅線使出「頻頻」作聲,其聲亦似漢人彈棉被彈棉絮弓聲,纖滑沈蔓,其音幽響。邵族的弓琴製作技藝已中斷多年,最近由邵族耆老復原中,並且被族人列為文化復育的學習項目。

弓箭
早期邵族男子精於狩獵,為了能狩到獵物,製作獵具成了男族人必備的工藝技術,而以弓箭來狩獵,則成了狩獵時的主要獵具之一。狩獵時弓和箭的使用最為廣泛且普遍,因為弓箭可以射野獸,也可以射空中的鳥類,因此成了狩獵者最重要的利器。弓一般以竹子、或是堅硬而富彈性的木頭來製造,弦用苧麻和野獸的筋為材料加工來製作,箭則以箭竹前端加上鐵簇製作而成。後來日月潭成了風景區後,族人亦把弓箭製為工藝品來出售,只是製作小型的模型。

編織工藝
邵族的男子幾乎每一個人都有一手精巧的手藝,也就是他們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去製作許多的器具,使用的材料有竹子、籐、和毛枝等。製作時,先把竹子剝開,削成大小厚薄適宜的竹片,然後加以編製。編製的物品有祖靈籃、背簍、背籃、提籃、飯盒、魚筌、蝦筌、簸箕等。邵族人崇信祖靈信仰,每戶人家都奉侍有一只祖靈籃,內置祖先遺留下來之服飾,以代表祖靈之存在。祖靈籃用籐條作成四方之支架,以藤皮編成方形籃,但不透空。邵族人常到山上打獵,或到山田工作,他們製作背簍、背籃來搬運物品,並且製作飯盒用以盛裝食物,以供外出工作、狩獵之需。背簍的使用最為廣泛,置放農具、農作物、獵物都相當方便。背簍是用籐條作架,以籐皮編成的方形簍,一般為底小口大,底的下面有支柱成足狀,口的長邊有提把,藉以提物之用,背簍的編法是以透空方格編法起底,器身則為透空六角編法,接著則以夾條二次相交法修緣。邵族人因為居住在日月潭畔,所以發展出精巧的漁撈用具,他們製作魚筌和蝦筌來作為漁撈用具。捕魚有魚筌,捕蝦有蝦筌,蝦筌的製作與魚筌做法略同,只是蝦筌比較小,而需以竹片編製。

生活器物
居住在日月潭畔的邵族人家,生活的週遭生長著許多種木材和竹類,各種不同的木材和竹類對邵族人而言,都有不同的用途,不論是興建房舍的材料、造舟、或是生活器物,其材料取得都相當容易。由於取材方便,加上工藝精湛,邵族人使用的生活器具大都由自己製造,材料為竹或藤或木材等,所製造出來的器具有竹釜、木盤、瓢杯、竹筒、籐器、桐木蒸斗、木臼等。為了要從日月潭提水回家,族人用麻竹或孟宗竹來製造裝水用的竹筒,為了能貯藏酒類,族人用竹筒做成「貯酒器」。而瓢杯則是取水或是飲酒的容器。木臼係舂米之用,桐木蒸斗則是蒸飯、釀酒、製作糕點的器具。

裝飾品
追求美是人的本性,而邵族的族人更是愛美的民族,因此,他們發展出獨特的審美觀,為了增加個人的美觀,幾乎每一個族人皆有裝飾用的飾品,祗是平常要工作,所以不常佩戴,但遇有族中重大祭儀或是婚慶時,族人才把飾物戴上,如此可以顯現女人的美麗,並且增加美觀,在重要場合男人亦會穿戴上飾物,以顯現或表彰其武勇氣概。邵族人的裝飾品,大都以貝、金屬、麻、藤、獸牙為材料,由於邵族人是山居民族,本來沒有貝的加工條件,此類飾品或是飾物的材料,大都與外界交易換來。邵族人的裝飾品,除頭飾、耳飾外,尚有頸飾、腕飾、臂飾、指飾、腰飾、腿飾、踝飾等。頸飾主要是貝片頸飾,和貝類製作而成的項圈,頸圈的結構簡單,四個貝錢釘在以藤編成的長帶上,帶的兩端有麻線用以繫結之用,這種代表武勇象徵的裝飾,祗有著盛裝時才戴上。早期邵族人之間的交易使用螺片和貝珠為貨幣,螺錢皆自漢人磨製而成,圓約三寸,中乙孔,潔白為上,可串連成額飾與頸飾,是男、女族人珍貴的飾物。貝片項鍊是以白色長方形貝片穿成,貝片串的數目不定,各個貝片串僅以兩端連在一起,其餘部分各自分離,兩端各有繫線繫在頸間,胸前有許多貝片串,穿戴起來顯得相當美觀。臂飾有用野豬牙製作而成,佩戴在臂上,可以顯現男子的英雄氣概,因此祗有勇士才有資格佩戴。腕飾有貝和金屬的,皆和外界交易換來的,貝珠串腕飾是男女通用的裝飾品,金屬手鐲一般祗有婦女穿戴。

頭飾
早期邵族的男女成人皆蓄長髮,平常居家時頭髮自然下垂或纏盤於頭頂上,但在從事狩獵、戰鬥、或是工作時,為方便起見,將頭髮從中間分開,然後梳向後方,將頭髮盤於頭頂,以髮箍壓住,男人亦使用髮箍,尤其貝片所製成的頭飾最為喜愛。女子的頭飾一般使用麻線穿上長方形的貝片而成壓髮箍,其功能是壓住頭髮,也是男女通用的裝飾品。邵族在舉行豐年祭時,男女大小都要佩戴頭飾,用以驅邪。所戴的頭飾,原是採自一種有香味的野草,邵語稱Tohokos,將此野草束成香草圈戴在頭頂上,此一頭飾邵語稱為Patokeren。現今的邵族人在過傳統過年lusan時,仍保有戴頭飾的風俗,只是此種香草圈頭飾已被蔓藤、花草、以及塑膠花所取代了。

紡織工藝
早期邵族婦女之紡織工藝相當精巧,更以婦女紡織技術的巧拙,來評定婦女的社會地位,所以邵族的婦女為了建立其社會名譽,不斷在紡織工藝裡求取精進,亦因此使邵族的紡織技術更加精湛。邵族的紡織工藝在歷史上享有盛名,即是史料上所記載的「達戈紋」。清乾隆年間的文獻《皇清職貢圖》有如此之記戴:身披鹿,績樹皮橫聯之;間有著布杉者。番婦掛圓石珠於項,自織布為衣。善織罽,染五色狗毛雜樹皮,陸離如錯錦,質亦細密,四方人多欲購之。「達戈紋」為一種以麻線夾以獸毛織成之「番布」,舊志上稱之為水沙連名產,此係早期以芝麻編製而成的形制,比一精巧的編織和挑織技術反應了邵族精湛的工藝水準。於今,在邵族人家所供奉的祖靈籃,其內盛著先人精巧的工藝所製成的衣服,和一些年代久遠的飾物。邵族沒有明顯而嚴格的階級制度,因此衣服的紋飾亦沒有階級之分,祇是在特定的場合才穿上盛裝。製作衣服是婦女的工作,男人因有許多禁忌,在狩獵或出草時都不能觸摸麻及織機,所以也不能擔任製作衣服的工作。衣服的材料有自已機織成的布匹,和與外人交易而來的貝珠、貝錢和鈕扣,以及得自獵獲物的皮革獸皮。布匹的顏色有麻的原色和取自大自然的植物染料所染的花布。花布又介平織和提花兩種,平織的花布是改變經線的顏色而成花紋,花紋多為條狀,提花的花布則不完全改變經線或緯色的顏色而成花紋,花紋多以提花的技術,即改變經線或緯線的位置而成,材料有毛也有麻,以麻線為經,毛線為緯而織成的,顏色多為紅、黑、藍等色,花紋則多為幾何圖形。邵族與外界交易之後,布料大都自外界交易而來,族人逐漸不再織布,因此紡織工藝出現停頓現象。

服飾
邵族傳統的衣料有皮革、麻布、棉布三種,皮革多用於男性的服飾。一般男性的服飾有頭箍、頸連、胸衣、無袖上衣、腰裙、長套褲、皮鞋等。而女性的服飾則有頭巾、有袖上衣、胸衣、腰裙、腰帶、膝褲等。

鹿皮帽、鹿背心
相傳邵族的祖先因為追逐一隻白鹿,無意中發現了日月這塊園地,於是舉族搬來居住,可見「鹿」在族人間的地位和價值。當族人去狩獵時,若獵到鹿時,部落的頭人可得鹿茸、鹿角等,捕獲者可得一腿肉和鹿皮。邵族有揉製皮革的技能,皮革多用於男子之服飾,如鹿皮帽、鹿背心。因此,獵到鹿者是武勇的象徵,於是把鹿皮製成鹿帽和鹿背心來穿戴,藉此炫燿。戴鹿皮帽時,把裁剪適宜的一塊鹿皮戴在頭上,再以貝片製成的壓箍套在此塊鹿皮上,如此不僅美觀,更可顯現邵族男子的英雄氣概。鹿背心的製作,係將獵得的鹿皮,經日晒乾燥後,其獸皮處用石頭磨平,然後剪裁適宜,用麻線縫製而成。穿上鹿背心不僅美觀、武勇象徵,其更可以禦寒。由於過量的捕捉鹿,鹿的數量逐漸減少,邵族人在狩獵時,不容易獵得鹿,因此,要用鹿皮來製作鹿帽和鹿背心,也愈來愈困難,於是族人就用山羌皮來取代鹿皮,如此亦可顯現美觀和象徵武勇。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3-29 03:10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