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451|回覆: 0

[族群介紹] 布農族族群概述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發表於 2018-1-10 01:10:58 |顯示全部樓層
布農族族群概述

地理位置


布農族分佈在埔里以南的中央山脈及其東側,直到知本主山以北的山地,是部落的散居社會。布農族分為六大社群:卓社群(南投縣玉山一帶)、卡社群(南投縣東部山區一帶)、丹社群(南投與花蓮縣界一帶)、巒社群(南投縣、嘉義縣界玉山一帶)、郡社群、搭科布蘭郡(簡稱蘭社群,在今中央山脈南投,人數較少)。現今布農族的分佈地以 南投縣信義鄉最多、其次為花蓮卓溪鄉,另外還有分佈於高雄縣桃園鄉、台東縣海端鄉。總人口數約五萬多人(民國98年7月數據)。布農人喜歡山居,高山深處常有他們的聚落。是父系社會,行大家族制。

28.jpg


文化特質

台灣原住民族當中,最先被國際人士知曉的,是以「八部合音」聞名於世的布農族。西元1952年日本的音樂學者黑澤隆朝將布農族的Pasibutbut(祈禱小米豐收歌)寄至聯合國的文教組織,當代的知名音樂學者聽了之後,驚訝於古老的部落為何會有如此繁複的和音,當時西方的音樂學家認為音樂的起源是由單音、 雙音而發展至和音的理論也不攻自破,從此重寫了音樂起源說的論點。每年十一~十二月之間,布農人舉行小米播種祭,為了祈求小米能夠豐收,因此社裡的男子圍 成一圈,一起合唱「祈禱小米豐收歌」。族人相信,歌聲越好天神越高興,今年的小米就會結實累累。因此,每一個人都以虔敬的心情唱著。歌聲一開始,其實只有四部合音,但當音域高到某一個層次時,軌出現了八個不同的音階,因此被世人稱之為八部合音。這也是目前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和音方式,台灣原住民族的音樂堪稱 世界音樂的瑰寶。

除了「祈禱小米豐收歌」,布農族的器樂演奏是原住民族當中保存最完善的一族:

◎ 杵音是布農族與日月潭邵族特有的樂器,通常由八至十六根長短不同的木杵,交替的在石板上敲擊,藉著不同音階演奏出優美的旋律。在從前,族人也用它來傳達訊息。

◎ 口簧琴是原住民族普遍的樂器,但每一族使用的時機稍有差異。以布農族而言,是排遣寂寞或悲傷時渲洩情感的工具。在排灣、泰雅、阿美則是談情說愛,男女互表情意的催化工具。

◎ 另一種布農族特有的樂器是四弦琴(在卡社為五弦),是族人自娛的樂器。

◎ 弓琴也是布農族盛行的樂器,以竹子為弓、細鋼絲為弦,一端銜在嘴裡,左手持弓右手撥弦,悠揚的琴音雖然細微,卻耐人尋味。

參考資料
台灣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
‧《崇嶺隱士 玉山精靈 : 布農族 = Bunum》,亞磊絲‧泰吉華坦著,臺北市:台灣原住民族產業發展協會,2007。
‧《我用生命唱歌 : 布農族的音樂故事》,吳榮順、曾毓芬著,南投縣水里鄉:內政部營建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2007。
‧《布農族》,黃應貴著,臺北市:三民,2006。
‧《布農族部落起源及部落遷移史》,海樹兒‧犮剌拉菲著,臺北市: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6。
‧《布農族原始神話傳說》,金正勝著,臺南市:臺南市政府,2006。
‧《布農族射耳祭音樂之宗教與社會功能》,林怡芳撰,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來源:臺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3-29 07:42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