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07|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一貫道的殊勝-修法的殊勝 [複製連結]

天使長(十級)

無恥近乎勇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8-3-12 01:29:0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一貫道的殊勝-修法的殊勝

一貫道的弟子,要修學不必出家,沒有年齡、男女的限制,也沒有種族、學歷、識字不識字的限制,而且不會妨礙學業,也不會影響工作或經商,故任何人都可修〔一貫道〕。一貫道法最適合這個年代,是最方便的法門,一貫道法只要護念本有的一貫.也就是咱們本心本性不用在身心以外,再去求法。因為有人類時,就已具備一貫的真理,一貫的真理是本性的異名,佛、涅槃和第一義諦也是同樣的意義,只是名稱不一樣而已。咱們的本性本自具足,只要不迷咱們的本性就不需要悟,因為悟是對迷而說的,故沒迷就不需要說悟了。歷代的聖人佛祖或大德,其闡教的目的,是使眾生回復本來的一貫,因為,眾生迷是迷此一貫,悟也是悟此一貫,將來修證也是修證此一貫。佛教是萬法歸一,也就是萬法歸心的意思,儒家是執中貫一,道家是抱元守一,回教是清真返一,基督教是默禱親一,五教都是以〔一〕為宗旨,到了咱們師尊師母則當機一指,為了明白一貫的尊貴,這兩者之間的不同處要能清楚。五教所說的〔一〕是比量,乃是立一個原則,教你如何做,而師尊師母則是當機示範真正的〔一〕是現量。咱們求道時,當機讓你發現本自具備的一貫,而五教所謂的歸〔一〕,只是在經典上說明的。求道傳香時當機一指,卽是示現一貫、良知良能。若是體會不出來,才從經教中的〔一〕去研究,經教的〔一〕是死的,師尊師母當機示範的〔一〕是活的,是現量沒有經過思考的,是直覺當下清楚的,是超出思想思慮不及的,若再想也就不是當機一指了。連想都來不及,那是沒有造作的,沒有裝飾的,沒有再加工製造的,五教聖人的經典是用說的一指,而師尊師母是完成一指的真實義,當前一指中央慧,咱們若能發現,就是找到本來面目,找到就遵照本有的去做,所以,悟是從一指當下悟,修也是保任此一指當機時的本來心態。只要認識本來面目,也就找到咱們的主人,咱們就作得了主,因為作不了主,所以,不該說的話也說出來了,不該做的也做出來了。咱們在日常的應用都是識性作主,分別取捨,看到東西不去想卻偏去想,這是因為不能作主,所以,師尊師母直指本來面目,直下示現咱們的主人。咱們的主人沒是非,沒對待,沒生死,沒恩怨,咱們作不了主才變成二,不能一,二就是識性的活動,假使當下能認識本來,作得了主,咱們時時刻刻去護持,則不需要向外求法,求知解。假使學人能抓住這個原則,在修學和生活上的一切目標就都會放在身心一貫上。

釋迦佛講經說法四十九年,目的只是為了闡明第一義諦、不二法、本心本性,其他的便是隨緣說法,方便示教,最後的拈花示眾,才是指點咱們的本心本性。譬如種果樹,其目的是要收成果實,但收果前的過程中,必須有很長的時間培養一樣。以教乘教導幾十年,當信心足夠了才能承擔得起,相信得下。同樣的,當咱們於當機受指時,若不是學過很多經教有個底,信心足夠,絕對不會相信這樣就是直示咱們的本心本性。過往,有人問什麼是佛?古德云:〔卽心卽佛。〕只是一句話而已,便能信入,但對於初學,你若說卽心卽佛,他是信不下的。但對學很久的人而言,該學的都學了,已能了解一切經典都是由心所來,所以大德說卽心卽佛,一經印證當下就能承擔,故若非對教乘有所認識,焉能知道師尊師母一指妙法之貴氣,也就無法承擔一指妙法的殊勝了。身為一貫道弟子,但有很多人對於一貫道的含意卻非常生疏,也說不出其好處在那裡。曾在日本遇到一位前輩,有人請示他什麼是一貫,他卻開口解釋了很多... ...但卻不知開口便是二,已不是一貫,若能用說的,師尊師母就不用當機給咱們示範了。瞞者瞞不識,識者不可瞞,一般都是好辯好爭,殊不知一開口,講出來的就不是咱們的本來,好比粉筆一寫出來就不是粉筆了,講出來的已是用,不是本來一貫了。這個道理若能清楚,平常的修持就放在身心一貫,始終如一,直到永證一貫為止。修持的方法,開始要悟,其目標先放在領悟何為一貫,找到之後,於日常做事也是放在符合一貫。最後,修證也是達到一貫,一貫就是身心不二,事理不二。師尊師母把下手的工夫,了手的工夫,修證的工夫都教咱們了。

咱們初初進入道場,用接竅、開沙、批訓文來接引,因感覺好奇,很快就能接受,但這些終非究竟,雖能令人感覺很妙很靈,相信有鬼神,開始對道產生信心,但這種方式產生的信心不能持久遠,因為開沙和訓文就如特效藥,常吃就沒有效果了。用開沙封果位雖愈封愈大,但一段時間後就不稀奇了,因為封的果位雖大,但生活中的痛苦和煩惱依然存在,殊勝又在那裡呢?故若沒導向真理繼續研究,最後就會麻木。咱們現在學的心性道理猶如淡然無味的白飯,而開沙和其他的顯化就如佳餚,一輩子吃白飯是吃不厭的,雖然佳餚很好吃很引人,但幾餐之後就會膩了。所以,要向根本來研究,否則,就會變成要進沒有路,要退又不甘心。很多人雖是一貫道弟子,對於一貫沒認識清楚,無法體會一貫道法實際上的好,只是聽別人說東西好吃,自己卻不知其味,因沒有實證,難免埋怨一貫道的文獻不足,慢慢地對道失去信心而走入教門,認為教門的經典多,法師又很會講,講得又玄又妙,而咱們得道只是師尊師母給咱們一點而已,所以,便會認為〔教〕比〔道〕更好,近路不走反而走遠路。好像小孩身懷著金條卻去做乞丐,本身所具備的一貫,自己不清楚卻去外面求法。師尊師母給咱們一指時,貴在能當機領會心平氣靜時的本心,卻不可當作一指想,若能領會而自我肯定的護持,就是得道。若不能會通,再以無字真經借耳根而會通,這是因為一指無法說明,所以才用真經,真經若能清楚,真經不異一指,你若還不清楚,接著就再以合仝,合仝就是表示一貫,讓咱們每天叩頭中來體悟一貫。因此,對師尊師母的一指若不清楚,就算跑到其他教門,也是多餘的。釋迦佛說法四十九年,共有三藏十二部經,那麼多經典,要由何處學起方達究竟,所以,最後只教你唸佛,唸到一心不亂,便能接引西方。因此,對根本的一貫道法不清楚而去教門,所學的必然也是心外的事情。殊不知釋迦佛講那麼多經典,只為對治咱們的心,假使沒一切心就不需一切法了,故所說的一切法都是權宜的,不是實法,實法是無法可說,咱們的師尊師母一指妙法,沒有什麼法可說,這叫做傳心,講出來就不是實法了。

達麼祖師欲返天竺,命門人曰:〔時將至矣,汝等盍各言所得乎?〕時有道副對曰:〔如我所見,不執文字,不離文字,而為道用。〕祖曰:〔汝得吾皮。〕尼總持曰:〔我今所解,如慶喜見阿闍佛國,一見更不再見。〕祖曰:〔汝得吾肉。〕道育曰:〔四大本空,五陰非有,而我見處,無一法可得。〕祖曰:〔汝得吾骨。〕最後神光禮拜,依位而立,祖曰:〔汝得吾髓。〕故法傳給神光。你想這是什麼法?其實要了解並沒有那麼簡單的,這是要經過很久的研究體悟,才能清楚實法本無法的,否則都是在經教中找法或用嘴巴說的。釋迦佛睹明星和師尊師母的一指是同樣的,只能意會不能言傳,可以講的是方便法,不能講的用心去體悟,這才是實法,若強辯強說心性,清楚的人一定說你,對道不清楚。以前有一位點傳師來參見老前人,老前人問什麼,他就答什麼,可以說是對答如流,一般人聽起來會覺得很不簡單,但最後,老前人送兩個字──〔自大〕。問什麼是如來,如果開口答就會在來而不如,如而不來裡面轉,清楚的人,是不用去開口的。心性方面,有地方是可說,有地方是不能說的,有地方是讓別人先說,說到高興,你只要說一句話就夠了。以前有一位基督徒和老前人見面時,說他的主是如何如何,說了兩個小時,老前人最後問:〔你的主是如何來的?〕一句話就結束了,他說不出主是如何來的。又有一位研註道德經的前人,參見老前人時,老前人問:〔道德經如何說呢?〕他於是一直說,最後老前人以指直示,〔○〕就是道,〔•〕就是德,道德經這樣就說完了,說那麼多做什麼呢?若不清楚的人,則會愈講離道愈遠,離心性愈遠的。 

來源:慈 聲 橋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昨天的今天是昨天,明天的今天是明天,那今天的今天是那天?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4-23 21:55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