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321|回覆: 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捨識用根 [複製連結]

Rank: 4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8-3-20 23:44:2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本帖最後由 老奸是誰 於 2018-3-21 00:15 編輯

各位菩薩吉祥!!南無阿彌陀佛!!


因為前面討論到捨識用根,我不忍心有人錯解,所以還是多講一些,原則上,我讓法師們來講!!

不過,我應該沒有猜錯,那位睜眼菩薩,應該是邪覺同修會的信徒,蕭平實那一路的,因為邪覺同修會他們沒有真正的開悟者,所以佛法知見非常的偏差,經常錯解佛經、胡說八道,他們就是一直在罵"捨識用根"的,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懂""捨識用根""是什麼意思。可憐睜眼菩薩他走錯路了!!跑到法院公認的大妄語者那邊去修一個不清不楚的佛法!!可憐!!可憐!!可憐!!


---------------------------------------------我是分隔線-----------------------------------

捨識用根(對治煩惱的處所:六根門頭)——凈界法師



    佛陀一再的提醒我們,你要知道煩惱的根本在哪裡,煩惱是在哪裡活動,它平常是在哪裡活動,它的處所在哪裡?按本經說,六根是對治惱最好的方法,你從六根切入,對煩惱是最好對治。為什麼呢?因為六根剛好夾在六塵跟六識的中間,它對外攀緣六塵,對內它牽動六識。所以我們講「六為賊媒,自劫家寶」。

    你說:你直接從六識對治煩惱。很難!因為煩惱一旦變成六識的時候,它的變化就很大了,只要這煩惱到了心識,它的了別功能的時候,你很難對治的。

    佛陀告訴我們「捨識用根」。就是對治煩惱要搶第一時間,它還在六根的時候,它還在明了的時候,你就要對治、就要小心。我們在治病,道理也是一樣,小病的時候你就要治,煩惱開始在六根醞釀的時候,這個就是你對治的處所。這是本經一個很重要的思考。《唯識學》的對治都是到了第六意識活動以後才對治,《楞嚴經》它是認為這太慢,這樣對治煩惱太慢。

    佛陀的意思是說:在整個發業潤生煩惱,是誰作誰受,是誰來造作這些的罪業,又是誰來領納這些果報。佛陀的意思是“六根”。因為它的位置特別的殊勝。對治煩惱搶第一時間,在六根的地方你就要小心。“六根門頭”因為它是通內通外,通於外面的六塵,也通於裡面的六識,所以六根等於是我們對治煩惱最好的處所。

在二個道前基礎,一個是理,一個事;理性是講到安住的問題、發心的問題;事相就講到對治的問題,它的一個處所的問題。

    這個是我們在修《首楞嚴王三昧》之前二個要注意的,第一個安住的問題,第二個是對治的問題。


    這個地方的「意根」主要的還是第六意識,我們撇開本經的內涵不談,幾乎佛陀在所有的大乘經典,讚嘆的就是第六意識。印光法師說:「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所以一切法是從它發動出來,所以一切法還是回歸到這一念心。《天台宗》它在修止觀的時候,它的空假中三觀,其實它主要觀現前念心性,就是這個第六意識。它的理由是什麼?他認為觀第六意識有很多好處,因為它能夠通前通後,通上通下。我們解釋一下:

    《天台宗》認為法有上下的差別,佛法界是很殊勝,佛的功德法界;六凡法界是很廣大,各有各的因緣,有些人造什麼業到什麼果報去。佛法界很高,眾生法界很廣,你怎麼辦呢?《天台宗》說:在佛法界跟眾生法界當中,有一個貫穿佛法界跟眾生法界,就是心法,因為通於佛、通於法、通於眾生;因為你一念迷它就眾生法界,你一念的悟就是佛法界,所以在空間上你觀一念心,你就知道你跟什麼法界相應,通上通下。

    通左通右就是講時間,我們生命有過去現在未來,你怎麼知道前生的你是怎麼回事?其實前生的你它就保存在你一念心中,我們講所以走過的路,都有留下痕跡。我們這一念心是怎麼來的?從《唯識》的角度就是熏習、累積嘛!就是過去、過去、過去…,有很多、很多的過去,就累積成現在「諸法因緣生」,它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你過去經歷了很多事情,造了很多事情,全部累積起來,就是你這一念心。你說:诶!為什麼我看到佛就想拜?事出必有因,你以前有拜過。所以我們內心的功能都是由於你過去的造作累積下來,所以你了解你過去,欲知前世因,你觀察你這一念心,哦!前生大概哪一方面的業造得特別多,你大概清楚。了解前生看你的一心,因為你這一念心經歷過前生,它去過前生嘛!我們從前生跑到今生的時候,色身是死掉了,但是心識是通過來的,心識是沒有所謂的死亡,它能夠超越死亡。所以《天台宗》說:你觀這一念心,你可以知道你的過去,你看你的想法,你也知道你將往哪裡而去,你也可以知道你的未來。所以它通左通右,觀這一念心可以知道過去、現在、未來,可以知道佛法界,可以知道眾生法界。

    所以《天台宗》安立了現前一念心性具足「三千性相,百界千如」,就在一念心中。他說這麼多法你一輩子學不完,佛法界太高,眾生法界太廣,過去不可知,未來還沒有出現,但是你掌握你這一念心,全部都知道。

    那這樣子講的話,為什麼本經不以一念心性為所觀境?這地方執得我探討,我們說明一下:其實六根當中,從娑婆世界的眾生來說,耳根跟意根二根都特別好,但這二個有所不同。你看《楞嚴經》它是以耳根為入門,《法華經》它就不同了,《法華經》的稱性起修,它是以第六意識,它不講耳根。也就是說《楞嚴經》的重點在於攝用歸體,把心帶回家,它的重點在從假入空,返妄歸真。當我們的心從生滅的心到不生滅的心的過程,從耳根這個門進去,是最容易進去的;但是當我們心要出來的時候,要稱性起修,廣學方便的時候,那你要從意根出來,從耳根進去從意根出來。《天台宗》它講到成佛的方便,它是從第六意識出動。

    所以我們這一念心性,跟外在的宇宙萬法是二個門,是從耳根入門,從意根出門。你看你要行菩薩道,你很難從耳根行菩薩道,但是你要專注,耳根特別容易專注。你看我只要聽一個聲音,所有的東西我都不會在乎,你聽一個法師說法,你眼睛大概就不會看東西了,第六意識也不會想東西,就是耳根它容易攝心;你聽到一個音樂,聽到一個聲音,你就很容易被它吸引,然後其它根的功能就自然慢慢凋零。耳根的功能就是這樣子,它很容易把心攝住。所以從「破妄顯真」的角度,耳根扮演重要角色,但是從「積功累德」的角度,第六意根扮演殊勝的角色。這就是為什麼在《楞嚴經》取耳根為圓通的本根,但到《法華會上》它是以一念心性為所觀境。因為《楞嚴經》偏重在從假入空,《法華經》偏重在從空出假,它們二個目標不一樣。這一點大家要好好的去體會。


    六根是一是六?我們這樣講:六根它有二個方向,它向外的時候變成六;你看,六根向外動的時候真的是六,因為你的耳朵真的只有能夠聽,眼根只能夠看。所以當六根是向外活動的時候變成六,但是當六根向內迴光返照的時候它又變成一,因為六根到最後回歸的就是一念心性。就構成了「性中相知,用中相背」。所以當眼根它迴光返照的時候變成“見性”,耳根變成“聞性”,這二個是完全一樣,見性跟聞性,是完全一樣。所以向內的時候就找到共同點了,向外的時候就產生差別相,這是所謂的「用中相背,性中相知」。


    「耀性發明,諸餘五黏,應拔圓脫。」一旦我們本具的光明顯現出來,其餘五根種種的障礙也都能夠相應的拔除,而圓滿得解脫。我們講「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脫」。

    這個地方蕅益大師在註解當中提出二個重點,他說這個地方其實道盡了《首楞嚴王三昧》修學的因果。從因地,蕅益大師說:這「不循」二字是下手功夫。因為六根你一向外,你一定被六塵黏住,你就完了!所以修行人經常保持警覺。我們不是說,不要去接觸六塵,其實你也做不到。你說:我眼睛一輩子都不看東西,你也做不到!耳朵不聽聲音,也不是這個意思。就是說:它聲音現前的時候,你觀照力要現前,「觀相原妄,觀性原真」,從相妄性真當中,我們放棄了生滅的相狀,我們依止真實的理性,這個時候迴光返照真實的理性,放下了虛妄的相狀。所以我們講「捨識用根」,就是不要去攀緣六塵,從六根當中迴光返照,「不循」二字是下手功夫。

    其次,蕅益大師提出:「應拔圓脫」。「圓」這個字是很重要的,因為《首楞嚴王三昧》是一個圓教的法門,它是「頓超」的。頓超的法門,就是在一個法門得到了成就,其它的法門相應的功德現前,一修一切修,一斷一切斷,一成一切成。

    它剛開始六根的時候,《楞嚴經》修學它的基本思想是掌握先機。你看我們一般在修四念處,大概六根跟六塵接觸了以後,已經打成一片了,糾纏不清了,煩惱開始活動了,才開始對治,「多貪眾生不淨觀,多瞋眾生慈悲觀」,我們一般人很少能夠掌握,六根跟六處接觸的那一剎那就開始起觀,很少這樣子,沒那麼快!《楞嚴經》它的關鍵是你要覺悟得快、你要覺悟得快。為什麼《首楞嚴經》在臨命終的時候,它斷煩惱,它遠離障礙特別快?因為它往往就在六根活動的時候就開始注意了。

    這個地方它的「不循」,你要訓練自己警覺心要高。最後的結果就能夠從一個根當中,而成就六根的解脫叫做「圓」。這個地方等於是把《楞嚴經》修學的因果標出來。


   「塵」是完全生滅的,但是「耳根」是生滅跟不生滅的和合。你看!我們撞鐘,我們不要去注意聲音,我們注意耳根。我們剛剛聽到了鐘聲,但是鐘聲消失的時候我們也聽到聲音啊——聽到一個沒有聲音,沒有聲音也是一種聲音,「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動」是有聲音,「靜」是無聲音。聽到動的時候,那是一個生滅相,聽到靜的時候也是生滅相,但是那個「聞性的體」,那個能聞的功能永遠存在,它聽到有聲聽到沒有聲,那個聲塵的「聞性」是不生滅的。所以你要向外,那又變成生滅,向內的時候又變成不生滅,所以六根是生滅跟不生滅的和合體。


    「釋迦親說」,這一大科是佛陀回答阿難尊者的疑惑,阿難尊者的疑惑有二點:第一個是在修學的處所當中,應該以什麼處所來當做一個對治最好的處所;第二個在對治煩惱過程它的次第是如何。佛陀這一段其實主要是回答修學的處所,他主要的觀念是說,使令我們生死輪迴的是六根,而使令我們安樂妙常的也是六根;起惑造業的是它,但是返妄歸真的也是它。

    蕅益大師在註解當中有提出他的看法,他說:本經的修學,就在我們的身心世界,所謂六根、六塵、六識,選擇六根當所觀境。他的理由是什麼呢?因為六根基本上它有強大的主導性,因為六根它對外可以攀緣六塵,它可以攀緣也可以不攀緣,它有主導性。第二個六根向內它能夠啟動六識,它可以啟動也可以不起動。六根身為六塵跟六識的中間,它是一個最好修行的處所。

    我們修行的功夫好壞是一回事,你修行的處所選錯了,那你真的是日劫相倍。比方說:你同樣的功夫你念佛、持咒,但是如果你處所選在六識,我們一般學唯識學,煩惱都是到識的時候才對治,其實這都是太慢了,所以你就是事倍功半。你看那煩惱火,我們可以試試看,那火開始燒的時候,你馬上撲滅,你很容易撲滅,一小杯的水就將它撲滅;若這火已經燒著好幾棵樹了,就更難撲滅,要是燒整個森林大火,你沒辦法撲滅了。所以對治煩惱你為什麼要選擇圓通的本根,就是掌握先機嘛!你到了六識再來對治煩惱,那這個不是圓頓止觀,這個叫做漸次止觀,時間慢,花的時間多,效果差。但是你能夠根據本經的方法「捨識用根」,在六根的時候就守住了,你經常注意六根,見聞嗅嘗覺知,這時候你的成佛速度會比別人快很多、很多,同樣的用功,但是你的進步會比別人快很多,這就是處所的選擇是很重要的。

    到這個地方,佛陀已經把整個修學處所定下來,也就是以六根當整個圓頓止觀的所觀境。當然它後面還會講詳細,其實六根還很廣,你還要選擇,比方說,耳根、意根,六根當中還要選擇。


    我們一再強調六根,蕅益大師說:那我們為什麼不強調六塵呢?因為六塵也是依他起啊!你在六塵當中你就很難修學,你試試看,我們遇到事情,我們把所觀境鎖定六塵,那你就完了!欸!這件事情是他錯,這件事情是你對。我們分別六塵的好壞,那你就很難修學。我們在修《楞嚴經》的人,遇到事情不要管對錯,把心收攝回來在六根當中。所以你修學,你的心經常在六塵活動的人,你就完了!

    修《首楞嚴王三昧》的時候,不要去管對錯。不是你不知道對錯,你知道就好,但不要再往那個方向想下去,要煞車!知道這是業力顯現的,就這樣知道就可以了。因為你要守住六根,因為你再往下那又是六塵、又是六識了,那就完了!所以你要知道,什麼叫做「安住六根」,什麼叫「捨識用根」,你要把這個道理體會出來,就是少打妄想。

少打妄想的意思就是說,我們一般容易打妄想,修行人一般的顛倒妄想可能還不容易打,就是連正確的妄想都不能打。說:诶!我明明對,我明明對你說我錯,這個妄想不能打,就是善的妄想也不能打,不思善,不思惡,才真正的安住六根。所以修學《首楞嚴王三昧》的人,你少給自己講道理,「正念真如」就是安住在無念。這地方是講到六根的修學,什麼叫做安住六根。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宴坐水月道場,修習空花萬行,大作夢中佛事,降伏鏡裡魔軍,廣度如幻眾生,同證寂滅菩提

Rank: 4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8-3-20 23:46:34 |只看該作者
用根不用識---------太虛大師

六 楞嚴之辨惑

甲 教理之部

二根本與真心論
七大與唯根論
十二類生與法身論

1.二根本與真心論  經雲:『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緣所遺、謂覺知不到。又經雲:『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此皆辨妄明真之真心論。全部經文中,有一貫的中心思想,即是常住真心,故本經以常住真心為基本。信解,即明常住真心之理;修行,即除常住真心之障;證果,即證常住真心之德。

2.七大與唯根論  地、水、火、風,稱為四大,並空大、識大、為六大。而此經特加根大為七大,以為唯根論之張本。經雲:『如一見根,見周法界。聽、嗅、嘗觸、覺觸、覺知,妙德瑩然,遍周法界,圓滿十虛,寧有方所』!又雲:『汝欲識知俱生無明,使汝輪轉生死結根,唯汝六根,更無他物。汝復欲知無上菩提,令汝速證安樂解脫寂靜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根大與修耳根圓通,有重大關係。此經說根、識,與唯識論所說界限不同。唯識論、識的範圍深廣,楞嚴經、根的範圍深廣。故唯根論與唯識論對立,以根來攝一切法。本人十年前曾作三唯論:唯識、唯根、唯境,唯根論是楞嚴經特異處,用根不用識,以現量六識,都攝在六根故。

3.十二類生與法身論  經雲:『若此妙明真淨妙心,本來遍圓,如是乃至大地草木、蠕動含靈、本元真如,即是如來成佛真體;佛體真實,雲何復有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天等道』?十二類生包含金石土木、山河大地等無情之物。如是則有情眾生,生死流轉,可變為無情,此與他經論教義不同。惟楞嚴經確是佛說,僅根據點有異而已。眾生世界,即是如來成佛真體。譬如全海成風浪,風浪即在全海。法身成有情無情,則有情無情均即法身。故曰:『情與無情,皆成佛道』。
宴坐水月道場,修習空花萬行,大作夢中佛事,降伏鏡裡魔軍,廣度如幻眾生,同證寂滅菩提

Rank: 4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18-3-20 23:53:20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老奸是誰 於 2018-4-3 23:45 編輯

海雲繼夢法師講解


「捨識用根」,聽起來很簡單,就把識捨掉嘛!你怎麼捨?「用根」,你怎麼用?並非只是說說、聽聽而已,聽只是一個指導、一個敲門磚,剩下的要各位來進行。你要徹底了解、實踐,然後要把「捨識用根」四個字的境界兌現出來。
       

  上一講簡單介紹過心念產生、存在、作用與消失的過程,剩下的要靠各位自己去下功夫了。當然,個人在摸索這部分的時候,需要一段相當長的時間。聽別人講,有如欣賞一團繡球花,看似很清楚,摸起來卻不知從何理出頭緒。這部分要透過禪定才比較容易感受得到,如果用推理的方式,較難體會,只能按照別人講的邏輯加以推演。

  因此,各位要多多禪坐,產生的心念便可作為訓練,我們不見得捕捉得到,但是要嘗試著去捕捉,縱使試了五千萬次通通失敗,福報亦是不可思議。假若運用的方法正確,而且能有一、兩次成功,你的生命品質就會完全改觀,而生命的智慧也會隨之不斷地提升。這個訓練聽起來很艱澀,做起來很痛苦,但成就確實是不可思議!

如何除掉識性?

  下圖是凡夫心念產生的整個過程。修行的過程,是要轉化掉凡夫性,亦即用「根性」而不用「識性」。我們了解識性是這樣生、住、異、滅的產生及運作,那又該如何將其除掉呢?

  「生、住、異、滅」這個講法出自《大乘起信論》。「轉八識成四智」是在「住」的階段裡頭,這也跟各位講得很清楚了。但是,《大乘起信論》提到「三細六粗」的修法時,並不是這樣修的,那個法門是從「生、住、異、滅」當中去處理,它的行法是從另外一面,通常分為九個階段,每個階段應如何修,上次在台中講《大乘起信論》時已經談得很清楚,這裡我們就不再重複提了。

  我們知道運用六識所產生的心念為「有生」,運用六根,就不產生心念,根對塵境所發生的現象是「當下受用」,要記得這種情況。「當下受用」四個字說起來容易,但你往往感受不到那個境界,那個境界我們一般稱之為「都攝六根」。都攝六根是用一根統攝六根,所以能用「眼」觀世間的「聲音」。留意到,聲塵是用耳朵聽的,如何能用眼觀?這是功夫,要都攝六根才有可能。

  很多人常說:「哇!做功課的時候,異香撲鼻。」可能嗎?有可能,但即使是異香撲鼻,那個功夫還很淺,因為香塵、鼻識的作用仍屬物理現象。真正的異香,既不是從鼻識也不是由鼻根來的,而是修行進入某種境界後,運用眼、耳、鼻、舌、身、意的任何一根,都可以產生香的感覺,而那感覺則是從你所修的那一根而來的。譬如我修意根,意根也可以聞到異香,不是用鼻子喔,你要記得這一點。物理現象也能改變的道理在此,修行可以超越生理現象及物理現象。

  然而你的意識會說:「我聞到異香!」鼻子聞到異香,這種現象並沒什麼好炫燿的,也不稀奇,倒是「腦筋聞到異香」才是厲害!腦筋如何聞到異香?我以物理現象來說明,提供各位參考。

  我們的大腦是個物理性的組織,大腦裡的內分泌量,我想超過五CC,就會「腦水腫」啦!所以內分泌多,只是比較多而已,也不能多太多。這「比較多」,按照西醫的劑量,可能是幾百個單位,或者多少個國際單位,而不是以一CC、二CC來那個量去計算。同樣的,一個人內分泌失常,是指內分泌的量比較少一點,並非短少了幾CC,否則大腦不就變乾了。

  大腦內分泌的量不能一下子減少太多,它只是相對的濕一點或乾一點而已。而分泌量減少的那個地方,若是發生在視丘神經(眼根),或者大腦負責聽覺的部分(耳根),或者負責嗅覺的部分(鼻根)等,它就會起作用。有些人常會看到光啊……什麼的,那不是眼睛脫窗,是大腦主管視神經的區域分泌異常所致。有些修行人經常會聽到某些聲音,但實際上並沒有,這便是大腦裡某個部分在起作用。提醒各位,對於這些現象,最好不要著迷,否則它就會經常出現,老是那個地方內分泌失常,這不是好現象。透過修行可以控制,所謂控制是指我要它多就多,要它少就少,但問題是我們目前尚無此種控制能力。

  有些腦神經衰弱的人會常常聽到聲音,那便是大腦中樞神經的自主系統衰弱以後,某部分內分泌失調。不要以為常看到什麼,就自認為修得很好,那是錯誤的觀念。若要予以訓練當然也可以,只是可能會造成腦部的傷害。修行,不要去搞那些外道特異功能,一旦受傷害便不得了。所以,我們並不是要各位去做那種訓練,先把人格健全起來,讓心理恢復健康以後,再慢慢去體會這個部分。

  修行的確可以透過訓練而達到某些神通境界,但因為我們現在都還沒有掌握的能力,所以不做這種訓練。這方面古代確實也有些人很有成就,但要知道,一個人從摸索到成就,這中間不知道經過了幾千幾百次的挫敗。我們看到別人成功,若想跟著做,這當中不知道會失敗多少次。我們承擔不起生命受傷害,所以不要去嘗試無謂的試驗,還是乖一點,不通比較好,萬一弄錯就亂通了,所以奉勸諸位不要去搞那些。

  六識與六根的運作轉換,最好是用禪修,這是最穩當的方法。當塵境來時,心念產生的那一剎那,你捕捉得到嗎?即使通通捕捉不到,也不會有任何副作用。唯一勉強可算副作用的,就只是胖不起來而已!胖的人會一直瘦下去,既可以減肥又不需要花錢。

  各位,禪修這條路是最好的,並非路只此一條,其他密法等各方面都可以,但這個方法保證最無副作用。六識轉六根,就從這裡轉過來,這部分必須自己去進行,師父再講下去就沒意思了。

真正心的法門不是從相上來的!

  心念的產生,不管用的是六識或六根,塵境是不變的,也就是「所」不變。因此,關鍵是「能」的部分,而非「所」,也就是說,你用的是六識還是六根;「能」的部分稱為「處」,不管用的是六識或六根,都叫作「處」,六塵則稱為「界」。

  假如用剛才所講的轉識成智或捨識用根的方法,這種方法就禪修而言,叫作「細細的修行」,因為你要捕捉那極微細的心念。然而,若將家裡的禪堂隔音到完全沒有任何噪音、雜音,那也會很難修,因為那樣大概只能修法塵與意根而已,了解嗎?

  現代修行,許多人很有福報,家裡弄間二十坪的禪堂,一個人坐得很舒服,還用氣密式雙層鋁門窗封起來,分離式冷氣一開,只有涼涼的感覺,什麼噪音都沒有。這樣不對!必須有點動靜、有點聲音,甚至螞蟻爬上來……等等各種境界,當六根接觸六塵後,識性會起作用,心念就起了,心念起,你才能捕捉心念嘛!如果搞到沒有心念,只是坐在那裡,就會變成打妄想,而你又不知道那是法塵起作用。

  打妄想即是意根與法塵接觸,這部分是很微細的。當你坐在那裡被蚊子一叮,「啪!」「唉!不行,犯殺戒。」這時候你的心念已經轉了幾圈,知道嗎?你不斷去捕捉,慢慢會到達第一念那邊。剛開始練習時,我們大概都是在第五、六念那個地方,五、六念都已經屬於意識形態的區隔了。蚊子飛上來,你把它打死後說:「犯戒!」豈不是第五、六念去了?這已經不是第一念。能捕捉到第一念,是需要相當長的時間訓練,倘若你花三年的功夫訓練後,進入到第一念和第二念之間,那時的修行,才算是「上道」啊!而將前面好幾念過濾掉的那個過程,就稱為「助道資糧」。

  若無此助道資糧,只是在那邊喊:「唉!癢又不能抓,螞蟻爬上來也不能打!」這些大概都已經到八、九念去了。這樣要修什麼?光是那些妄想都搞不完了,如何能修行?所以一定要經常去做這樣子的訓練。打坐,即是將心用在那裡,這叫作真正心的法門,它不是從相上來的!

  重點在於你如何將心安在那裡,至於形式並不重要。睡覺也可以參禪啊!當你躺著睡不著時,就把心領到這裡來,去觀一切六識接觸六塵境界的情況,很快就會睡著了。有些人該睡時睡不著,一參禪卻睡得七葷八素,為什麼?因為他抓不到要領。你要能抓得住這個要領,這是真正能轉識成智、捨識用根的修行法。捨識用根是用修的,不是用聽的!記得喔,不要再問這種笨問題。另一個修法是如來聖性觀,將三有性轉為三無性,這在前面已經講過了。

  「不生不滅」是體,「生住異滅」是相,「不生不滅」其實是把「生住異滅」的整個過程簡略掉之後的講法。「生」之後經過「住」、「變異」的過程才是「滅」,但一般總是說「不生就不滅,有生就有滅」,這樣子就帶過去了,讓人不容易明白原來它是透過生、住、異、滅的過程。修行,若連這個過程都不知道,怎麼修呢?

用六根才有可能不生不滅

  不生不滅,是指用六根,不用六識。用六根才有可能不生不滅,用六根就不生了,即使生了也是到薩婆若海去,而不是八識田中。凡夫即是因為八識的作用才起一切萬法,若轉入薩婆若海,則萬法俱寂,涅槃就是寂滅嘛!寂滅便是這個意思。所以能修到第一念,並通通將它導入薩婆若海,那不就是入涅槃了嗎?入涅槃就開悟了,開悟就開在這地方--如何捕捉到心念的產生,並導入薩婆若海,亦即恆在定中,此謂之「成道」、「入涅槃」。

  入涅槃不是到雙樹林去,然後突然「砰!」一聲,從棺材伸出一隻腳說:「我沒有死!」說這叫示現。不是這樣!而是菩提樹下成道時即入涅槃、到彼岸了,對於任何境界所產生的心念,都導入薩婆若海,這便是用根的狀況。凡夫則是用識,六識接觸六塵境界時,心念一產生,第六意識「啪!」馬上捕捉、分別,「這個是聲音、這個是顏色、這個是人、那個是阿貓阿狗……」末那識馬上將它送到阿賴耶識裡歸類:「ㄟ!這個前輩子欠我錢,那個前輩子我欠他錢。」分類馬上就出來了,這就是分別,關鍵在這裡。

  因此,端看我們是用六識還是六根。用六根,根、塵相觸時是「無生」;用六識,則一切萬法生,稱作「六識接觸六塵生萬法」。所以六識接觸六塵時,就是「有生」,有生就有住、異、滅的狀況。不僅如此,它進入阿賴耶識後就很麻煩,阿賴耶識會累積,這時候那個分別--分別福業、罪業、不動業……會一直「積集增長」。各位,如果你能從這裡來看自己的生命,就極為壯觀了。虛妄的生命積集造業,就是這樣來的。「積集造業」,就是集合起來在造業。

  用六識即有「住」,住的阿賴耶識會一直累積,此即積集造業之處;用六根則一切法空,你就入滅了。講很簡單,要做得到,少說也得花上五年的死功夫。各位有這樣的因緣、福德,就該好好去掌握,這個法門非常好,就送給各位了。

同樣是「界」,意義不同

  這裡要補充的是,我們講的「蘊、處、界、緣起、諦」的「界」,與「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的「界」,其定義是不同的。文字看起來一樣,然而意義是不同的。例如「法界」和「世界」,一般概略的說法是「法界就是世界,因為塵境都一樣」。世界真正指的是「你有對立,世界便存在」,所以一旦你在對立中,即身在這「世界」裡;若能將此對立轉化成圓融,變成絕對的世界,即是「法界」。

  要留意,當你產生對立時,世界是很狹隘的。反之,當你圓融時,世界就變成全方位的、無限的,那就是「法界」,關鍵在這地方。這也是為何我講「你的極樂世界和我的不同」,因為你說的是「有為法的極樂世界」,我說的是「常寂光土、一真法界的極樂」,這是不同的,然而你在這地方分辨不出來。你、我同樣活在這世界,尚未開悟前稱為「世界」,開悟後便稱「入法界」,差別在此。

  什麼叫「開悟」?開悟的點在哪裡?不是我說開悟就算數了,而是在那個點上,能夠將所有的對立通通轉化成圓融。如果能轉就不一樣了,問題是我們體會不到。我常問大家:「離世間、出三界要到哪裡?」出三界再來就是入法界嘛!離世間、出三界,並非指死後才離世間、出三界,而是現在修行時就要離世間、出三界了。你當下能成就,當下即是出三界!你現在成就、出三界,還是得在這裡吃飯、睡覺,對不對?不同的是,尚未成就前的吃飯、睡覺是對立的,成就以後的吃飯、睡覺就不對立了,差別在這裡。

  舉個例子,有位老和尚寫經寫到晚上,一般道場平常差不多四點半,甚至三點半就吃晚餐了。道場晚上用餐有個很好的名字--藥石,藥石就是吃晚餐。老和尚點著一盞蠟燭在寫字,因為晚餐很早吃,天黑以後小沙彌進來說:「師父,吃點心!」小沙彌點心放著就出去了。等到打板休息時,小沙彌再來,發現師父沒吃饅頭,但老和尚說他吃了。

「吃了?沒有啊!饅頭還在啊!」老和尚一抬頭,小沙彌驚呼:
「啊!師父嘴巴怎麼黑黑的?」

原來老和尚把硯臺吃下去了,如果這時再拿一個硯臺給他吃,他一定吃不下,為什麼?因為,之前他沒有用識性啊!

  這例子不只禪門中有,世間也很多。當年李廣在距離好遠的地方,一箭射進石頭裡。因為是晚上,他以為看到的是老虎,心想這支箭非射進去不行,否則就沒命了!於是一箭射入虎腦。等到白天一看,卻是塊石頭,他驚訝自己竟有如斯神力,能一箭射穿石頭,想再試一次,卻怎麼射也射不進去。之前他是用出三界的心全部灌入,所以是絕對的嘛!等到白天明白一切原由以後,便是用三界心,而不是用法界心了,這就是差別。這個你沒辦法學。

  我們要留意,「界」本身就有這種情況,六塵境界的「界」,是指整個世界的「界」;而眼界的「界」,是一個界限,即眼根的識性起作用的部分,以現代話解釋,大概是指聲波的「那個範圍」,亦即眼識的作用、分別的那個部分。所以同樣是「界」,意義有所不同。

真的修行是用修的,不是用聽的

  前面講的是十八界轉化的過程,其運作的部分已經談完了,而修行的過程中,這個「有」轉變成「無」,透過修行可以達到,我們也知道了,但這裡有個重點要提一下。經文此處為何這樣說?經文這裡只是講「般若境界」(前面「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四句,是講「波羅蜜」的部分)。

  這地方既是講般若境界,因此當你修行完成後,在般若的境界裡時,是「無」這些東西的,這是第一個。「無」什麼?無六根、六塵、六識。雖講「無」,但它還是存在,還是在作用,只是生命本身並不受其作用的干擾。所以經文用「無」,不用「沒有」。

「無」跟「沒有」的意義表面上似乎沒差異,其實價值卻是大不相同。換句話說,它的意義根本不一樣。若用「沒有」,是指根本不存在,可是它實際上卻是存在的。從客觀的條件來講,六根、六識、六塵都有,但在般若境界裡,這些作用是沒有影響的。

  一般人以為:「我修到這個境界,般若波羅蜜甚深的時候,就沒有感覺了。」那不是槁木死灰了嗎?怎會沒感覺?物理現象都有,我們只是不受燠熱的逼迫,也不會特別去尋求涼快罷了。

  十年前,我曾到南京去,覺得很好玩。南京百貨公司蠻進步的,門口人好多,我問:「那一大堆人在做什麼?」答案是吹冷氣。因為當時一般家裡沒錢買冷氣嘛,所以跑到百貨公司涼快一下,吹完後回家不是又滿頭大汗了嗎?南京是大陸四大火爐之一,很熱!我到那邊一個禮拜,只能睡兩個晚上而已。

  凡夫會有這種欣厭之心、欣厭之情,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於是他會產生逼迫感。行者知道好與壞,但他不會有喜歡或不喜歡之感,所以,他在任何環境裡都能夠很自在。各位要留意,我這樣講很簡單,行者不管是在燠熱或涼爽的地方都待得住,待得很自在。修行人到了冷氣房裡,難道要說:「喂!冷氣不要吹到我這裡來。」不可能嘛!他在任何環境都能很自在。可是我們現在修行並非如此,以前用的是五、六十萬買的義大利進口床,一修行,只能睡床下,因為睡上去就說是犯戒。是這樣嗎?這叫頭殼壞去,不叫持戒!

  我常跟各位說,福報是我們修來的,你這輩子有福報不是罪過,要記得這一點啊!福報不是罪過,不要對福報那麼厭惡。我們並非叫各位去貪,既然這輩子有福報,在正常的情況下便可以享用,但應訓練自己能夠「放野」,因為修行是在訓練我們生命的本能。所謂本能就是「放野」,亦即放你回歸原野時,能否活下去,這是很重要的。你現在待在冷氣房裡很不錯哦!假設有一天來個放野訓練,用直升機載你到深山,身上只有一把水果刀,讓你用三天的時間自己走下去,你是否有能力克服生存上所遇到的困境?

  告訴你,那三天裡你一定得持八關齋戒,一天一餐;假使你要一天搞三餐,每餐又一定要三菜一湯,那我看你一個月都還回不了家!在那種惡劣的環境中怎麼活下去?這是很重要的。不要以為修行就只是坐在深山裡面盤腿打坐、精進念佛,三天後再用直升機接回去,那不是修行。有很多戒律,事實上是在訓練你的生命本能,你必須懂得這一層實質意義,並非莫名其妙地只要求你不能吃。能吃為何不吃?難道不吃就叫功德無量?不是!它是在訓練你有沒有求生的基本能力,關鍵在這裡。

  你看!有些人原本一日三餐、五餐,參加八關齋戒一天只能吃一餐,餓得團團轉,老是站在冰箱前後悔:「我應該明天再來,今天應該可以開戒。」不是啊!要有克服困難的本能,生命本身有那種能力啊!我們在做這種訓練的時,你必須懂得其本質意義為何。

  現在,你懂得根、塵、識之間是這樣運作,要超越才有可能。真的修行是用修的,不是用聽的。「轉」,就這麼一個字,但實際上應如何轉呢?「捨識用根」,聽起來很簡單,就把識捨掉嘛!你怎麼捨?「用根」,你怎麼用?並非只是說說、聽聽而已,聽只是一個指導、一個敲門磚,剩下的要各位來進行。你要徹底了解、實踐,然後要把「捨識用根」四個字的境界兌現出來。這部分就簡單談到這裡,下一講再跟各位做個結論。
宴坐水月道場,修習空花萬行,大作夢中佛事,降伏鏡裡魔軍,廣度如幻眾生,同證寂滅菩提

Rank: 4

狀態︰ 離線
4
發表於 2018-3-21 00:00:31 |只看該作者
華藏淨宗學會


《楞嚴經正脈科會》,第三十頁第八行:

  【阿難。此大講堂洞開東方。日輪升天則有明曜。中夜黑月雲霧晦暝則復昏暗。戶牖之隙則復見通。牆宇之間則復觀壅。分別之處則復見緣。頑虛之中遍是空性。鬱「土+孛」之象則紆昏塵。澄霽斂氛又觀清淨。】

  這一段經文是《楞嚴經》中著名的八還這一章。我們說這一章之前,還要把上一次前面一段意思講講,我們還沒有能夠說盡。在前面佛是開導阿難,叫阿難必須要明瞭「見精明元」,見精明元雖然不是「妙精明心」,但是從見性上來說,它很有作用。這一段,上一次也略說了。修行貴在轉識成智,可是什麼是識、什麼是智,要能夠很清楚的辨別出來,這也是一樁相當不容易的事情。可是假若不能夠明白的分別清楚,確實我們用功是無從下手;換句話說,勢必要把它分清楚。佛在本經十番顯見,正是苦口婆心不厭其煩來教給我們,經文是教阿難,實際上就是教我們,教我們什麼?善於用心。我們平常用的心是用妄心,妄中之妄,不知道妄到哪裡去,所以才造成生死輪迴的怪現象,不正常的現象。果然會用心,會用心是用真心,我們輪迴的問題就解決了。而交光大師在《楞嚴經》裡面教給我們「捨識用根」,用根就是用根中之性,在眼叫見性,在耳叫聞性。六根的根性,就是前一句所講的「第二月」,「見精明元」雖然不是純真之心,它只帶一層妄。見精明元究竟是什麼?在唯識裡面講就是阿賴耶的見分,阿賴耶識的見分帶一重妄。真如本性一變為阿賴耶,二變為末那,二變就是妄中又帶妄,帶兩個妄;三變為前六識,那就帶三重妄。如果再說相應的心所,就不曉得帶多少重!這就講第二月只帶一重妄。能了解這個道理、能運用這個心,可以說相當的了不起,必定有成就。

  經學了以後,不但是理明白,一定要在日常生活當中用得上,誰要是會用,他這一生成佛作祖就很可能。這種功夫用在參禪上,沒有不開悟的;用在念佛上,就能得到理一心不亂,功行高極了。由此可知,經裡面的比喻,把第一月比喻作妙明心性,將第二月比喻作見精明元,第三月比喻作緣塵分別,那就是七轉識以下的。我們一般講特別著重在第六意識,因為前面七轉識,作用最大的就是第六意識。我們現在講的心全是第六意識,那是第三月,第三月是什麼?水中的月影。所謂「千江有水千江月」,是水裡面的月影,水裡面的月影要是到水裡面去找月亮,決定找不到的。而第二月可以找到,第二月所謂捏目所見,距離第一月不遠,確實能夠找得到。當然學佛的同修們對於明心見性,念佛的同修們對於理一心不亂,是非常的關切,總是想著我們如何證得?怎麼樣才叫我們快快的證得?實在說起來,這個事情是亦難亦不難。難在什麼地方?道理要是不明、方法要是不懂,真難,很不容易;如果理論通達,方法明白,給諸位說,不是一樁難事情。

  我們在這一生當中明心見性,成佛作祖,在時間上來說是足夠用,但是機緣對我們自己成敗關係非常大。這種機緣,可以說佛法裡面講的親因緣每個人都有,人人具足,個個不無。所緣緣與無間緣我們也具足,雖具足若沒有增上緣引發,這兩種緣只可以說是阿賴耶識裡面含藏的種子,不能夠起現行。由此可知,成敗關鍵決定在增上緣,增上緣實在說起來,就是古人所講的師承,能不能成就決定在師承;沒有師承,給諸位說,很難成就。諸位多念念《高僧傳》、多念念《居士傳》,高僧、高士,多翻一翻《宋元學案》、《明儒學案》、《清儒學案》。看這些東西有什麼好處?至少你可以領悟人家成功是怎麼成功的?儒宗、佛祖就是講的師承,沒有師承不能成就。《華嚴經》裡面善財童子給我們示現的,善財童子的師承是文殊菩薩,可見得學問之道成功的樞要就在師承。無論是世出世間法,人家問你這門東西跟誰學的?你是由一個老師學的,而不是雜湊的,確實是一家、是一派的才有成就。

  但是在目前的環境中,師承相當不容易,這是江味農居士在《金剛經講義》裡面說得非常清楚。我們現在整個時代、社會跟從前不一樣,教學的方式與過去完全不相同。現在學生不是一個老師教出來,而是許許多多老師大家共同鑄造的,比起從前一個老師所教的是有些不相同的所在。以前一個老師成就他根本的學問,然後再叫他出去參學,圓滿後得智,根本智、後得智兩種智都圓滿成就。現在大家很多老師來教一個學生,沒有法子成就根本智,根本智沒有,後得智當然也就沒有,真是兩頭都失掉。這是我們要認真去檢點、要覺悟的。在以往教學可以說世出世間學問,世間學問雖然不明說,但是暗暗的也是走這麼一條道路,什麼道路?開智慧。要開智慧,用六塵緣影的分別心決定不能成就。所以儒家的功夫是在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從這裡下手,可見得他也是主張用第二月,而不是用第三月。佛法裡面說得更明白、更清楚,所以人家的智慧才是無盡的智慧、真實的智慧。

  我們從這段經文裡面,應該體會到真如本性是第一月,是我們應當要追求、應當要體認的。雖然我們不能見性,我們要相信聖言量,確實有真如本性,唯有真如本性才是真實的,除此以外都不是真實,首先要能夠體認這一點。第二月,這是指的所謂是沒有能夠證得真性,在這以前我們要亟認見精明元,在一切法裡面,除了真性之外,可以說它是極真,它是最接近真性,叫帶妄之真。雖然不是清淨月,但是離了清淨月必無二月可得;這是說明,見精雖然不是妙心,可是離妙心必定無見精可得。由此可見,阿賴耶的見分是從真性而起的,阿賴耶的全體就是真如本性。佛教我們一種善巧方便,就見精而入真性。但是這個地方特別要注意到一點,千萬不可以執著見精就是真性,那就壞了。話雖然這樣講,六根的根性就是真如本性,而我們絕不可以執著六根的根性就是真如本性,執著不得,執著就錯了。為什麼?執著是病、執著是妄。我們必須把見性裡面這一分妄再除掉,才是純真之性,那就是真如本性。所以此地雖然是二而一、一而二,但是兩者有差別,一是純真,一是帶妄,不可以混而為一。

  所以佛在下面才用八還來做個比喻,但是前面還有一句,「汝應諦聽,今當示汝無所還地」,上一次雖然念到這個地方,這一句沒講,鐘點到了。什麼叫無所還地?無所還地就是見精明元。我們應當曉得,見精明元也是前來緣塵之見,但緣塵分別之性,經文裡面破斥說有還,而緣塵能見之性,佛告訴我們無還。這裡面特別要辨別清楚的,一個是緣塵分別心,一個是能見之性,要搞清楚。能見之性是阿賴耶的見分,我們講四分來說,阿賴耶的見分,而能緣之心是第六意識、第七識。第六識、第七識,是以第六意識的功能最大,與它相應的心所有五十一個,這是作用最大的。與末那相應的心所只有十八個,可見得末那的作用遠不如第六意識。這個作用的大小,從相應心所多寡上就能看得出來。所以我們提到緣塵分別心總是說第六意識,第六、第七都有還,而能見之性就無還,有還是虛妄的,無還是真實的。底下經文說,「汝今遍觀此會聖眾,用目循歷,其目周視,但如鏡中無別分析」。這就是見精,也就是前面比喻的第二月,就是能見之性,這是屬於無還。佛又說「汝識於中」,這是講識,「次第標指,此是文殊」,像這些都是屬於緣塵分別,這是有還的。

  這個道理明白了,佛的用意何在?有還不是真實的,我們要捨離它;無還是真實的,我們要用它。這個道理要是真正明白、會用,那正是交光大師所教給我們的捨識用根。那是我們在楞嚴會上,縱然沒有得到滿分,也可得八十分以上,就是甲等。如果《楞嚴經》讀了之後,還是用緣塵分別之心,釋迦牟尼佛講這部經就很失望,這考試都沒有一個及格的。雖然如此,佛法裡常說,我們阿賴耶識裡面落下一個《楞嚴》的種子,比沒有這個種子當然要好得多。所謂開悟,開悟就是道理明白;所謂證悟,契入這個境界那就是會用,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所用的是阿賴耶的見分。你果然會用,你就跟諸佛與這些大菩薩們沒有兩樣,見了性的菩薩。沒見性的菩薩不會用,見了性的菩薩會用,見性不見性就在會用不會用。由此可知,唯識的道理是要通達一些,不通達一些,遇到經文理論的部分都有障礙。懂得唯識的道理,這樣一講,你清清楚楚,你才曉得為什麼不可以用妄心,這個所以然的道理才明瞭,而後才能真正的做到捨識用根。平素我們讀《楞嚴》,聽講經講到捨識用根,或者講到轉識成智,心裡面很仰慕,可是不曉得怎麼做法。我們講席這麼多年來,問過我這些話的人就不在少數,來問我如何轉識成智?怎麼樣捨識用根?但是這個問題,絕不是幾句話能夠解答得了,因為這裡面有相當深的學理,要細心的去體會才能明瞭這個道理,然後才談得上叫修行,再不至於盲修瞎練。

  這是接著今天的經文,今天是從事相上舉例,跟阿難說明這個道理,從比喻上說。佛再叫著阿難,『此大講堂洞開東方,日輪升天則有明曜,中夜黑月雲霧晦暝則復昏暗』。這是講明暗一對,這個八還一共是說八法,八法是四對,諸位想想,對就是相對的,凡是相對的都不是真實的,凡是相對的一定就可還。佛這段的意思,是想指示眾生無有還處的見精,而先標明可還之相做為說話的大前提。這段經文所舉的八種法全是色塵,全是眼根所對的境界,各有體,也各有相。好比講堂,這個講堂要是照這個地方來看,它是坐西朝東的,講堂的大門一打開,門對著東方,早晨太陽從東方升起來,我們看到是一片光明之相,眼根所對的明相。中夜黑月,黑月是什麼時候?在印度,上半月叫白月,月亮的光一天比一天大;下半月叫黑月,從十五、十六以後,光明一天比一天小。在中國講就是朔望,月圓的時候是望,初一的時候是朔,完全看不到月光這叫黑月。這個地方的黑月就是指初一,見不到月光,所以叫黑月。又在「中夜」,中夜是半夜,又沒有月亮,而且是「雲霧晦暝」。夜晦是體,昏暗是相,這地方著重在暗,明暗一對。見明是見精所見,見暗也是見精所見,明暗一對。

  『戶牖之隙』,就是窗戶,「戶」是門,「牖」是窗,門窗。從門窗裡面我們看到『通』,與講堂外面沒有障礙,我們看到的是通。『牆宇』,「牆」是牆壁,「宇」是屋簷,這些是障礙,『壅』就是不通。這一對裡面,門窗是體,通達是相,內外相通是相;後半句,牆宇是體,見壅是相,不通是相,阻塞不通是相,一個是通、一個是壅,這是一對,兩個又是相對的,第二對。第三句裡面講『分別之處』,這是說色空一對,『則復見緣』,「見緣」就是見所緣之範圍,「分別」就是前塵分別,指種種物相而說的,這是色,見到的色;後半句說『頑虛之中遍是空性』,這是講頑虛空,這是說色與空一對。末後一句是講『鬱「土+孛」之象則紆昏塵』,這句是講染污,是說染;『澄霽斂氛又觀清淨』,這句講的是淨,染淨一對。這四對八法都是見性所緣的相分,這個八法的體相明瞭之後,就知道它各有所還。我們看底下經文,這段文並不難,文字很淺顯,可是含義很深。

  【阿難。汝咸看此諸變化相。】

  『諸變化相』就是指前面八種相。

  【吾今各還本所因處。】

  『本所因處』,就是這八種現象所生的原因,相是果,生相一定有因。這是由於阿難尊者一直到現在還沒有能體會到,塵境是有生有滅的,見性是如如不動,前面雖然阿難這麼說,好像是懂得,似懂非懂;雖然是明瞭,佛所講的他也首肯,可是心裡面還動搖,境界現前還是做不了主宰,還是有疑惑,這是障礙了見性。疑惑必須要斷除,不斷除它就是障礙見性。所以根本煩惱,貪瞋痴慢底下就是有疑,疑是迷惑,必須要用智慧來破除。所以學佛是學智慧,學佛是學覺,覺才不迷,不迷就不疑,這才能開得了悟,才能見得了性。有疑,換句話說,還是妄認緣塵的分別心以為這是自己的心,所起的作用依舊是隨塵分別。所以世尊才以心境這兩種法,來教阿難辨別哪是真、哪是妄。佛說「吾今各還本所因處」,這正顯示所見有還,那是境界,有還就是有生有滅。而能見的見性沒有法子找到它的「本所因處」,當然就是無還,沒有本所因處,可見得它是不生不滅,這就暗示著常住真心。我們今天試問問,有幾個人他覺悟六根的根性是常住真心?能有這個觀念的人太少。而一般人以為什麼?從前以為心在這個地方,現在講是腦,能夠思惟、能夠想像的這個是性。哪裡曉得能夠思惟、能夠想像的正是第六意識,那是緣塵分別的妄心,跟六根根性的能見、能聞來較量,那差太多了。我們為什麼不敢承認?這裡頭有個道理。

  妄心的作用可大了,好像它有用處,而真心沒用處,哪裡曉得我們這是看走了眼。真心雖然好像是無知,你果然用上它,它無所不知;妄心好像是有知,天天用它,是有所不知。我們看佛菩薩無量的智慧,無所不知,人家用什麼?人家用真心。我們用了,樣樣都不知,苦惱無邊,咱們是用的妄心。佛與凡夫所不相同的,用真心的就叫佛,用妄心的就叫凡夫,而妄心、真心我們都有,妄心、真心佛也有。佛用真心不用妄心,他都有;我們也都有,我們用妄心,不曉得用真心。你要問:差別在哪裡?差別就在此地。千經萬論就是說明這個道理,正是禪家所謂「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你要是認識真心,什麼問題都解決。佛法裡所講的八萬四千法門,種種善巧方便,全都指歸在這一處,所謂是殊途同歸,就歸在明心見性。請看下面經文:

  【云何本因。】

  本因是什麼?

  【阿難。此諸變化。】

  這是統指這八種相。

  【明還日輪。何以故。無日不明。明因屬日。是故還日。】

  這八種相裡面,佛在此地第一種說得詳細,其餘七種略說就可以,為什麼?可以以此類推。光明從哪裡來的?光明從『日輪』來的,從太陽來的,所以明可以還給太陽。光明確實是如此,我們現在要說天空,天空是黑暗的,諸位想想,太陽拿掉、月亮再拿掉、星星再拿掉,你看看天空是什麼樣子?天空是黑暗的。天空為什麼是黑暗的?給諸位說,這叫無明。如果你說我破了無明,你破了無明,太陽、月亮、星星、燈全都拿掉,你看到天空、山河大地是一片光明,那是你無明破了;你無明要是沒有破,你見到一定是黑暗的。所以無明破了就不要太陽來照明,由這一點也可以勘驗我們自己是不是破了無明。真正破了無明,晚上走黑路不要用燈,別人看到是黑暗的,你看到是光明的,就跟白天一樣。這光明從哪裡來的?給諸位說,本性是光明的,本性所變現的萬法也是光明的。經論裡面給我們說「一念不覺而有無明」,把我們本有的光明失掉,這叫無明。大黑天就是無明之相,一切萬法都是從無明變現出來,「無明不覺生三細」,無明還在三細相之初,先有無明而後才有三細相。可是破無明,在我們歷代修行人當中真有,不是沒有,真正明心見性的人,他的境界我們不曉得,有些事跡我們能看到一點,但是能把這個道理證實。

  我們在不久以前印送的《虛雲和尚年譜》,我想諸位都看過。《年譜》當中就有一次記載,老和尚黃昏的時候回到山上茅蓬去,在半路上遇到一個同參道友,人家打了個燈籠碰到老和尚,「老和尚,天這麼黑,你沒有燈怎麼走路?」他沒有問的時候老和尚不知道,老和尚看到山上是明亮的、是光明的,沒有覺得天黑下來,沒有;他這一問,這心裡一動念,天突然黑下來看不見了。如果他一路走回去都沒有碰到這個人,譬如他是下午四、五點鐘走的路,他永遠就保持著四、五點鐘,為什麼?沒有起心動念。像這樣的境界不止老和尚一個人,很多人有這個境界。由此可知,佛給我們說「一念不覺而有無明」,是真話不是假話。但是無明不是真的,無明可以打破,無明是有生滅的。所以講到我們真如本性,妙精明心,明就是光明,這是《楞嚴》裡頭用的詞。無明用什麼破?給諸位說,用定。經裡面說得很清楚,這是《楞嚴經》講的「淨極光通達」,淨到極處心就放光明,一切通達而無有障礙,所謂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樣說,淨是不是每天要去盤腿面壁叫淨?盤腿面壁是叫淨,淨極光通達,腿子放下來之後又起了無明,確實是如此。

  《楞嚴》上講的大定不是盤腿面壁的定,《楞嚴》講的是性定,就是本性本具之定,本性本來就是定。行住坐臥都在定中,所謂「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這是常定、這是本定,《楞嚴》講的是這個定。這個定的相是什麼?經上說得非常詳細,《金剛經》裡面講得簡單,「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就是楞嚴大定;「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這是楞嚴大定。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如如不動,這就是修定。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如如不動,給諸位說,是用的見性。只有用阿賴耶見分見色聞聲是如如不動,是不著相、不取相。第六意識就不行,第六意識分別,第七識執著,這就是取相、著相,心就動。唯識在三性裡面講,阿賴耶是無記性,它不分別、不執著,對於一切諸相了了分明,它不取。所以真正會用功的人,正是六根門頭放光動地,用六根根性,六根根性全是阿賴耶的見分,用阿賴耶識,連與阿賴耶相應的五遍行都不用,這是本事。五遍行的心所,作意、觸、受、想、思,作意有四分,有這個作意心所的見分、相分;觸,有觸心所的見分與相分;受,有受心所的見分與相分。一概都不用,直接就是用阿賴耶的見分,這就是交光大師在《楞嚴經》所教給我們「捨識用根」。雖然不是用的真心,確實用的是第二月,所謂是帶妄之真。這個境界,給諸位說,就是禪家所講百尺竿頭,帶妄之真,再進一步就純真,就明心見性。那就是說,把這分妄再脫掉就轉阿賴耶為大圓鏡智。

  這個道理,可以說我們看得相當的清楚,看清楚了當然就會用。你在用的時候,當然要用相當長的時期才能夠突破、才能見性,雖沒能見性,你已經能夠捨識用根,你現前的生活就得大自在。為什麼?一切法裡頭不生煩惱,一切法裡頭沒有執著。心境一如,雖然沒有證得究竟的解脫,你已經得到相似的解脫境界。為什麼相似?帶一層妄。我們為什麼一天到晚是煩惱不堪?就是意識與五十一心所起作用,所以才生無邊的煩惱。若能捨識用根,你見色聞聲皆生無量智慧,不生煩惱,生的是智慧,成就的是定力,這就叫修定。所以說用六根根性就是修定,這叫修楞嚴大定,行住坐臥都在定中,功德利益無比的殊勝。世間法裡,不但世間法,聲聞、緣覺、權教菩薩都不能比,這在佛法裡面叫圓修圓證、頓修頓證。剛才說過,萬不可以把第二月當作第一月,那就變成很大的一個障礙,這就是百尺竿頭到了頂,不能認為這是究竟,還要求什麼?向上一著,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這才能夠突破無明,才能夠真正見性,所以明心見性那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捨識用根是百尺竿頭,百尺竿頭的事。佛這一段的用意,就是叫我們能夠辨別哪是真、哪是妄,妄要捨,真要用。《楞嚴》是圓頓大法,前面講這些理論、講這些方法,到後面「二十五圓通章」裡面就是舉實證,舉這些菩薩他們是怎麼證得的,這二十五位菩薩都是修楞嚴大定,都是修捨識用根。所以每一位成就都是第一,沒有看到第二。為什麼是第一?只要明心見性,他這個辦法就是第一,唯有第一法才能明心見性。

  而在「二十五圓通」裡面文殊菩薩揀選,特別推崇耳根圓通,這又是什麼原因?因為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六根上來說,耳根最利。當然耳根最利是講大多數的人,也有少數例外的,有少數是眼根利,看東西看得清楚,聽東西聽不清楚,那是少數,絕大多數是耳根利。你叫他看經,看多少遍他不懂,你叫他聽經,聽一、二遍他明瞭,這就證明耳根最利。觀世音菩薩就是從耳根聞性聞聲性,而證得圓通,就是證得明心見性。換句話說,觀世音菩薩的根性,與我們娑婆世界的根性相同,我們娑婆世界採取觀世音菩薩的方法很容易成就,道理是在此地。因此《楞嚴經》全經的精華,也正是在「觀世音菩薩耳根」這一章,全經精華之所在。「二十五圓通」就像《華嚴經》裡面五十三參,是一鼻孔出氣,一個味道,這是經典的好處。《華嚴經》分量大,《楞嚴》分量少,《楞嚴》講理論、講方法,又有實際的例子,《華嚴》亦復如是。可是《華嚴》畢竟分量大,說得詳細、說得周詳;《楞嚴》文字少,沒有方法像《華嚴》說得那麼詳細。一個細說、一個略說,這兩部經合起來看,意思非常的圓滿。我們道場這幾部經都在這裡合起來看,合起來看好處很多,古大德解經,以經註經、以經解經,我們現在這幾部經合起來在此地講,確實能夠收到融會貫通的效果。這一段就介紹到此地,下面這幾句就不必細說。

  【暗還黑月。】

  『黑月』是暗之體性,是暗之來由,暗可以還原。

  【通還戶牖。壅還牆宇。緣還分別。】

  這個『緣』就是見緣。

  【頑虛還空。鬱「土+孛」還塵。清明還霽。則諸世間一切所有。不出斯類。】

  這句話是總結一切萬象。前面是舉出這八個例子來說,一切萬象都是這樣的情形,各有所還。在這段文裡面,我們很清楚的能夠看出來,佛舉出眼根所對的八種境界相。這些境界全是緣生法,既然從緣來,還從緣滅,有去有來,就不是真正的境界。所以前面比喻作客、比喻作塵,這都是說所見的境界。所見的境界如是,所聞的境界、所嗅的境界、所嘗的境界、所觸的境界,乃至意根所知的境界,無不如是,全是生滅法。下面經文說:

  【汝見八種。見精明性當欲誰還。】

  『八種』是指前面的境界相,這還是叫著阿難說的,你見八種境界相的『見精明性』,這就是講的見性,『當欲誰還』,還給誰?

  【何以故。若還於明。則不明時無復見暗。】

  我們能見的見性,就在這八個境界裡面,還給誰?如果說我這見性還給明,明要是滅了,見性也就沒有,沒有見性,暗現前,誰見到它?哪個見暗?

  【雖明暗等種種差別。見無差別。】

  這就是說明境界有生滅,各有所還,我們能見的見性還給誰?沒有地方還。由此可知,境界相有種種差別,能見的見性沒有差別。

  【諸可還者。自然非汝。不汝還者。非汝而誰。】

  凡是能還的,當然不是自己。『不汝還者』,沒有地方可還的,那不是自己是誰?這個意思非常明顯,我們妄心易還,不是自己;見性無還,見性才是自己。我們這個身體色身,諸位都曉得,細胞新陳代謝各有所還,這個色身不是自己;妄心不是自己,一會想東、一會想西,所想的也各有所還,正像前面舉的例子一樣,妄心不是自己。在我們這個身心裡面去找,找到什麼?找到六根的根性是自己。為什麼?它不生不滅,它不隨境界而有所差別。換句話說,六根根性是清淨的、是平等的、不生不滅的,是不垢不淨的,這不是自己,誰是自己?禪家所謂「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就是指六根根性,所謂六根門頭放光動地,所謂「迥脫根塵,靈光獨耀」,就是指六根根性。脫根、脫塵,根是講我們的根身,這是色法;塵是指外面一切六塵境界,它是獨立的。根與塵都是境界相,統是生滅法,緣生之法,這是我們的工具,不是自己。諸位要記住,自己是講真性,不生不滅的真性是自己,佛在此地是一語道破。佛這八種比喻,後面樣樣都合在法上說;換句話說,他的大講堂也是表法的,表法的義趣我們留待下一次再講。今天時間到了,這段的意思還沒有能細說,下一次講經的時候我再把它補出來。這個經文愈來愈要緊,也愈來愈有趣味,希望諸位同修細心的領會。這個經的義趣,無論修學哪個法門都有很大的幫助。
宴坐水月道場,修習空花萬行,大作夢中佛事,降伏鏡裡魔軍,廣度如幻眾生,同證寂滅菩提

Rank: 4

狀態︰ 離線
5
發表於 2018-3-21 00:12:42 |只看該作者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1979——1981)

——凈空法師講解

皈依三寶: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從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兩足中尊;

皈依達摩,離欲中尊;

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稱頌三遍)

南無本師釋迦摩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摩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摩尼佛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捨得」

圓頓是從根本上修,藏、通、別是從枝葉上修。譬如持戒,枝葉上修,戒律我們不要說太多,說到八萬細行那是太多了,我們就講現代一般傳戒里所講的比丘戒二百五十條。不能得定,增長分別心,增長執著心,搞一輩子都得不到定。給諸位說,一切都不分別,心才能定得下來。分別世間法,心不能得定,分別佛法還是不能得定,分別心是一樣的,換個對象而已。執著惡法是病,執著善法還是病。從根本上修很簡單,你要想修戒律的話,我們從明了佛法這天起,明因果這天起,絕對不存一個念頭害人,心裡確實沒有損害一切眾生的心,你的戒律就圓滿了。所有戒律不過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我心裏面害人,叫人起煩惱,惱害人的心,這個念頭從根拔掉,我起心動念都是真真實實的為了利益一切眾生,比丘戒圓滿,菩薩戒圓滿。菩薩戒是利益一切眾生,比丘戒是諸惡莫作,菩薩戒是眾善奉行,你的戒律統統就圓滿,這是從根本修。

一切萬法,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身心世界一切放下,絕對沒有這些東西存在心裡,給諸位說,楞嚴大定就現前,這不是小定,是大定,就是六祖大師所講的「本來無一物」。「本來」兩個字是什麼?指我們清凈心裏面本來無一物,所以一物也不放在心裡,這是楞嚴大定。一切世出世間的萬相,我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前因後果了如指掌,這是慧。圓頓學人修戒定慧是這樣的修法,不是在那裡枝枝葉葉、斤斤兩兩跟你計較,成就快。

在我們這個道場,我也有一個感觸,要不是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緣,還帶著幾分圓頓根性的人,不會到我們這個道場來,能到這個道場都是有因緣。我們還沒有門路可入,說實在話,煩惱太重,也就是說分別執著曉得不應該有,心裡本來無一物,天天還要裝一些東西進去,還捨不得把它丟掉,這就叫煩惱,這就叫習氣。有這些東西不怕,為什麼?你現在知道這些東西是煩惱、是習氣,我還丟不掉,這就是大進步,為什麼?一般人不知道,你現在曉得這個東西,這個進步不得了。曉得,我想丟現在還捨不得,不要緊,慢慢來,幾時能舍就得了,「捨得」,不舍就不得,舍就能得,慢慢的舍。這個道理明白了,這叫解悟,這是大徹大悟。悟了以後,這叫起修,修是什麼?修就是在一切境界裡修不染著,就是修舍,六度裡面修布施。布施,我舍一點財,舍一點物,那個布施是枝葉上的布施,布施得再多都有限。經上常講「大千世界的七寶布施」,還是有限,為什麼?枝葉,不是在根本上施。根本上的布施是布施什麼?把貪瞋痴煩惱布施掉,這叫根本上的施。枝葉上的布施不究竟、不堅固,有障礙;根本上的布施究竟堅固,沒有障礙,能成就無量功德。

大乘佛法,尤其是圓頓的大法,在今天這個世界雖然講眾生造罪的多,正如同《地藏經》所說的「閻浮提眾生剛強難化」,普遍的造罪業,造極重的罪業。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上來看,閻浮提眾生非常的可愛,好像小孩一樣非常的頑皮、頑劣,但是他很聰明,如果他一走到正道他馬上就成就。就好像學校里的學生,頑劣的學生是最好的學生,就看老師會不會教,會教,那將來在社會國家是最有貢獻的,出人頭地的就這幾個人;平常循規蹈矩的學生,庸才,出不了頭地。好學生,教得不得法那就是頑皮,所以我們看到學校里的太保、太妹都是聰明人,老實人、笨人不會去當太保太妹,你叫他去當,他不曉得怎麼當法,他不會,那都是聰明人,聰明沒有用到正當地方,那一回頭一定有大成就。圓頓根性的就是這一類的人。

因此我們在這個世間看,你看看,天天動歪腦筋的,出歪主意的,做壞事的,多!要是把他們一喚醒,立刻就能轉這個罪業的世界變成極樂世界,這個轉機就在大乘佛法的普遍弘揚。怎樣勸勉他來接受這個教育,這是今天很重要的一樁事,這是禍福的一個轉機。在今天整個世界來說,世界是個大混亂的時代,人心沒有皈依,邪說橫行,對治邪知邪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大乘圓教,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懂得。從哪裡做起?從我們本身做起。自己真正能夠一切放下,身心自在,不必說法,不要勸人,你一入大眾,人家看到你的風采就跟人家不同,不是裝的,是自自然然。別人一定問你,為什麼你這麼自在?他來問你,你就給他說法,「我心裡沒有牽掛,所以就自在」。不要跟他講經說法,佛經怎麼講的,我怎麼修的,說那一大堆人家不能接受。「我沒有牽掛,我當然自在,我沒有煩惱,我怎麼不快樂?你要想像我這樣自在,你把你的煩惱放下、布施掉就行了」。這個事情不要求人,求自己的。

    「得失」

世間人的苦惱,「得失」兩個字就說盡了,患得患失。一有得失心,無盡的煩惱就現前。沒有得就沒有失,心就清凈,沒有得失,才能夠真正的做到無爭無求,做到這個境界,給諸位說,十方三世諸佛見到你的面也啞口無言,沒話可說,禪家講「口掛在牆壁上」,沒有用處。因為眾生有得失,佛菩薩才有言說,因為眾生有求有爭,所以諸佛菩薩才有一切的設施。大乘圓頓教法極其簡單容易,諸位要能在這幾句話裡頭會了,《楞嚴經》就不要講了,為什麼?一部《楞嚴經》還不是講這個事情!一大堆的廢話,說到最後還不是一句「圓滿菩提,歸無所得」,無得就無失,所謂成佛也就是入了這個境界而已。

入了這個境界,在這個世間以這一個境界合一切的境界,這就叫做事事無礙。自己所證得的一真法界,眾生所住的十法界,十法界跟一真法界合起來沒有障礙。佛不礙眾生,眾生不礙佛,佛的心行無礙於眾生,眾生的心行無礙於佛菩薩,事事無礙。一有障礙,不能同住。小乘法裡頭有障礙,出家人跟在家人不能同住,為什麼?著相,他在枝葉上修的。大乘佛法在根本上修的,沒有障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功夫真正要到了家,給諸位說,人跟野獸在一塊住也沒有障礙。過去高僧有很多住在山上,跟老虎住在一起,彼此沒有障礙,而且老虎還很乖,很聽話。一般人看到奇怪,我看到不奇怪,老虎也有心,人也有心,心同此理,理得心就開,沒有不能融洽的。李長者寫《華嚴經合論》,他就住在一個老虎洞裡頭,不但那些毒蛇猛獸不傷害他,還保護他。印光大師在七十歲的時候,蚊蟲、跳蚤、臭蟲都不咬他,你看看,感應!當時有很多人試驗,這個房間裡有蚊子、有臭蟲,而且很多,請老和尚到裡面去住,老和尚一到裡面去住,再去找一個都找不到,搬家搬走了。老和尚大慈大悲,牠們對他很尊敬,不傷害他。牠去找誰的麻煩?沒有慈悲心的人,找那些人麻煩,心不清凈的人,去找他;心清凈的,牠不找。

這是我們就「首楞嚴大定」說出這一點意思,說明了我們可以修。但是諸位要是真想從這裡下手,確實有個三、五年功夫就能得到消息。但是問題在哪裡?這三、五年要天天在一起研究,「一日暴之,十日寒之」,一輩子也不能入門。我記得過去有一年台中辦大專講座,三個星期有一百多個大專學生,三個星期在一起講學。老師看看這些同學不錯,這三個星期以來都變了樣子,都上了軌道。一結業,到電影院去看兩個鐘點的電影,又復原了,三個禮拜完了,付之於流水,這就是無量劫來都是煩惱的薰習,短短佛法薰習的力量不夠,不起作用。我自己在二十多年經驗裡面體會到,我天天在講,天天在讀誦,沒有一天間斷,所以深重的煩惱才有力量控制得住。因此我才覺悟到古時候寺院裡頭一天二時講經,那個二時要記住是現在的八小時。佛經裡面常講的「二時」是印度的時,印度是六時,晝三時,夜三時,人家的一時等於我們四小時,二時講經就是八個鐘點講經。有八個鐘點講堂裡面的薰習,他一天二十四小時的心行都在道上,天天這樣干,幹上三年,人家成佛作祖,他不斷的在薰習,這個力量大。我們干一天休息十天,有用嗎?沒有用處。

    「舍識用根」

本經裡面,阿難尊者並不懂這個道理,阿難還不曉得佛修的是什麼定,不知道。佛平常告訴他們所修的「奢摩他、三摩、禪那」,這些都是印度話,將來入了經文給諸位說。翻譯的名詞翻得很多,在一般講,「奢摩他」偏重在「止」,就是斷一切妄念,也就是諸惡莫作的意思,是把心定下來,止住一切妄念。「三摩」偏重在「觀」,觀就是偏重在看破上,在理論上、在智慧上。「奢摩他」,止,偏重在放下。「禪那」是「止觀平等」,有止有觀。這是普通的一個講法。實際上這三個名詞裡面的意思都是「止觀等運」,但是它有賓主之分,有稍稍偏重一點,所以才叫做禪定,這就是佛平常教給小乘人、教給初學菩薩的方法。這種方法給諸位說不能見性,可以修成阿羅漢,可以修成辟支佛,在我們念佛法門裡頭可以修得事一心不亂,就是運用奢摩他、三摩、禪那可以到這個程度。

如果你要用「首楞嚴」,那就高了,為什麼?「奢摩他、三摩、禪那」都在阿賴耶識之內,因此交光法師註解《楞嚴經》,他反對古人的說法,古人註解《楞嚴經》多半是用天台家的教義來注,天台是「三止三觀」,以三止三觀來配「奢摩他、三摩、禪那」,但是天台的止觀是用意識心,不是稱性。因此交光大師一反過去人的見解,他直截了當的指出來,修楞嚴大定要「舍識用根」,就是直截了當的用六根根性,換句話說,現在我們用眼識見色塵,用耳識聞聲塵,以這個方法來修是天台家三止三觀的方法,有效也有成就,但是不能見性。實在講《楞嚴》裡面教給我們的確實是交光大師所講的,他老人家講的話沒錯,很有道理,教我們舍識用根。會了之後,我們用見性見外面的色性,不是色塵;我們用聞性聞聲性,不是聲塵,六根根性接觸外面是六塵塵性,這才叫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過去《楞嚴經》講過不少遍,凡是聽《楞嚴經》的同修,好多人都來問我,「法師,怎樣舍識用根?」大家很關心,都很想學,是好現象。給諸位說,問者不會,會者不問。怎樣舍識用根?你這句話是從意識裡頭生起來的,你就不會。會了怎麼樣?一切法裡頭不起心、不動念,就會了,那就是舍識用根。在日常生活當中,普賢菩薩教給我們的「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就是舍識用根。一切事相,眾生要做,你喜歡怎麼做就怎麼做,不礙我的清凈心。你那樣做我不同意,我要這樣做,我的心就不清凈。沒有我!有的時候眾生把事情做錯了怎麼辦?做錯,看到與他不利,糾正他一下,不是與我不利;與他沒有什麼不利的,愛怎麼做就怎麼做。與他有不利的,他沒有看到,我看到了,我就要把它糾正過來,是為他,不是我。我心裡沒事,看得清楚,聽得清楚,面面都能看得到,看到過去,看到現在,看到未來,這是舍識用根。所以記住「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這兩句話你要把它講清楚,就是一部《楞嚴經》,一部《楞嚴經》的道理運用在一切生活之中就是「恆順眾生,隨喜功德」。

所以「十大願王」每一句話的意思、事理都說不盡,不要簡簡單單看到只有這麼十句,好像一看自己就懂了,真的不懂,境界之廣大,要曉得「十大願王」是整個《華嚴經》的十大綱領。《華嚴經》,諸位曉得,義理浩如煙海,十大願王是綱領,你不懂整個《華嚴》的教義,十大願王你怎麼會懂?現在有講十大願王的,講什麼?講十個法相名詞,增加執著,增加分別,意思不懂,根本做不到,這是講經之難。自己真正懂這個意思,而且還得做到幾分,味道才講得出來,不然的話講不出來。經題我們就講到此地。「經」字一字不要講了,平常我們講經的時候,後頭那一個字都講。

回向偈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點評

99night  真善知識!!受教了。  發表於 2018-3-22 10:18:44
amanda1221  謝謝老奸大大,慢慢讀。  發表於 2018-3-21 02:56:59
宴坐水月道場,修習空花萬行,大作夢中佛事,降伏鏡裡魔軍,廣度如幻眾生,同證寂滅菩提
頭像被屏蔽

禁止發言

狀態︰ 離線
6
發表於 2018-3-25 16:09:09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Rank: 4

狀態︰ 離線
7
發表於 2018-3-25 19:00:36 |只看該作者
睜眼說實話 發表於 2018-3-25 16:09  
我之前對你的回應,都有佛經經文為證

「用根」之說,完全沒有佛經根據。而且與佛經所教 相背離

菩薩!!

你有念過三皈依嗎??

自皈依佛,我當然是以本師  釋迦牟尼佛為師,
自皈依法,我剛然是依照經典來講解佛法。
自皈依僧﹑我當然是聽出家法師的解釋,而不是去聽一個白衣外道蕭平實胡說八道。

捨識用根我已經解釋了很多遍,可是依你的智慧,你還是看不懂,這也不怪你,但你不聽法師講,你的三皈依根本就有問題,所以你學佛也不會進步。

你講解的佛經,斷章取義,錯誤百出,猶不知錯,跟我胡說什麼呢??

你引用的佛經,你根本看不懂,解得錯誤百出。佛經講的是轉識成智,從頭到尾都是跟你講不要隨著六識去起舞,不要隨著境界去轉,而不是不要用六根,連這麼簡單的意思你都會看錯,你還說你看得懂佛經??

哈哈哈!!還好我今天吃的不是飯,所以沒有噴飯,等等看會不會噴出水餃來.......。
宴坐水月道場,修習空花萬行,大作夢中佛事,降伏鏡裡魔軍,廣度如幻眾生,同證寂滅菩提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4-19 22:21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