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6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拒當「下流老人」!想優雅有品質老去,必知這些事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絲襪美腿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8-4-26 07:52:4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拒當「下流老人」!想優雅有品質老去,必知這些事

進入50+世代後,一位醫生朋友耳提面命―60歲∼70歲是個重要的門檻,所有年輕時的身體疲累、精神負荷在退休之際會陸續顯現。



親眼見到一些老同學、老朋友、老鄰居在60+的年齡,不是進出醫院就是魂歸西天。感慨和自我警惕之餘,開始了銀髮生涯的規劃。我要有品質的老後生活? 還是隨波逐流進入下流老人的行列?

關於「生前事」和「生後事」,我逐一列下個人需要注意的事項,這份規劃純屬自我提醒,如果讀者願意給我建議,非常感恩請多指教!

寫到這裡有些停滯,生死大事該怎麼想?怎麼做?在美國的小弟曾趁媽媽去探訪之際,問了一句:「以後您的錢準備怎麼處理?」媽媽反應非常激烈:老人家還在,怎麼可以說這些不吉利的話? 嚇得姊妹們也都噤若寒蟬。

時代遞變,現代人的思維開放得多,這麼重要的事現在不說,更待何時?何況看到媒體報導關於豪門爭產、兄弟鬩牆、家人為錢反目的事例多得不勝枚舉,有些周邊的長輩也為此矛盾不已,若提早分家產,子女會不會從此不再聞問?等到身後才公開遺產配置,會不會手足翻臉子孫老死不相往來?

此刻不禁反問自己:不管往後有多少年,我可以視而不見,抱著「船到橋頭自然直」的心態嗎? 還是勇敢面對吧! 膽怯難免,總比鴕鳥心態有建設性呀! 這不是我一向的為人作風嗎?



思索良久,規劃了這個「銀髮生活計畫」:



按照這張圖表的模式,我目前屬於第二項「和晚輩同住」。這個房子購置時就是認定是未來養老之所在,當初看中了它位在一樓,前後院都有採光充足的小小空間,很適合大大人日常活動。

以上是大大人可選擇的居住方式,如下則是不同需求的處理方式:

一、 公平型

豁達的大大人會在家庭會議中,讓子女,包括媳婦、女婿大家open talk 雙親年邁後的照顧方式,甚至包括自己百年後,子女如何照顧另一半都可以事先討論;透過交換想法與協調,家庭成員可以互相體諒達成共識,也都獲得尊重。

二、自立型

看清有能力照顧自己的人手有限,又不願麻煩兒孫輩的人,可以早早安排養護中心或選擇獨居,這時就需要有開放的心態讓裡長關心,讓社工員進門,讓自己在社區內成為被照護的一員。

三、共居型

終身未婚或離婚沒伴侶,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四、五個好友,大家把家事分工、費用分攤與作息時間等遊戲規則擬定共同生活公約,成就一塊兒優雅老去的生活模式。

臺北市推展中的「青銀共居」,類似北歐、荷蘭、日本的未來趨勢:大學生每月只負擔三千元住宿費,但需陪長者聊天、購物、桌遊和教導使用Facebook 或網路購物等至少20小時的公共服務。

四、找伴型

我的七舅再婚後由年輕妻子陪伴,游泳、開車找友人、海外旅遊……,將近90歲仍然生龍活虎、多彩多姿,這也是一種延年益壽、享盡人生樂趣的好方式。

誠心建議年長者要及早自行規劃有尊嚴、有樂趣的銀髮生活模式,才不會日後被任意擺佈,若晚輩處理得宜,慶倖自己運氣好;萬一兒孫不懂長輩需求,安排不當,豈不是只能徒呼奈何?



媽媽還在世時,我曾經尋訪幾處公家與私人養護中心。有的是日托中心,白天到該處上課、休閒、交朋友,傍晚再由家人接回家;也有的是大門深鎖,老人家整天住在裡面,家人方便時可以探望;還有就是令我印象深刻的某一家養老院。

當醫護小姐帶領我在走廊、臥室間走動時,看到臥床已久的老人家,有的睜大眼睛、喃喃自語;有的一動也不動,若不是見著他們胸前仍有輕微起伏,我幾乎以為那人往生了。

那天轉身之際,突然見著躺在角落一隅的年長婦人,她伸出手用力地對我招呼,從臉龐看來應該是很有見識的人,卻因病痛,因家人無暇照顧,她孑然窩在養老院。下樓時醫護小姐在我耳邊輕聲地說:「她以前是位董事長」,董事長? 她曾經是呼風喚雨的人啊!

從美國返台的阿秀談起一位友人,60多歲意氣風發的職場管理者因腦部血管瘤破裂,突然成為每天坐輪椅需要家人扶助照顧的病人。

為降低男主人病倒對家庭生活的影響,那位好友到處尋找可以悉心照料丈夫的療養中心,才發現費用頗高,當初規劃的退休金根本不夠支付;幾經研究家人研擬了新的策略―夫妻倆搬回臺灣,找一家價格合理、醫療設施完善,丈夫可以得到良好照顧,老婆也可以行動自如的療養院。

聽著阿秀談起友人的心情轉折和當機立斷,我們這些老同學不勝唏噓。不知道每個人的人生會有什麼樣的變化?最後一刻來臨又會是何種景況?如果還來得及,是不是可以預先做些什麼?

這才發現自己的老後規劃待加強處太多了。我當然可以天真無邪地視而不見,假裝一切都會順心如意照我的意思進行;但多年歷練早已教導我們―「無常」才是「正常」,「風險」必須「預防」。

近日勤讀一些相關資料更明瞭如下事項需要加強:

一、多瞭解政府2.0 長照服務的專案和福利措施。

二、多創造在地安老的可行性,善用巷弄照護站。

三、多學習年長後的自我養護、自我管理的生活方式。

四、多瞭解長照保險法,及早買到最佳保障。

五、多和家人互動,人手多互相關心,屆時才可以有即時性的關照。

六、多食用地中海飲食,減緩身體機能老化速度,讓腦部凍齡,預防失智。

七、多學習預先規劃老後事物,包括遺囑修正、遺產分配等,同時多和家人討論分享。

大大人的階段確實有不少事項和心態需要重新調整,我告訴自己,除了「活到老」「學到老」「樂到老」「做到老」,還要增加一項―「young到老」, 隨時保持積極活化的心態並珍惜每一天;希望時辰到了必須「揮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時能既瀟灑又滿足。

本文出自出色文化《酷老樂活─吳娟瑜給大大人的10堂幸福課》

原文網址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63/57357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4-20 07:49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