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58|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淺談道教修仙 [複製連結]

天使長(十級)

演蝦是裝瞎的最高境界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8-6-19 01:04:0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淺談道教修仙

談到道教,我們必須要了解什麼是宗教?宗教就是有所宗以教民,有所本以化民,使世人心有所歸,性有所屬,情有所寄,進而安定社會,福利蒼生,傳遞文化,保全民族的一種思想和行為。

所以 國父將宗教與血統、語言、文字及風俗習慣為構成民族的五大要素,奧地利的卡勒季教授更認為:「一個民族的形成,不必淵源於同一始祖,而是信奉同一宗教。」都足以說明宗教的重要性。

在人類的初民時期,宗教思想和活動就已存在了,經過長時期的演變和進步,宗教的制度和形態,隨著時代演進而趨於完美,對人類的精神文明,提供了最大的貢獻,而宗教化民成俗的力量,也是超越於其他文化和物質的。


宗教的構成必須具有下列六個獨立的條件:
(一)教義; (二)神秘; (三)經典; (四)儀式;(五)倫理;(六)組織。

教義是宗教對世事的看法和主張,以及對教徒的禁忌和規戒。神秘就是神學和心法,是超心理、超科學的,也是宗教上的秘密和最神聖的部份之一。

經典是教主所遺的歷史、言行、教法和典範。儀式是神人交通接天祈福的禮儀、程序和方法。倫理是神人關係的規範和宗教的道德標準。而組織則是為遂行宗教整體事務的教會,和修道闡教單位個體共組的教團。

以上的六大要件必須是自有和獨立的,而不是抄襲和拼裝,換言之,不具獨立條件的宗教個體,就不是獨立的宗教。

很多人曲解我國的憲法,認為「人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就是「人民有創設宗教的自由」,甚至自由得可以讓「人」為「神」來「選教」,而忽略了崇信某位神明的,首須尊重此神所屬的宗教,切不可以個人的淺陋無知來破壞宗教成規,而導致宗教上的混亂,增加宗教界的困擾。

宗教顯之於眾的是寺廟和教堂,而傳之於世的則是教義和經典,傳承宗教的人就是宗教徒。宗教徒必須接受宗教教育,受到宗教的培植,經過皈依、傳度、洗禮等入教的過程,而掮負宗教上的責任。其中重要的傳道者則為宗教師,宗教師則必屬德行兼優的社會典範。

道教是我國唯一的固有宗教,主張「遵天法祖,利物濟世」,宗源於黃帝,闡揚於老子,而成教於張道陵天師,世稱黃老之學。

道教認為「道」是宇宙的本體,先天地而生,故為天地之根,萬物之母,老子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無狀之狀,無象之象,視之不可見,聽之不可聞,搏之不可得,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都是說明這個道,而演繹這個先天大道偉大造化的宗教,就是道教,道教秉承了黃老有容乃大的精神,尚自然,重謙虛,為而不有,成而不居,進必兼善天下,退則明哲保身,誨人少慾息爭,以清靜無為而臻天人合一。由於道教流佈既久且廣,宗支亦多,但仍以積功修德,敬修神人相感的積善派,研證經義,敬修神人相顯的經典派,陰陽易卦敬神人相應的占驗派,飛符演法,敬修神人相通的符籙派及結丹煉養敬神人相發的丹鼎派等五大道派為主流。早期道教則有黃老道、方仙道、太平道及其後之正一、淨明、三茅、閣皂等教派、遼金之際,華已則有全真、太乙、真大三教派之興起,而全真一派又有五祖七真的流衍及南宗、北宗的區分,支流則難以勝計,民間市井遊閑之輩托名道教者,更不知凡幾,亦係道教蒙謗原因之一。

道教承襲我國上古宗教思想和祭祀制度,因遵天法祖而倡導崇德報本,故云:「道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祖宗者,類之本也。」所以道教的家庭都同時設有神龕及祖先牌位,或是天地君親師位,必須拜神同時敬祖,是道教與其他外來宗教所不同的最大特色,也充分表示了道教對家、國及民族的向心和認同。因此,道教所規納的中心教義,就是:「禮神明,敬祖宗,愛國家,保民族」。而要求信者奉行「忠、孝、和、順、仁、信」的行持六訣,及「存好心,說好話,讀好書,學好樣,做好事」的修身五箴。循其資歷,由學道,知道、奉道、行道、修道、得道而達極高明、極博大、極精微、極神化、極悠久之至高境界。

道教的弘揚,目的有四:
(一)說神之法──闡揚真理 ,旨在宏道傳教, 淨化人性以安定社會。
(二)揚神之功─ ─祀神敬祖,旨在崇德報本 ,天地是生之本,繼續生存即不可無天地。君師是治之本,教治之功是發展生存的動力。祖宗是類之本,保存生存功在祖先 。
(三)體神之心──進修功德,旨在律己度人,律己則修持戒律,進功修德,冀得真道,度人則仰體天心,利物濟世,亦即外功也。所謂內功外德,內外雙修意即指此。
(四)續神之德──組織教會,旨在發揮力量,成為推展道教,保衛國家,延續民族的動力。以上四大目的,亦即是道教徒立志、立言、立德、立功的四大抱負。

道教係屬多神教,舉凡天地、斗闕、星宿、三界、四極、五方、八位、山川、社稷以及有功於國族人民者均予崇信。神分為先天、後天二大類,最高之神為三清道祖,所以道教徒又稱三清弟子,三清就是先於天地萬物的宇宙原能一切的本體,玉皇上帝則係萬天之主。由人進修成神者有神、仙二大類。仙人係修道大成,具自在無礙之神通者;而神人則祀「有功德與民者」。故神之本義云:「才智技能超絕者」,「有功德於民者祀,唯聰明正直者神」,因云成神之要有五:一曰法施於民,二曰以勞定國,三曰以死勤事,四曰能禦大災,五曰能捍大患,成其大者為大神,成其小者為小神,故言道者成神成仙,人人可躋,出世入世咸能成功。

道教的經典均收在「道藏」之內,現用道藏係明朝正統年間刊印,故稱備正統藏」,計分三洞四輔十二類,合共五、四八五卷。早期道經稱為三洞經,計有上清、靈寶、三皇三部份,後來合成稱為「三洞珠囊」,唐時稱為「三洞瓊綱」,計有一百八十萬卷,宋時編為「大宋天宮寶藏」,元時稱為「玄都寶藏」,後被蒙人焚毀。道藏分洞真、洞玄、洞神三洞及太平、太玄、太清、正一四輔及三洞各分本文、神符、玉訣、靈圖、譜籙、戒律、威儀、方法、眾術、記傳、讚頌、表奏十二類,合稱三十六部尊經。

道經以黃帝的陰符經,道祖的道德經,莊子的南華經,尹喜的文始經,金闕後聖帝君的黃庭經為五大經。另以「陰符、道德、清靜、龍虎、黃庭」、「參同契、悟真篇、三皇玉訣、青華秘文」為內煉五經四書。以「度人、玉皇、玉樞、三官、北斗」,「生神玉章、濟煉科、祈禱儀、千金方」為外修五經四書。道經又分三類:宣揚真言的奉誦之經,默識奧秘的默誦之經,及參證玄理的參誦之經。以及道品經、霞品經、桂品經,道品是神霄真言,霞品是紫廠秘笈,桂品是文昌規範。

我國民間道佛雜揉現象十分普遍,尤以台灣因歷日據時代摧殘道教之政治壓迫,情況更為嚴重,道廟非佛非道,被譏為「有廟無教」,是宗教上之異常現象。

究其實佛教初傳中國時,國人難以接受,乃以當時流行的老、莊學說註釋佛經,一切制度力求漢化,稱為「佛道」其後乃以老釋並列,因此與道教相似之處不少。

但以基本教義而言,道教相信感應,主張修心煉性;佛教主張慈悲,相信明心見性;道教徒希望得道成仙,神仙是道教的最高人格表現;佛教徒希望涅槃成佛,極樂界是佛徒嚮往所在。道教採多神論,富強烈民族色彩,無末世論,是積極的宗教;佛寺不供道教神明,不重家庭觀念,信教者尋求解脫和來世福報,出世思想濃厚。

道教以宮、觀、廟、府殿、壇為道士,女冠祀神闡教之所,神稱天尊、上帝、大帝、帝君、真君、坤神稱元君、母、後、妃、夫人,護法神稱靈官、天君或元帥、瘟部神或保境神多稱大王、千歲或王爺,信者以傳度或奏職為入教之階,號稱三清弟子,高道則稱真人、先生、○○子或仙子,神職人員名為○○仙官或仙鄉,用法名,但冠以本姓,以拱手為禮,儀軌稱為齋醮,不尚血食之祭,修者功行圓滿時稱為飛昇或羽化,家居時應設神位及祖先位。
佛教以寺、庵、精舍、蘭若為僧尼禮佛修持之所,禮拜對象為佛、菩薩、羅漢,護法為韋尼陀或伽藍,信眾以皈依為入教之梯,自稱三寶弟子,以合十為禮,其教儀稱為佛七或法會,出家男眾曰比丘,女眾曰比丘尼,在家男眾曰優婆塞,女眾曰優婆夷,出家眾用法名,去本姓改姓釋,不拜佛教以外之神及祖先,功滿則曰圓寂或涅槃。至於道院、道堂或佛院,佛堂兩教均有,最好冠以教名以資識辨。佛、道二教主流之士為了保存純淨的宗教文化,讓後世認識二教之真貌,不希望民間對佛、道二教有雜揉混同的現象。

舉例來說,相傳媽祖是觀音的化身,這是沒有依據的傳說,但媽祖的師父是「道士玄通」卻是媽祖在世時的事實。媽祖隨玄通學了玄微妙法遂能變化莫測,玄微秘法又稱銅符鐵券則係道法。媽祖道成而在湄峰白日飛昇,飛昇是道者成道的終極目標。

媽祖得道後,復以神功濟度世人,因而歷代帝封分別以夫人、天妃、天后、聖母為號,也都是道教的稱謂。媽祖的祠宇亦以道教名稱「宮」、「廟」為額而不稱寺庵,法身不穿僧衣,均足證明媽祖是神非佛,至為明顯。媽祖出身福建沿海之湄洲,故成海上保護神,並為福建大部份地區之保境神,台灣先民來自閩海,且海上謀生者眾,故媽祖信仰特盛,但媽祖信仰是宗教性的,後人信神,最重要的是尊重其神的宗教,媽祖是道教神的事實,自不容後人分割分化而代祂變更宗教。

道教是我國固有的本土宗教,它有強烈的民族色彩,與我國的民情風俗相揉和,是我們中國人生活宗教中的主導文化。長久以來,是我國多數同胞的共同信仰,更是社會主要的安定力量。道教是以道家的哲學思想,陰陽家的學術理念,和神仙家的修養方法,為構成的三大要件,同時,結合了我國上古的宗教觀,以及郊祀封禪的制度,匯集成一個龐大的民族宗教文化,是一個具有多項特性的獨立宗教,道教是唯一講「氣」的宗教,我們人在修養上也是以修煉「精、氣、神」三者的合一,而達到「長生久視」的最高境界,為道教徒畢生努力的方向,因為我們的生命生存在世界上,只有一次機會,所以在道教的理念中,是要人類「貴命重生」的,為了生命的存在,除了命功的修持外,當然更有道德上的嚴格要求了,希望人間多造「瑞氣」而沒有「戾氣」,其次道教是承認「萬物有靈」的宗教,因此道教主張多神的崇拜,認為最高神的「三清道祖」,就是宇宙的本體,在三清之下,由「東王公」和「西王母」共理陰陽二氣,再由「五方五帝」和「三界」「四極」的天神,分別發揮其陶鎔人類和萬物的功用,而總其事的主宰,就是「昊天玉皇上帝」,以故道教就有了「天地、山川、星辰、雷霆、五方、八位」的崇拜,同時還有「司過神」督察世人的言行功過,作為死生賞罰的依據,中國人都敬畏「老天爺」,都知道「舉頭三尺有神明」,就是受了多神的道教和司過神的影響。再其次就是道教講究「崇德報本」,我們不但要報答天地之恩,而且也要報答君、師及祖宗之德,還要對「有功德於民」的歷史偉人加以崇拜,因而道教除了天神和地祇,又有很多的人格神,如關聖帝君、孚佑帝君、天上聖母、開漳聖王、保生大帝等等的神明,就是流行在民間的顯著例子,為了崇德報本,除了要信眾拜神之外,同時還要拜祖先,這種宗教現象,在中國人的家庭中,表現得最為具體,這也是其他宗教所沒有的。

道教徒的共同目標是追求生命的不死,希望能夠「羽化登仙」,能以自在無礙變化莫測的神通匡世度人,拯救蒼生,但是道教徒卻更重視現有的世界,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夠忘掉名利的羈絆,和世累的煩惱,要大家無慾無爭,快快樂樂的活在世界上,在平等的基礎上,一同用道教的方法去追求生命的真正價值,切不能以放棄生命來尋求解脫,因為人有機會活在世界上,應該是快樂的,我們形容美好的地方,不是稱做「神仙世界」和「洞天福地」嗎?因為這就是道教的理想社會,道教是相信「感應」的宗教,在賞罰上也和其宗教不同,世人如有善行,在其他的宗教可以上天堂,但那是有善行的人自己上天堂,世人如果做了惡事,要下地獄,在其他宗教是做惡的人自己下地獄,但在道教對於善惡的賞罰,叫做「承負」,做了好事,不但本身得善報,子孫也會承擔善果,但是做了壞事的人,連他的子孫也要為他負責,承擔惡果,過去我們中國人對子孫有一個「留德不留財」的態度,就是要種一些善因,讓子孫去承負,也是受了道教的這種思想所影響的,另外道教還有一個特性,就是強調「我命在我,不在於天」,因為一個人的生命久暫,是與他的道德修養和言行善惡有關的,我們的善行多了,就會增加壽命的算紀,如果惡事多了,當然會削奪壽命的算紀了,在流行於民間的一本道教重要文獻「太上感應篇」中,開宗明義的說:「禍福無門,唯人自招,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在善與惡這方面說得很多,也很透徹,可惜現代的國人都忽略了它的社會功能。

道教文化是我國的主流文化之一,與我國的民情、風俗、政治、制度、經濟、科技、藝術及文學都有密不可分的關係,道教的經典和文獻都收在「道藏」內,共有五千四百八十五卷,也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瑰寶之一。由於道教主張「道本無言」,著重於「真修」,因此素少宣揚,也因此,道教的很多精緻理念和修養的方法,以及珍貴的學術,都被其他的文化團體或宗教「移植」「借用」了,而民間的一些鄉愚,又假託道教之名從事異端活動,使道教蒙謗受累,都是非常值得惋惜和警惕的事。

來源:北極玄元宮真武大帝廟道觀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信者恆信乎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4-25 18:51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