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275|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發明家介紹] 放棄當世界首富!不申請專利的 HTTP、HTML 發明者,要為你奪回數據自主權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3C商品達人勳章 流行教主勳章 品味生活區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哥哥你好色 轉吧七彩摩天輪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IQ180解題高手勳章 時尚教主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機遊戲智慧王勳章 動漫達人勳章 手工藝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婚姻專家勳章 幸福家庭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正妹貼圖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校園生活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模型怪怪貓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寵物達人勳章 笑臉討論主勳章 會員榮譽勳章

狀態︰ 在線上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8-10-30 22:33:3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追本思源,本文將帶你回到網際網路的起步時刻。那時電腦開機不會有網頁,只會有一串綠色的字。柏納-李是「全球資訊網」的發明者;沒有全球資訊網就不會有 Google 瀏覽器,也不會有人工智慧、或是智慧型手機。

柏納-李知道他的發明擁有無限潛能,但為什麼卻沒有在 20 年前申請專利?(責任編輯:陳伯安)

沒有他的發明,我們連嘲笑微軟 IE 瀏覽器的機會都沒有;沒有他的發明,Google、Amazon、百度、阿里巴巴都不會存在;沒有他的發明,你蘋果手機上的 Siri 可能比現在還要蠢。

他是提姆·柏納-李(Tim Berners-Lee),一位英國計算機科學家,他的發明叫全球資訊網(World Wid Web)。

柏納-李不是一個「賈伯斯」般如雷貫耳的名字,但關於他的經歷卻可寫成句句超吸睛的標題:

「網際網路之父」本可碾壓比爾蓋茲成為世界首富,但他竟沒有為發明申請專利!

假如申請發明專利,世界首富不是蓋茲而是他!

如果他願意,二十年前就能成為世界首富!



事實上,沒有人是真正的「網際網路之父」,因為網際網路並不是一個單獨的發明,說柏納-李是「全球資訊網之父」比較準確。柏納-李沒有申請專利,不是因為他沒有意識到這個發明的價值,而是出於推廣全球資訊網的考慮。

網際網路跟全球資訊網不同在哪裡?
很多人分不清網際網路(Internet)和全球資訊網(World Wid Web)的區別,簡單理解網際網路就是一個全球性的網路,而全球資訊網是我們使用網際網路最常用的入口。做一個不太恰當但容易理解的比喻吧:

如果把網際網路當成圍城裡的寶石,想要擁有它必須從城牆門口進入。你有很多個門可以選擇:HTTP 之門、FTP 之門、SMTP 之門…… 你不用弄懂這些神符一樣的英文代表了什麼, 只需要知道代表了全球資訊網的「HTTP 之門」,是門檻最低的那道門,而這道門的鑰匙就是瀏覽器。



原來我的靈魂畫風……
在全球資訊網沒有被發明前,網際網路已經存在了很多年,但上網並不是一件輕鬆愉快的事。那時人們通過撥打服務器號碼上網,入口不是瀏覽器,沒有網頁、沒有圖片、更沒有視頻,只有像下面這樣的一行行文字信息。



毫無疑問,全球資訊網是柏納-李最重要的發明,但他這一輩子做的事情還有很多,比如成立全球資訊網聯盟、提出語義網、呼籲數據公開、成立社交互聯數據平台,但都 緊緊圍繞同一個主題:打破「信息、數據之牆」,促進開放互聯 。

超文字 Hyper Text 就是全球資訊網的原型之一
柏納-李從小是一個電腦迷。他父母都曾經參與了世界上第一台商業電腦「曼徹斯特·馬克一號」(Manchester Makr I)的設計研發,這讓他從小就對電腦知識耳濡目染。

1973 — 1976 年,他在牛津大學女王學院學習物理專業。大學期間,由於違反規定被禁止使用學校的電腦,他自己動手用一台電視、一個摩托羅拉舊的微處理器(Motorola 6800)、一根焊接棒,組出了一台電腦。

1976 年大學畢業後,柏納-李在不同公司擔任工程師,但每一份工作都持續不了很長時間。1980 年 6 月-12 月,柏納-李以咨詢顧問的身份,為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  從事軟件工程方面的工作。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是物理界一個著名的研究所,也是發現「上帝粒子」(希格斯粒子)的地方。

1980 年的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是一個訊息需要高頻交換、但又充滿了各種「訊息圍牆」的地方:一萬人在這裡來來往往,其中只有 3,000 名左右是這間研究所的員工,其餘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研究院。他們用著不同的電腦、不同的網路、不同的數據格式、不同的文件系統。

作為一個軟體工程師,柏納-李需要幫助這些研究人員連接上不同的電腦,運行不同的軟體城市,在不同格式的文件中找到有聯繫的信息,這個過程「讓人充滿了挫敗感」。



為了改變這種局面,柏納-李打造了一個 基於超文本的索引系統 Enquire,可以幫研究人員在不同的電腦中迅速找到信息,儘管它還只是一個單機程式、有很大的局限性。

Enquire 的底層技術「超文字」,最早於 1963 年被提出,於 1976 年被發明出來投入使用。超文字如今在網際網路上隨處可見,我們可以為文字加上鏈接,點擊後便可跳轉到相應的網頁、文件或文檔的某一處。某種意義上,基於超文字的 Enquire 就是全球資訊網的原型。

柏納-李很快又離開了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加入了一家電腦公司,參與遠程網路呼叫設計,因而獲得了網路設計經驗。1984 年,他以研究員的身份重返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工作。

HTML、HTTP、URL 的誕生
回到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柏納-李,已經具備了開發全球資訊網的條件:超文字和網路設計經驗、超強的動手能力、開放的思維方式,再加上歐洲核子原子中心這樣一個天然的實驗場。

外部環境也已經成熟:TCP/IP 協議、域名系統等底層技術逐漸完善,降低普通人上網門檻的需求也越來越強烈。

1989 年 3 月,柏納-李萌生了將超文字系統和網路結合在一起、創造一個全球性超文字鏈接網路的想法:

全球資訊網需要的技術,例如超文字系統、因特網和多種字體的文字文件,都已經被設計出來了。我只需要把他們結合在一起…… 把現在的文件系統都想象成大型虛擬文件系統的一部分。

柏納-李撰寫了一個 提案  交給自己的主管邁克·森道爾(Mike Sendall),後者當時並沒有非常感興趣,只在提案的封面上寫下一欄簡短的評語:不太明確,但令人激動……(Vague, but exciting…)。18 個月後,邁克才允許柏納-李兼職實現這個提案,但只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


柏納・李提案的封面,右上角寫有當時主管的評價

柏納-李很快開始動手寫程式,到 1990 年聖誕,他基本上定義了 Web 的基本概念:HTTP(超文本傳輸協議)、HTML(超文本標記語言)、URL(統一資源定位符)。你不用瞭解這三個名詞的技術實現,只需要知道:

HTTP 超文本傳輸協議:負責傳輸信息

HTML 超文本標記語言:負責在網頁上顯示信息

URL 統一資源定位符:負責給每一個網頁一個地址,方便你找到它

這三樣東西結合起來,塑造了我們今天習以為常的上網方式:在地址欄輸入網頁的地址,便能跳轉到相應的網頁;如果該文檔上有超連結,還能點擊它進行跳轉。相互關聯的信息通過「點擊-跳轉」聯繫了起來。

創造了世上第一個網頁,柏納-李為什麼不為全球資訊網申請專利?
1991 年 8 月,柏納-李將他發明的第一個網頁瀏覽器開放給了公眾,並且上線了世界上第一個網頁:http://info.cern.ch/

這個網頁非常簡單,抬頭三個大字:World Wide Web。正文介紹了全球資訊網是什麼、所用的技術、參與項目的人、項目的歷史等。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資訊網項目參與者中,有一位名為羅伯特·卡里奧(Robert Cailliau)的信息工程師,他長期使用著 Hypercard,這是一個蘋果 1987 年發佈、2004 年關停的超問字系統,通過卡里奧間接影響了全球資訊網的設計。全球資訊網 發明出來後,柏納-李並沒有申請專利,因為他自己清楚得很,「開放」是全球資訊網普及的前提,「你不能計劃著做一個宇宙一樣大的空間,同時保持控制」。


蘋果電腦以前的超文本系統 Hypercard

全球資訊網開放給公眾的 1991 年,同時誕生的還有明尼蘇達大學的 Gopher。Gopher 在後來和全球資訊網的競爭中落敗,部分原因就是收費策略。

事實上,柏納-李確實曾經考慮過為自己的發明申請專利,但不是全球資訊網而是瀏覽器。最後,他還是因為自己「開放互聯」的價值觀放棄了這個做法。



全球資訊網開始流行,柏納-李也在 2017 年榮獲圖靈獎

誕生頭兩年,全球資訊網其實並沒有多少人用。不管柏納-李怎麼努力推廣,每天只有 10-100 次點擊率,就連技術社區也不接納全球資訊網。

他將全球資訊網相關論文提交給了一個超文本社區 Hypertext’91,但被拒絕了。全球資訊網在他們看來太簡單了,並且違背了社區規則。

當時,超文字社區的信仰是,連結不應該指向不存在或已刪除的文件,因此當時其他一些超文本系統都被約束在一個單獨、孤立的數據庫裡。

而全球資訊網是一個全球性的開放系統,如果某個服務器壞了或某個文檔(網頁)被刪除了,連結就壞了。全球資訊網的開放性在超文字社區看來,反而成了對信仰的褻瀆。

改變出現在 1993 年,這一年 Mosaic 瀏覽器面世。Mosaic 瀏覽器是第一個可以在文字中插入圖片,而不是在單獨網頁中顯示圖片的瀏覽器。它支持全球資訊網、Gopher 等多個網路標準,並且擁有友好的用戶界面、簡易的安裝步驟、可靠的性能。



Mosaic 瀏覽器發佈之時,市面上有好幾個競爭者如 Erwise、ViolaWWW、MidasWWW 和 tkWWW,但種種特性使它脫穎而出、大受歡迎,並帶動了全球資訊網的流行,「幾百萬人突然發現全球資訊網可能比性愛還要棒」。

全球資訊網真正使得網際網路由少數精英使用的信息傳輸渠道,變成了供全世界共用的信息共享平台。1993 年後,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在全球資訊網的基礎上提供服務、做生意,全球資訊網重塑世界經濟的故事不必再述。

全球資訊網影響力逐步加大的同時,柏納-李也獲得了相應的肯定:2004 年獲得大英帝國爵級司令勳章、2017 年獲得電腦科學領域的最負盛名的獎項——圖靈獎。

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取得如此成就已經可以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但柏納-李真是閒不下來,他對網際網路的貢獻遠不止全球資訊網這個發明。

人工智慧、Google、Siri 都要歸功於柏納-李的構思
在柏納-李 1989 年的提案中,全球資訊網「不僅是一個文本文檔的網際網路,也是一個知識的網際網路」。

全球資訊網首先通過超文本鏈接實現了文檔(網頁)的互聯,到 1998 年,柏納-李正式將「知識網際網路」的構想命名為語義網(Semantic Web),並將自己的工作重心放在推廣語義網上。

語義網是全球資訊網的變革和延伸,它的目的是讓電腦也能像人類一樣瞭解網頁上的內容。

比如,人們看到網頁上的天氣預報,會知道哪個數字是溫度,哪個是濕度。語義網的目的就要通過隱藏的編碼,告訴電腦哪個數字代表溫度,哪個數字代表濕度,並且說明「溫度」和「濕度」的含義。

2006 年,語義網發展到了一個瓶頸,需要大量結構化的公開數據,柏納-李提出了互聯數據(Linked Data)的概念,還在 2009 年的 TED 大會上 呼籲政府和機構公開原始數據 (Raw Data)。同年,白宮成立了一個網站 Data.gov,要求所有的部門都要有公開數據。

大量數據公開後,有機構把它們進行了結構化,這些結構化的互聯數據庫默默影響著人工智慧的發展。

2011 年,IBM 的人工智慧華生(Watson) 在美國電視智力競賽節目《危險邊緣》(Jeopardy!)中擊敗人類選手,獲得百萬美元大獎,就是採用了 DBpedia(維基百科的結構化數據庫)、YAGO(集成 Wikipedia、WordNet 和 GeoNames 三個來源的數據庫)等成果。

2012 年,Google 收購了一家做結構化數據的公司 Metaweb,在後者數據庫 Freebase 的基礎上發起了知識圖譜(Knowledge Graph)項目。蘋果的 Siri,也是脫胎於一個基於語義網的項目 CALO(Cognitive Assistant that Learns and Organizes)。



右側紅框圈起來的就是語義網的應用

一個賬號登上所有應用、不怕應用倒閉的新平台

儘管柏納-李一直推動網路往開放互聯的方向發展,但「數據圍牆」的現象還是以另一種形式重現了:科技公司借助免費服務將用戶控制在自己的應用內,用戶的數據分散在各個平台,更無力保護自己的隱私。

矛盾在最近幾年集中爆發了,標誌性事件莫過於今年 Facebook 被曝出 2016 年時保護隱私不力,讓劍橋分析公司得以未經授權訪問 5000 萬用戶數據。社會開始出現一股批評科技公司、將數據還給用戶的思潮。

在這樣的時間節點,柏納-李的新項目恰逢其時。2018 年 9 月 29 日,他發佈了一篇名為 《互聯網的一小步……》 的文章,對外宣佈成立一家基於  Solid 平台  的初創公司 Inrupt。

2015 年,柏納-李就在麻省理工啓動了 Solid 項目。Solid 全稱社交互聯數據(Social Linked Data),是一個去中心化的社交平台,基於 2006 年提出的互聯數據(Linked Data)的技術和規範。

現在我們使用社交平台的現狀是,微信有個賬號、QQ 有個賬號、微博有個賬號,此外還有 Twitter、Facebook 等。每個賬號的數據都獨立保存在運營方自己的服務器里,互不打通。

這樣有兩個顯而易見的弊端:

1. 用戶數據掌握在運營方手裡,有被濫用的可能

2. 如果運營方經營不善或者關停服務,那用戶在這個社交平台的數據也將付諸東流。

Path 和 Google+ 關閉 ,就是最好的例子。

Solid 的解決方案把用戶數據和應用分離開了,讓用戶把自己的數據都集中在一起,稱之為「個人在線數據」(Personal Online Data,簡稱 POD)。然後,將 POD 儲存在自己建的服務器,或者受信任的個人在線數據商(Personal Online Data Stores,簡稱 PODS)。

用戶會有一個 WebID, 可以登陸所有基於 Solid 平台的應用,用戶能自己控制給哪個應用多少信息。




目前,Solid 平台還處於原型階段,主要面向開發者。柏納-李用 Solid 平台的技術打造了一款自己使用的應用, 國外一家媒體看過後評價道 :

這款應用程式,使用了 Solid 的去中心化技術,允許柏納-李無縫訪問他的所有數據——他的日曆、音樂庫、視頻、聊天記錄、研究。它就像 Google Drive,Microsoft Outlook,Slack,Spotify 和 WhatsApp 的混合體。



至於 Inrupt,是幫助 Solid 平台成長的一個初創公司。Inrupt 之於 Solid,好比 Mosaic 瀏覽器之於全球資訊網,是一個領路人的角色。柏納-李希望 Inrupt 能夠為 Solid 帶來一個「生態系統」,其中的市場機會包括 Solid APP 和 Solid 數據存儲等。

柏納-李本人已經向麻省理工學院請了長假,專心在開發者群體中推廣 Solid 和 Inrupt。這是他又一次轉變工作重心。過去,柏納-李一直在致力於通過全球資訊網、語義網互聯公開信息,現在他嘗試通過 Solid 來互聯個人信息、解決科技大公司壟斷用戶數據的問題。

這必定不是一個短期內可以看到成效的項目:社交巨頭和網際網路公司不會將用戶賬號數據拱手相讓,讓用戶個體自發遷移也需要極大的教育成本。但正如全球資訊網剛誕生時缺少關注,誰也不知道 Solid 會不會成為下一顆參天大樹。

(本文經合作夥伴 品玩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这个『本有机会成为世界首富』的人,想帮你把数据从科技公司手中夺回来 〉。)



轉貼文章來源:techorange  https://buzzorange.com/techorange/2018/10/29/www-inventor/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活著,就要善待自己。

Rank: 5Rank: 5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8-10-31 07:51:11 |只看該作者
長知識了、無所求的分亨自己的研發。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4-20 02:16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