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953|回覆: 0

[現代藝術] 窗景(海汕3路236-3號 李啟川宅)-陳伯義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發表於 2018-11-6 01:08:18 |顯示全部樓層
窗景(海汕3路236-3號 李啟川宅) 陳伯義

 


陳伯義
窗景(海汕3路236-3號 李啟川宅)
攝影
彩色雷射輸出
72.5×85.6cm
2007
Chen Po-i
Outlook(No.236-3, Haishan 3rd Rd., Kaohsiung City Lee Qi Chuan's house)
Laser jet color print

作 品 賞 析 
  一般我們觀看建築、拍攝建築原貌與街道景觀,由主觀認知來閱讀建築物所展現的設計與歷史痕跡。陳伯義在高雄紅毛港進行拆遷之際,留下一張張令人深思的圖像。這一幅幅《窗景》中沒有清淨美好的風景,他以房屋為主體,從破敗磚牆水泥壁面、滿地扭曲鋼筋等不規則的線條所形成的觀景窗中,望向門戶外的藍天與街景。家屋本來是堅固的堡壘與庇護所,如今因為遷村的需要,摧毀了既有的家園也連帶將被遺忘的故事。這樣的窗景所框出的記憶,存在著遺憾與失落感,看似無生命的房屋、街道、藍天卻隱含著人們生活其中的故事與曾經生長的遺跡。(撰文/李幸潔)


藝 術 家 小 傳 
  1972年出生,台灣嘉義市人,國立成功大學學士及碩士畢業,1999年考上該校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研究所博士班繼續深造。陳伯義研習的是水利、海洋工程,卻獨鍾於攝影,將攝影做為一種創作媒介,以紀實攝影為主,找尋影像的題材以及探索影像的可能性;另外也從事攝影教學及策展等工作。2000年到2005年間是陳伯義對攝影工具練習掌握抓拍事件現場做快速時間反應的實驗階段;從2005年起轉向拍攝與社會比較緊密連結的彩色作品,直至2007年期間對於眷村與紅毛港的廢墟探索,是源自城市更新過程裡臺灣現象的觀察,也形構了日後其攝影作品中,人為以及天然災難(風景)的創作脈絡。對於陳伯義而言「廢墟不只是斷井頹垣,也是感受,是意境」,從他廢墟《窗景》系列作品開始,便留給觀者風格極為鮮明的特徵。2012年《莫拉克.南沙魯》系列作品,是台灣經歷八八風災浩劫後,陳伯義以廢墟中靜物寫生的手法,對於災區的影像創作。曾獲第十三屆攝影新人獎首獎、2008桃園創作首獎,及高雄獎、台北美術獎等入、優選。亦曾於高雄市立美術館、國立台灣美術館、台北市立美術館等處多次展覽。作品亦由高雄市立美術館、國立台灣美術館、日本清里攝影美術館等典藏。(撰文/鄭雯仙)

來源:高雄市立美術館


簽名被屏蔽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3-29 01:27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