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836|回覆: 0

[雕刻雕塑] 運動系列9-蒲添生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發表於 2018-11-15 09:21:20 |顯示全部樓層
運動系列9 蒲添生

 


蒲添生
運動系列9
雕塑
青銅
74×20×18cm
1988
Pu Tien-shen
Sports Series-9
Bronze

作 品 賞 析 
  若不是經過這樣長時間的學習,累積出觀察的功力,才能掌握到內在結構與面的規律,而不只是表面的形體,沒有這樣,或許就沒有以後揮灑自如的《運動系列》作品。 -----蒲添生(1919-1996)

1988年9月,第24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漢城(今首爾)揭開序幕。那一年的漢城奧運成功地推動了韓國民主化,成為韓國現代歷史上的轉捩點。而在全球媒體轉播精采賽程之同時,則讓當時在電視機前觀賞世界奧運女子體操賽的台灣雕塑家--蒲添生,激發其捕捉人體瞬間姿態美感的即興自由創作動力。
1931年,20歲的蒲添生憑藉著對藝術學習的理想,獨自負笈日本求學。 1932年進入日本帝國美術學校(今日本武藏野美術大學)膠彩畫科研讀。同年夏日,因偶見了雕塑科教室以人體模特兒為「寫生」對象,人體的美感首次觸發蒲添生內心底層的藝術創作動力,蒲添生憶及「有模特兒當作寫生的對象,比對大自然的花卉寫生更好。這股少年人的衝動是無法形容的,況且大自然的花卉在台灣也可以看得到,但是人體模特兒就只有在學校才有機會見到。」因此,1933年毅然轉入雕塑科,後又進入日本雕塑大師朝倉文夫工作室學習,開啟其藝術生涯中人體雕塑創作的歷程。1941年返台後,蒲添生爲維持家庭生計多以製作私人委託胸像及政府大型紀念像為主。直至1980年後,生活經濟的穩定,讓年屆七旬的蒲添生得以展開純粹藝術、自由創作的階段。
〈運動系列〉作品是蒲添生於1988年前後展開的主題創作。創作此系列人體雕塑作品的靈感,主要引發自奧運女子體操運動競賽的演出。〈運動系列〉表現的人體型態,為捕捉運動中瞬間動作的狀態。迥異於以往多為靜態坐姿或站姿的創作對象,這一系列作品的「寫生對象」是為運動中的人體,因此模特兒的肢體擺位、動作轉換皆非為藝術家所能指導與控制,僅能透過電視轉播畫面,立即記憶並試圖捕捉瞬間人體線條的空間定位,而停留時間極短暫的運動動作確實增加了創作過程的難度,但無疑地亦展現了蒲添生長期「忠實寫生」的札實基礎。
本館於1995年典藏〈運動系列〉系列8件作品。2011年,獲蒲添生家屬捐贈〈運動系列9〉、〈運動系列10〉二件作品,使本館典藏〈運動系列〉作品更臻完整。家屬表示,原以為1988年同時期蒲添生創作的運動系列作品,僅有留下八件同為高度60公分左右之作品。然而,家人在整理作品及文獻過程中發現,於1995年出版的《蒲添生、蒲浩明父子雕塑集》 有載錄了10件以「運動系列」為名的作品。其中,〈運動系列9〉作品亦已於1991年登載入《蒲添生雕塑八十回顧展》 。此外,〈運動系列9〉與其他9件作品有著不同的創作源起。〈運動系列9〉又名〈玩球〉,為表現一位少年玩球時的動作樣態。而少年模特兒是蒲添生的長孫,作品呈現的是其國中時期玩球時,身體與手部動作試圖與腳下轉動之球取得微妙平衡的模樣。由於亦為捕捉瞬間動作之間的協調美感,因而歸類為運動系列作品之一。
〈運動系列〉以大弧度的迴旋、翻轉等動勢形象創作人體雕塑作品,呈現出空間中單純曲線的美感與瞬時凝結的動感。此外,有別於蒲添生之前擅用的人體寫實描述,此系列是以寫意手法所製作,不作寫實細部的塑造方式之表現,亦強化了作品人體線條與動勢的純粹感,讓觀者得以感受到揉合瞬時與空間中,動、靜樣態轉承之間的曲線美感。〈運動系列〉是蒲添生晚年代表作品之一,作品完整地表現了其對人體結構的熟稔掌握,同時,簡潔、活潑的創作形式,也傳遞出蒲添生晚年從心所欲、自由創作藝術的玩性,以及作品中遊刃有餘的藝術興味。文/林泱秀(高雄市立美術館 辦事員)


藝 術 家 小 傳 
  祖父蒲榮玉是位畫家兼佛像雕刻師。父親蒲嬰以從事裱畫為業。十四歲時以膠彩作品『鬥雞』得到首獎。二十歲時遠赴日本入東京帝國美術學校(今武藏野大學)習東洋畫。後改專攻雕塑並師事當時的日本雕塑大師朝倉文夫先生共約十年,親蒙恩澤,受益良多。其間曾入選帝展,光復後入選日展。一九四○年我創立台陽展的雕塑部,光復後創辦省展雕塑部。台灣光復,我舉家返台,當時雕塑人才缺乏,省政府教育廳有鑑於此,因此從一九四七秋季開始創設講習會(前後十三年),由我主持培養雕塑人才。一九四六年完成了蔣主席戎裝銅像(當時樹立於行政院前圓環),一九四九年又塑成台北中山堂前的國父銅像供民眾瞻仰。此二座銅像在台灣光復後不久設立,成為台灣最早的二座由國人塑造的紀念雕像,以喚起國人的民族意識。此後,我塑造許多社會名流士紳胸像,如劉啟光、游彌堅、黃啟瑞、楊肇嘉、連雅堂、……等先生的肖像作品,除了有紀念性的價值外,同時使國人漸漸地對雕塑有了瞭與認識,提昇雕塑在藝術上價值與地位。此外,亦塑造了一些大型的紀念像如黃朝琴議長銅像(一九七三年,台中省議會前),吳鳳騎馬銅像(一九八○年,嘉義火車站)……等。一九八三年,也就是我從事雕塑五十年的時候舉辦了第一次個展(台北省立博物館)。一九九一年於台灣省立博物館及一九八三年於國立歷史博物館再次舉辦大型的個展,持續不斷的為雕塑藝術而努力。(作者自撰)

來源:高雄市立美術館


簽名被屏蔽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3-30 14:04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