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944|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寶石介紹] 古代玉石大展 (4) [複製連結]

論壇顧問

論壇老太后☆☆☆行到水窮處 坐看雲起時☆☆☆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顧問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SOGO綜合圖區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綜圖精英分享家勳章 動漫達人勳章 正妹貼圖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絲襪美腿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西洋辣妹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唯美清純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自然美景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8-2-14 00:03:5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玉雲龍紋爐 玉雲龍紋爐,宋,高7.9cm,口徑12.8cm。 爐青玉質。體圓形,侈口,無頸,垂腹,圈足外撇,兩側對稱飾獸首吞耳。通體以“工”字紋為地,上飾遊龍、祥雲和海水紋。器內底陰刻乾隆七言詩一首: 何年廟器贊天經,刻作飛龍殿四靈。 毛伯邢侯異週制,祖丁父癸似商形。 依然韞閱桑海,所惜從薪遇丙丁。 土氣羊脂胥變幻,只餘雲水淡拖青。末署“乾隆戊戌孟秋禦題”。 宋時,受理學“格物致知”思想的影響,文玩鑑賞成為時尚,對三代青銅器的研究也頗有成果。于是宋代的玉器形制便又多出了一個類別,那就是仿古青銅器玉器,簡稱仿古玉器。本器即以青銅簋為藍本,但在器型和紋飾上多有增損變化,玉料也不是黃色。
 
白玉雙立人耳禮樂杯 白玉雙立人耳禮樂杯,宋,高7.5cm,外口徑11-11.4cm,足徑4.5cm。清宮舊藏。 杯白玉制,圓形,口微外撇,壁較厚。內壁凸雕32朵雲紋,外壁飾禮樂圖,凸雕10人,或持笙、笛、排簫、琵琶等樂器演奏,或歌唱。杯兩側各雕一立人為耳,其人手扶杯口,足踏雲朵。 安徽的宋墓中曾出土過銀質禮樂杯,與此杯類似。此杯之造型在宋、元時期極為流行。這件玉杯進入清代宮廷時間較早,深受乾隆皇帝的喜愛,在清宮遺存玉器中有乾隆時期的仿制品。
 
玉環託花葉帶飾 玉環託花葉帶飾,宋,直徑6.5cm。清宮舊藏。 作品為白玉制作,表面有褐色斑。圓形,多層次,下層為一圓環,上層鏤雕花卉,似為百合,中部兩朵花交錯,週圍飾葉、花,葉上用深、淺兩種陰線表現出花葉的筋、脈,圖案簡練緊湊。左側近環處露一孔,以備穿帶。 此帶飾的圖案為典型的宋代花卉圖案,主要特點為花葉簡練緊密,花及葉的數量不多,用大花、大葉填滿空間,圖案表面少起伏,葉脈以細長的陰線表現,在透雕的表現方法上注重圖案的深淺變化而無明顯的層次區分。
 
玉魚蓮墜 玉魚蓮墜,宋,長6.2cm,寬4cm,厚0.6cm。清宮舊藏。 玉色白,表面有赭黃色斑。魚小頭,長身,無鱗,魚身彎成弧狀,昂首,尾上翹,鰭短而厚,共6片,其上有細陰線。魚身旁伴一荷葉,長梗彎曲,盤而成環,可供穿系繩。 西週以後魚類玉器數量銳減,唐代又有回復,宋代佩魚之風又盛,出現了較多的玉魚,樣式、種類不一,或與荷蓮、茨菇相伴,或僅單條魚,或無鱗,或飾橫向水線,或飾網格紋。此風一直延續到元、明、清時期。荷花與魚相並含有連年有餘之意,是吉祥圖案的一種。
 
玉孔雀銜花飾 玉孔雀銜花飾,宋,長7.6cm,寬3.8cm。清宮舊藏。 花飾玉色青白,有赭色斑,為半圓形玉片,其上透雕孔雀銜花圖案。圖案主體為孔雀,孔雀回首,拖尾,展翅,口銜花枝,枝上有花兩朵,品種不同。 花鳥類玉器在宋、遼、金的考古發掘中多有出土,其中不乏鳥翅一只伸開、另一只下折的造型,這種鳥銜花玉飾是宋代較流行的樣式。北京房山石棺墓出土有孔雀形玉發飾,孔雀之尾端帶有半月狀透空孔洞,同此件作品孔雀尾部的表現相同。此件作品較一般宋代花鳥玉佩更為精致,據其形狀,可能是一種嵌飾。
 
玉舉蓮花童子 玉舉蓮花童子,宋,高7.2cm,寬2.8cm,厚1.1cm。清宮舊藏。 玉呈暗白色,雕一童子,著細袖衫、肥褲,外罩一長馬甲,馬甲上刻方格“米”字紋。童子頭向左側,露右耳,雙手舉蓮花一枝,花朵置于頭頂。 作品為宋代玉童子的典型形象,五官表現簡單,以少量的短弧線表示衣紋。衣、褲、馬甲等裝束在同類作品中多有出現。唐代時,器物中已有荷蓮童子圖案,宋以後,這類玉雕童子日多,作品有“連生貴子”的含義,寓意吉祥。
 
玉鬆陰聽泉圖山子 玉鬆陰聽泉圖山子,宋,長10.5cm,高9cm,厚4.5cm。清宮舊藏。 玉質青白色,含有較重的赭、褐色斑。隨玉料外形雕山林景色,正面山林中,鬆樹下,一老人坐于石上,衣帶似解,左手扶膝,右側置一葫蘆,一侍童立于身旁,雙手捧杯。一小溪順勢而下,上遊一鹿俯首而立。山子背面雕大葉柞樹。作品中山石用孔洞透空之法雕出,小溪則以集束折線表示,人物衣紋簡單,為宋、元時期玉器風格。觀鬆下之人,非農非儒,閒散灑脫,作品表現的是一種富裕的山林生活。
 
玉荷鷺紋爐頂 玉荷鷺紋爐頂,宋或金,高5cm,底徑4.3-4.7cm。清宮舊藏。 爐頂玉質白色而局部為黑色,整體近似圓柱形,頂部略細,鏤雕荷葉、蘆草纏繞狀,荷葉巨大而張開。一張荷葉上有黑色烏龜爬行,口吐煙雲,其旁有荷花,荷、蘆中可見5只鷺鷥隱現其間。器底部有一平板以示水面,其上有孔,可穿繩結系。 荷葉、水草、水鳥、龜等圖案在宋、金玉器中非常流行。四川廣漢南宋窖藏出土有龜巢荷葉帶飾,北京豐台金代渦古淪墓出土有龜巢荷葉玉飾,與此作品應屬同類題材。此外,上海地區的元代墓葬中也曾出土類似的飾荷葉、鷺鷥圖案的爐頂。這表明此類作品的使用地域廣泛,流行時間長,對後世玉器有很大影響。
 
青玉雙鶴佩 青玉雙鶴佩,宋,長6.8cm,寬4.3cm。清宮舊藏。 質似白玉,微帶青色,鶴頭相對,雙鶴翅爪相接,作展翅欲飛狀。上部有孔備穿系,知是佩飾。 這件寓意祥瑞的雙鶴佩的制作,受道教影響,並反映出宋代道教的發展。宋代道教影響的擴大同某些帝王崇尚道教有關。史書記載宋徽宗好道教,並把鶴作為祥瑞之物。玉雕中對稱動物布局淵自唐代,但這種雙鶴題材卻是自宋代逐漸增多的。
 


玉海東青啄雁飾 玉海東青啄雁飾,金,直徑7cm,厚2.1cm。清宮舊藏。 此玉飾分為上、下兩部分,下部為圓形,上部雕海東青啄雁及荷葉圖案。海東青體小而敏捷,騰空回首,雁于海東青身下,回首與其對視,欲逃不能,身傍荷葉,一荷葉束而未張,一荷葉張而卷邊,表明大雁已被迫降至荷塘,難尋生路。此玉飾兩側各有一橢圓形隧孔,可穿帶或套入鉤頭,表明此物是一種用于人身的帶飾。
 


白玉龍鈕押 白玉龍鈕押,元,長5.8cm,寬5cm,高4cm。 玉押方形,略厚,底面有凸起的陽文圖記,上部為龍形紐,龍身短而似獸身,頭上有角,披發,四肢粗壯,肘部飾上揚的火燄紋,三岐尾,中一岐長,上衝與頭頂發相接。 押是一種符號,簽畫于文書,表示個人的許諾,後為使用簡便而刻之。元代陶宗儀《綴耕錄》記:“今蒙古色目人之為官者,多不能執筆畫押,例以象牙或木刻而印之,宰輔及近侍官至一品者,得旨則用玉圖書押字,非特賜不敢用。”據此可知元代用玉押者較用象牙、木刻類押者身份等級要高。
 
玉鏤雕雙獅 玉鏤雕雙獅,元,長7.3cm,寬5.2cm,厚1.7cm。清宮舊藏。 玉質白淨無雜色,為較厚的片狀,鏤雕大、小二獅,大獅臥伏而回首,前肢踏球,小獅直立,前肢舉起,與大獅相戲。 獅子生活于熱帶,在我國很少見,但很早即輸入我國。中國歷代工藝品中不乏獅子題材的作品,主要有兩種:一種以真實的獅子為造型而加以變化,另一種較為誇張。目前見到的獅類作品多為傳世品,制造年代的界定頗有難度,一般研究者以盧溝橋望柱飾獅及故宮斷虹橋望柱飾獅的特征為參照來劃定北方獅類作品的年代。此件玉獅為小頭,腮部有彎月形弧線,具有明顯的元代作品特點。
 
玉雙螭紋臂擱 玉雙螭紋臂擱,元,長10cm,寬3.4cm,厚1cm。 臂擱玉色青白,有赭色斑,片狀,長方形,兩端呈“S”狀,兩側下卷,正面凸雕雙螭銜靈芝圖案,背面飾雲紋。 此件作品為已知的早期玉臂擱。宋以後,玉器中大量使用螭紋裝飾,但螭的形象已無漢代螭紋的特點,更似爬蟲。雙螭靈芝圖案在元代玉器上較為多見,據此作品的樣式、螭紋及靈芝的特點可確定為元代所制造。
 


玉人物龍紋磬 玉人物龍紋磬,明中期,長20.4cm,寬20.1cm,厚0.9cm。清宮舊藏。 玉磬青白色,罄上方有一透雕雙夔龍紋橫梁,橫梁兩側懸掛銅鍍金鏈,其下掛磬。磬正面為雲紋地,雕雙龍戲火珠紋,兩龍一仰一俯,分別佔據玉罄左右各半。罄背面凸雕福、壽、祿三星像,又有鬆樹、鹿、鶴、靈芝並二侍者,取“三星高照”之意。 磬是古代樂器,一般為多件成組,按音階排列使用。這件玉磬為單件,是由樂器演化的用于室內裝飾的陳設品。雙龍戲珠紋是明代宮廷器物上常用的重要圖案。
 
玉組佩 玉組佩,明晚期,通長53.6cm。清宮舊藏。 組佩由53件玉飾串成。上部以一件壽星騎鶴式玉紐總攬組佩,其下有金質橫梁,橫梁兩端為龍頭。橫梁下懸有4串玉片,每串由上下5組構成,橫向相對。上4組玉飾每串各為3件,其中2件為玉葉,1件為玉鏤件,玉鏤件分別為“”字、“壽”字、鳳、雙魚、雙桃、華蓋、麒麟等,第5組均為單個玉文臣。這類成組玉飾產生的年代很早,與《詩經》中所言“雜佩”類似,按不同的部位,玉件被稱為“珩”、“琚”、“”、“衝牙”,佩戴于人身,行走時玉件相觸而有聲。明代墓葬中出土有成組玉佩多套,如定陵中即有與此件類似的組佩。這組玉佩所用白玉質地優良,加工精致,是宮廷玉器中的精品。
 
玉谷紋圭 玉谷紋圭,明,高21.3cm,寬6.3cm,厚0.9cm。清宮舊藏。 玉圭表面有舊色,厚片狀,頂部有凸起的圭角。兩面飾紋相同,為5列凸起的谷紋。圭下部呈方形,插入飾填金紋飾的紫檀木座中。木座頂部雕海水江崖,其下刻陰線夔龍紋,座四面共飾12組圖案,為古代的“十二章”。插圭處的凹槽內刻有“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 此種谷圭在明代墓葬中發現多件,為貴族婦女身上的裝飾。玉圭的木座為清代宮廷所制。
 
玉九螭璧 玉九螭璧,明,直徑20.4cm,孔徑5.8cm,厚2cm。清宮舊藏。 玉璧為暗青色,有黃斑,圓形,一面飾谷紋,一面浮雕9條螭紋。璧中央孔中1條螭紋為龍首、獸身,一前爪握火珠。璧正面凸雕5條螭紋,皆小頭獨角,團團圍住中孔之螭。璧邊緣處有3條螭,後肢與尾在璧的背面。 古人認為螭是龍的一種。宋、元以後,多以螭龍紋裝飾玉璧。此作品以玉璧表示天際的廣闊,以九螭表示皇族的興旺,應是明代宮廷用品。
 
玉螭紋筆 玉螭紋筆,明,通長23.7cm,管徑1.6cm,帽徑2cm。清宮舊藏。 筆管青玉制,直管,無鬥,頂部封堵玉片。筆管端部飾陰線回紋,中部飾凸雕的蟠螭。筆帽亦為青玉制,直管式,較筆管略粗,可套接于筆管上,筆帽兩端飾陰線回紋,中部亦雕一螭。 一般毛筆應由筆管、筆毫、筆帽三部分組成。一些筆因毫較多,需另配筆鬥以固定筆毫,謂之鬥筆。此筆因年代久遠,筆毫已失。
 
玉臥獸形硯滴 玉臥獸形硯滴,明,長12.7cm,寬6.5cm,高5.1cm。清宮舊藏。 硯滴玉色青白,臥獸形,略仿漢代闢邪樣式,但有較大變化,獸頭有雙角,粗眉,大眼,口銜小羽觴,四肢伏于地,肢上有火燄紋裝飾,背後部有骨椎狀裝飾,卷尾。腹部有“乾隆年制”四字款,為後刻。背部有孔可通腹部,腹內空可蓄水。 硯滴為文房用品,一般配有滴注,可用滴注將所蓄之水吸出,滴于硯。漢代已有飛熊、臥羊、闢邪、鳩鳳等多種樣式的玉質硯滴,常為後代所模仿。這種硯滴在明代又被稱為“水中丞”,除用于蓄水外還是文房內的陳設品。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5-3-28 15:35:45 |只看該作者
又長見識了,支持科普文章,感謝大大的知識分享~~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4-25 11:51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