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88|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天帝創世與儒教的神靈系統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1-27 00:27:2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天 帝 創 世

世界創生以前,陰陽未交,乾坤未劃,萬象未成。洪荒宇宙,一片混沌迷蒙。沒有陽光,沒有雨露,沒有萬物,沒有生命。是昊天上帝化生了萬物,創造了生命,創造了人類,創造了世界。關於“天帝創世”,儒教經典中有詳細的記載。《易經》曰:

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
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禦天。乾道變化,各正
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1]


其意是說:昊天上帝的創世功德多麼偉大!宇宙萬物賴天恩天德,獲得生命,得以生成,萬物皆統屬於天。雲行于天,雨施於地,萬物具象成形,生生不已。天帝命日神乘六龍之輦運行於天,而有日出日落,晝夜迴圈。萬物皆本天命,各成其性,各正其位,各得其所。宇宙世界保持著中正和諧的天秩天序。

這就是儒教的創世紀。朱子詩雲:

氣體蒼蒼故曰天,
其中有理是為乾。
渾然氣理流行際,
萬物同根此一源。

依儒教經義,昊天上帝是萬事萬物的化生之源,是宇宙秩序和人間世界的創造者。“天覆育萬物,既化而生之,有養而成之,事功無已,終而複始”,世間萬象,宇宙萬物,全都統屬於天。“無天而生,未之有也。天者,萬物之主,萬物非天不生”。宇宙萬物,是昊天上帝所化生;人間世界,是昊天上帝所創造。人與萬物,皆承天命,沐天德,受天恩,而得造化得養長。

“天執其道為萬物主”,道貫乾坤,大化流行。天帝造物創世,並非隨意而為,乃是有道而施,循理而與。宇宙萬物,世間萬象,皆稟天道天理而各成其性。所以,物性即是天性,人道即是天道。識物性可知天性,盡人道可知天道。天地萬物本為一體,而“仁”一以貫之。“天地萬物一體之仁”就是昊天上帝化生萬物和養長萬物的天道與天德。萬物各正其位,各得其所,宇宙世界,秩序井然,是為天秩天序。
昊天上帝全善全德,全知全能,是宇宙萬物的最高主宰。《詩》雲:

明明上天,照臨下土;神之聽之,介爾景福。[2]
皇矣上帝,臨下有赫。監觀四方,求民之莫。[3]


昊天上帝偉大而威嚴,高高在上,照臨下界;監管人間,滋養萬物;輔佑下民,賞善罰惡。昊天上帝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無所不知。天德流行,無所不至;

天恩所加,無往不惠;天罰所施,無有不嚴。宇宙萬物,人間萬象,是非善惡,
都無所逃於天地之間。

大哉,昊天!
欽哉,上帝!

“天地之精所以生物者,莫貴於人”。[4] 天地之間人為大,在宇宙萬物之中,人沐天恩獨厚,得天寵有加,為萬類之尊,萬物之靈。上帝創世之初,雖天地設位,萬象具成,然而,文明未啟,民智未開,倫常未立。昊天上帝眷顧人類,故特立“君師”以治教天下。君師,就是聖王。上帝因對天下生民眷顧有加,特立“君師”,代上帝管理天下,教化百姓。惟有“君師”能輔佐上帝,保民安民,把上帝的天恩天德布于四方。

據《易經》記載,六千五百年前,伏羲氏承上帝之命,仰觀天象,俯察地理,“通神明之德,類萬物之情”,觀鳥獸之文以劃八卦,開啟文明。並教人結繩為網,獵獸捕魚。炎帝神農氏,繼青帝伏羲之後又教人製作工具,從事農耕生產,並開集市貿易,以利貨物流通。神農氏之後,又有黃帝、堯、舜相繼而出,承天命以教百姓,制舟楫、馴牛馬、造弓箭、築宮室、創文字、作書簡。自此,文明開啟,人文化成。人類社會有了歷史,有了倫常,有了善惡,有了意義和價值。

此後,經禹、湯、文、武、周公、孔子一脈相承,儒教文明曆四千年漫長的歷史,由孔子集其大成而最終定型和成熟。孔子承先啟後,述作六經,綜合三代,集四千年文明之大成,改制立法,垂統萬世,儒教與中華文明遂有了數千年燦爛輝煌的歷史。孔子就是昊天上帝為天下生民所立的君師和聖王。

儒教是中華文明的載體,儒教文明就是中華文明,中華文明就是儒教文明。“六經”指《詩》、《書》、《禮》、《樂》、《易》、《春秋》六部儒教經典,儒教六經是中華民族先聖先王治教天下的智慧結晶,孔子以前四千年的歷史文化悉載於儒教六經之中。儒教六經系孔子述作,孔子是儒教文明的集大成者,是中華民族的先知,也是人類文明史上的至聖神明。

....

儒教的神靈系統  

有人說儒教不是宗教,其主要理由之一就是認為儒教不信神,沒有超越的神靈。這是對儒教最大的誤解,是對儒教經典、教義及儒教歷史缺乏瞭解而得出的結論。在數千年的歷史上,儒教聖徒,從帝王到士大夫到普通百姓,都虔誠地信仰天神、天命和天道。在儒教經典中,有許許多多關於天神、地祗和人鬼的內容。儒教的神靈系統、神人關係及神人交通方式,在儒教的經典中都有詳細記載和闡述。儒教經典中所記載的神靈就是儒教的神靈,儒教經典中所表述的神靈觀就是儒教的神靈觀。《易經》曰:

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5]

儒教不僅僅是人文之教,道德之教,也是天人之教,神道之教。儒教有自己的神靈系統,有完備的事神儀式以及龐大的神學體系。神道設教,是儒教重要的本質特徵。不瞭解神道設教的內涵和意義,就不能充分體會和領悟儒教的魅力及聖德王心的高妙。不通過神道的進路,就不能進入儒教文明的質核,其對中國文化的瞭解也只能是隔靴搔癢,淺嘗輒止。何謂神道設教?《禮記》曰:

明則有禮樂,幽則有鬼神。[6]  

    “明”,是指人間世界,是可見可聞的世界。“幽”,則是神鬼的世界,是人們不能聞見的世界。“神,天神,引出萬物者”。[7] 這裏的神,是指天神,天神即萬物的創造者與主宰。依儒教經義,除天神以外,宇宙萬物,每一種類都有一主管之神。如:日月星辰,風雨雷電,山川河海,井路門灶都各有主管之神,即儒教所謂“百神”。另外,神,也指亡靈,即人死後的存在。“陽魂為神,陰魂為鬼;氣之伸者為神,氣之屈者為鬼”。人死後,有的伸升於天而為神,有的屈附於地而為鬼。
制禮樂以明人道,究鬼神以明天道。人道與天道相通,明人道就能明天道,知天道就能知人道。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即是此理。儒教所謂“天人合一”,也是這個道理。

    儒教神靈,有以下幾類:第一,天神。以“昊天上帝”為主,日月星辰諸神為輔。“昊天上帝”是儒教的至上神,是宇宙世界的創造者和萬物的主宰。第二,以社稷為代表的諸物百神。“社者,土也;稷者,百穀之主”。社稷神是儒教大神,位格僅次於昊天上帝。第三,以孔子為代表的儒教聖賢神靈。依儒教經義,孔子為儒教大神,位格僅次於昊天上帝,與社稷同格。第四,以黃帝為代表的民族先王神靈,包括黃帝、伏羲、神農、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等。第五,家族祖先神靈。第六,歷史上有功德於民者。如:殉國殉道的忠烈之士,節義之士,各行各業有創業垂統之大功者,均列為祀典,成為儒教神靈。

1)昊天上帝

昊天上帝是儒教的至上神,是宇宙世界的創造者和萬物的最高主宰。早在《尚書 . 堯典》中就有了關於上帝的記載:“肆類於上帝,禋于六宗,望於山川,遍於群神”。明朝末年,義大利傳教士利馬竇來華傳教,尊重中國人的傳統信仰,把基督教的神譯為中國儒教的至上神“上帝”。其實,數千年來,“上帝”就始終是中國人信仰的至上神,而不是基督教的神靈。
關於儒教的至上神,歷史以來有不同的稱謂。以“天”稱之,則稱上天、蒼天、昊天。以“帝”稱之,則稱上帝、天帝。以“神”稱之,則稱天神、太一神。隋代依《周禮》稱“昊天上帝”,沿用至今。
在儒教歷史上,對於至上神的稱謂雖然不一,但其內涵卻是一致的。“以形體言之謂之天,以主宰言之謂之帝,以妙用言之謂之鬼神”。[8] 昊天上帝蒼然廣大,無所不包,無所不在,故稱之為“天”。昊天上帝為萬物的化生之源和最高主宰,至尊至上,故稱之為“帝”。“帝”字在甲骨文中形似花蒂,有花落生果之意。“帝”為萬物化生之源,有生物之德。昊天上帝高高在上,君臨下界,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故稱之為“神”。
昊天上帝集天、帝、神為一體,亦天亦帝亦神。“天”以言其廣大,無所不包,無所不在;“帝”以言其創造世界,化生萬物,全善全德,為宇宙萬物的最高主宰;“神”以言其高妙,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天”為體稱,“帝”為德稱,“神”為功能妙用之稱。
依儒教教義,天,有“人格之天”與“義理之天”兩種意指。義理之天是內在於生命的心性之天,即所謂性與天道。人格之天是外在的主宰之天,即所謂人格神。《學》《庸》《孟子》《易傳》及宋明心性儒學所講的“天”主要是義理之天。心性儒學是儒教的內聖之學,修身之學,身心性命之學。其對於天的理解有較強的義理化和心性化傾向,這是一套關於生命和道德的形上學。心性儒學講天道性理、盡性知天、天人合一、天即是理,這裏的“天”就是義理之天。《詩》《書》《春秋》及儒教經學所講的天,則主要是人格之天,意志之天和主宰之天。這個天是外在而超越的人格神,即昊天上帝。

《詩》雲: “文王在上,于昭於天”  (《大雅•文王》)
“明明上天,照臨下土”  (《小雅•穀風•小明》)
“宜民宜人,受祿於天”  (《大雅•生民》)

《書》雲: “上天孚佑下民”        (《湯誥》)
“先王有服,恪謹天命”  (《盤庚》)

《論語》曰:“獲罪於天,無所禱矣”  (《八佾》)
“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八佾》)

這裏的“天”都是指意志之天,主宰之天,是外在而超越的人格神,即昊天上帝。義理之天與人格之天,內在之天與外在之天,並不衝突,並不矛盾。恰恰相反,天的這種雙重意指,鑄就了儒教人神一體,內外相通,一以貫之的特殊品格及“中和之魅”的大道風範。[9]
昊天上帝是儒教的至上神,至尊至大,至神至明,君臨下界,主宰萬物。千百年來,儒教從教主到普通聖徒都始終保持著對昊天上帝的敬畏。敬天畏天,遵從天命,順乎天意,循天道,存天理,這是儒教的基本教義。

孔子 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論語•季氏》)

《詩》曰:“我其夙夜,畏天之威”  (《周頌•清廟》)

《書》曰:“予畏上帝,不敢不正”  (《湯誓》)
“欽崇天道,永保天命”  (《仲虺之誥》)

在儒教聖經之中,敬畏上帝之言,敬畏天命之言,俯拾皆是。由此可見,儒教對於上帝及天命信仰的虔誠。
至於儒教祭天儀式之完備,祭天規模之宏大,祭天場所之雄偉,則是其他任何宗教都不能比擬的。儒教之禮以祭祀為大,而祭祀之禮又最重祭天。祭天之禮安排在正月上辛,為每年歲首第一件大事。依儒教禮義,祭天必須先卜,不是吉日不得祭天。喪者不祭,只有祭天可越喪而行。董子說:“《春秋》之義,國有大喪者,止宗廟之祭,而不止郊祭,不敢以父母之喪,廢事天地之禮也”。[10] 可見, 儒教對於祭天之禮,何等重視!儒教對於昊天上帝的信仰,又是何等的虔誠!

2)聖王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是儒教的創始人和集大成者,是中華文明的始祖,是中華民族的先知。
孔子遠祖系商代王室,周滅商,周成王封微子啟于宋,其遠祖遂從王室轉為諸候。孔子之六代祖為孔父嘉,名“嘉”,字“孔父”,以功高德厚獲賜族之典,其後代以先人之字為氏,是為孔氏。孔氏為宋國公卿,至孔防叔時,孔氏為避宋國宮庭之亂而奔魯。至此,孔子先祖遂由貴族公卿轉為士族之家。孔子之父叔梁紇,系孔防叔之孫,武功卓著,力大無窮,在當時以勇聞名。叔梁紇在逼陽之戰中,力舉懸門,拯救士卒,以戰功封為魯國陬邑大夫。[11]
孔子母親顏氏,名征在。叔梁紇六十六歲時娶顏征在為妻,婚後一年不見有孕,顏征在便前往尼山祈禱,求尼山神靈早賜貴子。尼山祈禱歸家後,顏征在腹中沉重,感覺異常。入夜,夢中見祥雲繞梁,一仙女牽著麒麟立于面前,顏征在上前施禮。仙女道:

顏征在聽宣: 聖人皆無父,感天而生。叔梁紇先
祖宋公,系殷商之後,黑帝之子。汝感黑帝之精,孕育
玄聖,教化天下。

言畢,飄然而去。麒麟猛喝一聲,顏征在從夢中驚醒。回想夢中之事,不甚明白。後來,果然有孕在身。
產期將臨,顏征在往尼山還願。途中,顏征在突然腹中陣痛,丫環將其扶進路邊山洞歇息,不久,於洞中分娩。千古聖王孔子,便於此洞誕生。是年為周靈王二十一年,魯襄公二十二年,夏曆八月二十七日(西元前551年9月28日)。孔子誕生的山洞後人名之曰“夫子洞”,也稱“坤靈洞”,位於今山東省,曲阜市,尼山。
孔子有異表,其相貌生下來就與凡人不同,而帶七露:頭頂四周高,中間凹,若反扣之天體,即所謂“反宇”;口大如鬥;舌有七層紋理;虎掌;龜背;駢齒;輔喉。依相學,這是德行至高的“聖者”骨相。孔子因禱於尼丘山而生,生而有異表,頭如反宇,類似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
“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沒有孔子,就沒有燦爛輝煌的中華文明。孔子的誕生,我們只能視為神恩、天德。《書經》有雲:

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其克相上帝,寵綏四方。[12]

上帝因對天下生民眷顧有加,故特為生民立“君”,代上帝管理天下;為生民立“師”,代上帝教化百姓。師,就是聖人;君,就是君王,今天也稱國家元首。集君師為一體,就是聖王。惟有“聖王”能輔佐上帝,保民安民,教民化民,把上帝的天恩天德布于四方。孔子就是昊天上帝為天下生民所立的“君師”,是昊天上帝派往人間管理天下,教化百姓的聖王。孔子是儒教文明的始祖和集大成者,是中華民族的先知,是人類文明史上的至聖神明。
孔子“十又五而志於學”,精於“六藝”,學無常師。曾問禮於老聃,習樂於萇弘,學琴于師襄,好學不厭,博學多能。孔子杏壇設教,聚徒講學,首開私學之風,弟子三千,賢人七十。後致仕從政,官至大司寇,攝行相事,治國有方。孔子曾周遊列國,遊說諸候,幹七十餘君,傳播推行儒教禮樂教化及仁政德治之道。返回魯國後,潛心述作儒教經典,刪《詩》、《書》,定《禮》、《樂》,贊《周易》、作《春秋》,制萬世大法,彰顯天心,遂行天命。

聖人不空生,必有所制,以顯天心。丘為木鐸,制天下法。[13]

木鐸是一種銅質木舌的鈴,古代用於召集民眾,宣政布教。昊天上帝以孔子為木鐸,振告萬民,發佈政令,推行教化,廣施天德。天降宣聖,代天立言,為生民制憲立法。孔子承天命,立聖教,施政教於天下。所以,聖人之言就是天言,聖訓就是天訓。我們接受聖人的教化,就是順乎天意,遂行天命。
儒教公羊學有“孔子為王”之說。孔子為素王,素王就是無位之王。孔子作《春秋》,亂臣賊子懼,雖無爵祿之賞,斧鉞之誅,卻能“行天子之事”。普通帝王為當下之君,當下之王。素王則為“文王”,為萬世之王。孔子無當下之位,卻有千秋之位。孔子是萬世師表,千秋文王!荀子說:“聖也者,盡倫者也;王也者,盡制者也”。孔子代天立言,布天恩,施天德,承天命以行教化,是“盡倫”;制禮樂,作《春秋》,垂法萬世,是“盡制”。孔子既為至聖,亦為文王,集聖與王為一體,故稱聖王。
聖王之道就是天道,是萬古不變的常理常道。“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天道是恒常不變,萬古不易的,不因治世而存在,也不因亂世而消亡。故儒教萬世一統,無論世俗政治如何治亂交替,變易迴圈,儒教始終是王官學,是中國的國教。其“一統”地位,即便是在異族統治時期也從未被撼動。
沒有孔子,就沒有儒教;沒有儒教,就沒有數千年來的中華盛世。儒教文明就是中華文明,中華文明就是儒教文明!中華兒女,炎黃子孫,都是“天子”和“聖徒”,都是昊天上帝的子民和聖王的信徒。
兩千多年來,歷朝歷代無不崇儒尊孔。儒教被定為萬世一統的國教,而孔子則被奉為至聖神明,被尊為“文聖尼父”、“先聖先師”、“至聖先師”、“萬世師表”、“大成至聖文宣王”。孔子作為儒教的集大成者,作為中華文明的始祖,被中華民族奉上神壇,成為中國文化至高無上的至聖神明,成為中華民族的先知。據《闕裏志》載:

靈帝建寧二年,詔祀孔子,依社稷。[14]

這即是說,在國家級的祀典中,孔子神靈與社稷神同格。“依社稷”就是依照社稷神的祭祀等級和規格來祭祀孔子。社稷神是儒教大神,位格僅次於昊天上帝,是昊天上帝的配享神。依社稷之禮祀孔子,就說明在儒教祀典中,孔子被奉上神壇,是儒教大神,位格僅次於昊天上帝,與社稷同格。自東漢以後,孔子就永享國家祀典,從未間斷。孔子走上神壇,成為儒教神靈和中華民族的至聖神明,這是兩千年來的歷史事實,是任何人也否認不了的。
大哉,孔子!
欽哉,聖王!

近代以來,由於全面反傳統主義的氾濫,激進主義者為“打倒孔家店”而拋出所謂“儒教非教”說,否認儒教是宗教。認為孔子不是神而只是人,封孔子以“教育家”、“思想家”、“哲學家”等西式頭銜。其目的就是為了摘掉孔子頭上的神聖光環。把孔子推下神壇,還原成一個凡人,消解孔子的神聖性,進而取消民族信仰體系,以達到全面反傳統的目的。
中華文明是人類四大文明之一,儒教與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並列為人類歷史上的四大宗教,這在人類文明史上是不爭的事實。孔子與耶穌、佛佗、穆罕默德一樣,都是人類文明史上的先知和神明。從來沒有人會稱耶穌為“思想家”,稱佛佗為“哲學家”,稱穆罕默德為“倫理學家”。
儒教是中華文明的載體,孔子是中華民族的先知,是中國文化的靈魂。民族文化的復興有賴於儒教的復興與重建,而儒教的復興與重建,則首先必須把孔子重新奉上神壇,恢復孔子的“配天大神”地位,以永享祭祀。要重新恢復孔子在全民族每一個成員心中至高無上的神聖性,堅決杜絕和抵制一切貶毀、褻瀆、戲虐甚至惡搞孔子的卑劣行徑。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15]

維護孔子的神聖尊嚴,就是維護中華文明的尊嚴,就是維護中華民族的尊嚴。師尊,則道尊;聖人尊,則文化尊;文化尊,則民族尊。褻瀆聖人,是對民族精神文化的作賤與犯罪。這對於每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尤其是知識份子)而言,是絕對不應該有的行徑。
  
3)祖先神靈

祖先神靈為儒教大神,位格僅次於昊天上帝,與社稷和聖王同格,是昊天上帝的配享神靈。《禮記》曰:

人本乎祖,此所以配上帝也。[16]

由此可見,儒教對於祖先神靈的重視。依儒教教義,祖先,包含民族祖先與家族祖先。民族祖先是指華夏民族的開族先王,即以黃帝為代表,包括青帝伏羲、炎帝神農及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在內的民族始祖及民族先王。家族祖先,則是百家姓氏的列祖列宗。荀子曰:

先祖者,類之本也。無先祖,惡出?[17]

祖先與我們有血緣關係,有生身之恩,有身體發膚的創造之恩。沒有祖先,就沒有我們的生命,沒有我們的一切。生身之恩是大恩,生身之德為大德。正因為人本乎祖,所以依儒教教義,人人都應該尊祖、敬祖、崇祖。
儒教有“精氣為物,遊魂為變”之說。依儒教教義,人的肉體生命死亡後,靈肉分離,魂氣歸於天,形魄歸於地。肉身雖亡,而靈魂永存。祖先的靈魂在肉體生命結束後並未消失,其魂氣返本歸於太虛。他們只是以另一種形式在另一個更高維度的空間裏存在,只不過我們凡人不能聞見而已。他們仍然是我們家國中的一員,仍然以另一種方式直接或間接地對人類生活產生影響。
對此,現代科學的認知範式是無法進行實證的,既不能證實其存在,也不能證實其不存在。既不能證成,也不能證偽。神靈是在科學認知視野之外的,這是科學和理性的局限。故此,對於神靈,我們不能靠科學和理性去把握,而只能靠信仰。聖人曰: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18]
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19]

“如”字,高妙之極,必須細心體會,方能得其義蘊。“如在”,就是說,神永遠存在於我們心中,我們將永遠保持著對神的敬畏與信仰。敬畏神靈,信仰神靈,又與之保持一定距離,這才是智慧。不信則不敬,信而迷則惑。能敬能遠,方為正信。惟有正信,才堪稱智慧。敬而不能遠,則為迷信、邪信。迷信與邪信都是愚昧的行為。故儒教之於鬼神,敬而遠之,提倡正信,而反對迷信與邪信。
神靈,可以通過告拜、祈禱、獻祭等儒教禮儀與之感應和交通。只要我們能尊祖敬宗,虔誠地信仰神靈,做到“事死如事生”,按照儒教的禮儀事神祭神,列祖列宗在天之靈就會與我們同在,就能以他們超自然的力量保佑我們平安幸福,得遂所願。惟有信仰能與神靈感通,惟有信仰能享神靈之德,惟有信仰能得神靈之佑。《中庸》曰:

鬼神之德,其甚矣夫!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
體物而不可遺。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以承祭祀。洋
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

這是一種神秘而偉大的力量,一種超自然的力量。看不見,摸不著,聽不到。人不能靠“聞見之知”去把握,只能靠“德性之知”去感受,去領會和體悟。人只能靠虔誠的信仰與神靈交通感應,感而遂通,然後可以沐神靈的盛德,得神靈的輔佑。正因為如此,儒教尊祖敬宗,虔信祖先神靈。儒教自聖王孔子以至普通聖徒,都虔誠地信仰祖先神靈。祖先崇拜是儒教重要的內容,也是儒教的本質特徵。
祖先神是人格化的神秘靈體,具有超自然的巨大力量和盛德,祖先在中國人的心中永遠是神聖的。數千年來,從先聖先賢到普通聖徒,從帝王將相到士農工商,無不尊祖敬祖,拜祖祭祖。帝王有宗廟明堂,百姓有宗族祠堂,家庭有祖先牌位。祖先崇拜自上而下,化民成俗,構成了儒教文明獨有的特質和魅力。即便是近代以來儒教式微儒門淡泊的境況下,祖先崇拜仍然是中國民間普遍的大眾信仰。傳統中國,宗族祠堂遍佈天下,家家立牌位,戶戶承祭祀,人人拜祖先。依儒教看來,立身成名,光宗耀祖,乃行孝之本;富貴發達,事業有成,是祖先保佑,祖德玉成。
作為一個中國人,不管你是否有別的宗教信仰,不管你是有神論者還是無神論者,誰都不敢不認祖宗,不敬祖宗。儒教祖先神靈是所有中國人心中共有的神靈,祖先崇拜是所有中國人共同的信仰。忤逆祖先,在古代中國為十惡之罪,是不赦之罪,殺頭之罪。
儒教以祖先神靈為配天大神,位格僅次於昊天上帝,與社稷、聖王同格。可見,祖先神靈在儒教文明中的地位是何等之高,分量是何等之重。民族始祖,是我中華民族之根;列祖列宗,是百姓家族之根。樹高千丈,葉落歸根。中華兒女都是炎黃子孫,是天子聖徒,切莫忘根忘本!虔心所至,先聖先王及列祖列宗在天之靈將與我們同在!
大哉,儒教!
欽哉,祖先!

昊天上帝於我們有化生之恩,大地於我們有養長之德,祖先生身,聖王治教。故依儒教教義,事天地,尊祖先,隆君師,三者不可偏廢。荀子曰:

禮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
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

故禮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師。[20]

昊天上帝為儒教至上神,是百神之主,而聖王與祖先神為配天大神。傳統儒教中國,家家戶戶立“天地君親師”牌位,以承祭祀,沿襲千百年,至今聖火不斷。由此可見,儒教神靈系統之完備及神靈信仰之虔誠與普及。
言儒教不是宗教,沒有神靈信仰,實為妄言。在中華文明的語境中,“宗”就是祖宗、宗族、宗廟、宗法之“宗”。宗族即血緣群體,宗廟即祖廟,宗法即宗廟制度與宗族群體組織法。“宗”是血緣群體的專稱,儒教社會是以血緣為紐帶的宗法社會。天父地母,儒教敬天地,尊祖先而隆君師,這才是真正的“宗”教,即“敬天法祖”之教,“尊祖敬宗”之教。許多人僅以西方的信仰與言說為標準,妄自測度中華文明,貶毀聖教。實在令人遺憾,令人心痛。炎黃子孫,天子聖徒,豈能絕天地而背祖宗?

注釋:
[1]《易經•乾卦•彖》
[2]《詩經•小雅•穀風•小明》
[3]《詩經•大雅•皇矣》
[4 ] 董仲舒《春秋繁露》卷十三《人副天數》
[5]《易經•觀卦•彖》
[6]《禮記•樂記》
[7]《說文•天》
[8] 程頤《程氏遺書》
[9] 參見蔣慶《生命信仰與王道政治》第222--226頁
[10]董仲舒《春秋繁露》卷十五《郊祭》
[11]參見錢穆《孔子傳》
[12]《尚書•泰誓上》
[13]《演孔圖》
[14] 轉引自李申《儒學與儒教》第114頁
[15]《論語•季氏》
[16]《禮記•郊特牲》
[17]《荀子•禮論》
[18]《論語•八佾》
[19]《論語•雍也》
[20]《荀子•禮論》

愚昧的行為。故儒教之於鬼神,敬而遠之,提倡正信,而反對迷信與邪信。
神靈,可以通過告拜、祈禱、獻祭等儒教禮儀與之感應和交通。只要我們能尊祖敬宗,虔誠地信仰神靈,做到“事死如事生”,按照儒教的禮儀事神祭神,列祖列宗在天之靈就會與我們同在,就能以他們超自然的力量保佑我們平安幸福,得遂所願。惟有信仰能與神靈感通,惟有信仰能享神靈之德,惟有信仰能得神靈之佑。《中庸》曰:
鬼神之德,其甚矣夫!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
體物而不可遺。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以承祭祀。洋
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

這是一種神秘而偉大的力量,一種超自然的力量。看不見,摸不著,聽不到。人不能靠“聞見之知”去把握,只能靠“德性之知”去感受,去領會和體悟。人只能靠虔誠的信仰與神靈交通感應,感而遂通,然後可以沐神靈的盛德,得神靈的輔佑。正因為如此,儒教尊祖敬宗,虔信祖先神靈。儒教自聖王孔子以至普通聖徒,都虔誠地信仰祖先神靈。祖先崇拜是儒教重要的內容,也是儒教的本質特徵。
祖先神是人格化的神秘靈體,具有超自然的巨大力量和盛德,祖先在中國人的心中永遠是神聖的。數千年來,從先聖先賢到普通聖徒,從帝王將相到士農工商,無不尊祖敬祖,拜祖祭祖。帝王有宗廟明堂,百姓有宗族祠堂,家庭有祖先牌位。祖先崇拜自上而下,化民成俗,構成了儒教文明獨有的特質和魅力。即便是近代以來儒教式微儒門淡泊的境況下,祖先崇拜仍然是中國民間普遍的大眾信仰。傳統中國,宗族祠堂遍佈天下,家家立牌位,戶戶承祭祀,人人拜祖先。依儒教看來,立身成名,光宗耀祖,乃行孝之本;富貴發達,事業有成,是祖先保佑,祖德玉成。
作為一個中國人,不管你是否有別的宗教信仰,不管你是有神論者還是無神論者,誰都不敢不認祖宗,不敬祖宗。儒教祖先神靈是所有中國人心中共有的神靈,祖先崇拜是所有中國人共同的信仰。忤逆祖先,在古代中國為十惡之罪,是不赦之罪,殺頭之罪。
儒教以祖先神靈為配天大神,位格僅次於昊天上帝,與社稷、聖王同格。可見,祖先神靈在儒教文明中的地位是何等之高,分量是何等之重。民族始祖,是我中華民族之根;列祖列宗,是百姓家族之根。樹高千丈,葉落歸根。中華兒女都是炎黃子孫,是天子聖徒,切莫忘根忘本!虔心所至,先聖先王及列祖列宗在天之靈將與我們同在!
大哉,儒教!
欽哉,祖先!

昊天上帝於我們有化生之恩,大地於我們有養長之德,祖先生身,聖王治教。故依儒教教義,事天地,尊祖先,隆君師,三者不可偏廢。荀子曰:

禮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
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

故禮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師。[20]

昊天上帝為儒教至上神,是百神之主,而聖王與祖先神為配天大神。傳統儒教中國,家家戶戶立“天地君親師”牌位,以承祭祀,沿襲千百年,至今聖火不斷。由此可見,儒教神靈系統之完備及神靈信仰之虔誠與普及。
言儒教不是宗教,沒有神靈信仰,實為妄言。在中華文明的語境中,“宗”就是祖宗、宗族、宗廟、宗法之“宗”。宗族即血緣群體,宗廟即祖廟,宗法即宗廟制度與宗族群體組織法。“宗”是血緣群體的專稱,儒教社會是以血緣為紐帶的宗法社會。天父地母,儒教敬天地,尊祖先而隆君師,這才是真正的“宗”教,即“敬天法祖”之教,“尊祖敬宗”之教。許多人僅以西方的信仰與言說為標準,妄自測度中華文明,貶毀聖教。實在令人遺憾,令人心痛。炎黃子孫,天子聖徒,豈能絕天地而背祖宗?

注釋:
[1]《易經•乾卦•彖》
[2]《詩經•小雅•穀風•小明》
[3]《詩經•大雅•皇矣》
[4 ] 董仲舒《春秋繁露》卷十三《人副天數》
[5]《易經•觀卦•彖》
[6]《禮記•樂記》
[7]《說文•天》
[8] 程頤《程氏遺書》
[9] 參見蔣慶《生命信仰與王道政治》第222--226頁
[10]董仲舒《春秋繁露》卷十五《郊祭》
[11]參見錢穆《孔子傳》
[12]《尚書•泰誓上》
[13]《演孔圖》
[14] 轉引自李申《儒學與儒教》第114頁
[15]《論語•季氏》
[16]《禮記•郊特牲》
[17]《荀子•禮論》
[18]《論語•八佾》<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4-25 20:54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