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鐵觀音起源 [列印本頁]

作者: 絕對官僚    時間: 2011-2-11 02:51:10     標題: 鐵觀音起源

  鐵觀音屬於烏龍茶類,是烏龍茶的代表。它介於綠茶和紅茶之間,屬於半發酵茶類,是我國綠茶、紅茶、青茶(烏龍茶)、白茶、黃茶、黑茶六大茶類之一。其創制年代,據全國高等農業院校統編教材《制茶學》載:“青茶(即烏龍茶)起源:福建安溪勞動人民在清雍正三年至十三年(1725-1735年)創制發明了青茶,首先傳入閩北後傳入臺灣省。”鐵觀音因品質優異,香味獨特,各地相互仿製,先後傳遍閩南、閩北、廣東、臺灣等烏龍茶區。20世紀70年代,日本刮起“烏龍茶熱”,烏龍茶風靡全球。江西、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廣西等部分綠茶區紛紛引進烏龍茶製作技術,進行“綠改烏”(即綠茶改制烏龍茶)。目前我國烏龍茶有閩南、閩北、廣東、臺灣等四大產區,以福建產制歷史最長,產量最多,品質最好,尤以安溪鐵觀音和武夷岩茶聞名於海內外。

  世所公認,安溪縣是世界名茶——烏龍茶中之極品鐵觀音的故鄉,所以提起鐵觀音,人們就會聯想到安溪縣,提起安溪縣,人們就會聯想到鐵觀音,似乎鐵觀音已成為安溪縣的代名詞。鐵觀音因安溪縣而茂盛,因安溪縣而香飄萬里;安溪縣也因鐵觀音而繁榮。由於鐵觀音的發展,帶動了整個安溪經濟的騰飛。今日鐵觀音故里安溪,經濟繁榮,社會安定,到處呈現出蒸蒸日上、欣欣向榮的景象。

鐵觀音故里安溪

  安溪既是世界名茶鐵觀音的故鄉,也是全國名茶黃金桂的發源地,又是福建省烏龍茶出口的基地縣。安溪產茶歷史悠久,自然條件得天獨厚,茶葉品質優良,馳名中外。據《安溪縣誌》記載:安溪產茶始于唐末,興於明清,盛於當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自古就有“龍鳳名區”、“閩南茶都”之美譽。1995年3月,安溪縣被農業部命名為“中國烏龍茶(名茶)之鄉”;2001年,被農業部確定為“第一批全國無公害農產品(茶葉)生產基地縣”,並被農業部、外貿部聯合認定為“全國園藝產品(茶葉)出口示範區”;2002年,又被農業部確認為“南亞熱帶作物(烏龍茶)名優基地”。2004年,安溪鐵觀音被國家列入“原產地域保護產品”。

  自古“名茶藏名山,名山出名茶”。安溪鐵觀音就是由那種青山綠水、景色優美的自然生態環境“造就”出來的。

  一、獨特的地理位置

  安溪縣位於福建省的東南部,晉江西溪上游,北緯24°50′~25°26′,東經117°36′~118°17′,地處閩南廈(門)、漳(州)、泉(州)金三角結合部,居山而近海,隸屬歷史名城泉州市。它東接南安縣,西連華安縣,南毗同安縣,北鄰永春縣,西南與長泰縣接壤,西北與漳平縣交界。東西長74公里,南北寬63公里,面積3057.28平方公里。縣境呈圓形,俗稱“一塊碟”,是泉州市地域最大的縣。安溪縣現轄24個鄉鎮、458個村(居),人口107萬,是福建省主要的僑鄉和臺胞主要的祖籍地。在台、港、澳的安溪籍同胞和旅居海外的安溪籍華僑、華人,分佈于世界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現在共有三百多萬人。其中在臺灣的安溪籍同胞就達二百多萬人,約占臺灣人口的1/10,超過安溪本土的一倍。

  二、優越的自然環境

  地貌安溪境內多山,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安溪地處戴雲山東南坡,戴雲山支脈從漳平市延伸安溪境內,地表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安溪境內按地形地貌之差異,以湖頭盆地西緣的五閬山至龍門跌死虎嶺西緣為天然分界線,線以東稱外安溪,線以西稱內安溪。西北部山巒起伏,山峰林立,千米以上高山2461座,平均海拔700米以上。東南部地勢較平緩,千米以上高山475座,平均海拔500米以下。安溪群山環抱,峰巒疊翠,甘泉潺流,河谷、盆地串珠般地分佈於西溪、藍溪兩岸,草木繁茂,四時花香,古有“龍鳳名區”之美譽。

  氣候安溪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光、熱、水資源豐富。外安溪海拔較低,年降水量1600~2000毫米,年平均氣溫19.5~21.3℃,相對濕度76%~78%,年日照2000小時左右,無霜期350天。內安溪海拔較高,年降水量1800毫米,年平均氣溫17~18℃,相對濕度80%以上,年日照1850小時,無霜期260天。這裏四季分明,晝夜溫差大,季節性變化明顯,具有相對低溫、高濕、多霧的氣候特徵,為鐵觀音的生長和優異品質的形成提供了優越的條件。更難得的是,安溪雖近海,卻有崇山峻嶺相阻隔,不受海風侵擾。在整個小氣候區內,茶區終年雲霧繚繞,空氣清新,沒有污染。這種獨特的生態環境,更有利於鐵觀音的生長和優異品質的形成。

  土壤安溪山地遼闊,植被良好,土壤肥沃。全縣山地面積330萬畝,以紅壤為主,土壤的pH值在4.0~5.5之間。土層深厚,土質鬆軟,保水性能好,有機質含量較高,礦物質營養元素豐富,錳、鋅、鉬含量也較高。有的茶園在深80~100釐米的土層裏含有一定數量的呈半風化狀態的碎石塊。這種土壤不僅十分適宜鐵觀音的生長,而且為鐵觀音獨特的色、香、味起了重要作用。

  三、悠久的種茶歷史

  安溪是個千年古邑。考古發掘表明,早在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安溪就有人類生息繁衍。周時安溪為閩越地,秦時屬閩中郡,漢初屬會稽郡,三國時屬吳之建安郡,晉代為晉安郡,隋唐時屬南安縣。唐鹹通五年(864年)置小溪場。五代後周顯德二年至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年),以小溪場和劃出毗小溪場的南安近地正式置縣,並以境內溪水清澈之意命名為清溪縣。宋宣和三年(1121年),另取溪水安流之意,改稱安溪縣,沿襲至今。

  安溪種茶始于唐末。當時翰林學士韓有詩曰:“石崖覓芝叟,鄉俗採茶歌”。五代時,種茶逐漸發展,已將茶作為禮品贈送。開先縣令詹敦仁在五代時受龍安岩(今龍門鎮溪內村)悟長老惠茶,作此代簡:“潑乳浮花滿盞傾,餘香繞齒襲人清。宿酲未解驚窗午,戰退降魔不用兵。”宋代,安溪不論寺觀或農家均已產茶了。安溪蓬萊《清水岩志》載:“清水峰高,出雲吐霧,寺僧植茶,飽山嵐之氣,沐日月之精,得煙霞之靄,食之能療百病。老寮等屬人家,清香之味不及也。鬼崆口有宋植二三株,其味尤香,其功益大,飲之不覺兩腋風生,倘遇陸羽,得與補茶經焉。”五代越王錢的幕僚黃夷簡,在北宋統一中國時,曾稱疾退隱安溪別業,其山居詩有:“宿雨一番疏甲嫩,春山幾焙茗旗香。”到了明清,安溪茶葉生產有了較大發展,並有了名氣。明嘉靖《安溪縣誌》載:“茶名于清水,又名於聖泉”,“茶,龍涓、崇信(今龍涓、西坪、蘆田)出者多”,“茶產常樂,崇善等裏(今劍鬥、白瀨、蓬萊、金穀)貨賣甚多”。安溪八景之一“閬岩夕照”的閬苑岩大門,至今尚留有“白茶特產推無價,石筍孤峰別有天”的對聯。可見當時茶葉生產已遍及內外安溪。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明代,安溪茶農發現與創造了茶樹無性繁殖法。明代以前,我國茶樹均採用種子直播的有性繁殖法,茶樹容易變種。明崇禎十三年(1640年)前後,安溪茶農從茶樹枝條壓在土壤中能生根發芽得到啟發,創造出茶樹整株壓條繁殖法。因而,安溪成為了中國茶樹無性繁殖的發源地。明末清初,安溪茶農又創制了烏龍茶。烏龍茶是介於紅茶與綠茶之間的半發酵的特種茶。烏龍茶採制工藝的誕生,是對我國傳統制茶工藝的又一重大革新。後來,安溪茶農發現了名茶鐵觀音。特別的烏龍茶製作工藝、獨一無二的鐵觀音,奠定了安溪作為中國名茶之鄉的地位。

  四、茶樹良種的寶庫

  “安溪之山鬱嵯峨,其陰長濕生叢茶。”這是明末清初的名士阮錫在《安溪茶歌》中寫下的名句。安溪由於優越的地理條件和自然環境,生長著許多野生茶樹。1957年,在安溪縣藍田鄉福頂山森林中,曾發現一群野生古茶樹,其中一棵最大的樹高6.3米,胸圍18釐米,樹幅2.7米。1961年,在安溪縣劍鬥鎮水拔頭山森林中發現了許多野生古茶樹,其中最大的一棵樹高6.5米,胸圍58釐米,樹幅3.2米。此後,還在安溪西坪、福前、祥華、官橋等鄉鎮的森林中陸續發現了野生古茶樹。經茶葉專家鑒定,這些野生古茶樹樹齡已有1000~1200年,是研究安溪茶葉與茶文化起源和發展的“活化石”。這些野生古茶樹經過安溪茶農長期的馴化、選育,已培育出許多茶樹優良品種。目前已收集的茶樹品種達54個,其中不少品種是我國茶樹名、優、特、稀品種和適制烏龍茶的王牌品種。1984年全國第一批審定通過的30個茶樹良種中,安溪縣占了6個,即鐵觀音、黃(黃金桂)、本山、毛蟹、梅占、大葉烏龍,被譽為“茶樹良種的寶庫”。鐵觀音、黃、本山、毛蟹已成為安溪縣四大當家良種,亦稱為“四大名茶”,其中以鐵觀音最為著名。

  鐵觀音茶樹的形態特徵十分顯明。其植株為灌木型,屬中葉類,遲芽種。樹姿開張,枝條斜生,稀疏不齊;葉形橢圓,葉色濃綠,葉質厚脆,葉片波狀,略向後翻;葉齒疏鈍,芽梢肥壯,嫩芽紫紅;開花較多,結實率高。萌芽期在“春分”前後,停止生長期在“霜降”前後,一年生長期7個月左右。鐵觀音天性嬌弱,抗逆性較差,根系欠發達,分枝性能低,有“好喝不好栽”之說。因此,只有良地、良種、良法,才能獲得高產優質。

  五、茶文化的旅遊勝地

  安溪置縣歷史悠久,境內山川秀麗,文物古跡眾多。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曾遊歷安溪,並題名“清溪八景”。全縣被列入省、市、縣三級文物保護單位多達五十多處,其中著名的有國家4A級名勝風景區清水岩、名冠八閩的安溪文廟、歷史悠久的安溪城隍廟、清文淵閣大學士李光地故居等。近幾年來安溪大力開發茶文化旅遊資源,打造具有茶鄉特色的茶文化旅遊品牌,先後投資建設中國茶都、茶葉大觀園、茶葉公園、生態觀光茶園、鐵觀音發源地遺址等旅遊景點,推出休閒度假、名勝古跡旅遊、茶都觀光、生態茶園探幽等四條旅遊線路。安溪茶文化旅遊線路已成為當地最具特色的旅遊項目了。

  安溪清水岩安溪自建邑起始,就是閩地重鎮,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尤其當地濃郁的閩南文化特色,使安溪別具魅力。

  據相關史料記載,佛、道兩教傳入安溪始于唐代,至唐末,二教在當地已擁有大批宮廟寺院。歷史的發展讓佛、道兩教在中華文化中越來越趨融合狀態,所以當地出現了不少綜合體現佛、道二教特色的廟觀,清水岩就是這其中的翹楚。千年古刹清水岩位於安溪縣城西北部的蓬萊山上,這裏奇峰聳秀,怪石嶙峋,鳴泉清澈,岩壑幽奇,古木奇樹參天。閩南地區尊稱為“烏面祖師”的清水祖師陳普足就曾在這裏修煉,並圓寂於此。清水祖師又稱麻章上人,生前是北宋時期的名僧,圓寂後被奉為神僧,在閩南和臺灣以及東南亞地區有眾多的信奉者。

  這裏的古跡建築異常精彩,主要包括寺廟建築和摩崖石刻。其中蓬萊祖殿依山臨壑,呈獨特的“帝”字型結構,樓閣連綴,氣勢恢弘。相傳共有99間房子,面積達3200平方米。整座建築紅牆綠瓦,裝飾精美,最能體現閩南特色的是淩空欲飛的屋簷。

  清水岩有摩崖石刻、碑刻等共二十多方,時間從宋代至今,書體有楷、篆、隸、行,不乏珍品。

  安溪文廟安溪文廟坐落在縣城南端,背靠鳳山,前濱藍溪,建築宏偉精美。文廟經歷了漫長的歷史歲月,建于宋咸平四年(1001年)。元至正十四年(1344年)毀於兵亂,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重建,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再毀於倭寇。至清康乾年間,經過了數次較大規模的維修,形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樣子。大成殿是廟宇中的主體建築,如意斗拱,縱橫交錯,丹墀、蟠柱精工雕刻,木雕繁複富麗,栩栩如生。閩南妖嬈多姿的獨特建築風格,在這裏得到了最充分地展現。

  安溪八景安溪風光如畫,山水幽奇,地處縣城附近的安溪八景最為可觀。現錄明萬曆進士秦鍾震的“清溪八景回文詩”,讓我們可從中領略八景的迷人之處。

  中國茶都創建於2000年的中國茶都——安溪全國茶葉批發市場,是我國首家集茶葉貿易、資訊交流、茶文化研究、旅遊、科研為一體的茶業新都市,也是我國目前規模最大、投資最多、功能最全、品位最高、效益最廣、影響最遠的茶葉批發市場。2001年10月,安溪全國茶葉批發市場被農業部批准為定點市場。茶都位於福建省安溪縣城關南大門,地處閩南金三角,緊鄰廈門經濟特區和歷史文化名城泉州。國道、省道、漳泉鐵路在此交彙,火車站、長途汽車站近在咫尺,交通十分便捷。茶都依山傍水,環境優美,占地面積250畝,總投資5億元,有十多座庭院花園式建築,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1200間商鋪,兩個茶葉交易大廳,1600個攤位和一萬多平方米的文化廣場。還建有茶葉精品展廳、茶都客運站、茶都酒店、茶文化博覽館等。設立了茶文化研究中心、茶葉質量檢測中心、茶科技諮詢服務中心,還有電子商務網站、倉儲、居住、物流派送等一應俱全的多功能設施。它不僅是個茶葉專業市場,而且是茶文化旅遊、傳播和交流的一個新的巨大平臺。茶都除經營安溪鐵觀音等名茶外,還經銷全國各地各類名茶,以及各種茶具、茶包裝、茶機械、茶食品等。2003年,這裏茶葉交易量達一萬多噸,交易額6億元,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並展現了安溪現代茶業的形象。

  茶葉大觀園茶葉大觀園位於鳳冠山山麓、鳳山風景旅遊區內,與千年古刹東嶽寺、城隍廟、鳳山彌勒大佛聯成一體,是一座依山而建,富有時代氣息的仿古園林。園內薈萃世界各地及中國名貴茶樹品種53種,並建有茶藝館、茶史館、茶作坊、碑林、休閒茶座等,茶業大觀,盡在於此。

鐵觀音的發源

  據《安溪縣誌》記載清雍正年間,名茶鐵觀音發源於古老茶鄉安溪的西坪堯陽。在安溪乃至福建省內廣泛流傳著兩個美麗而神奇的傳說,講述著鐵觀音的由來。

  一、“魏說”

  相傳,清雍正三年(1725年)前後,西坪堯陽松林頭(今西坪鎮松岩村)的老茶農魏蔭(1702-1774年),勤於種茶,又信奉觀音,每日晨暮必在觀音像前敬奉清茶一杯,數十年不輟。有一天晚上,魏蔭在熟睡中夢見自己荷鋤出門,行至一溪澗邊,在石縫中發現一株茶樹,枝壯葉茂,芬芳誘人。魏蔭好生奇怪,正想探身採摘,突然傳來一陣狗吠聲,把一場好夢擾醒。第二天清晨,魏蔭循夢中途徑尋覓,果然在觀音侖打石坑的石隙間,發現一株如夢中所見的茶樹。他細加觀察:茶樹葉形橢圓,葉肉肥厚,嫩芽紫紅,異於它種。他喜出望外,遂將茶樹移植在家中的一口破鐵鼎裏,悉心培育。茶樹經數年的壓枝繁殖,株株茁壯,葉葉油綠。於是魏蔭便適時採制,果然茶質特異,香韻非凡。他視為家珍,密藏罐中,每逢貴客嘉賓臨門,才取出沖泡品評。凡飲過此茶的人,均讚不絕口。一天,有位塾師飲了此茶,便驚奇地問:“這是何好茶?”魏蔭就把夢中所遇和移植的經過詳告塾師,並說此茶是在岩石中發現,岩石威武勝似羅漢,移植後又種在鐵鼎中,想稱它為“鐵羅漢”。塾師聽後搖頭道:“有的羅漢猙獰可怖,好茶豈可俗稱。此茶乃觀音托夢所獲,還是稱‘鐵觀音’才雅!”魏蔭聽後,連聲叫好。

  二、“王說”

  相傳,安溪西坪堯陽南岩(今西坪鎮南岩村)有位仕人叫王士讓,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出生,雍正十年(1732年)中副車,乾隆十年(1745年)任湖廣(今湖北)黃州府蘄州通判,卒任上。王士讓平生喜歡收集奇花異草,曾築書房于南山之麓,名為“南軒”。乾隆元年(1736年)春,王士讓告假回家,訪親問友,親朋們經常聚集于南軒。每於夕陽西墜,他總徘徊于南軒之旁。一日,王士讓見層石荒園間有株茶樹異於它種,遂移植在南軒之圃,朝夕管理,精心培育,壓枝繁殖。這株茶樹枝葉茂盛,圓葉紅心,采製成品後,烏潤肥壯,氣味超凡,泡飲之後,香馥味醇,沁人肺腑。乾隆六年(1741年),王士讓奉召赴京,在拜謁禮部侍郎方苞時,以此茶饋贈。方苞品其味非凡,遂轉獻內廷。乾隆飲後甚喜,召見王士讓垂問堯陽茶史。王士讓如實稟告此茶發現始末。乾隆細察、掂量此茶,認為此茶烏潤結實,沉重似“鐵”,味香形美,猶如“觀音”,便賜名為“鐵觀音”。

  安溪鐵觀音名之由來是從“觀音賜茶”和“皇帝賜名”等傳說中而得。它既與觀音菩薩結下不解之緣,又與乾隆皇帝搭上關係,一經問世就以其獨特的“觀音韻”和“蘭花香”的優異品質一炮打響,為廣大茶人所喜愛,聞名遐邇,譽滿天下。清末,臺灣著名歷史學家、詩人連橫在《劍花室詩集》中,曾以“茶”為題作詩二十二首,其之七為:

  安溪競說鐵觀音,
  露葉疑傳紫竹林。
  一種清芬忘不得,
  參禪同證木樨心。

  鐵觀音的發源並非偶然,它有幾百年茶史的豐厚積澱,有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和氣候土壤,而且有像魏蔭、王士讓等許多育種家反復篩選才培育出來的。這當中,茶人們不知走了多少彎路,吃了多少苦頭,流了多少汗水,才換來這“稀世之寶”。

鐵觀音的傳播和影響

  安溪茶葉早在宋元時期,隨著泉州港的興起,就通過“海上絲綢之路”暢銷海外,風靡歐美。明末清初茶人創制烏龍茶後,尤其是1725年前後,安溪烏龍茶就以其獨特的韻味和超群的品質備受世人青睞。鐵觀音問世後,迅速傳播到周邊的虎邱、大坪、龍涓、蘆田、尚卿、長坑等鄉鎮,不多久就傳遍了全縣。清光緒年間,鐵觀音傳播到鄰近的永春、長泰、漳平、華安、南安等縣市,以及閩北、廣東、臺灣等烏龍茶區,成為當家良種。後來江西、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廣西、四川、雲南等生產綠茶的省(區)亦陸續引進種植。

  在國內打開市場後,鐵觀音以其獨特品質飄香出國門,很快就通過泉州、廈門、廣州等口岸銷往海外。19世紀末,在亞洲特別是在東南亞(俗稱南洋)的安溪僑親,他們不僅積極經營安溪的烏龍茶鐵觀音,而且大力倡導鐵觀音茶文化,使品安溪烏龍茶的人在華僑中不斷擴大,使鐵觀音成為“僑銷茶”。

  日本是世界上烏龍茶鐵觀音最大的消費國。20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日本多次刮起“烏龍茶熱”,鐵觀音幾乎成為烏龍茶的代名詞,備受推崇。1979年,日本第一次刮起“烏龍茶熱”,烏龍茶的進口數量從原來2噸上升到280噸。1981年,日本再度刮起“烏龍茶熱”,進口數量突破千噸。1996年後,日本每年的烏龍茶進口量超過萬噸。日本“烏龍茶熱”一浪高過一浪,應歸功於茶文化的魅力與茶葉的功用。1979年9月,日本電視臺播出一位著名女歌星接受記者採訪的節目。記者問她:“好久不見,您怎麼變得苗條了,長得更漂亮了?”她嫣然一笑答:“因為我常喝中國烏龍茶。”此話像一股颶風刮遍全日本,在社會上引起極大反響,尤其是那些因肥胖而發愁的人們紛紛購買烏龍茶。隨後,在日本的列車上、地鐵站、咖啡屋、劇場休息室等場所,烏龍茶的廣告比比皆是。富士電視臺推出《茶葉通訊販賣》節目,片頭是一群富有青春活力的年輕人,向觀眾邊跑邊喊“一、二、三、四、五(烏)龍茶!”這種具有節奏韻律的宣傳,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產生較大的影響。

文出:拙風文化網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