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大乘佛教
[列印本頁]
作者:
ntyang1961
時間:
2011-2-15 10:46:32
標題:
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是佛教兩大派別的一支,另一支為上座部佛教。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都屬於大乘,主要流傳於中國、日本、朝鮮、越南、台灣、尼泊爾、西藏、蒙古、俄羅斯等地。
大乘是梵文 Mahāyāna 的譯文。Mahā (摩訶) 是大的意思,Yāna 則是乘,也就是交通工具,是印度佛教對教法的習慣稱呼,按字面翻譯就是大教法。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有「摩訶衍那」、「摩訶衍」等。
大乘佛教一詞具兩重含義。第一層含義是指一歷史時期。大乘佛教大約是公元一世紀左右從部派佛教中的大眾部發展出來的,大乘佛教認為自己的教法是廣度眾生的大舟,而以往的其他所有佛教宗派只能滿足於自我解脫,因此稱自己這一派為「大乘」,而部派佛教中的所有上座部與大眾部其他教派都被他們稱為「小乘」。現在屬部派佛教時期上座部分別說系大寺派傳承的上座部佛教仍然存在,並與大乘佛教並列為最基本的兩大派別,但歷史上將大乘佛教出現以後的時期統稱為大乘佛教。在大乘佛教之前的時期是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而部派佛教又被稱為小乘佛教。
另一層含義是根據教理區別而分的派別,上座部佛教與大乘佛教並列現存佛教最基本的兩大派別。這個劃分很容易與小乘大乘劃分混同。小乘大乘,或部派佛教與大乘佛教主要是歷史時期的劃分,儘管這歷史時期的劃分起源於教理和修行方式的不同。上座部佛教與大乘佛教則是今天之教理之區別。地理位置上劃分的南傳佛教是上座部佛教,而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為大乘佛教。
大乘源於印度南方安德拉邦一帶。
大乘佛教前期佛教最初的分裂大概出現在釋迦牟尼涅槃後一百年左右,當時的佛教分裂為上座部和大眾部,開始進入部派佛教時期。一般學者都視大眾部為大乘佛教的最初起源,但大乘佛教與說一切有部、經量部及分別說部也有著很深的關係。日本平川彰博士認為大乘佛教是一群以菩薩道修行為主的在家、出家僧團相結合而興起的教派,並不是由某個特定部派發展而來。
大乘佛教的經典甚多,傳統上分成五類,分別為華嚴門、方等門、般若門、法華門、涅槃門,稱五大部。其中,方等門由雜藏部發展而來,逐漸發展出《般若經》與《華嚴經》,再漸次展開出《法華經》、《大般涅盤經》等等經典。
到了佛逝五百年左右,印度僧人龍樹(c. 150 - 250 CE)著《中觀論》,建立般若中觀學派,被視為大乘佛教理論完全建立的標誌,此為大乘佛教前期。
大乘佛教中期其後又有印度僧人無著、世親創立「唯識論」,盛極一時。中觀學派則有清辨及佛護、月稱等,起而復興。中觀論和唯識論被認為是大乘佛學的兩個主要理論基礎,唐義淨法師《南海寄歸傳》說:"所云大乘無過二種:一則中觀,二乃瑜伽。中觀則俗有真空體虛如幻,瑜伽則外無內有事皆唯識。"在印度南方,則有如來藏思想盛行,與唯識學派合流。印順法師因此將中期大乘佛教,分為性空唯名派(中觀派)、虛妄唯識派(瑜伽行唯識學派)、以及真常唯心派(如來藏學派)三系。
大乘佛教晚期公元七世紀左右,大乘佛教在吸收婆羅門教咒語、宗教儀規和瑜伽術身體訓練方法的基礎上,創造了一套極富神秘主義色彩的宗教實踐方式,稱為秘密大乘佛教,或稱「金剛乘」或者「密乘」。相對於密乘,人們把大乘佛教的理論部分稱之為「顯乘」。
向外傳播大乘佛教在興起以後很快向外傳播,一度成為中亞地區的主要宗教,即所謂的北傳佛教。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
傳入中國境內的大乘佛教得到創造性的發揚,成為宗派眾多、成就顯著的漢傳佛教。尤其是隋、唐以後發展起來的天台宗、華嚴宗、密宗、禪宗和淨土宗,更是結合了中國固有的文化特色和儒、道思想,成為印度佛教所沒有的、純粹的中國大乘教派。隋、唐以前不少佛家人士也大量使用道家(道教)詞彙,如佛教天台宗三祖慧思禪師(515—577)《立警願文》中說到:「我今入山修習苦行,懺悔破戒障道重罪,今身及先身是罪悉懺悔,為護法故求長壽命,不願生天及余趣,願諸賢聖佐助我,得好芝草及神丹,療治眾病除饑渴,常得經行修諸禪,願得深山寂靜處,足神丹藥修此願,借外丹力修內丹。」
另一個方向上,大乘佛教傳入尼泊爾、西藏境內,和當地的原始宗教信仰相結合,形成了顯密並重的藏傳佛教。西藏的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了本地原始苯教,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經書《大般若經》、《妙法蓮華經》、《普曜經》、《楞伽經》、《佛說阿彌陀經》、《華嚴經》、《大涅盤經》、以及《大智度論》、《中論》(龍樹造)、《瑜伽師地論》(傳為彌勒造)、《攝大乘論》(無著造)、《唯識三十論》(世親造)等。還有《無量壽經》、《三昧王經》、《稱讚淨土佛攝受經》、《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楞嚴經》。
救苦救難的大乘菩薩,擁有許多隻手和器具,代表無限的決心和能力。[編輯] 信仰特點從基本信仰上來講,大乘佛教認為十方世界不只有釋迦牟尼佛一尊佛,普通人通過修證只能達到出離輪迴,至於涅槃的阿羅漢果位;而是認為三世十方有無數的佛,肉眼所見的釋迦牟尼佛也非佛的實相,而我們所認識這個世界曾在人間的釋迦佛尼佛只是應化之身,是向世人揭示證悟之道的一個「模範」。世人只要按照釋迦牟尼的教誨去修證,就能夠達到佛果。
在修證上來說大乘佛教視只求自身了生死、脫輪迴、離煩惱的小乘教徒為「自了漢」,認為這只是最粗淺的認識;大乘教徒認為要想成就佛果的話,不但要有自度的決心,更要有度人的決心。大乘佛教認為修行的過程必須是一方面通過思辨、禪修獲取無上智慧;一方面以利樂眾生的慈悲心,行種種助人、度人的善行,也就是所謂的「悲智雙運」。只有這樣才能證得最後的無上果位,成為佛。
菩薩是大乘佛教的理想,其基本前提是發菩提心,立誓願要為眾生利益不入涅槃。佛的三身學說是大乘學說的主要論題。三身為法身、報身、化身。化身指佛陀為度脫眾生,隨應顯化之身;報身指佛陀修行所得能享法樂並給十地菩薩示現功德之身;法身即是作本體之自性身。許多大乘經典都說佛有無量之多,但一致承認其本質為同一的法身。大乘有很多菩薩。
在理論上來說,大乘佛教也否認小乘佛教「我無法有」的觀點,而認為「我法皆無」。也就是說,佛法本身也是不具自性的緣合物,法的本性也是空的,但是在法性本空這個問題的解釋上,大乘佛教內部的中觀學派和唯識學派也有比較大的差異。
大乘修法
四弘誓願一個學佛修行的人,如果既想自利又想利他,既要自度又要度他,那麼這就是一個修大乘的菩薩行者,大乘修行者都要發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四無量心立志度眾的大乘菩薩,要培養四無量心:「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捨無量心。」慈即愛護眾生,給以歡樂;悲即憐憫眾生,救拔苦難;喜即喜眾生之所安,樂眾生之所樂;捨即苦樂等觀,無有戀著。
四攝六度大乘菩薩行者,爲了方便度化眾生,所以要修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和同事。接近攝取眾生,爭取他們的信任,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以溫和悅耳的語言與他們交流,做一切對眾生有益的事情,與他們和睦相處,作他們的表率,同他們一切修行。此外還要修行「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布施包括財布施、法布施、和無畏布施。財包括金錢和財物之外財及體力和血肉等內財;法包括知識、技能等世間法及佛菩薩的出世間法;無畏就是解除眾生的苦惱、悲傷、驚恐和痛苦。持戒就是保持身、口、意不犯錯誤、清凈無染。儒家的「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就屬於基本戒律的範疇。佛教的戒律有五戒、八戒、居士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等。忍辱包括安受苦忍(忍受飢渴、冷熱等自然苦)、耐怨害忍(忍受打罵、毀辱、毒害等人為苦)、諦察法忍(住於善法中,不生疑惑、動搖、執著、貪愛等感情)。精進包括披甲精進(不畏艱難、苦行)、攝善精進(勤修善法不知疲倦)和利樂精進(利樂度化、毫不懈怠)。禪定分四禪八定(色界四禪與無色界四禪)。智慧包括世間及出世間等各種智慧。四攝六度為一切菩薩行者所必修。
批評大乘佛教的發展,在佛教界內部有不同看法。有人認為,大乘佛教是佛教逐步發展的產物,是一部分佛教徒進行改革的產物。一些上座部佛教徒往往視大乘佛教為不純正、不可靠的摻雜了大量「外道」(其它宗教信仰,如佛教之前的婆羅門教等釋迦牟尼所反對的古印度思想) 思想的產物,認為大乘佛教的經典為後人所附會。而大乘佛教界則自視為純正的佛法,認為一切大乘經典都由佛所說,只是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時機尚不成熟,所以加以隱藏,後世闡述大乘理論的僧人都是在佛、菩薩的指引下獲得這些隱藏經典的。
大乘思想很多源於佛教之前的古印度民間思想[來源請求],但也有許多理論在早期佛教的基礎上有所創造發展,如不僅講人無我,而且講法無我;強調菩薩理想勝過阿羅漢理想;宣稱人皆具菩提心可以成佛;大乘佛教中的涅槃不僅僅是寂滅不生或超越輪迴,而且是無所不知的存在;大乘倫理倡導慈悲度化眾生,力主以功德迴向他人等。
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