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官將首-起源(12p)
[列印本頁]
作者:
ntyang1961
時間:
2011-2-18 05:18:53
標題:
官將首-起源(12p)
官將首
官將首相傳為新莊地藏庵(大眾廟)所發展出來的陣頭,現在流於北部一帶的廟會中。據老一輩出陣人士說:新莊地藏庵的官將首,曾受三重城隍廟清仔師父的指導,經由清仔師父的指導改良下,官將首的表演更具藝術性,由於清仔師父有「大戲」的底子,使官將首更具中國傳統戲曲的影子。增損二將軍是為青面增將軍與紅面損將軍的合稱,又稱官將首。
相傳兩將軍原為危害人間的魑魅,後來被地藏王菩薩的佛法所懾服,便成為地藏王菩薩的駕前護法,奉旨庇蔭民間。也就是說官將首最早是由兩個人所扮演的,後來由於美觀的一些因素,便將陣容增加人數增加到三人,到後演變成今日的五人、六人…..等。新莊的官將首有陰陽司官,虎頭鍘及引路童子一起出巡繞境,這也是特色之一。出巡時,面畫臉譜(底色主要分為青、紅、藍),手持三叉戟、手銬、火籤、虎牌等刑具,身上會掛鹹光餅→ (平安餅),經由法師開光便出巡。
八家將與官將首的以動作化分:民間的八家將動作陰柔,但官將首的動作則是屬於陽剛,其實最簡單的分法,可以手上的道具及團的人數作區別,官將首以文差、武差、謝將軍、范將軍、甘爺、柳爺春夏秋冬四季神所組成的。
官將首最常見到是屬於一般性陣頭和接駕。新莊每年五月初一的新莊大拜拜除地藏庵官將首外亦聚集許多官將首的團隊,極具參觀價值。其實官將首由增損二將軍化三尊(主要是由增將軍分出:為一損二增),這都具有許多特殊原因和具說明性的:
( 1 ) 三人比二人較容易有陣形的變化
( 2 ) 二人長短兵器不同演起陣式來不易配合
不具協調性 其主要特性分三種:
( 1 ) 損將軍和其分身大多以對角方式變換陣形
( 2 ) 在面譜及兵器上都具相似和對映性
( 3 ) 面譜的顏色不同,不管面譜如何變化,服裝上仍保留為紅色
官將首和八家將不同的除了動作陽剛與陰柔的分別外,在步伐亦以「三敬三退」(三步三步)為基礎,其實官將首是沒有所謂的布伐,是傳統一貫的特色。新莊地藏庵所保有的不只是官將首的傳統內涵和意義,並且在儀式上維持傳統。在文武大眾爺出巡時,傳統的「喊班」儀式,點校眾兵將,是新莊地藏庵的特色。今日許多團體以沒有傳統的開光儀式,也沒有請神護身的程序,所以也就失去了其中的特色及意義。
官將首
官將首陣頭與八家將陣頭相似,亦可視其為八家將陣頭之演變,係驅除鬼魅,保境安民之陣頭。操演者亦常瞠目怒視,裝扮則頭戴盔帽、臉塗五顏六色圖案、嘴含獠牙、身穿道服、腳著草鞋、手執各項法器。但其成員並非八家將之神祇編置,通常僅有 3、5、7、9、13、15 等奇數人員,目前以五人或七人成陣的官將首陣為最常見。
七人成陣的官將首陣
三人成陣之官將首陣,其主要成員為中間神將,俗稱為『鬼王』,通常手持『三叉』之法器;另外二人則為『左右小差』,大邊者手持『虎牌』法器,小邊者手持『焱焰』法器。若為三人以上成陣者,則多了數位手持法索、法刀、宮燈、雨傘、扇子等之護衛小叉。
天師鍾馗陣,亦為五人成陣之官將首陣,因為鍾馗神格較高,一般之官將首陣見之通常不會將獠牙往上翹,否則會被視為有挑釁之嫌疑。
十三人成陣之陣頭,通常稱為十三太保陣,其成員較多,但成陣之意義與前述相同。
作者:
赤牛
時間:
2011-2-18 11:11:04
標題:
感謝你的用心
感謝你的付出,很用心的去找資料,是很明白正面的敘述讓人容易了解謝謝你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