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道教派別:太平道
[列印本頁]
作者:
驛動的心
時間:
2011-2-26 08:17:37
標題:
道教派別:太平道
太平道是早期道教派別之一。醞釀時間較早,如以於吉上《太平青領書》算起,則肇始於東漢順帝時(126~144)。
但當時尚未形成教團。直至東漢建寧、熹平(168~178)年間,巨鹿(今河北寧晉)人張角為組織黃巾起義,始創太平道。
東漢後期政治黑暗,豪強兼併,小農破產,加以自然災害頻仍,社會矛盾極其尖銳。
張角順應時勢,據《太平經》「以善道教化天下」之宗旨,開始以「跪拜首過」向神懺悔的方式布道,用「符水咒說」為下層民眾治病,備受歡迎,史稱「病者頗愈,百姓信向之」,
1但在《後漢書》中,僅稱張角「奉事黃老道」,「以善道教化天下」,並無「太平道」一詞。在《三國誌·張魯傳》注引魏郎中魚豢所撰《典略》中,始有「光和中,東方有張角,……角為太平道」等語。實際上太平道之名源於《太平經》:「太平道,其文約,其國富,天之命,身之寶。」「急教帝王,令行太平之道」。《三國誌·孫堅傳》載:
張角「以善道教化天下,而潛相連結,自稱黃天泰平。」表明「太平道」又是張角「潛相連結」起義時的自稱。 太平道以陰陽五行、符菉咒語為根本教法,與《太平經》所謂奉天地、順陰陽五行而雜以巫術的思想基本吻合。
它的傳教方式是:「師持九節杖為符祝,教病人叩頭思過,因以符水飲之,得病或日淺而愈者,則雲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則為不信道。」
2其教人「叩頭思過」亦源於《太平經》卷九十七: 「今欲解此過,常以除日於曠野四達道上四面謝。叩頭各五行,先上視天,回下叩頭於地。」
認為人有過失,天必有所明察而施加懲罰,要得到天神寬宥,可在曠野四達道上叩頭,氣候之神便會將其所請上通於天,下通於地,而得免罪。《太平經》卷九十二稱:「以丹為字,以上第一。
次下行將告人,必使沐浴端精,北面西面南面東面告之,使其嚴以善酒,如清水已飲,隨思其字,隨病所居而思之,名為還精養形。」
卷一百八又稱:「欲除疾病而大開道者,取訣於丹書吞字也。」太平道認為符是天神的文字,飲符水則天神的命令入人體中,神使心正自覺,便可除病去疾,與《太平經》所載,如出一轍。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