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地名的由來:台江
[列印本頁]
作者:
絕對官僚
時間:
2011-3-10 01:49:20
標題:
地名的由來:台江
台江即荷蘭人所說的「t' Walvis Been」,為荷蘭對南中國的通商港。當時由一鯤身向北方北門嶼(即今日之北門鄉)的方向,有幾個小島沙洲斷斷續續地延伸,其中與一鯤身相隔一水道者為「北線尾」,即荷蘭人所稱之「Baxembay」,鹿耳門的沙洲則連接於北方,靠近「加老灣」(位於今日七股鄉內),隙仔的沙洲介在鹿耳門與加老灣的中間,海翁線的沙洲則橫亙在其北邊。《台灣府志》中記載道:「鹿耳門,水中浮沙突起,若隱若現,形如鹿耳,鎮鎖水口。」又說:「北線尾,與鹿耳門接壤,其南即安平鎮,中一港名大港,紅毛時,水深夾板可入。」此諸多沙洲島嶼所共同擁抱的內港便是「台江」,根據荷蘭人傳教士所製作的地圖記載,當時已將此「內港」記做「t' Walvis Been」,而將七鯤身所在之地記做「VissersEyl」。
今日台南市街在此內港的碼頭,《台灣府志》中就其位置敘述為:「台江在縣治西門外。」又《台灣縣志》中就其港勢記載道:「台江,江洋浩瀚,可泊千艘。」即當時台江實為台灣三大港口之一,而有「一府」(即台江)、「二鹿」(指彰化的鹿港)、「三艋舺」(淡水內港的艋舺,今日之萬華一帶)之稱。明朝永曆四年(西元一六五○年)荷蘭人據以修築「Provintia城」(即今日之赤崁樓,在台南城大西門內),實於此海岸,清雍正十一年(西元一七三三年)環植莿竹而為城之時,西方為海面,不植竹,清乾隆五十三年(西元一七八八年)修築為土城,而以東南北三方為弧,西方為弦,以模擬「半月沈江」之狀。
《台灣府志》中就清乾隆二十年代大西門內大井頭街之情形描述道:「來台之人,在此登岸,填海為宅,市肆紛錯。」可知直至清乾隆五十年代左右,當仍留存有瀕海之形勢。另一方面,台江的航路原有南北二口,南口為一鯤身與北線尾之間,安平鎮港(台江的支港)即位於此處,北口則為鹿耳門與加老灣之間,水底沙線布列,因港道極為狹窄,故不便於巨船出入。《台灣縣志》中記載道:「水底沙線若鐵板,縱橫布列,舟誤犯之,則立碎,港路窄狹,僅容二艘,其淺處若戶限,然潮漲時水可丈四五尺,潮退不能一丈,進港須懸後舵以防抵觸,其迂折處必探視深淺,磐辟而行,最陰者曰南北二礁,插竹立標,南白北黑,名為盪纓。」其他,則有加老灣港及隙仔港開於此處,《台灣府志》中記載:「加老灣港,鹿耳門之北,沙線一條,灣曲不堪泊巨舟,其西南為大洋。」又說:「隙仔港,鹿耳門外之北,北風時可泊巨舟百餘艘,南風不可泊,外為大洋。」又就海翁線內描述道:「洋船多泊此候潮」。
後來,地盤的隆起及泥沙的不斷堆積影響港勢的變遷,直至清康熙初年左右,安平鎮大港的南口漸漸淤淺嚴重,直至清乾隆二十年代時,尚存有港形,但在乾隆末年至嘉慶初年時,以上諸多沙洲島嶼與本島的海岸幾乎已全然接續而成為陸地,並形成現今的海岸線。尹寵周的《台灣地輿圖說》中便有以下記載:「安平,前阻汪洋,非船莫渡,今已積沙成地,建造輿梁,昔之隙仔港即今之洲仔尾,在鹿耳門北,前可泊巨舟百餘艘,今復淤為陸地,所謂滄海桑田者非歟。」譬如原為台江一部份之今日台南市安南區海尾寮、溪心寮、和順寮、媽祖宮、安順等庄,至清嘉慶末年之時,尚且為海水充浸之地,後來才漸漸浮現,清道光初年之時此地附近開始進行開墾經營,而今日安平至上下鯤身之地,乃是古時候一鯤身至七鯤身之後身;又今日七股鄉之「國聖港」,古時乃屬於加老灣港之一部份。
文出:台灣咁仔店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