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為主道而施捨
[列印本頁]
作者:
絕對官僚
時間:
2011-3-13 15:36:53
標題:
為主道而施捨
爲主道而施捨,這是穆斯林的應盡責任。如果說,一般人是以平常心對待施捨的話,那麽穆斯林則是以敬畏之心對待施捨。施天課是伊斯蘭教五大宗教功課之一。人們說:“穆斯林以拜功來潔淨心靈;以齋戒來壓制食欲,同情貧者;以施天課來制止貪念,支援貧者。
伊斯蘭教義要求富裕的穆斯林必須施天課,他最少要從他合理開支後的余錢中,拿出2.5%來幫助貧窮人,贊助社會公益,如果他想多施,那末他做的善功愈多,人們對他就愈敬重。
以不知情者的眼光看,“施天課”似乎是一種類似交納個人所得稅式的經濟行爲,但在穆斯林那裏,施天課實際成爲一種純潔信仰和道德修養的有效方式。施天課者通過施捨克服其自私心和對物質享受的貪慕,建立起了對貧困者的同情心,而接受天課者,不但消除了對富裕教胞的對立情緒,而且還會産生好感,貧富雙方在這樣的過程中,都增進了對真主的信仰和敬畏之心。
財富全屬真主,人類受託管理
穆斯林把施捨天課這現實的經濟行爲昇華到信仰的理想高度的原因何在呢?這要追溯於《古蘭經》對財富來源的精妙闡釋。
古蘭經說:“天地的寶藏只是他(真主)的。”(42:12)古蘭經又說:“他使你們中的一部分人超越另一部分人若干級,以便他考驗你們如何享受他賞賜你們的恩典。”(6:165)前一節經文說明:真主,他爲宇宙的創造者、調養者,當然是萬物的主宰,也是天地間一切財富的所有者。而我們每個人所擁有的,都是真主委託我們管理的財富,我們只是管理財富的受託者。受託者必須按照所有者的要求來管理財富,因此我們必須按照真主的意旨來處理財富。後一節經文說明:真主委託給每個人的財富,有的較多,有的較少。當然全能的真主如果意欲均勻地把財富委託給每個人完全是可以做到的。然而,在自然界,天有陰晴,地有厚薄,時有晝夜,各有其用,不可盡同。人也一樣,有智有愚,因而受委託的財富也有多有少,至於財富有多有少之間的差異,則可通過施天課的做法予以彌補。古語說:“天非私富一人,蓋托以衆貧者;天非私貴一人,蓋托以衆賤者。”這句話是說,財富擁有較多者,只不過奉真主之命,暫行保管財富,最終還是要把多餘的財富周濟從多的窮人,熱心社會公益,在這方面,每一個穆斯林都應該把自己在世上的物質生活狀況看成是真主對自己的考驗。古蘭經說:“你們決不能獲得全善,直到你們分舍自己所愛的事物。”(3:92)施捨是獲得全善的必要備件,所以,施捨就與施主的自身修養、又與施主自身的最終命運聯結在一起了。由此所組成的利益鏈,使虔誠的穆斯林們爲求全善而終身慷慨施捨。一位哲人在教誨後代時,曾用了這樣一個比喻:假如國王叫一個仆臣去施齋,而這個仆臣並未照辦,卻把齋品都吞吃了。國王知道後,定然會懲罰這個臣仆。同樣的道理,假如,財富擁有者只顧自己安閒逸樂,而不去施捨行善,那麽,至高無上的真主也定然會懲罰他的。讀了這個故事,人們是可以體會到施天課在穆斯林心中的地位。
戈倫淪陷警例 施捨要早實施
古蘭經說:“你不要羡慕我用以供給他們中各等人享受的,那是今世生活的浮華,我用來考驗他們。”(20:131)這節經文說明:真主供給我人享受的財富,是用來考驗我們是不是一個爲主道而行善的信士。我們決不能把享受的財富引以爲榮。因爲,當我們不爲主道行善時,真主隨時都會收回我們享受的財富,從而使我們反樂爲苦。這一點可以從古蘭經中所載的戈倫故事來證明。古蘭經說:“戈倫的確屬於穆薩的宗族,但他虐待他們。我曾賞賜他許多財寶,那些財寶的鑰匙是幾個力士所不能勝任的。當日,他的宗族對他說:‘不要狂喜,真主確是不愛狂喜者。你應當借真主賞賜你的財富而營謀後世的住宅,你不要忘卻你在今世的定份。你當以善待人,像真主以善待你一樣。你不要在地方上玩弄是非,真主確是不愛玩弄是非者。’他說:‘我獲得這項財富只是因爲我有特殊的知識罷了。’難道他不知道嗎?在他之前,真主所毀滅的各世代的惡人,有比他的能力更強、積蓄更多的。犯罪的人,是不必加以審問的。戈倫曾盛裝出遊,以豪華誇示自己的宗族。愛今世生活的人說:‘但願我們獲得弋倫所獲得的(財富),他的確是有大福分的。’有學識的人說:‘傷哉你們!真主的報酬,對於信誕而且行善的人,是更好的,只有堅忍的人得享受那種報酬。我使他和他的房屋淪陷在地面下,他沒有黨羽協助他抵抗真主,他也不能自衛。昨天羡慕戈倫境遇的人說:‘你不見嗎?真主要使哪個僕人的給養寬裕,就使他寬裕;(要使哪個僕人的給養窘迫),就使他窘迫。假如沒有真主對我們的恩典,他必使我們淪陷在地面下。你不知道嗎?孤恩的人,是不會成功的。”(28:76—82)
戈倫和他的財富都被淪陷在地面下,這樣的結局對孤恩的富人是一個警告!他們受真主的恩典,卻不遵道行善!於是真主在一轉瞬之間就收回了他的恩典。他們縱有絕大的智慧,怎能與真主抗衡呢!再看世上的富人,有幾個能世代相傳,永久保持富有的呢?遲早有一天,他們的財富都會不歸他們所有或是轉屬別人,或是歸屬於天下人。歷史證明,私欲愈重的人,滅亡也愈快。昔日秦始皇妄想把江山傳到萬代,銷毀了天下的兵器,以防百姓舉兵作亂,結果,傳到秦二世,秦朝就滅亡了。起義者都是手無寸鐵的平民。私欲者雖用盡心計,怎能勝過天命呢?古蘭經說:“任何人都不知道自己將死在什麽地方。”(31:34)這節經文說明:人的一生,全聽天命;未來的吉凶,非人所能逆料。一個人對自己的生命,尚沒有自主之權,生死均須聽天命,而對於身外之物,卻在那裏斤斤計較,吝嗇成性,不肯將多餘的財富分濟貧窮人,真是愚不可及!對於吝嗇者,古蘭經說:“吝惜真主所賜的恩惠的人,絕不要認爲他們的吝嗇,對他們是有益的。其實,那對於他們是有害蟲。復活日,他們所吝惜的(財産),要象一個項圈一樣,套在他的頸項上。”(3:180)
有人會說:“我並非不想行善,主要是我正值壯年,我想過幾年再行善,那時,我的財富更多,我將行較大的善舉。”然而一般來說,人們對於財富的欲望是貪得無厭的。有了十萬期盼百萬,有了百萬,又期盼千萬但是人的壽命卻是短暫的,而且如上所述,壽命不能自主,萬一遭遇不測,臨死之前,再想行善,那麽這時的行善就不同于平時行善了。穆聖曾說;“平時施捨一金,其貴重勝過臨終時施捨百金。”因爲平時行善,是出於真誠,而臨終時行善,是出於自己即將歸於真主,爲免受懲罰,企圖通過施捨來自救,是出於自私之心。當然,臨終行善,雖然功德較小,也是可嘉可貴的,如果行了大善,真主也會給予厚賞,不負他的仁愛之心。然而也有臨終時神志不清,甚至不能說話,最終未能償其宿願,而溘然長逝的,那樣的話,豈不追悔莫及。所以古蘭經說:“死亡降臨之前,你們當分舍我賜予你們的,否則,將來尚未分舍的人說:‘我的主啊!你爲何不讓我延遲片刻,以便我有所施捨,而成爲善人呢?但壽限一到,真主絕不讓任何人延遲,真主是徹知你們的行爲的。”(63:10—11)因此,當你有善願時,應當立即施捨,實現自己的善願,不要推遲到明天,要知明天還有明天,機會逝去,將會鑄成一生大恨,人們常說,善要修,德要積,說明善和德,全靠平日修的和積的,因爲修可以成大德,平時不做臨終才做,猶如臨渴掘井,不但事倍功半,而且能不能取得水,尚無把握,因此穆斯林應警惕這種情況,應早日爲後世作準備。
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
施捨財富,救濟他人,表面上看,財富減少,似乎是一種損失。其實愈是施捨濟人,積修的功德就愈大。古蘭經說:“爲主道而施捨財産的人,譬如一個農夫,播下一粒穀種,發出七穗,每穗結一百顆穀粒。真主加倍地報酬他意欲的人,真主是寬大的,是全知的”。(2:261)播下一粒穀種,收穫700顆穀粒,這是真主賜予施捨者的豐碩報酬,可見施捨的人將來的結局是最好的。
世界上有著衆多的人群,有的富裕,有的貧窮,真主通過貧富來考驗人心。真主爲了不使貧窮者無以爲生,也爲了不使富裕者過分盈溢,猶如人的身體,過瘦過肥,都對健康有害,於是要求富裕者施捨多餘的財富彌補貧窮者的不足。這樣安排,對富裕者來講拿出小部分的資産,生活毫不受影響,而對貧窮者卻得到了溫飽受益非淺。對於遵行主道的人來講,樂於施捨是不言而喻的。古代東漢伏波將軍馬援,從事畜牧,積累了萬貫家財,他說:“家有萬貫財産,可貴的是濟貧救急,否則,就成了守財奴了”。於是,他把多餘的家財都施捨出去。馬援的事績名垂青史,千古傳爲美談,成爲後人的楷模。反過來說,如果富裕者私欲很重,無視貧窮者的疾苦不關心社會公益,一味聚財,肆意享樂,造成貧富兩極分化。窮困者爲饑寒所迫,難免鋌而走險。明末李自成攻陷京城後,把富人抓起來,用巨鑊冶金,迫令他們說出藏財之處。富人稍有猶豫就把熔化的金水灌入口中,讓這些嗜金如命的守財奴,嘗一嘗金子的味道。這些守財奴,畢生積聚,耗盡心血到頭來只是爲他人代勞,可歎!古語說:“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即:仁者以散財致福,不仁者以聚財招禍了。伊斯蘭教號召“爲主道而施捨”正是要穆斯林以財發身,而不要以身發財。施捨者不僅在後世會得到佳美的報償,而且在現世則決不像守財奴那樣感到‘恐懼’。施捨者可以通過施捨而減少財富壓力所産生的精神負擔,從而達到心理平衡。一份資料表明,巴西一名醫生曾對照583名被指控犯有貪污受賄罪的官員,和583名廉潔官員進行對比研究,發現前者中60%的人患心臟病、腦縊血等到致死,而後者的比例僅爲16%,他經過十年研究得出的結論是,捲入貪污腐敗的人容易得病死亡。這個現代的醫學調查說明,穆斯林爲主道而施捨就是爲兩世吉慶而施捨。通過施捨人們不但在今世淨化了心靈、精神上心安理得,而且還爲後世積累了功課,享受到最終的善果,既做到蔭道與人爲善又可以自身受澤,仁智之士一定會樂此不倦的。
文出:伊斯蘭之光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