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地名的由來:屏東市
[列印本頁]
作者:
絕對官僚
時間:
2011-3-15 01:10:53
標題:
地名的由來:屏東市
屏東市
此地原為平埔馬卡道族「阿猴社」(Akauw)之定居所在地。今日所稱之「阿猴社」,原本應稱為「打狗社」或「打鼓社」,佔居於「打狗港」(今日的高雄)沿海地方;「阿猴社」人於明朝末年時受到海寇林道乾的屠殺侵略,紛紛避居至此地,並改其社名為「阿猴社」(Takau→Akau)。之後漢人移民又以「阿猴社」之漢語近音譯字再添上「林」字(因此地一帶原本為繁茂之森林),而稱呼此地為「阿猴林」或「雅猴林」。《台灣府志》引〈陳少崖外記〉而記載道:「海寇林道乾,戰敗,蟻舟打鼓山下,恐復來攻,掠山下土蕃殺之,取其血和灰固舟,乃航于海,餘蕃走阿猴林社。」
就當時的情形,台灣府學教授林謙光的《台灣紀略》亦曾記載道:「阿猴林,大樹蔽天,材木於是乎出。」又諸羅縣知縣季戲光的《台灣雜記》亦記載道:「鴉猴林,在南路萆木社外,與傀儡蕃相接,深林茂竹,行數日不見日色,路徑錯雜,傀儡蕃常伏於此,截人取頭而去。」
清康熙四十年代,福佬移民於平埔族阿猴社所盤據之地:「阿猴林」的中心地區建立村庄,而以「阿猴」為其庄名。清乾隆初年之時此地已形成街肆,「阿猴街」之名則見於清乾隆二十九年出版的《台灣府志》(續修)。後來漢人又利用同音雅字而將此地之地名寫作「阿侯街」。日本佔領台灣之後,起初對此地仍沿用舊名,直至大正九年(西元一九二○年)地方制度改正時,因此地位於「半屏山」之東方,故改稱此地為「屏東」。
此地古時屬於港西中里,清領之後漢人移民由鳳山地方越過下淡水溪(即今日之高屏溪)進入此地一帶,並驅逐先住的平埔族,積極伐木進行開墾,清康熙四十二年(西元一七○三年)時,有方、江、李三姓的福佬移民共同為墾首,盛大招佃進行開墾,而終於拓成今日屏東市的「大湖」、「公館」、「阿猴」、「歸來」、「崇蘭」等庄。
文出:台灣咁仔店
作者:
sam5376
時間:
2011-4-12 17:21:36
阿緱社是阿緱社,指的是現在的屏東市一帶,阿緱林則是指大樹丘陵,從大樹鄉延伸到仁武一帶的小山丘,因為阿緱社原來是住在大崗山下(一說是柴山下),後來才遷到屏東去,大樹丘陵原本就是阿緱社的地盤,一直到滿清末年,仁武,大樹山區裡的平埔族買賣土地還要阿緱社的頭目副署,很多人因此把這兩處混淆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