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50勇士堅守日本核電站 受強輻射性命堪憂
[列印本頁]
作者:
jxv
時間:
2011-3-17 10:13:54
標題:
50勇士堅守日本核電站 受強輻射性命堪憂
第一核電站三號機組爆炸近景。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的4個機組反應堆接連發生重大險情,造成各類放射性物質大量洩漏,眾多救援人員紛紛撤走 。然而在這最危難的時刻,一支由50人組成的搶險救援隊卻始終堅守在機組附近工作,成為阻止第一核電站局面繼續惡化的最後一道防線。
用手打開閥門放氫氣
美國《紐約時報》15日報導,這些工人冒著遭受大劑量輻射的危險,用最原始的辦法一邊向機組內外噴海水降溫,一邊用手打開閥門排出含有放射性物質的氫氣,並參與撲滅4號機組大火的行動。
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於15日早晨發生爆炸後,現場附近的輻射強度飆升至日本規定安全值的800倍以上。換句話說,人如果在現場工作1小時,就等於接受了正常情況下800個小時才能積累的輻射量。
據悉,這50名搶險隊員在核電站防護措施最為嚴密的控制室內堅持工作,其主要任務就是確保每分鐘都有數百立方米海水源源不斷地注入3個在震後「高燒不退」的機組反應堆中,並確保其壓力始終保持正常。
由退休、骨幹力量組成
這些堅守電站的搶險隊員有的是經驗豐富的退休老工人,也有的是志願加入的核電站骨幹力量。儘管他們身穿最現代化的防護服,但仍不足以抵抗控制室外高強度放射線的危害。這些做好慷慨赴死準備的員工為其他救援工作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由於被切斷了電力供給,搶險隊員們只能打著手電筒,在漆黑一片、有如迷宮般的設施中摸索前進,一邊側耳分辨時不時傳出的氫氣爆炸聲,一邊噴灑海水,為設備降溫。
自衛隊曾拒絕菅直人
英國《獨立報》16日報導稱,東京電力公司至今仍沒有透露這50名勇士的姓名。綠色和平組織的一位核專家透露,可以肯定這些人正在受到大劑量的輻射。根據現在掌握的信息,只知道他們每15分鐘換一次班。據悉,1986年,參與車諾比核電廠救援任務的176名工人中,有很多在任務結束後數週就因受到大劑量輻射而不幸去世。
日本防衛大臣北澤俊美在16日表示,他已經指示自衛隊派直升機飛往福島第一核電站3號反應堆上空,進行滅火工作。15日菅直人曾要求自衛隊出動直升機參加核電站的滅火工作,遭到自衛隊的拒絕。自衛隊認為,這會使得自衛隊員遭到嚴重的核輻射。
■核電站
4號機再次起火3號機注水失敗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4號機組16日再次起火。日本廣播協會報導,6時15分,從距離火災位置數十米處觀察,未看見火焰。火災沒有導致人員受傷。東京電力公司說,由於現場輻射強,無法靠近,眼下只能從外部觀察,研究滅火方法。
另據報導,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的第5號、6號機組乏燃料棒出現升溫,原因目前未明。日本自衛隊直升機由於受到輻射影響放棄了對福島第一核電站3號機組進行注水與冷卻的作業。據報導,日本文部科學省16日宣佈,在距離福島第一核電站約21公里處的福島縣浪江町附近檢測到每小時330 微西弗的輻射量,這相當於是正常情況下的約6600倍。而這一地區屬於政府要求躲在室內的區域。
作者:
查無此人物
時間:
2011-3-17 15:30:51
日本自衛隊是腦殘嗎!拒絕首相救災的要求!等核電廠真的完蛋.全日本第一個遭殃!腦袋被震傻囉!
作者:
小尹~
時間:
2011-3-17 20:07:06
犧牲小我完成大我
這種為拯救地球不惜犧牲自己的精神實在偉大!
希望可以趕快平息這天災!
作者:
dcss24520
時間:
2011-3-17 22:12:24
占著茅坑不拉屎
自衛隊果真是防衛自己而已
真那麼怕死,就別當自衛隊
反倒是退休以及自願的人組成小隊進去搶救
真的是犧牲小我,拯救大我,真的很令人敬佩,也希望能將名子公佈
受世人的尊敬,自於自衛隊.. 災後再慢慢算帳
作者:
balaking
時間:
2011-3-17 22:53:22
等於是自殺的行為
在這種時候
讓人覺得偉大
明知道是踏入必死之地
確義無反顧
這50人真的很勇敢
所謂的大愛吧
希望他們能平安
這種義行已經不只是英雄可以形容
作者:
黑色爵士
時間:
2011-3-17 23:07:10
叫屬下去送死~
國家與親情的選擇~
我想身為長官的應該兩難吧
不過這50人真的很偉大
但就事實而言~50人當中
必然有多人活不過半年>如持續接觸高輻射的話
作者:
seeker
時間:
2011-3-18 00:19:19
福島厰大門口測得每小時 400 毫西弗,厰内呢?輻射的劑量距離每縮短一半劑量就自乘一次。一般來説,全身曝露在放射綫下接收超過 500 毫西就會出現急性輻射病徵( acute radiation syndrome)。雖説每十五分鐘班次由五十人輪流替換,算起來每人每天接受的劑量依然還是致死量。看來他們活不過一兩周 .....。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