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戰車為何不能自型研發呢? [列印本頁]

作者: willy0312    時間: 2011-3-23 03:40:27     標題: 戰車為何不能自型研發呢?

還是很疑惑
對面的中國
北邊的日本
聽說還有越南!!
雖然不是說是屬於自主研發
但還是有做所謂的自行的性能提昇

我們的M60A3是不錯的坦克
真的!!
但是...面對國際不斷改變的狀況下....
我們哪天會發生戰爭也不知道

單就戰車而言
我們不能自主研發嗎??
聽說他的研發技術也可以間接幫助民間的汽車工業ㄟ~~
聽說啦

再說...我真的認為M1A1真的不適合我們
畢竟那麼重又那麼大...
我們的環境附和的了嗎??

乾脆支持我們自主研製好了

可惜沒有錢錢了QQ
作者: woif    時間: 2011-3-23 06:47:00

主戰車不可能自主研製~~國內鋼鐵工業水準不足!
裝甲車的鋼板可以生產;主戰車用的鋼板還真造不出...
做做M-60A3及CM-11的性能昇級倒可以(不過也是要從國外引進技術)
但至少等陸軍將"CM-32雲豹"量產數夠多時,才可能有經費提案作主戰車性能提升..

另外主戰車附加強化的裝甲模組
我國的鋼鐵工業也祇做的出陶瓷裝甲模組和間隙裝甲模組
目前國際主流的反應裝甲模組、複合裝甲模組、貧鈾裝甲模組
根本無能力...

更不用說主戰車所用的至少1200馬力的柴油引擎和變速箱
我國也是根本無能力...

還沒說主戰車的射控和偵測及防禦用的各式電子光電設備
我國也是....

主戰車的開發;已經不光是錢的問題~
而是國內目前重、輕、電子業的總體實力遠遠不足...
這才是問題所在!!
作者: Gamblers10    時間: 2011-3-23 08:34:30

火炮又不能打飛機 ,何須把外表包的光鮮亮麗 ,他只不過是一會移動的砲而已 ,台灣這麼小很難戰術運用,再說火砲只是消耗品,你把M1A1的砲獨立出來用,其實是一樣的,到不如花少錢而得到一樣的效用不是更好

看了那麼多場現代戰爭,你不覺得其實戰車並沒有想像中的硬,坦克真的有那麼好用嗎?
作者: 中廣男    時間: 2011-3-23 09:15:45

原帖由 woif 於 2011-3-23 06:47 發表
主戰車不可能自主研製~~國內鋼鐵工業水準不足!
裝甲車的鋼板可以生產;主戰車用的鋼板還真造不出...
做做M-60A3及CM-11的性能昇級倒可以(不過也是要從國外引進技術)
但至少等陸軍將"CM-32雲豹"量產數夠多時,才可能有經費提案作主戰車性能提升..

另外主戰車附加強化的裝甲模組
我國的鋼鐵工業也祇做的出陶瓷裝甲模組和間隙裝甲模組
目前國際主流的反應裝甲模組、複合裝甲模組、貧鈾裝甲模組
根本無能力...

更不用說主戰車所用的至少1200馬力的柴油引擎和變速箱
我國也是根本無能力...

還沒說主戰車的射控和偵測及防禦用的各式電子光電設備
我國也是....


個人不表贊同其中幾個意見
我國鋼鐵工業水準不足...這是政客教育人民的成果啦
所謂"鋼鐵工業水準",所指為何就是很大的問題
指的是材料科學或加工科技?
材料科學確實要提昇,但別忘了,大陸是山寨王國,台灣曾經也被歐美國家封為"海盜王國",
這是蘋果電腦不敢把東西太早賣到台灣來的原因之一...
至於加工科技...從工具機到合成冶煉技術台灣早已追上日本...由很多高科技產品所要特殊鋼都會到台灣來採購即知
另外,反應裝甲是很簡單的產品,國內早已能自製,只是涉及智慧財產權...
文中所以我國能生產瓷裝甲模組瓷裝甲模組是沒錯的,但下一行又說我國不會生產複合裝甲...這又相互矛盾了,
瓷裝甲模組就是複合裝甲的一種...同樣的產品,一下我國會生產,隔一行又不會生產...

順帶一提
我國清華大學材料科學工程系教授葉均蔚的研究團隊,接受國科會經費補助,經歷七年的研究及驗證研發成功「奈米高熵合金」,
其可合成數種金屬元素製成高硬度高耐磨耐高溫的合金
例如其曾製成Hv800的高熵合金,一般的鑄鐵為Hv30~50,低碳鋼為Hv120~150,貧鈾金屬也不過Hv600~700
你說我國材料科技不如人嗎?

至於我國不研發戰車的原因
個人認為政治和商業利益大於一切
在政治上,所有藍綠政客都希望透過軍火交易來拉住美國的政治友好關係
在商業利益上,曾擔任過行政院長的將軍說:台灣的軍火交易,無案不弊...
台灣對外的軍火交易幾乎都是弊案,都有人謀不贓上下其手貪污舞弊的情形相當嚴重.
這才是主要不自己研發戰車的主要原因

另外
因台灣市場小,陸軍了不起只採購900台戰車...我們的國際軍火市場又幾乎是零...龐大的研發成本...看了都令人卻步
也造成自製戰車單價大漲
例如我國曾自行拼裝的M48H單價約350多萬美金,美國賣給台灣的M60A3報價112萬美金,實際採購不到100萬美金,還送彈藥...
如果你是總統...你怎麼選?更何況M48H防護性能只有二戰等級...

台灣的研發能力真的很強
只是政客們的愚民政策,告訴大家:台灣人什麼都做不出來,人民只要繳稅讓政客去國外買武器就可以啦!
這才是台灣什麼都做不出來的原因
作者: woif    時間: 2011-3-23 11:31:46

實驗室裡的東西拿出來講有用嗎??
有實用化嗎?!
實驗室還可以核融合發電呢!!
可是現實上真正實用化要30年!!

最簡單的目前主力戰車最普遍運用的維克式車台必備的扭力桿
國內就無力了!!
cm-21用的還可以cm-11就必須依賴老美!!

多去mdc爬文吧@@
作者: 酒爺    時間: 2011-3-23 11:33: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la620935    時間: 2011-3-23 12:22:13

政治啊!!!!!一切都是政治因素,沒有搞不定的東西,只有政治左右狀況,以台灣人的力量,哪裡作不到啊!只是...............不能作,非作不出來
作者: 中廣男    時間: 2011-3-23 16:09:00

原帖由 woif 於 2011-3-23 11:31 發表
實驗室裡的東西拿出來講有用嗎??
有實用化嗎?!
實驗室還可以核融合發電呢!!
可是現實上真正實用化要30年!!

最簡單的目前主力戰車最普遍運用的維克式車台必備的扭力桿
國內就無力了!!
cm-21用的還可以cm-11就必須依 ...


清華大學研究團隊的成果已經獲得多國家專利了,也進入技轉之中,也有部份國內外航空公司接洽購買專利...

核融合不必30年啦...歐洲電力預計10年後開始建造,
環保人士真以為德國這回真的不要核電廠嗎?他們是不讓超過30年的核電廠繼續經營,缺的部份一般都認為會由新的電廠也就是核融合式電廠接手...
國家不投入資源,當然什麼都做不出來...
要民間自己做...沒賺頭的東西誰去研發?
作者: yungchang    時間: 2011-3-23 16:41:23

重點在政治跟國際現實  我們的能力沒問題的 但有很多的關鍵零件或材料 須要對外買的 那那那那那那那就不必說了 不用中共 老美第一個就打槍 台灣是金庫 老美想到就來提錢 這就是國際現實 加上不成材的立委 這種情形 是會一直持續下去的
作者: 百夫長    時間: 2011-3-23 17:51:38

原帖由 woif 於 2011-3-23 06:47 發表
主戰車不可能自主研製~~國內鋼鐵工業水準不足!
裝甲車的鋼板可以生產;主戰車用的鋼板還真造不出...
做做M-60A3及CM-11的性能昇級倒可以(不過也是要從國外引進技術)
但至少等陸軍將"CM-32雲豹"量產數夠多時,才可能有經 ...


我很贊同這位大大說明+1
另外補充--這關係本國重工業基礎.
             除上面說明之外還有傳動軸/變速箱/焊接技術/核生化防護/武器射控...等.
             本人學生時代曾在某大重工實習.國內大型龍門铣床少得可憐.這是底盤加工重要機器.
             因屬工業大國管制品.且還必須是它國使用3年以上2手貨.就怪手進口管制一樣.

             第三世界所研發出來的大都是拼裝貨.如郝悲悲時期我門自稱研發出(勇虎式)一樣.
作者: Z123    時間: 2011-3-23 18:12:34

應該不是做不出也不是錢的問題.是上級政策和心態的問題吧.
作者: ge50343    時間: 2011-3-23 19:19:29

戰車個人覺得其實用不太到

所以自主與否並不是那麼重要

台灣實在比較是和裝甲車之類高機動性質

不是嗎??
作者: willy0312    時間: 2011-3-23 19:33:31

小的認為....
戰車還是有其必要性
雖說現今已有多種反裝甲利器
光靠單兵武裝就有反裝甲飛彈

不過只細想想
戰車還是有其存在的必要
戰車並非只是個會走路砲台
戰場上
其對戰場上的嚇阻力還是有一定的程度

想想看
如果打仗....你正對面的一台坦克正用他那砲管對準你
我想光靠這點...應該就讓單兵嚇得屁滾尿流了吧

在現今的戰場上
各國有各國的環境

所要面對的任務也不一定相同
我想...裝甲師在台灣還是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畢竟除了步兵坦克之外
如果要直接給予大火力的支援
或是作為一些作戰任務的話
戰車還是有其存在必要
這方面有可能單兵還無法取代

雖說我們也可以花大筆金錢研製飛彈
這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總之....感謝各位大大給予的意見
作者: chizeng    時間: 2011-3-23 21:27:47

我個人對於主戰車的研發能否, 有不同的角度看法.

台灣為何需要主戰車? 動輒五六十噸重的重戰車, 到底要在台灣的什麼地方來作戰?
如果是在敵人登岸前實行反擊, 那戰車的火砲重要性會比裝甲來得重要, 因為敵人無法從船上擊毀位於岸上各處的我方戰車或各型火砲. 這時不論台灣的裝甲工藝水準如何, 都不顯得其重要. 否則自走砲或拖曳砲就都不用上場了.

如果是城市人口密集處作戰, 那重戰車根本就無用武之地, 尤其是戰車底盤、頂部、尾部及引擎上方到處都是薄弱之處, 禁不起巷戰近距離攻擊.

如果是在鄉下開擴處攻擊, 那不如著重戰車研發重心在於機動力及火砲的第一發命中率比較實在. 英國挑戰者或美國M1,甚至以色列的虎賁式, 都有被敵摧毀的記錄. 鋼板再厚或材料再好, 在近距離以現今的俄式或中共戰車火砲都可以擊穿歐美任何重戰車的裝甲. 更何況戰場上還有其它兵種的反坦克飛彈可能表現得會更好.

以主戰車的重量而言, 光就台灣M60的重輛來說, 在水稻播種的季節裡, 戰車根本就無法在水田裡行進. 反而是M41表現得比M60還好.

我個人在當兵時曾參與反坦克演習多次. 有以步兵為主的演習, 也有以工兵為主的演習. 當時部隊找出一堆成功對抗的方法出來. 光是以吉甫車載拖式飛彈來對抗戰車,就比戰車對戰車來的機動及反制效果好.
我個人的經驗是, 善用地形地貌,即使是步兵的表現, 也可能會比運用視野死角一堆的戰車表現來的好.

現代化的三棲戰爭裡, 別忘了還有攻擊直昇機可以運用. 那真是坦克的強力殺手.

當台灣本地的戰爭已經進入內陸作戰時, 我個人的看法是 : 主戰車根本就無處可用.
作者: OAKLEY5910    時間: 2011-3-23 22:16:14

原帖由 chizeng 於 2011-3-23 21:27 發表
我個人對於主戰車的研發能否, 有不同的角度看法.

台灣為何需要主戰車? 動輒五六十噸重的重戰車, 到底要在台灣的什麼地方來作戰?
如果是在敵人登岸前實行反擊, 那戰車的火砲重要性會比裝甲來得重要, 因為敵人無法從 ...



那請問現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中,有那個國家已經不再使用主戰車?

四面環海的日本人,有因此而放棄主戰車嗎 ?

戰車要「完全」國造確實難度太高

但可以考慮韓國人的作法

部份零組件可外購,如發動機....先求「有」

等到數量、技術到一定水準,再求國產化....求「好」

連美國人自己也不會要求戰車100%國產

更別提,那些使用德製炮管的歐洲國家主戰車
作者: Gamblers10    時間: 2011-3-23 22:22:32

原帖由 chizeng 於 2011-3-23 21:27 發表
我個人對於主戰車的研發能否, 有不同的角度看法.

台灣為何需要主戰車? 動輒五六十噸重的重戰車, 到底要在台灣的什麼地方來作戰?
如果是在敵人登岸前實行反擊, 那戰車的火砲重要性會比裝甲來得重要, 因為敵人無法從 ...


依我的分析稍微跟你不一樣,我認為以中國為假想敵的前提下,
對方不會先派兵,而是先以飛彈消弱我方防禦,其他跟我想的差不多

至於坦克就如同我說的,重要性真的低 ,除非能夠做到防空防禦非常完美無懈可擊,
然後又有很多閒錢,多到不知要做啥的地步,否則連空防都保護不了坦克,
就更別遑論坦克可以保護台灣,隨便幾架飛機就夠了 ,反正你也打不到我,
這是一個因果關係,而且人家也不會笨到先派兵在海灘給然洗禮後才用飛彈打吧?
畢竟火砲是消耗品,打仗不可能不耗損,而在現代技術,
要做到能有先進的功能又能快速量產成本又低,實在難上加難
而台灣要等到行有餘力,我看只能說阿婆生小孩,所以還是先顧好優先重點才對!
作者: chizeng    時間: 2011-3-24 09:44:29

原帖由 OAKLEY3961 於 2011-3-23 22:16 發表



那請問現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中,有那個國家已經不再使用主戰車?

四面環海的日本人,有因此而放棄主戰車嗎 ?

戰車要「完全」國造確實難度太高

但可以考慮韓國人的作法

部份零組件可外購,如發動機....先求「 ...



我前文所提的是我對台灣主戰車需求的角度. 不是談美國或日本的需求.

美國在世界各國有他們自己認為的世界責任要負,戰略思想與台灣不同. 加上美國本土本就有適合主戰車戰鬥的地形, 工業技術及財力夠, 自然可以考慮又重又貴的主戰車. 台灣的地勢縱深與老美完全不同, 對於主戰車的需求目的也不一定要相同. 至於日本, 除了工業水準本就比台灣強, 事實上日本的地形也不完全與台灣相同, 像北海道就有超大的平原, 加上日本海岸線遠比台灣長, 不一定能在第一擊就殲敵於海上.陸戰自然要多考慮戰車參與. 加上日本軍力有受國際公約限制, 不能像台灣一樣的什麼軍備都想大量買. 像F2戰機, 日本為何要自己做一架世界cp值最不划算的飛機? 同樣的經費可以買更多的F15及16了.

各國之間的戰爭戰略各有不同, 所以對主戰車的迷思也不盡相同. 台灣可能是殲敵於灘頭為主, 內陸防禦為次,所以火砲重於重裝甲.

我回文是想告訴網友, 版主問大家台灣自行製造主戰車的能力該回答有或沒有之外,我回答的是第三種:有能力或沒能力都不是重點, 而是沒第一優先的需求. 不是說有人送我我也不要, 只是說 : 不需第一優先自行發展.
作者: willy0312    時間: 2011-3-24 09:53:55

ㄟ....怎麼....好多大大都在說得是主戰啊....
我們就不能搞一搞小一點點的戰車嗎~~~

不過看了諸位大大的意見與想法
我們國軍是否還需要戰車這一裝備是還需要想一想

那可以問一下
需要的理由又是為何呢??
(因為前面已經出現了一堆不需要的理由
如果還要補充也可以)
我想知道更多相關的意見
謝謝
作者: blueflow    時間: 2011-3-24 11:58:46

要戰車就很難有錢買直升機~ 這是台灣沒錢下的兩難~
個人還是認為需要保有少量先進的主力戰車~當然機動性的要求會大於其他~這樣一來..(看向雷克勒
所以應該是很難吧~對該國信心喪失? (其實國軍也有採購上的過失

p.s少量的缺點就是後勤貴~不過要是跟更貴的比又還好(台灣吃的消的情況下

不過只要想想~如果打到對方都上岸了~ 拿著AT-4之類的面對裝甲載具感覺就很心虛...
不然不要買主力戰車~買一些可以打掉對岸的兩棲戰車等級的就好了吧~
99式...如果大量上岸那應該也要轉職游擊隊了所以不需要~不然就是鳥獸散也不需要 (惡意猜想

自行研發成本太高~現在各國幾乎都是拼裝車~ 找BAE來幫忙拼?
補: 種種條件下 C1 Ariete 似乎不錯? (推

《 本帖最後由 blueflow 於 2011-3-24 12:01 編輯 》
作者: aallen2100    時間: 2011-3-24 14:37:34

台灣的地型環境 公路普遍
以輪型車輛載具的運動特性比較好
機動性高 操作成本低與履帶型車輛比較

台灣要自行研發主戰車當然沒問題
但是絕對無法100%完全研發生產
很多東西還是要外國廠商來配合

把戰車基本分三大系統:

車身載台~~~ok 中鋼 中科院 工業中心 可以設計 生產所需的鋼材 及車輛設計

武器系統除了機槍以外 火砲    射控系統都需要外國廠商的產品

動力系統   發動機  變速箱   懸吊系統   履帶 還是需要國外的產品

整部戰車裡面我們只有車體部分有能力研發
其他的 動力系統 火砲及射控系統都需要外國廠商的產品
除非我們有能力採購到這些系統並且有後續的維修及零件取得或生產
不然整輛車是可以擺出來,但是只有外表的東西
車輛動不了   火砲可以發射 但沒有射控系統協助也只是最基本的射擊能力

不是只有花大錢投下去研發就可以看到東西
必須有很多相關東西配合

以台灣的環境而言應該是輪型載具與 履帶系統的戰車互相搭配
不偏重於其中一方,均衡發展
這樣才能有效的防衛與戰鬥主力互相搭配

戰車主力作戰是歐美大陸地型國家適合
台灣多山 多稻田及都會區公路發達的環境適合輪型載具的戰車
但是 西部沿海地區環境適合履帶作戰車輛
基本上台灣還是需要輪型載具與 履帶系統的戰車互相搭配
作者: chizeng    時間: 2011-3-24 15:15:04

我個人想法是, IDF都能在二十幾年前的工業水準下研發成功. 戰車在今日工業水準下, 研發難度應該不會在於IDF之上. 只是, 需求規模, 或稱經濟規模, 或稱需求的CP值而言, 政府有沒有必要投資下去自行發.

三十幾年前, 國軍自行拼湊改裝64或中戰車. 那是在國軍戰車五級廠長年施行五級維修的技術經驗下生產了一批國造64式戰車.現今在台中大里的一處公園一隅還見到一台展示車.

戰車五級廠全國只有一處, 早年在台中市復興路上, 現在遷到南投集集成為兵整中心了.
五級廠的維修並不是如一般人想像的說, 四級以下不會修的東西才送五級廠. 不是這樣的. 國軍戰甲車的五級保養制度是師承美軍的保修方式. 凡在台灣各種部隊裡的戰甲車, 只要撥交部隊每九年就要召回到五級廠做五級翻修.同時領取一台己經翻修好的車輛回原部隊去. 送修的車不論車況好壞, 一率全車拆解到螺絲螺帽都要分離. 光學的裝備送交光學相關五級廠去檢修, 通訊的歸通訊, 動力的歸動力, 火砲的歸火砲,履帶也全拆下分解. 各單位也陸續送回之前送整的其他車輛的裝備零件回到戰車五級廠, 然後重新裝配回去, 有些裝備順備更新, 有些沿用舊零件.
這樣又拼回一台戰甲車. 這大整過的戰甲車又等待下一輛出廠滿九年的車來替換給其他部隊使用.

台灣有沒有組裝一輛戰車的能力, 有, 而且早年被美軍風評得超好評.美軍越戰時打壞的戰車都是送到台灣做大整修的.所以台灣有沒有能力發展戰車? 一定有, 只是看要發展到什麼水準, 甚或不需要發展自製戰車.

版上有很多人認為台灣鋼板不行. 不會喔.鋼板不是重點,複合材料才是重要關鍵. 美軍英軍的主戰車複合裝甲的基礎也是普通鋼質. 只是說鋼板夾上什麼陶瓷材料之後又再夾什麼什麼的這可是大學問. 動力機的來源也是一門採購學問. 台灣公路局客運早年引進第一批美國灰狗巴士時(就是第一批國光號, 現在還有一些在路上開),為了避開在國際上採買大動力引擎之嫌, 還多買了幾百具灰狗巴士引擎備用. 這具引擎有330匹馬力, 當時台灣在國際上買不到超過300匹馬力的引擎. 這個引擎也同時是美國M113裝甲車所使用的同一款引擎. 於是台灣就此開始有了第一批自製的M113及衍伸出來的其它裝甲車底盤.

所以版主若問台灣有沒有能力自行發展任何型的戰甲車,那答案是正面的. 只是CP值高不高而己吧!
作者: 百夫長    時間: 2011-3-24 15:27:46

原帖由 aallen2100 於 2011-3-24 14:37 發表
台灣的地型環境 公路普遍
以輪型車輛載具的運動特性比較好
機動性高 操作成本低與履帶型車輛比較

台灣要自行研發主戰車當然沒問題
但是絕對無法100%完全研發生產
很多東西還是要外國廠商來配合

把戰車基本分三大系 ...


這位大大想法與我一樣.
應該以輪式為主(反登陸)履帶為輔(重點防禦)
一般登陸只能輕兵器及輕裝甲為主.台灣需要的是灘頭支援機動性.輪式適合公路發達的台灣.
現在輪式已能搭載105口徑及反裝甲飛彈.足夠對付敵方輕兵器及輕裝甲.
履帶重裝甲應配至如大都會區外圍/重要據點.尤其是反斬首行動
作者: dg88868    時間: 2011-3-24 17:46:42

在進入陸戰階段,戰車反成為敵方首先摧毀的目標,
反登陸作戰以炮和火箭優先,
把經費購買自動步槍與反裝甲火箭分配給民間,
全民作戰才是最後的防線。
作者: OAKLEY5910    時間: 2011-3-24 22:42:45

原帖由 willy0312 於 2011-3-24 09:53 發表
ㄟ....怎麼....好多大大都在說得是主戰啊....
我們就不能搞一搞小一點點的戰車嗎~~~

不過看了諸位大大的意見與想法
我們國軍是否還需要戰車這一裝備是還需要想一想

那可以問一下
需要的理由又是為何呢??
(因為前面已經出 ...


主戰車的在國際上並不是噸位來做區分

俄製戰車一般也都在40~50噸之間

韓國自製的K1,也只有51~55噸左右

所以不見得要像歐、美一樣,要做到60幾噸

另外那些所謂「不需要主戰車」的理由

還真不是理由...一一a

你可試在一些比較專業的軍事討論區找人討論
作者: willy0312    時間: 2011-3-24 23:34:54

感謝各位大大!!!
讓我又多上了一課呢!!

因為小的有過一個夢想
很想設計一台屬於像台灣這種環境下作戰的戰甲車

因為小的讀得是機械
又因為一些系統整合和光學.電機..等
所以叫光機電整合組
所以就一直蠻希望有機會設計裝甲載具

只不過....最近在研究飛機和拍翼機
加上...有點...可以說是夢想破碎嗎
所以...差點要打消設計的念頭

不過還是很感激各位大大地分享

給了我很多概念呢
謝謝
作者: ohtatang    時間: 2011-3-25 01:53:19

其實戰車的製造並沒有那麼簡單,光是引擎問題台灣就無法解決必須向外國購買。也不是要打擊台灣的自信心,台灣在戰車砲管的研製上仍然無法突破,曾經實驗了自製的戰車砲管但射擊之後檢查出了砲管有裂痕。因為戰車砲管不同於一般的火砲的砲管,是屬於高技術層級的了。
但希望台灣的武器製造能繼續突破一些關鍵技術,畢竟一直靠外購終究會被掐的死死的,看別人臉色不是辦法。
作者: woif    時間: 2011-3-25 12:12:05

不過最要緊的是

"錢"

先不論有無貪污或撈錢的問題!
光以陸海空軍的裝備等級數量和人員數量及薪水等級而論
國際上相等級的國家來比較~~

別人至少一年要花180~250億美金
我國卻近十年平均只有90億美金上下....
又要保持開發飛彈部份的巨大開發經費(我國在陸基防空飛彈和反艦飛彈的技術能力真的很強!)
個人真的很佩服國防部的官員!

不過我國畢竟是小國~
國產化的武器最好集中在幾處;如現有就很強的陸基防空飛彈和反艦飛彈和輕兵器上~
其他的部份;有能力和財力在做;不強求~

現時讓CM-32順利量產家族化後~在言其他的會比較好!!(總算今年開始量產)
小國資源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全部都自製國產化的!!

講得更進一步
三軍所有裝備全部自製國產化連老美和大陸都辦不到~
作者: gtr_nismo    時間: 2011-3-26 15:54:26     標題: 回覆 #25 OAKLEY3961 的帖子

看到有人批評履帶車效率不如輪車~那我受履(甲)車訓
不就是受心酸??
作者: chizeng    時間: 2011-3-26 16:00:28

原帖由 gtr_nismo 於 2011-3-26 15:54 發表
看到有人批評履帶車效率不如輪車~那我受履(甲)車訓
不就是受心酸??


兄台不必傷心!

履帶車, 若嬌小一點的車型, 像m41,m113,m24這種車, 在丘陵地形比輪型還靈巧.
尤其是越過濕地沼澤水田等處時, 輪型車就更不能看了.
要不找個可以側頃的坡地比一比就知.輪型車比較容易翻.
作者: you5911310    時間: 2011-3-26 16:59:45

戰爭是種藝術,製造戰爭武器是藝術的工具,支持國防自主化!!
作者: aallen2100    時間: 2011-3-26 22:26:21

原帖由 chizeng 於 2011-3-26 16:00 發表


兄台不必傷心!

履帶車, 若嬌小一點的車型, 像m41,m113,m24這種車, 在丘陵地形比輪型還靈巧.
尤其是越過濕地沼澤水田等處時, 輪型車就更不能看了.
要不找個可以側頃的坡地比一比就知.輪型車比較容易翻. ...



應該是輪型載具與履帶系統都要平均發展
每一武器有其優勢的地方
把最具優勢的部分充分發揮
作者: west7189    時間: 2011-3-27 02:07:40

能不能,行不行,願意不願意?
台灣加油!
作者: ben831119    時間: 2011-3-31 19:51:20

(以下看完極度不悅 請用力的砲我...)

自從我第一次聽到台灣曾經發展核武過
我就覺得台灣自行研發戰車 因該是可行的阿!
但經過一連番的加減乘除後的數字讓我灰心了

但是至少我們成功的研發出CM32雲豹
我個人絕還滿適合台灣的地形 因該算是不錯的裝甲車吧
那所以我們把反戰車砲(之類的大傢伙)能裝上去的就裝看看
多少可以增加反裝甲的能力吧?

最後 我非常支持國防自主
作者: pilot5566    時間: 2011-5-14 13:15:13

不去做那裏知道台灣自己不能研發製造主戰車。
作者: ME999    時間: 2011-5-14 20:00:52

本人在87年退伍.剛好是兵整中心裡的一個小兵.剛好職務關係.算是很上游的單位.戰車工場.零件庫房.辦公室都去過.個人感覺不是沒實力.是人的關係.太多官制度.還有跟場商不為人知的秘密(算耳聞沒事實說不出大概)每當後送戰車整修好之後.其實跟新的沒2樣(是真話驕傲中).庫房一堆新品零件.修好不新對不起國家吧.我想是缺乏整合.不然研發跟技術.人力.材料方面台灣雖不會第一.但肯定不會是最落後的.
作者: gtr_nismo    時間: 2011-5-14 20:26:42

原帖由 ja7611 於 2011-4-1 10:52 發表
特別的是戰車的外表還很完整,但裡面乘員屍骨無存!


真妖受!! 不管我當兵去步校受M113(CM21)訓
還是我以前同學他當戰駕(M60A1)去裝校受戰駕訓

學校絕對不會講出這種事實...
作者: samf    時間: 2011-5-15 11:15:44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blueflow    時間: 2011-5-15 17:45:43     標題: 回覆 #41 samf 的帖子

從來沒有軍隊的香港可能不能理解台灣人的心情~
反正甚麼事情都有解放軍~
如果有天台灣變成特別行政區可能甚麼必要都沒有~
不過在變成那天之前~不管是和平演變或者武力演變~
任何國防相關建設多少都是有必要的~
因為連對岸說是一國的國家都會沒事打壓一下~那其他根本連要凹淵源都很難的國家怎麼半
只能靠自己囉~
作者: 東哥    時間: 2011-5-15 19:38:53

來個軍事政變吧  這樣就不會被那些政客給控制然後 把所有買武器的錢全都拿去研發適合台灣的武器吧
作者: kof2100z    時間: 2011-5-15 23:20:32

我們連汽車引擎都無法自主生產了,坦克引擎更別說了,連雲豹裝甲運兵車的鋼版生產四輛被發現鋼版斷裂,新聞都報出來了,坦克更別想了,台灣重工業還不是很強大。
作者: 老宏    時間: 2011-5-16 21:18:15

如果國軍肯從最基本的螺絲開始慢慢製作 越做越大 甚至研發無法自產的引擎 那是在好不過的了
也要看政客肯不肯放下自身利益囉 =ˇ=
要做應該是可以 只是軍費一直在減阿...
作者: gny001002    時間: 2011-5-20 15:51:47

本人在澎湖當兵(也是澎湖本地人)我是裝騎營的,台灣的戰車確實需要升級,但如要升級,就會像
埃及和以色列ˋ土耳其一樣雖然火力變強,但車重變65頓而且要錢。
作者: farm791    時間: 2011-5-20 17:21:28

基礎工業能力太弱了
一台戰車
需要引擎
煉鋼的鈑金
射控系統
等等組合起來充其量頂多採購零件
組裝而已啦
作者: 肉鎖達人    時間: 2011-5-23 01:19:17

多建幾間核電廠 相信會對敵人造成不少心理壓力
來個玉石具焚 既可解除限電危機又可促進就業
作者: 油豆腐    時間: 2011-7-10 13:57:09

說什麼鋼鐵都沒用....能先把強大馬力的戰車引擎做出來再來做外殼吧....就是做不出來~我們連汽車引擎都要跟外國買...
作者: tn00404668    時間: 2011-7-11 22:11:20

我認為所有武器別人也是從無到有一點一滴累積的做出來的東西跑比人家慢鋼板比人家薄我認為都沒關西可以慢慢來改進

美英德她們6 70年前也是一步一步慢慢修改來的 所以我認為只是有沒有心要做而已
作者: kcv753805    時間: 2011-7-11 23:04:08

引擎重點。

看看德國吧,汽車大國,同時他的坦克也是很頂尖的
作者: 大寮    時間: 2011-7-11 23:59:20

軍方很怕百姓製造能力超過優越的武獲室減少回扣
作者: pilot5566    時間: 2011-7-16 13:30:15

國防自主是必須的,但首要還是海空軍。
作者: Jeep12321    時間: 2011-7-16 17:10:30

我國人才都被高科技挖走了
以致政府人才濟濟
作者: alex0329    時間: 2011-7-16 22:43:05

想要研發之前先想想費用都被誰拿去就好了......

台灣其實可以進步很多  都死在政治上面而已
作者: edson1984    時間: 2011-7-19 14:01:52

我也覺得我們不需要戰車 只需要能空中密集支援的飛機就好了 聯合地上的炮兵跟步兵 做聯合支援

應該可以消滅不少登陸敵軍!! 雖然現在是打科技戰 但是免不了 還是要登陸陸地 進行陸戰

所以要以機動性強的武器為優先考量
作者: 查無此人物    時間: 2011-7-19 14:21:05

與其花大錢研發戰車.到不如大量配備廉價有效且容易操作的單兵反裝甲武器(RPG是很好的選項).臺灣目前建軍方向主要是防守.登陸戰之後就是城市巷戰.單兵反裝甲武器在運用彈性跟打擊能力上比戰車更為有效!而且所需科技層次較低.臺灣絕對有能力研發或仿製!
作者: edson1984    時間: 2011-7-20 02:46:30

原帖由 查無此人物 於 2011-7-19 14:21 發表
與其花大錢研發戰車.到不如大量配備廉價有效且容易操作的單兵反裝甲武器(RPG是很好的選項).臺灣目前建軍方向主要是防守.登陸戰之後就是城市巷戰.單兵反裝甲武器在運用彈性跟打擊能力上比戰車更為有效!而且所需科技層 ...


沒錯 我們的主戰場 是在巷戰 不是隔海登陸戰鬥

我們除了要強化單兵反裝甲系統之外 更要加強 反登陸 讓首批上來的共軍就受到毀滅性的打擊

進了城市巷戰 更讓他們 頭尾都顧不了!!

阿富汗 夠窮了 都可以把美國玩成這樣 台灣憑甚麼 不可以
作者: 絕惡    時間: 2011-8-13 00:39:09

好像是吼雲豹的鋼板都會裂開了
其他火炮系統裝甲防護都是問題耶
作者: ccclibg    時間: 2011-8-13 11:17:27

戰車再台灣真的不是非常需要的武器
當然也有他一定的赫阻力
所以沒必要為了他而去研發
作者: qaz243472    時間: 2011-9-7 23:40:59

我想要自造則靠外來人力吧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