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田都元帥(8p)
[列印本頁]
作者:
ntyang1961
時間:
2011-4-15 20:49:47
標題:
田都元帥(8p)
田都元帥
有關田都元帥的故事,民間傳說版本眾多,大致上是:唐朝年間,田都元帥的生母採食稻穀後懷孕,由於未婚生子,因此不得已將嬰孩丟棄田間,幸賴螃蟹與鴨子的哺育,後來才被農人收養,取名雷海青。
雷海青從小與雞犬一起長大,並且精通音律,只是不能言語。 後來被唐明皇召入皇宮擔任樂官,有一天唐明皇夢游月宮,得到一部奇書,滿朝文武皆無法破解,這時候雷海青卻突然開口說話:“此工尺譜也”。 於是按照樂譜開始教授樂工們演奏,果然與唐明皇在月宮中聽到的仙樂一樣美妙,因而被封為“梨園大學士”。 而皇后看見雷海青資質非凡,恐其早夭,特意提筆在他印堂上寫上八十,希望他能長命百歲,哪知道在雷海青起身後,額頭上的八十卻成了十八,所以雷海青就以十八歲的青春容顏歸列仙班,成為戲曲祖師爺。
“田都元帥”,或稱“相公爺”與“雷元帥”等。
相傳他是唐朝樂工雷海青,其奉祀源流可考者,是“三教搜神大全”一書:“田元帥唐時人,母蘇氏某次偶至野外,感天上“翼宿”投內懷中,未嫁有孕。元帥生後,外蘇老以無父之子,有辱門楣,遂棄諸田間,為雷姓農民拾得,收養為子,名雷海青。越二歲,蘇老至鄉收租,抵佃戶雷家,見一孩裸戲於庭,視其所著紅肚兜繡有蓮花,認系己家物,始憶此童為己外孫。乃與雷翁商之,攜歸撫養。因當初曾棄之田間,寄養佃戶,遂以田為姓。稍長,天賦異禀,聰穎絕倫,甫弱冠,擅長音樂,各類樂器無不精通,且善譜曲。唐玄宗天寶年間,為玄宗召為內廷樂工,曾譜霓裳羽衣一曲,有名於時。封為御前都尉,領梨園子弟事。”又據傳說:“其在梨園飾演元帥一劇時,突暴斃,故身著戎裝,頭戴雉尾。”元帥死後,後人尊為音樂之神。
早先,福建省興化縣便有祭祀“田都元帥”的廟,廟碑敘述他曾榮獲唐朝肅宗皇帝追封為太常寺卿,宋朝高宗皇帝加封為大元帥;據說,當玄宗皇帝蒙難長安,元帥曾三次顯靈救駕,見空中浮現“田都”二字的旗旗,所以後人又冠以“田都”於其上,尊之為“三田都元帥”,奉為音樂界的祖師,福州一帶亦有稱之為“探花爺”的。
田都元帥是南派的戲劇包括南管、皮影戲.閣派布袋戲和歌仔戲的祖師爺,民間俗稱“相公爺”、“相江爺”,與西秦王爺共為台灣戲劇界及傳統音樂的兩大主神。 神像常見的造型有孩童狀,和分別為穿文官服和武將服的無須年輕人妝扮,其特徵是臉上有螃蟹的標記,腳下有隨從的金雞、玉犬。
農曆六月十一日是祂的生日。 傳說祂原本是個棄嬰,被丟棄在農田間,沒有東西吃,田裡的螃蟹竟然爬到祂的嘴邊吐了一些口沫讓祂充飢,後來才被一個農人救回去撫養。
祂從小就很有音樂天份,十幾歲就被召進皇宮當樂師,但是卻被奸臣陷害派到北方與匈奴作戰,田都元帥並不是敵人的對手,於是命令士兵剪一些紙偶並上色,表演傳奇故事給匈奴兵看,就趁匈奴兵入迷之際大破匈奴。
這種表演方式後來演變成現在的皮影戲,而且後來田都元帥又發明了琵琶、洞簫、三弦、二弦合奏的南管樂,因此歌仔戲、皮影戲和南管戲的藝人都奉田都元帥為祖師爺。
資料來源:搜尋自網路上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