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無為 [列印本頁]

作者: 絕對官僚    時間: 2011-4-27 02:57:51     標題: 無為

無為的思想,源於《道德經》說:「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早期道教以「無為」作為得道意、得天心、致太平的根本。《淮南子.原道》說:「所謂無為者,不先物為也;所謂無不為者,因物之所為」。魏晉以後,「無為」逐漸成了道教社會觀的基礎。河上公的《老子注》聲稱:「法道無為,治身則益神,治國則有益萬民」。所謂「治身」的「無為」,應當「無為事主,無為事師,寂若無人,至於無為,」這樣才能全身、去危、離咎。所謂「治國」的「無為」,應當按自然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來治理天下,這樣才能使黎民百姓得益。

怎樣才能做到「無為」呢?《雲笈七簽》指出:「欲求無為,先當避害。何者?遠嫌疑、遠小人、遠苟得、遠行止;慎口食、慎舌利、慎處鬧、慎力鬥。常思過失,改而從善。又能通天文、通地理、通人事、通鬼神、通時機、通術數。是則與聖齊功,與天同德矣」。可見道教的「無為」並非消極避世,而是應該努力學習,積極進取,通曉自然和社會,善於處理人際關系。所以說,「無為」並非無所作為,什麼事情都不做;而是應該按「道」行事,處世立命,必須摒棄妄自作為,遠禍慎行,追求樸素節儉、清靜寡欲的境界。

文出:福山堂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