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從葡萄酒的色澤看品質 [列印本頁]

作者: 絕對官僚    時間: 2011-4-29 19:24:08     標題: 從葡萄酒的色澤看品質

  每一瓶葡萄酒在還是一株葡萄苗的時候就決定了未來有個什麼樣的“皮囊”。有句話叫天生麗質,暫不討論“麗”與“不麗”的問題,這句話主要說明的是色相天生。

  色相,渾然天成

  紅葡萄酒的顏色差別大,從黑紫色到各種紅色都有,甚至會蛻變成琥珀色。紅酒年輕時,顏色越深酒的味道越濃郁,單寧含量也越高。赤霞珠(Sauvignon)、梅鹿特(Merlot)都以顏色深黑而著名。而黑品諾(Pinotnoir)等品種的釀後色彩則比較輕淺。

  對於白葡萄酒來說,顏色可以從無色、黃綠色、金黃色一直變化到琥珀色,甚至到棕色。

  幹白酒的顏色通常比較淺,年輕時常常帶綠色反光,呈現出淡黃色,隨著酒齡而逐漸加深。葡萄酒的顏色與其成熟程度也有密切關係,成熟度高的葡萄顏色越深;年份不好、葡萄成熟度不足,酒的顏色也會相應跟著變淡。這同時也說明了,葡萄酒的顏色與土地等各種自然因素有著密切的關係,同樣品種的葡萄很有可能發生或多或少的變化,因此不能一概而論。

  美人遲暮,這個形容詞同樣適用於葡萄酒。而色相的變化可以顯示出一瓶葡萄酒是否已經到了它的適飲階段,過於盲目地追求陳年很容易錯過酒的最佳飲用時間。對我們來說分辨紅酒是否處於最佳飲用期的簡便方法是,把酒倒在杯中,傾斜酒杯,看酒與杯子之間是否存在一條磚紅色色帶,如果有,那麼盡可品嘗,如果沒有,說明你的酒開得有點兒早。

  “色衰”其實是指經過瓶中陳釀你的酒可能就沒有鮮亮的顏色,不可以色取酒。紅酒在瓶子中儲存之後,酒裡的單寧跟色素會發生聚合反應,色彩逐漸衰退,到老年的紅酒經常會只剩下淡淡的磚紅色。白葡萄酒的色彩變化比較複雜,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經過橡木桶培養的白葡萄酒經過氧化,多為金黃色。甜白葡萄酒陳年後變為更深的黃色或者琥珀色。要特別說明的是,一般乾白葡萄酒如果在裝瓶存放之後顏色發生明顯變深則說明此酒已經風光不再,只有少數貴腐白葡萄酒在呈琥珀色的時候表示正值其巔峰時期。

  除了葡萄的種類、天生特性和儲存條件等等對於葡萄酒顏色產生的影響之外,在釀造過程中由於工藝的不同對葡萄酒的顏色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特別是桃紅葡萄酒。有言論說,桃紅葡萄酒是餐桌上搭配的“金科玉律”,桃紅葡萄酒顏色上的變化更豐富:粉紅、鮭魚紅、橘紅、芍藥紅都是這種酒常見的顏色。

  用紅葡萄直接榨汁的桃紅葡萄酒顏色比較淡,味道和白葡萄酒比較近,而用短時浸皮的方式製成的桃紅葡萄酒顏色就比較深,口味也更重一點兒。這種由於製作方式的特別獲得了特別顏色的桃紅葡萄酒不太適合長時間儲存飲用,太過年老時酒色會變成洋蔥皮一樣的土黃色,成了名副其實的“年老色衰”。

文出:品酒文化網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