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寧都採茶戲:客家人的客家藝術
[列印本頁]
作者:
驛動的心
時間:
2011-5-5 09:58:52
標題:
寧都採茶戲:客家人的客家藝術
寧都是客家人最早的聚居地,客家先民孕育著客家藝術,客家採茶戲吸民間藝術之養料,採中原及其它劇種之所長,經長期交流和相互影響,逐步從三角班演變到半班,半整雜乃至行當齊全,劇目,音樂豐富的大班,現已列入全國320多個獨立的地方劇種之一,載入“中國戲曲曲藝辭典”,“中國戲曲志”,“中國戲曲音樂集成”。
三角班是在茶歌,燈歌,山歌,小調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先由一個人演唱演變到結合民間歌舞,表現生活故事,稱單台歌舞。如“十轉來”,“十匹柳“,”十盞燈“,”明燈歌“,”等郎歌“等。後發展到有簡單情節,一旦一醜的對子戲,如”補背褡“,”賣雜貨“,”攀筍“,”扇子花鼓“,”賣油“等。進而根據兩茶女一茶童的歌舞表演演變成二旦一醜的三小戲(”三小“亦指小旦,小生,小丑三個行當),如“接姨姐”,“接姐姐”,“打茶蔸”,“長工碓米”等。三小戲在寧都客家採茶戲106個傳統劇目中佔三分之二。清道光初期(1821-1830年),號稱大班的東河戲,宜黃戲,祁劇流行,觀眾對三角班有了更高的要求,此時,三角班開始演出“落馬橋”,“青龍山”,“山伯訪友“,”山伯送友“等藝術難度較大的劇目,處於大型劇種與小型劇種,大班與三角班之間的狀態,觀眾稱為半班。半班移植,改編,創作演出大型正劇,悲劇及宮廷戲,公案戲,神話戲等劇目30餘本(包括7種連台戲)。清光緒中期(約1891年前後),有些祁劇藝人與半班藝人能獨立演出高腔和彈腔劇目,祁劇原有劇目與半班劇目並存於半班舞台,故稱半整雜。
民國10年前後,半整雜解體,再現“七緊八松九逍遙”的半班,在山區演出,直到解放前夕。建國後,成立了專業劇團,不僅挖掘,整理,加工優秀傳統劇目,還創作了“一條心”,“送草鞋”,“新鄰居”和改編的“鑾刀記”等一批新劇目,寧都客家採茶戲不但行當齊全,曲調優美,而且表演程式豐富,已是“能歌能舞,能今能古,能大能小,能文能武“的正規戲曲大班,成為全國獨具風格的劇種。寧都客家採茶戲由於來自民間,語言樸實生動,表演形象逼真,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在表演上,男角以高步,矮步,方步和旦角的碎步,方步,快碎步為基本步法。表演組合程式多種多樣,如洗馬,舞扇,梳妝,刺繡,出入門庭和生產勞動等。生,旦均畫清臉,彩旦加畫“蜘蛛”,小丑鼻上畫白色蝙蝠或晴蜓。
寧都客家採茶戲曲調共100餘個。小戲以戲名為調名,男女同曲異腔。半班後,發展了導板,散板,訴板,快板,哭板等板式。常用的基本唱腔有:“川調”,以宮調式為主,主奏樂器勾筒(二胡),定弦2-6,是音樂的主要部分。其中有川調導板,原板,反川調,快川調,川調哭板等板式。“青龍山調”,分上調和下調兩種,徵調式,勾筒(二胡)定弦為5-2,有原板,訴板,哭板和散板等。“毛洪記調”為宮調式,主奏樂器定弦為1-5,有原板,訴板等形式。還有民歌小調,主奏樂器定為6-3,曲調較輕鬆活潑,幽默詼諧。
吉安採茶戲又稱“三腳班”或“三小戲”,武寧採茶戲:現有大小型劇目150餘種。
轉自:客家網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