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水冷式機車 [列印本頁]

作者: peed48    時間: 2011-5-6 10:40:21     標題: 水冷式機車

一般機車不是使用氣冷式引擎嗎??為什麼有些新型的機車(50CC的)需要改用水冷式?????
作者: sjclivelo    時間: 2011-5-6 12:33:50

排氣量太小不夠力

所以提高壓縮比來提升力量

壓縮比過高怕引擎不耐高溫

故用水冷這種效率比較高的散熱方式散熱
作者: gtr_nismo    時間: 2011-5-6 12:41:23


原廠的話~追求散熱良好

水冷式設計簡單~製造不易(挖水套出來)
氣冷式~設計不容易(考慮熱應力問題)
製造比較簡單(鑄造或CNC也好)

散熱來講~水冷比較不易過熱(過熱會形變問題)
但是~水冷幫浦看吃電(馬達-耗電)/或引擎帶動(會損耗動力)
還有增溫器(水龜)+散熱水箱會增加製造成本

水冷車最好加水箱精(防鏽)+加純水(蒸餾水)防止產生水垢(礦泉水有礦物質)
有人把水冷車直接加自來水或礦泉水~並非正確作法


以大排氣量大馬力重機來講~非水冷不可
因為重機引擎缸數多(不管直4或比賽用V4)比較單缸排列緊湊
散熱沒有單缸好(汽缸之間)~要用水冷

原帖由 sjclivelo 於 2011-5-6 12:33 發表
排氣量太小不夠力
所以提高壓縮比來提升力量
壓縮比過高怕引擎不耐高溫
故用水冷這種效率比較高的散熱方式散熱



其實水冷車比氣冷車夠有籌碼~改增壓器的...



改過的話~可能尬掐用的...

《 本帖最後由 gtr_nismo 於 2011-5-6 12:51 編輯 》
作者: nose    時間: 2011-5-6 14:45:55

原帖由 gtr_nismo 於 2011-5-6 12:41 發表
以大排氣量大馬力重機來講~非水冷不可
因為重機引擎缸數多(不管直4或比賽用V4)比較單缸排列緊湊


阿魯跟油冷怪都是有名油冷式引擎...







啊~SORRY!!
我又砲了汽機車專業達人的回覆 失禁 失禁!!
作者: 一水    時間: 2011-5-6 15:42:12

原帖由 gtr_nismo 於 2011-5-6 12:41 發表
以大排氣量大馬力重機來講~非水冷不可
因為重機引擎缸數多(不管直4或比賽用V4)比較單缸排列緊湊
散熱沒有單缸好(汽缸之間)~要用水冷

這樣太偏頗了....

雖然比賽車和日本四廠多採用並列四缸水冷引擎,但這樣的說法並不恰當......
許多單缸或雙缸引擎也多採用水冷設計,但也有不少車款仍採用氣冷或水冷.....

除了引擎性能以外,用車環境也是採用冷卻方式的條件之一,在我們熱帶或亞熱帶國家,水冷引擎似乎剛好甚至還不是很夠用,但對於高緯度的寒帶國家,水冷引擎對他們反而是困擾
例如BMW車款許多都是氣冷引擎,雖然BMW多採用外漏的水平對臥引擎有比較好得效益,在許多國家都有很不錯得表現,但是在臺灣卻也是經常發生火燒車的廠牌  XD

原帖由 nose 於 2011-5-6 14:45 發表
阿魯跟油冷怪都是有名油冷式引擎...
啊~SORRY!!
我又砲了汽機車專業達人的回覆 失禁 失禁!!


一般稱阿魯都是直四跑車的R1000、R750、R600系列,採用的還是純粹水冷引擎.....
作者: nose    時間: 2011-5-6 16:04:12

原帖由 一水 於 2011-5-6 15:42 發表
一般稱阿魯都是直四跑車的R1000、R750、R600系列,採用的還是純粹水冷引擎.....

喔...我年紀比較大些!!
所以我指得阿魯是8-90年代的阿魯....
那時候是GSX-R400 GSX-R750 GSX-R1100的年代

作者: TU虎    時間: 2011-5-6 16:30:18

之前迪爵、DIO盛行時
改水冷常遇到車子在剛發動時不順的困擾
引擎無法達到正常的工作溫度

水冷有水冷的好,氣冷也有氣冷的優點
還是得看環境跟設定的搭配吧
作者: gtr_nismo    時間: 2011-5-6 21:36:03     標題: 回覆 #5 一水 的帖子

氣冷很適合高緯度國家(北歐3國-俄羅斯-加拿大-格陵蘭-冰島)
沒有過熱過熱問題...冬天採用水冷(無水箱精狀態)容易結凍

不過若是像V4的車~汽缸比較緊湊(靠燒)採用水冷
不是沒有原因吧!! 尤其東南亞的...

有些單缸常常拉高轉的引擎用水冷...

《 本帖最後由 gtr_nismo 於 2011-5-6 21:44 編輯 》
作者: peed48    時間: 2011-5-7 10:01:25

感謝各位精闢的解答~~又多了解了不少!!
作者: sd115117    時間: 2011-5-24 22:28:42

其實一般引擎氣冷就足夠了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