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涅槃 [列印本頁]

作者: 絕對官僚    時間: 2011-5-11 02:23:51     標題: 涅槃

  『涅槃』,即作滅或寂滅,與解脫同義;本意是指吹滅之狀態,再轉作燃燒煩惱的火滅盡,達到覺悟的境地。它是超越生死的迷界,亦是佛教終極的實踐目的。雖然經典說:「生死即涅槃」,但一般人將「生死」視為「涅槃」,是不了解佛教的原意。
  
  一班人所謂生死,即純粹肉體的存在與毀滅,此與涅槃相異。佛教將生死視為一切有情的輪迴,依業因在六道迷界相續,這是苦惱世界(生死苦海),此跟涅槃相對;因為學佛的目的,在超越「生死苦海」,而到達涅槃的彼岸。
  
  《雜部經》云:「涅槃是徹底斷絕貪愛,放棄它、摒棄它、遠離它,從它得到解脫」,「一切有為法的止息,放棄一切污染,斷絕貪愛,離欲,涅槃」,「它是貪的熄滅,瞋的熄滅,痴的熄滅」。
  
  涅槃有「有餘涅槃」和「無餘涅槃」兩種。煩惱已斷,但肉體仍然存在,稱為有餘涅槃;一切都歸於滅無的狀態,稱為無餘涅槃。釋迦牟尼佛的圓寂即是「入滅」,是已進入完全涅槃的狀態。
  
  經典記載,涅槃有四種大樂和八味。四種大樂:1.無苦樂2.大寂靜樂3.大知樂4.不壞樂。八味:1.常住2.寂滅3.不老4.不死5.清淨6.虛通7.不動8.快樂。
  
  有人認為涅槃是積極或消極,都是不對的;因為二者是相對或兩立的意思。殊不知,涅槃是超越相對和兩立的境界。凡是親證真理或涅槃得人,不會受制於任何迷執、悲苦、憂愁等心理狀態;它是以最純淨的心情,生活在紮實的現在,而不摻雜自我的成份,以達到「涅槃寂靜」。
  
  由於人的無明,而在六道迷界中翻滾,煩惱始終不斷,無法解脫。因此,只有勤奮修持,淨化自我,依智慧克服無明,才能證得真正的涅槃。

來源:佛教城市
作者: 陳宗益    時間: 2011-9-1 23:27:38

涅槃是梵語,正音為波利暱縛男,舊云涅槃,今順古亦云涅槃。又名泥洹,或云涅槃那,皆音之訛略,或楚夏不同。舊譯為滅度,或云寂滅、無為、解脫、安樂、不生不滅等,名雖異其義則同。今單舉滅度和寂滅二義釋之:滅度,即「滅」除煩惱,「度」脫生死的意思。寂滅,寂謂理性「寂」靜,滅謂煩惱「滅」除。亦可說,證得「寂」靜之體性,自然煩惱「滅」除;煩惱滅除,自然證得寂靜體性。『智論』云:涅名為出,槃名為趣,謂永出諸趣生死,則亦可譯為出趣也。



若據新譯——玄奘法師則譯為「圓寂」,此義比較來得完善,因為寂滅、滅度、解脫等譯,不過僅約斷德方面,言斷滅生死煩惱。圓寂則統明智斷二德。今略釋之:



具足一切福德智慧叫做「圓」;永離一切煩惱生死叫做「寂」。簡單的說:即德無不「圓」,患無不「寂」。詳細的說:即福慧二嚴做到圓滿無缺(圓),三惑煩惱徹底清除,二種生死完全度脫(寂),永遠不再被煩惱生死所困擾,回復「圓」明「寂」照的本有心體,而獲到一種純善純美的莊嚴解脫。這就是涅槃的境界——圓寂。圓約進善方面言(成就一切福德);寂約滅惡方面言(斷惑滅苦)。據此研究起來,圓寂似乎大乘無為的涅槃,寂靜、滅度等為小乘涅槃。



要之,圓寂也就是指得「圓明寂照之真心」。因為它——真心——本具一切功德(圓),永離一切煩惱(寂)故。成佛即證此真心,故涅槃並非諸佛的專有品,不過凡夫一向為夢想所蒙昧,因此不能證得。所謂迷則顛倒夢想,悟則究竟涅槃。



當知夢想,根本是由本覺真心而起的,我人如能滅一分夢想,即證一分真覺(如鏡子去一分塵埃,即現一分光明),乃至全滅全證。至此則一切功德無不復歸「圓」滿,一切煩惱生死無不畢竟空「寂」,是證到大乘究竟涅槃的境界

作者: 機動戰士    時間: 2011-9-2 15:44:03

都講得很對......努力朝這個方向走....解脫束縛.....祝各位法喜成就.
作者: serendipity    時間: 2019-8-2 10:41:49

本文最後由 serendipity 於 2019-8-2 10:48 編輯
『涅槃』,即作滅或寂滅,與解脫同義;本意是指吹滅之狀態,再轉作燃燒煩惱的火滅盡,達到覺悟的境地。它是超越生死的迷界,亦是佛教終極的實踐目的。雖然經典說:「生死即涅槃」,但一般人將「生死」視為「涅槃」,是不了解佛教的原意。

「生死即涅槃」或者「煩惱即菩提」或者「眾生即如來」
類似這些名言,都是在諸法皆「空」的條件下說的。

諸法皆「空」時,諸法都是同一空相
因此才能說 生死=涅槃=黃金=廢鐵......隨便拿兩種名相互比,都是空相

所以說,「生死即涅槃」是諸法皆「空」時,所存在的現象
並不是世間常態

世間常態 是「森羅萬象」
萬法都有各自的相貌,而非同一相.因此就不存在「黑即白.黃金即廢鐵」這種事


《寶雲經》云何一相。皆盡空相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