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瘟神 [列印本頁]

作者: 絕對官僚    時間: 2011-5-28 12:56:37     標題: 瘟神

「瘟神」,這裏所指的並不是你身邊的損友、衰同事或者壞情人,而是民間信仰中主司瘟疫之神。相傳遠古時五帝之一顓頊的兒子死後,就變成。古時民間常於農曆五月初五祭祀,祈望減少惡疾的流行。

以下為月內每日所在位置,到病人家中探病時不宜企立或停留。

初一在中堂,初二東廊下,初三在大門,初四中門下,

初五在外方,初六東牆下,初八在廊西,初九十在外,

十一西牆下,十三在房中,十四南方路,十五在壁,

十六在竈前,十七病人床,十八中庭上,十九竈邊旁,

二十居於社,廿一東西樹,廿二在堂前,廿三路上立,

廿四在東方,廿五路尋師,廿六在廚下,廿七病床邊,

廿八北方行,廿九外方行,三十病人床。


來源:福山堂
作者: 陸佰    時間: 2011-6-1 22:40:50

自古以來,華南地區就是一個高溫多熱、鼠疫、霍亂、傷寒、瘧疾叢生的地方。

  自唐宋以下、官私書志或筆記不乏這種計載:廣南風土不佳、人多死於瘴癘;面對急性的瘟疫,一向以草木之富的中國人卻束手無策。在無奈之餘,就只好訴諸鬼神。以為瘟疫的流行就是瘟神疫鬼的作祟。在這種狀況下,尚鬼祁巫就成為治病的唯一方法。

  但是瘟神總是瘟神,誰也沒有辦法確定神麼時候他會發起脾氣,傳說之中,疫鬼的巢是在海中飄渺的海島。聰明的中國人終於想出一套美麗的神話,熱情款待之後,編造紙船送祂出海,希望祂們回到自己的老巢不再回來。

  沒有人知道王船興於何時,但到明代時已經很流行了。明人謝肇淛的五雜俎就已經有了這一種記載:幸而病癒,又使巫作法,以紙糊船,送之水際,此船以夜出,戶人皆閉戶避之。

  然而,臺灣西南沿海與澎湖剛好位於它會漂流到的地方。又加上臺灣地處亞熱帶的海島之上,也是一個高溫多濕的地方,當閔粵移民來到臺灣的同時不僅要面對一個完全不了解的世界 而又遇上了似曾相似的瘴癘之氣。因此當初在家鄉的那套與瘟共舞哲學就被帶到臺灣來囉。

  隨著時間的流轉,民智的啟化與環境衛生改善,流行的機會越來越少,但瘟神的信仰卻也越來越深入民間,有變成現在的瘟王爺、代天巡守的千歲爺。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