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唐代煮茶法你知多少
[列印本頁]
作者:
絕對官僚
時間:
2011-6-5 10:24:00
標題:
唐代煮茶法你知多少
自神農嘗百草時開始飲茶,滾滾長江東逝水,千百年來,茶又是如何...
茶是中國的“國飲”,自神農嘗百草時開始飲茶,滾滾長江東逝水,千百年來,茶又是如何演變呢?
直接將茶放在釜中烹煮,是我國唐代以前最普遍的飲茶法。直到唐代,飲茶開始由粗放走向精緻,茶藝展現出新的生命力,在中國歷史上占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除茶聖陸羽與其所著作的茶經,最為後人所知之外,盧仝、皎然等也是非常有名的。
唐代飲茶以末茶為主,將茶葉研磨成末狀再沖泡,將茶末置於熱水同煮後,開始講究泡茶方式與順序,也開始重視周邊器具、環境與用水。陸羽在《茶經》論及泡茶燒水有三沸:「其沸,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緣邊如湧泉連珠,為二沸;騰波鼓浪,為三沸。以上水老不可食也。」
方法是先將餅茶研碎待用,然後開始煮水,將好水置於釜中,以炭火燒開。但不能全沸,水燒到開始出現有如魚眼般的水珠,微微有聲,便加入茶未,讓茶水交融。二沸時邊緣出現如泉湧,連連成珠的沫餑,沫為細小茶花,餑為大花,皆為茶之精華。此時將沫餑杓出,置於熟盂之中備用。繼續燒煮,當茶水有如波浪般的翻滾奔騰時,稱為三沸。此時將二沸時盛出之沫餑澆入釜中,稱為“救沸”、“育華”。待精華均勻,茶湯便好了。煮茶的水與茶,視人數多寡而嚴格量入,這就是唐代茶藝的精髓。
「茶」沒有酒的濃烈,水的平淡,自有其獨特的芳香與甘醇。由於文人雅士的喜愛,茶藝開始與其他藝術結合,它的文化內涵結合了文學、音樂、藝術等,成為中華文化之一環。儘管潮起潮落、物換星移,千百年來中國人對茶的喜愛,卻是曆久彌新,茶香處處。
文出:台灣茶訊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