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三重先嗇宮(8影片+15p)
[列印本頁]
作者:
ntyang1961
時間:
2011-6-6 15:17:52
標題:
三重先嗇宮(8影片+15p)
[movie]http://www.youtube.com/v/DGIIVioH4g8?version=3&hl[/movie]
[movie]http://www.youtube.com/v/TJ7PENilwPM?version=3&hl[/movie]
[movie]http://www.youtube.com/v/O2xfCFVay3o?version=3&hl[/movie]
[movie]http://www.youtube.com/v/-86vQdT97rc?version=3&hl[/movie]
[movie]http://www.youtube.com/v/Cpw2V9lzRZ8?version=3&hl[/movie]
[movie]http://www.youtube.com/v/sIvxYLIwfrY?version=3&hl[/movie]
[movie]http://www.youtube.com/v/0O-Wpw4f0nc?version=3&hl[/movie]
[movie]http://www.youtube.com/v/w8TM1_ciqp8?version=3&hl[/movie]
三重先嗇宮
等級:縣定
類別:祠廟
位置:臺北縣三重市五谷王北街七十七號
創建年代:清乾隆年間
先嗇宮又名「五穀先帝廟」,主祀神農大帝,位於三重市五谷王北街,創建於清乾隆初期,迄今已二百四十餘年,是三重市最古老的廟宇。該宮起源自清乾隆廿年(西元一七五五年)新莊頭前地方供奉之神農大帝,由於位在淡水河邊深受水患侵襲,於是就遷移至三崁店,最後遷移到三重市的五穀王村,即今五谷王北街。
當時三重市居民蓋了一間簡樸的小廟供奉神農大帝,香火十分鼎盛,直到清道光卅年(西元一八五0年)鄉紳林茂盛倡議重修廟殿,於是廟宇擴建為前後兩殿。
經過多年的風吹日晒,廟宇又呈斑剝之態,民國十四年(日本大正十四年,西元一九二五年)總董事林清敦先生邀請地方士紳共同募款重建廟宇,歷經一年完竣。
民國六十五年(西元一九七六年)出任本宮董事長的連清傳提議重建後殿,民國七十一年(西元一九八二年)落成啟用後為一棟三層樓殿宇。一樓供做社教活動中心,兩邊分設圖書室、勵學室、閱報室,並定期舉辦晨間講道、社區登山活動、技藝比賽、婦女座談。原二樓奉祀黃帝,三樓奉祀主神神農大帝,民國八十四年十二月起,二樓改奉伏義聖祖、太上道祖、保生大帝,三樓加奉九天玄女、盤古大帝。
兩廂都設有清靜客房,可容納三百五十位香客住宿,並有數百坪寬闊的地下室。
先嗇宮是三重地區最古早的一座廟宇,也是三重市民的信仰中心所在,前董事長連清傳先生及蔡詩祥先生暨現任董事長李乾龍先生有感於此,不但致力於發展社會教育,更盡心推展民俗活動,每年農曆四月廿六日的神農大帝聖誕日,以及七月十五日的中元節,該宮都有盛大的慶典活動,如最有民俗風味約三獻、踩街遊行、放水燈等。
先嗇宮俗稱「五穀王廟」或「五谷王廟」,是臺灣新北市三重區二重埔的市定古蹟。建於清高宗乾隆年間,是一座介於道教與民間信仰,主祀神農大帝的寺廟。
先嗇宮原稱「五穀王廟」,又稱「五穀先帝廟」,主祀有「五穀王」之稱的農業守護神:神農大帝。台灣日治時期更名為「先嗇宮」,為三重市唯一的市定古蹟。
「先嗇」之名取自古代天子所祭拜之「八蜡」,「八蜡」者,先嗇、司嗇、農、郵表畷、貓虎、坊、水庸、昆蟲等八神,而其中以「先嗇」為首,為農業神之首,即是神農,由於所供奉之主神即為神農氏,是故以先嗇為廟名。
先嗇宮原在新莊區頭前地區,乃清高宗乾隆廿年1755年所建。因不堪淡水河水患之擾,遂移至三崁店(近新莊、三重交界之河邊,約今之金陵女中後方),後又再度遷建於三重區五谷王北街,為三重區最古老之廟宇。
重修清宣宗道光卅年(1850年)鄉紳林茂盛倡議擴建廟殿,於是廟宇擴建為前後二殿。
臺灣日治時期,大正十四年(1925年),募款重修。今日所見之建築,就是本年由總董事林清敦邀士紳李種玉、李聲元、黃論語、蔡雍、鄭根木等再度集寄付之資重建之作。
主祀神農大帝。一般認為,神農大帝是農業神、醫藥神,不但可以保佑農業的收成,也有保佑患病之人迅速痊癒的功效。
配祀有代表慈悲的觀世音菩薩、閩南有名的醫神保生大帝、道教始祖太上老君、掌管天地水三界的三官大帝、傳說中開闢天地的盤古、首作八卦圖的伏羲、開台有功的延平郡王國姓爺、保佑士人學子的文昌帝君、掌管婦女生產的註生娘娘、善於耕作的周朝始祖后稷、古代戰爭女神九天玄女、道教星辰女神斗姥、守護廟宇轄區的「境主」、與人民最親近的基層神祇土地公、本廟建廟大德牌位等,讓信徒可以把各種不同的心願,向職司不同的眾神祈求。
慶典農曆四月廿六日的神農大帝聖誕:先嗇宮是三重地區最有歷史的一座廟宇,也是三重地區民眾的信仰中心,每年農曆四月廿六日的神農大帝聖誕日,整個三重地區都有熱鬧慶典,號稱「三重大拜拜」,與五月初一新莊大眾廟的「新莊大拜拜」齊名。
農曆七月的中元普渡
資料來源:搜尋自網路
作者:
ntyang1961
時間:
2011-6-17 00:50:31
神農大帝又稱五榖王、藥王大帝,係遠古時代的神農氏。
神農氏發明耒耜,他教人耕耘種田,增加農業生產,又親嘗百草,來醫冶人民的病苦。
人民感激其功勞,而立廟造像來祭祀,以祈佑五榖豐收,身心健康。
神農大帝的神像,頭上微凸雙角,袒胸露臂,類似原始人的古拙粗壯,其膚色有紅色或黑色,是位身上只披樹葉,不著衣袍,赤手跣足的莊稼人模樣。
他的面容似中年人,無留鬍鬚,身體健壯而敦厚,手執稻穗,以示他能護佑農人有豐收的五穀。
神農大帝四月二十六日誕辰,有隆重祭典,是農民、藥種商、漢醫師所虔誠供奉。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