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道家養生飲食之法
[列印本頁]
作者:
絕對官僚
時間:
2011-6-21 00:17:19
標題:
道家養生飲食之法
修道第一要務首重養生之道。而養生之要,在於調養而法四時。欲行養生者,應常保人體之陰陽平衡而不失調,使人體能順應日月行轉的自然規律。古時道書亦曾載「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故也。所以,古時修行者以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之自然運轉規律行身體之調養。
四時之養生飲食之法:
春之時,飲食之味宜減酸益甘,以養「脾」氣,可食麥與草,用升陽宣散之藥以卻病。
夏日心火盛,宜減苦增辛,以養「肺」氣,應食暖,不涼腹,慎食肥膩,多食蔬菜,可食菽與雞,不吃夜食,不可多吃生凍之物。
秋氣肅殺,飲食之味應減辛增酸,以養「肝」氣,秋氣燥,宜食芝麻,以潤其燥,少食燒烤、油炸之物,禁寒飲與穿寒濕之衣物。
冬日飲食宜減鹹增苦,以養「心」氣,可食黍與豬肉,以其熱性抗寒,宜用補藥,可服食藥酒。
修行者如善怡養性情、攝生有術,又善於服藥卻疾,自知醫術,治在病之前,則成道有望也。
來源:紫雲居
作者:
陳宗益
時間:
2011-9-1 19:31:04
道家養生修煉,品類雖多,名目各異,但卻無不把修煉的重心落在精、氣、神“三寶”的修煉上。“精”為組成生命的根本物質,其含義有先天、後天之分:先天之精為與生俱來,稟自先天的生命起源物質。《靈樞本神篇》説:“故生之來謂之精。”後天之精來源於飲食營養,有充滋五臟之功,五臟充滋則其盈溢之精,復歸藏于腎而化為生殖之精。《素問上古天真論》説:“腎者主水,受五臟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臟盛,乃能瀉。”“氣”的情況較為複雜,既有先天“元氣”,又有後天呼吸之氣,水谷之氣;既指人體中流動著的精微物質,又指生命活力和抗病能力。而其先天后天諸氣匯合的總和,則稱“真氣”。《靈樞刺節真邪篇》説:“真氣者,所受于天,與谷氣並而充身者也。”“神”為人身思想、意識、感知等一切精神活動的集中體現,又包括神、魂、魄、意、志、思、慮、智等內容。“神”之供養雖有賴於後天水谷之精氣,而基礎則肇始於先天之精,所以《靈樞本神篇》説:“故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傳摶之神。”關於以上精、氣、神“三寶”的總體情況和彼此關係,《太平經》認為:“神者受之於天,精者受之於地,氣者受之於中和,相與共為一道。故神者乘氣而行,精者居其中也。三者相助而治。故人欲壽者,乃當愛氣、尊神、重精也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