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嗣漢天師府授籙【法籙階品】 [列印本頁]

作者: 絕對官僚    時間: 2011-6-27 01:07:59     標題: 嗣漢天師府授籙【法籙階品】

法籙階品
籙即“記籙”,有法籙、道籙、經籙、戒籙之稱。道教的籙分兩種:

(1)道士名冊:稱登道籙,記載道士姓名、道號、師承和道階。表明道士名登道籙,才能學習道法,有施行道術、主持醮儀的資格。

(2) 天神名籙:記載天神名諱、職能等。通曉此法籙,齋醮時候才能召喚哪些神靈,遣往何方,執行何職,才有鎮伏妖魔邪鬼的威懾力量。

法籙是道士應持之典,修真入道之階梯。

《洞玄靈寶課中法》說:籙者,戒籙情性,止塞衍非,判斷惡根,發生道業,從凡入聖,自始及終,先從戒籙,然始登真。夫事悉兩存,兩存理無不通。籙亦雲籙,三天之妙氣,十方神仙,靈官名號,與奉道之人修行。故經云:“生無道位,死為下鬼,俗士高人,有希道之心,未能舍世榮祿,初門不可頓受也”。且受三五階,若修奉有功,然更遷受。(《道藏》第32冊229頁)

正一盟威籙二十四階品,是天師張道陵傳授于世,祖天師立正一法籙二十四階品,以應上八景、中八景、下八景二十氣。正一籙用於道士修持行法。使過度眾災,落除黑籍,召鬼役靈,進品仙職。《正一修真略儀》、《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籙》、《太上正一閱籙醮儀》等道經都記載了正一法籙。法籙是太上老君傳授,祖天師得法籙以救度世人,有不可思議只功德。《正一修真略記》說法籙是:“太上神真之靈文,九天眾聖之秘言。將以檢劾三界官屬,禦運元元,統握群品,鑒鷲罪福,考明功過,善惡輕重,紀于簡籍,校誡宣示之文,掌覽靈圖,推定陽九百六天元劫數。”

張天師的正一法籙,傳承歷史最為悠久,影響道門最深遠,為天下道士所信向。自祖天師創正一法籙以後,靈寶、上清等派也相繼創立法籙,並在道教形成一法籙為標誌的修行次第。

周思得《上清靈寶大成金書》卷二十四說:夫籙者,始於正一,演於洞神,貫於靈寶,極於上清。上清大洞籙者,匿景韜光,精思上道,志期輕舉,全不涉俗。進道之士,先受三五都功正一盟威,修持有漸,方可進受靈寶中盟,轉加上清大洞。若不爾者,有違太真之格”(《藏外道書》第17冊第55頁)

道教認為法籙是“從凡入聖之門,助國治身之業”。修真學道之士,欲從俗登真,必須得到真師傳授,依科次第修行,逐次接受法籙。唐代道教自正一至大洞有七等籙,共計一百二十階科,五代道士孫夷中《三洞修道儀》列舉七等籙是:正一盟威籙、金剛洞神籙、太上高玄籙、太上升玄籙、中盟籙、三洞寶籙、上清大洞寶籙。該經列舉正一盟威籙二十四品,中盟籙三十六品,三洞寶籙二十四階,共八十四階品。

道教的授籙制度,根據道士所受法籙的高下,授與不同的法籙名銜,此名銜也表明道士所受法籙品位。

唐代道經《受籙次第法信儀》記載道士受法職位次第:
1 正一法位
2 道德法位
3 洞神法位
4 升玄法位   
5 洞玄法位  
6 五符法位
7 河圖法位
8 洞真法位
9 畢道法位

法籙是修真道士必備之物,伴隨著道士的宗教人生,道教賦予法籙神奇的功能:受持法籙能召役天神地詆,也能避邪消災,還可以延年保命,最後能得道升仙。

《正一修真略儀》說:修真之士,既神室明正,然攝天地靈氣,制魔伏鬼。籙隨其功業,列品仙階,出有入無,長生度世,與道玄合。故能濟度死厄,救撥生靈,巍巍功德。莫不由修奉三洞真經、金書寶籙為之津要也。世人受道經戒,佩服籙文,縱未能次第依法修行,亦已不為下鬼,輪轉不滅,與道有緣,而況親行只呼!

道士受度的法籙,被視為通靈的信物,受籙道士要終身佩帶,才能隨時得到神靈的保佑。
《正一威儀經》說“正一死亡威儀:正一符籙,券契環劍,布囊盛之,隨身入土。”道士羽化後,必須將法籙焚燒,亡魂才會升入仙界,最後得道成真,因此法籙又是登道籙。

法籙不僅是入道憑證,是道士法位元高低的標誌,在齋醮儀式中,還要求法師有相當法位,才有資格主持醮儀。

《三洞修道儀》就明確說:“授正一籙,方可為人章醮。”齋醮中壇官六職的位序排列,也是以法籙為標準。

《上清靈寶大法。總序》說;“以籙為階,以法為職。亦行教者不得不用耳。”齋醮中高功的出官啟事,也與所受法籙的儀格相關,止受都功、升玄法籙者,不能出任靈寶齋科中的仙靈吏官;而受三洞籙著,可以出任三洞吏兵,可以行拜朱表。

來源:紫雲居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