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高溫堆肥-微生物的盛宴
[列印本頁]
作者:
chao88
時間:
2011-7-8 22:55:25
標題:
高溫堆肥-微生物的盛宴
很多人希望有效利用院內﹑廚房的廢物來營養自己的花園﹐那麼﹐怎樣才能獲得最好的堆肥呢﹖其實﹐你不一定非要一個整齊﹑防雨的堆肥箱﹐你真正需要的是至少三呎立方(3”x 3”x 3”)的整體材料以保持肥堆的溫度。
高溫堆肥裏的“熱氣”是由極小的微生物(分解有機物質的細菌)體中釋放出來的。目的是為這些微生物創造一個理想的生存環境,使他們能有足夠的空氣﹑濕氣﹑能量與蛋白質。
空氣:細菌需要空氣,所以必須確保肥堆鬆軟而非緊密壓縮。分解會使堆肥堆濃縮,所以你需要每週翻動(或轉動)肥堆,將緊密壓縮的部份從中心移到外圍來,而分解較少的部份從外圍移到中心。
濕氣:細菌也需要濕氣,但不要過多。如果堆肥堆是黏溼的,那表示沒有足夠的空氣給細菌。當翻動堆肥堆時,你也需要去濕潤它。
能量(棕色材料):碳是細菌的能量來源。含碳的材料通常是乾燥的,顏色呈棕或黃色,如葉子﹑枯萎的花兒﹑撕碎的報紙或是稻草。稻草是最合適的,因為它也能同時促進空氣流通。
蛋白質(綠色材料):細菌同時需要蛋白質以維持生存,它們通常從氮中獲取。含氮豐富的材料一般為綠色,如剪下的草﹑含濕氣的植物﹑植物廚餘或肥料。
適於微生物生存的理想比率為30份碳比1份氮。但有機廢棄物幾乎都是碳而非氮造。實際操作中,在堆肥使用3:1的能量與蛋白質比率即可。即使你沒有達到完美比例也並不致命﹐因為所有的物質最終都會分解,只是了解其中材料間的關係﹐並在必要時加以調整非常重要。如果你的堆肥堆裏蛋白質太多,它會發臭,因為過多的氮會轉變成氨氣。若有過多的氮,堆肥堆會分解得很慢,因為沒有足夠的蛋白質給微生物繁殖。
建立堆肥堆時,第一層要放很多鬆軟的棕色材料於底層﹐然後加一層綠色材料,並加少量水使其潮濕。然後不斷按順序加層直到達三呎高。如果沒有足夠的材料,則在有新材料時逐漸堆積。一旦達到足夠量時,它就會開始分解。大約每週要翻動堆肥堆﹐將分解較少的物質從外圍移到高溫中心去,你會看見有蒸氣上升。這個中心最終會逐變成黑色﹑易粉碎並有甜氣味。當無法辨識大部份材料的原本形態時,這個堆肥就可以用在你的花園裡了。
作者:
caesar25
時間:
2011-7-13 10:53:31
前天看大愛台 介紹花蓮某個社區阿美族人 接受東華大學博士生的建議
採用微生物灌溉法 放棄以往農藥施作的方式
收成利益比之前多幾十倍 成本降低 又不會有中毒的意外..
又可以協調人和大自然的融洽關係..真是一舉多得..
不過 逆轉化肥這觀念 還是需要一點時間來推廣...
作者:
27970767
時間:
2011-9-11 02:04:10
真是謝謝大大的分享
作者:
bluemoody
時間:
2011-10-1 08:04:59
讚啦!!我的問題在於家中的果皮產量較多,致使堆肥水份多又甜,容易生蟲(蛆),堆肥的溫度又不足以殺死它們,都不知我的有機植有沒被蛆吃光!!!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