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國外地區」復活島 [列印本頁]

作者: 49太歲    時間: 2011-7-10 15:41:05     標題: 「國外地區」復活島


18世紀末一座了無生機,人人爭相逃離的殘酷荒島,200多年後的今天卻呈現出無限的魅力,吸引著世界各方考古、旅行家好奇的腳步,因為這裡布滿了巨大的史前石像。

 

為什麼復活島上會有這麼多石像呢?這些被稱為“茅依”的石人為什麼全是男性呢?這些石人為什麼一度被摧毀?又為什麼島上會疫病叢生?!是誰幫石人復甦?是什麼使荒島復活?你聽過鳥人祭嗎?這麼多的問號就等著你親自到這神秘的孤島上去找尋答案囉!


 

簡介:
復活島為智利屬地,距智利西海岸3.750公里,獨自孤立在南太平洋中,一直是個不為人知的封閉孤島,幾個世紀間在島上生活的居民,自成一個與外界完全隔絕的社會,可說是地球上最孤寂的人類。

 

[ 距離它最近的一塊居人陸地,是2200公里外在它與大溪地之間的英屬殖民地 Pitcairn小島 ] 直到1722年,這座孤島才被荷蘭艦隊司令洛傑文Rogge Ween無意間發現,因發現當日是復活節,便以復活節島命名,而當地土著至今仍暱稱他為Rapanui,意思就是大島。


 

探索:
其實這個略成三角形的孤島,是180萬年前火山爆發遺下的產物,至今島上仍有三座火山口分坐在三角形的三個角上,海岸線全長60公里。在1888年智利政府接收此島後至1967年第一架飛機降落島上之前,這裡與外界的接觸,只是一年一班的定期貨船,到島上載運羊毛並送來一些必須品…。

 

復活島上總計有600多座石像,當地人稱他們為“Moai”,10-15世紀是島上的石雕文化期,據說當時一位國王或族長、甚至家長去世,就要立一座他的石像,所以“茅依”幾全為男性,且全是方臉、長耳長鼻,只有頭和身軀沒有腳。當時的男人身高約180公分,而石像通常高4-8公尺,最高的一座10公尺、重50噸,現已傾毀。

 

在造石像的採石場 RanoRaraku火山南坡,至今仍散落著近400座廢棄不全的“茅依”呢!立石像有慎終追遠的用意,還有庇祐後代子孫的作用,所以石像被視為守護神。一般阿胡  Ahu[家族墓台]上立5-7座“茅依”,也有只立一座的,而最壯觀的是在Tongariki ,那裡立著一排15座之多的石像群,看上去像在行閱兵大典呢!


 

小檔案:
面積:180平方公里。

人口:3.500人。

首都:漢佳羅阿 Hang Roa 在島西南。

時差:比台灣慢14小時;慢智利2小時。

氣候:炎熱、夏天可達36至40度。

貨幣:用智利 Peso或美金。

語言:官方用西班牙語。

文字:土著傳統文字 Rong Rong是至今仍沿用的象形文字。

交通:島上沒有火車或公共汽車,只有旅館專用中巴和計程車,居民多騎馬或步行,少數人有私家車。

機場:1965年完工,1967年啟用,但一週只2班機由聖地牙哥飛來,次日再飛回。


 

旅遊景點:
1.Tongariki:在採石場東邊海濱,有一排15座石像群,黃昏落日時特別美麗。

2.RanoRaraku採石場上散布著近400座石像,或立或坐或趴或跪。

3.阿胡阿卡:有7座面向大海的石像 [餘皆背海面向家園]。

4.Anakena Bay,7世紀時第一任國王就是在此登陸,有一座王像及7座石像。

5.Tahai區:有3座祭台石像;附近的 Orongo村有53座岩穴[半地下式岩屋],四周岩壁上還可見鳥人圖騰岩繪共有150處之多。

6.火山口湖:共有三個,最大的就在 Tahai 區的Ranokau。

7.Ahu Te Pitokura即肚臍石,當地人認為此地是世界中心,因這裡有塊光滑的大圓石,據說能聚能量就叫肚臍石。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