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鹿港-城隍廟
[列印本頁]
作者:
ntyang1961
時間:
2011-7-18 00:55:49
標題:
鹿港-城隍廟
鹿港城隍廟
位址
鹿港鎮順興里中山路366號
年代
清乾隆十九年西元一七五四年)
鹿港城隍廟又稱「鰲亭宮」,在今中山路上,即昔日鹿港大街中段。初建於清乾隆年間,由泉州府晉江縣石獅鄉分香來臺。
城隍為中國古代城市之守護神,凡是祈雨或禳災皆常得求城隍,通常建在府或縣治,但人口稠密或市街繁華的城市也可建城隍廟,鹿港在清代是台灣僅次於台南的大街,故設之。
鹿港城隍廟主祀城隍,配祀文武判官、 六司、范、謝將軍、將軍爺及衙役,後殿主祀觀音菩薩、配祀註生娘娘及城隍夫人。
廟曾於道光三十年重修,成為三殿式之大廟,可惜在日據時期因拓寬馬路,前殿被拆毀只存正殿及後殿,門面以水泥山牆成街屋立面,直到民國八十一年重新修護,才恢復閩南燕尾頂的型式。
廟內文物眾多,「善惡分明銅鏡及算盤使人心生警惕,碑記、對聯、古匾、香爐皆有可觀之處,另外,廟前現存有道光三十年(西元一八五○年)所置之青斗石獅,雕琢精緻。
資料來源:搜尋自網路
作者:
陸佰
時間:
2011-7-19 16:49:23
台灣在清代的廿六座城隍廟中,由民間倡建並分香由泉州晉江石獅城隍者, 除台南忠澤堂外,當以鹿港鰲亭宮最具代表性。
傳說中,早在清乾隆年間,泉州石獅移民就已將家鄉城隍爺分身奉請來鹿港, 並常常靈驗為信眾排解不少疑難,尤其是協助商家偵破竊案,更為信徒稱奇而 崇敬有加,甚至也因此衍生鹿港城隍廟創建於乾隆十九年的說法。不過, 以廟中現存文物及史籍文獻顯示,一般咸認清道光十九年才是正確建廟時間, 或說此時的城隍廟格局已具規模。
道光廿八年彰鹿地區發生大地震,城隍廟毀損嚴重,時任董事何海泉、 蔡萬辦、蔡仕蘭等人發起勸募重修事宜,當年全鹿港各船戶郊商、仕紳, 連遠在台南的官署都響應捐輸,終在道光三十年落成安座。重修後的城隍廟格 局更加完備,成門開三間為三進式的廟宇,具前埕、前殿、拜亭、正殿、 中庭、後殿的配置,加上其位置正在鹿港商業中心的五福街起點,廟埕前且是 港區勞動人口聚集消費所在,早成北鹿港相當熱鬧的活動據點。
隨後城隍廟迭有數次增修,如光緒元年、民國九年、廿三年、四十七年及 八十六年,其中民國九年由辜顯榮獨資進行,廿三年這次是強遭日人「市區改正」 政策影響,被迫拆除前殿和拜亭,使城隍廟立面破壞殆盡,而目前所見的立面樣式, 則是古蹟修護單位參酌舊照片復原的結果,但受制於建地深度的不足, 原有的拜亭建築已無緣復見。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