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關切你們能否正確領會喫基督的意思。在前一篇信息中我對你們講到,如何在受限制的情況中長出基督作小麥。這意思並不是說,我們應該喫限制。不,我們乃是必須喫在限制中長出來的基督。喫限制的觀念來自傳統的教訓。這些教訓始於肯培多瑪( Thomas a Kempis ) 的「效法基督」( The Imitation of Christ ) 一書。由於讀本書,許多基督徒接受了一個印象,他們必須受苦和背十字架。那就是說,他們必須喫他們的限制。很多人以為基督徒應該長臉蹙眉。表面看來,我們該背十字架,並且為別人犧牲,這個教訓是合乎聖經的;但事實上這攙雜著天然的觀念。印度教的主要觀念就是受苦。我們必須小心,不可把藉基督十字架而捨己的真理,和宗教、倫理或異教關乎受苦與犧牲的天然觀念相混雜。那些宗教和倫理的教訓很容易符合我們天然的觀念,但聖經的啟示則大為不同。根據聖經,我們需要憑著基督並且同著基督而活。因此,我們需要讓基督在我們裏面生長。我們不是喫十字架,而是需要喫基督。長出基督作大麥和小麥的信息不是一種喫十字架的道理。這是關乎憑著基督並同著基督而活的道,關乎在受限制的景況中長出基督的道。
根據「兩個巴比倫」( The Two Babylons ) 這本書,異教的東西有很多被帶進天主教裏。以聖誕節為例,十二月二十五日,慶祝聖誕節的日子,原是異教太陽神的生日。康士坦丁大帝接受了基督教後,他鼓勵別人受浸。結果,成萬沒有得救的人受浸進入基督教。先前他們拜太陽神,並且在十二月二十五日慶祝太陽的生日。等到他們受浸入了基督教以後,他們保持拜太陽神的異教作法,最後這個作法為基督教所吸收。他們將太陽神改名為耶穌,並且宣稱十二月二十五日是主耶穌的生日。這對主是何等的侮辱!何等的褻瀆!復活節也有異教的起源。不只如此,天主教還拜馬利亞,稱她為神的母親。事實上,天主教的馬利亞是異教的女神。這異教的女神被帶進天主教裏,她的名被改為馬利亞。現在她被稱為神的母親,天主教徒都拜她。這是拜偶像。這在主的眼中是可憎的。很多方面異教的東西藉著天主教也被帶進更正教裏。不僅天主教徒慶祝聖誕節,就是那些主要公會裏的人也慶祝聖誕節。這表明這些公會也混雜了異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