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揚專修阿彌陀佛法門的經典中,影響最廣的,首推曹魏康僧鎧譯本《無量壽經》[8]。在此經中,以無量壽佛(Amitāyus)為他的主要名稱,此外,他又名無量光佛(Amitābha)[9]。宋施護《佛說如幻三摩地無量印法門經》以無量光佛為他的主要名稱[10]。玄奘譯出的《稱讚淨土佛攝受經》與穆勒( F. Max Muller)收集的梵文本,則兩名並舉[11]。
名號釋義在梵語中,「阿彌陀」(Amita)的字根來自梵文 ma (意為測量,即英語:measure)的過去分詞 mita。加上否定詞頭 a,意為無量、無可測量(即英語:unmeasured或infinite),故「阿彌陀佛」是「無量佛」之意。《般舟三昧經》中說,成就阿彌陀佛念佛三昧時,可以見到一切諸佛。
宣揚專修阿彌陀佛法門的經典中,影響最廣的,首推曹魏康僧鎧譯本《無量壽經》。在此經中,以無量壽佛(Amitāyus)為他的主要名稱,此外,他又名無量光佛(Amitābha)。宋施護《佛說如幻三摩地無量印法門經》以無量光佛為他的主要名稱。玄奘譯出的《稱讚淨土佛攝受經》與穆勒( F. Max Muller)收集的梵文本,則兩名並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