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瘟神及送王船
[列印本頁]
作者:
ntyang1961
時間:
2011-8-2 01:22:11
標題:
瘟神及送王船
瘟神及送王船
臺灣地處熱帶,瘟疫時常蔓延,又因當時醫療不發達,故賴鬼神庇祐。
瘟神之原始型態是死於瘟疫之厲鬼。
其由厲鬼性格轉至一鄉保民的土地神格,蓋分為幾個階段:
一、仍保有本性「邪鬼」一面,故其魔性未泯,常被賭鬼、賊匪、操淫業者奉為守護神。
二、隨著放流王船之俗盛行,本只一地瘟疫的疫情,漸擴張成為沿岸地區此起彼落的疫情,所以人民對瘟神的觀念也由「疫鬼本身」之原始型態蛻變為疫鬼管理者。
三、瘟神信仰此時多在海洋活動,故瘟神被賦予保護航海的海神性格,從而成為漁村守護神,這難免與另一海神─媽祖,發生揉合關係,但限於人民相信媽祖擁有海上主權,瘟神若要送瘟必受媽祖控制,因此媽祖神格比瘟神為高。
四、瘟神擁有驅逐瘟疫的功能,其神格自然再進一步成為醫神。
五、瘟神轉成一鄉一地之守護神。
六、因是一鄉一地的守護神,人民對其需求,無不應予。故此一最後階段,瘟神成為萬能之神。
此處要說明的是,臺灣民間所說之「王爺」,是與瘟神有區別的,瘟神為五福大帝和五年千歲;王爺則為一種厲鬼,在臺灣其實許多以「王爺」為稱號的神明其實屬於英靈崇拜,康豹教授則直接以「英靈王爺」稱呼他們。
另外一種我們常聽到的千歲爺,他的性質則近於瘟神,不過姓氏、圖像和傳說方面與瘟神有一點距離,在祭祀的儀式和典禮上也與瘟神不同。
瘟神
厲鬼
神明
五福大帝
千歲爺
王爺
英靈王爺
(五瘟使者)
五年千歲
(十二瘟神)
瘟神之祭典,號稱王醮,在臺灣平常為三年、五年或十二年舉行一次。
但多數概無定期,僅於瘟疫猖獗之時,由神示意而行之。
往時在臺南、澎湖等地,建醮之時,裝飾帆船,載上王爺神像或其他器物,號稱王船,放流於海或予焚化之俗,頗為盛行,號稱「送瘟」,眾皆相信,如此做法,將疫厲帶往別方,人民可免遭殃。
在澎湖和臺灣,將船焚化,謂之「遊天河」;送出海上,謂之「遊地河」。
臺民相信,倘王船過小或添載簡陋,神意不悅,即不肯為民除疫,故為使王爺心滿意足,必須糜費多金。
現在臺灣及福建地區仍有放流王船的習俗。
資料來源:搜尋自網路
作者:
陳宗益
時間:
2011-9-1 12:45:57
農曆十一月,台南縣的民俗活動除了幾場不定期的「王船祭」外,和前幾個月相較,似乎平靜了許多;「平靜」是比較,但如論起「王船祭」,它可是台南縣諸多民間信仰中的大戲。
燒王船哦!好熱鬧的景像,大人忙碌,小孩高興,人潮熙熙攘攘,好不熱鬧!「王船信仰」是古早「閉戶避送、送瘟出海」的神秘、嚴肅的宗教祭典;演變為到今日的「祈安降福、舉城迎送」,則是一椿耐人尋味的變化。
海峽對岸華南沿海一帶,高溫多溼,時有瘟疫;農業社會,民智未開,醫學又不甚發達,一有狀況,幾乎借助宗教力量—「祭瘟、送瘟」。「王船」是送走瘟神的交通工具;「遊天河」和「遊地河」則是恭送瘟神的好方法。
台灣的王船,早年皆由福建沿海漂洋過海,停靠澎湖及台灣西部沿海一帶,當地居民一見王船蒞臨,咸認瘟疫即將到來,乃集資舉行隆重醮典;祀典過後,善男信女準備各種添載物,以「遊天河」的方式,恭送瘟神出海;殊不知王船在風力的助長下,繼續由甲地轉往乙地,接受乙地的醮禮後,再由乙地前往丙地,此舉對窮鄉僻壤的海邊居民,造成莫大的苦惱;不知從何時開始,聰明的人們,創造「遊天河」名辭,一把火,徹底將瘟神送往天上的家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