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麥克風百年誕生簡史 日常必需品曾為奢侈品 [列印本頁]

作者: jxv    時間: 2011-8-24 13:16:59     標題: 麥克風百年誕生簡史 日常必需品曾為奢侈品

  麥克風早已成為我們司空見慣的東西,但它是誰發明的?又是如何一步步改進,成為今天這個樣子?以許你並不知道,在麥克風誕生之初,錄製和放大聲音還被視為一個新鮮玩意兒,而不是日常生活的一個必需品。


  1.碳精電極麥克風
 
碳精電極麥克風
  這個外形好似小鼓的裝置就是碳精電極麥克風,由埃米爾·貝林納1877年申請專利。它是首批研製並且迄今為止最實用的麥克風之一。1876年,貝林納發明了碳精電極麥克風。雖然當時存在其Q他麥克風技術,但與包括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發明的液基麥克等設計相比,貝林納的設計更為實用。他的設計同樣打動了貝爾,貝爾最後用5萬美元(相當於現在的110萬美元)從貝林納手裡買下了這項專利,將碳精電極麥克風用在他的電話原型上。
  貝林納將他的麥克風稱之為「松觸頭發射機」,因為它由兩個電觸頭構成,觸頭由一層薄薄的碳層隔開。其中一個觸頭附在膜片上,膜片會在聲波作用下發生振動。另一個與輸出裝置相連。不幸的是,貝林納並未在涉及這項專利的法庭大戰中獲勝,根據1892年美國最高法院的判決,碳精電極麥克風發明人的桂冠最終戴在托馬斯·愛迪生的頭上。實際上,無論是貝林納還是愛迪生都沒有資格獨享發明人的榮譽。在他們開始實驗前,這一想法就已經存在多年,只是並未像他們的設計那樣如此完美。


  2.埃米爾·貝林納
 
埃米爾·貝林納
  埃米爾·貝林納坐在他發明的碳精電極麥克風前面。借助於確定的結構,碳精電極麥克風可以像內置了放大器一樣發揮作用,不僅可以將聲音轉化成電壓信號,同時還能在麥克發出信號前增大電壓。這種原始的發射機需要高輸入信號才能工作。當時,電子管還是新鮮事物,並未得到廣泛使用,晶體管更是在很久以後才被發明出來。因此,採用功率強大的碳精電極成為一種必然。

  3.當時的奢侈品
 
當時的奢侈品
  左邊的是一個早期碳精電極麥克風,由埃米爾·貝林納研製,右邊為與麥克風一同使用的話筒。在當時來說,它們都是奢侈品。

  4.超音波麥克風
 
超音波麥克風
  上世紀20年代,菲利普斯·托馬斯在為西屋電氣公司工作時發明了超音波麥克風。托馬斯指出這款裝置非常靈敏,能夠探測到人類聽力範圍以外的振動,因此取名「超音波」。《大眾科學》1924年4月預測,托馬斯的麥克風可能探測到人耳聽不到的超音波昆蟲鳴叫並將其轉化成電信號,允許人類觀察者分析他們聽不到的聲音。
  與自己的其他雄心勃勃的想法相比,托馬斯的超音波麥克風顯得有些平凡無奇。他的「渦流槍」旨在取代傳統煙囪,通過將排放的煙變形為巨大的煙環並射入同溫層,減少浮在低空的煙霧。此外,托馬斯還積極探索利用無線電分配電力的途徑。他認為利用適當的電磁頻率可以看透一個人的心思,簡單地說就是讀心術能夠成為一種可能。有趣的是,他還為音樂界貢獻了自己的聰明才智,發明通過閃光控制的樂器——光電馬林巴琴。

  5.錄音電話機
 
錄音電話機
  外形好似水煙袋的管子將這名商人與一台錄音電話機連接在一起。錄音電話機是第一項用於非專業錄音的技術,最初用在辦公室,錄製口述內容。這款裝置由托馬斯·愛迪生發明,採用與留聲機同樣的原理:聲音振動裝置內的一根金屬針,使其在旋轉的蠟筒上刻出凹槽。蠟筒可以播放最初錄製的聲音,但這種聲音聽起來多少有些恐怖。據推測,追求復古懷舊風格的獨立樂隊可能在不久的將來發行使用蠟筒錄製的單曲。

  6.WMAQ電台
 
WMAQ電台
  在1927年美國聯邦無線電委員會(聯邦通信委員會前身)成立前,無線電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處於沒有監管的狀態。創建電台非常簡單,只需購買發射機和天線即可。1922年,芝加哥AM電台WMAQ開播,一直運營到2000年。早期的很多電台歸零售商或報紙所有,WMAQ也不例外。這家電台最初由Fair百貨商店和《芝加哥時報》共有,信號從Fair百貨商店內發出,充當一種新奇的宣傳廣告,吸引消費者眼球。
  《芝加哥時報》很快意識到電台能夠在傳媒界產生重要影響,隨即買下全部產權。照片中,當時的一個標準碳精電極麥克風安裝在防振支架上。防振支架採用一組彈簧,吸收可能影響麥克風的振動。

  7.哈爾·托坦和泰·柯布
 
哈爾·托坦和泰·柯布
  上世紀20年代,哈爾·托坦曾為芝加哥的WMAQ電台播報比賽。照片於1927年在科米斯基公園比賽現場拍攝,身穿三件套的人就是托坦。站在他旁邊的是泰·柯布以及另外兩外選手——埃迪·柯林斯和比爾·哈納菲爾德。他們正對著一個早期碳精電極麥克風講話。這種麥克風具有雙重用途,一個是傳聲,另一個是對聲音進行放大。放大聲音是早期廣播的關鍵,因為當時的發射機不夠靈敏,無法獲取麥克風輸出的不經放大的聲音。

  8.湯姆·米克斯
 
湯姆·米克斯
  1929年,芝加哥的WMAQ電台,影星湯姆·米克斯與一名少年握手。在電影情節劇興起之初,米克斯是家喻戶曉的超級明星。他塑造的牛仔英雄輪廓鮮明,成為好萊塢歷史上一個經久不衰的典範,被無數人模仿。這種模仿一直持續到約翰·韋恩時代。不懈的努力讓米克斯贏得無數榮譽,曾經登上甲殼蟲樂隊專輯《佩柏軍士孤獨之心俱樂部樂隊》的封面。
  晚年的米克斯以自己的名義力挺熱門廣播節目《The Tom Mix Ralston Straight Shooters》,但他從未在節目中扮演角色。從1933年開播至1950年與聽眾說再見,米克斯一直「有名無實」,節目中的「他」由其他演員飾演。1940年,米克斯與世長辭。

  9.珍妮特·弗蘭納
 
珍妮特·弗蘭納
  1944年巴黎解放後不久,記者珍妮特·弗蘭納錄製巴黎播放的廣播節目《Listen: The Women》。她使用的是RCA 77帶式麥克風。這是早期廣播的標準設備,現已成為現代錄音師的最愛。1925年,弗蘭納成為《紐約客》雜誌的一名投稿人,在巴黎通訊記者的崗位上,她一幹就是50年。她的工作幫助定義了《紐約客》的風格。從上世紀20年代巴黎文學界的狀況到納粹主義的興起,她的報導可謂包羅萬象。
  弗蘭納在美國迎來二戰結束,巴黎解放後又重返巴黎,繼續為《紐約客》撰寫稿件。《Listen: The Women》是她為美國聽眾創作的一個廣播系列短篇節目。這檔節目講述人體在二戰期間的遭遇,曾在「藍網」播出。「藍網」最初是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旗下部門,後因反托拉斯訴訟脫離NBC,並最終成長為NBC的競爭對手美國廣播公司。

作者: paul89566    時間: 2011-8-25 19:02:51

無線電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處於沒有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