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佛法教導安忍,但如果我們處處忍讓,豈不是更成為他人欺侮的對象?
[列印本頁]
作者:
絕對官僚
時間:
2011-9-27 01:18:16
標題:
佛法教導安忍,但如果我們處處忍讓,豈不是更成為他人欺侮的對象?
安忍是佛法中很重要的一環。要達到面對、遇上任何人、任何困境都能以安忍心處待,的確不是一朝一夕能達致的境界。安忍必須與慈悲心並行才能成功。我們佛法中所說的「忍」,並非指畏懼停縮不前的弱者心態。菩薩的安忍與凡夫見到惡人時的懦弱是兩碼子事,不可混淆不清。在遇到蠻不講理的人時,我們應施以慈悲心,心想對方與自己一樣,不過是想得樂離苦而已。把自己代入對方的角度去想一想,自然容易生起慈悲心,從而生起安忍心。我們也可視對方為中毒發瘋的母親;如果你母親中毒發狂,威脅著要殺你打你,你肯定不會以嗔心先把她毒打一頓吧?你的心自然會以慈悲心對待,處處忍讓她。由此可見,能否行忍只取決於你與對方的關係觀念。六道的眾生都曾是我們的慈母。自無始生死輪迴以來,在無數的轉生中,每一位眾生都曾成為我們的母親。眾生的心中充滿著貪、嗔、癡這三毒,所以我們不單不應以嗔心回報,還要同情他們,以忍心對待他們的無理,就像是對待中毒發狂的親母一般。由自己的角度看,嗔心並不利於解決問題及人際不和,反而只會為自己帶來痛苦。被別人以惡意傷害固然是你的不幸,但如果你選擇以嗔心報復,那就更加增深了你的不幸。他人是否對你傷害,並不由你決定,但你是否以嗔心報復,卻完全操縱在你的手裏。如果你也以嗔心回報,受傷害的不只是對方,你自己也在傷害自己。事實上,來自他人的言行並不可能對你造成傷害,你之所以感到委屈只因你對這些言行介懷。有人說過:「如果你是對的一方,你沒需要發脾氣;如果你是錯的一方,你沒資格去發脾氣。」,這才是真正的智慧。配合上深知嗔心的過失及安忍的優點之智慧時,你的安忍亦會較容易生出。每一個人都是你的導師:慈悲的人教你慈悲之道;兇惡的人正在教你忍辱之道。在碰上窮兇極惡、蠻不講理的人時,你反而應該以歡喜心對待,你可不是每天都有機會碰上學習考驗忍耐的良機!他們是你修持安忍、成就功德的福田!或許你仍會懷疑安忍就會被人欺侮,或視它為懦弱的表現。安忍其實是世界上的一股大力量。幾十年前,印度的聖人甘地就單單以「安忍」打敗了整個英國帝國。你看:幾十萬個精英軍人及世界上的一股大力量,最終也要屈服於這個矮小的印度人足下。是軍力及帝國的力大呢?還是安忍的力大?
來源:佛網
作者:
機動戰士
時間:
2011-9-28 09:30:02
引述道家思想;老子的說法.....
上善莫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
安忍就如大地,如如不動,就如大海深邃難測,如同高山安穩,安忍雖會一時令自己陷入難關困境,但是卻能讓自己本身再精再勵,反觀欺人的人,皆只是一時得利,但是背所付出的代價經常是無想像的.
如同水,你可以指責它,毀謗它,但是你沒有它,卻什麼也活不了.欺人的人就像在污染水一樣,終究會有一天,他會為了活命,喝下他原來污染的水.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