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佛教的疑問 [列印本頁]

作者: c293086001    時間: 2011-9-29 19:59:15     標題: 佛教的疑問

第一:在現今的工商社會中佛教是否為反對休閒的宗教?例如:看電影、逛街、打球、登山、旅遊、騎自行車、品茶…等。(好像佛教都在「修行」不是「休閒」)。
第二:佛教是否為反對「積穀防飢」的儲蓄金錢觀的宗教?
第三:若佛教認為世間「苦多於樂」,那麼佛教是否為一個悲觀的宗教?

這是小弟心中一直以來的疑問。懇請網友解答,謝謝。

作者: kesselring    時間: 2011-9-30 09:35:43

本帖最後由 kesselring 於 2011-9-30 13:51 編輯

1.佛教"不鼓勵"休閒,乃至聲色犬馬.因為外務擾亂本心,如脫疆馬,心神放逸.
這麼一來,你將認不清楚自己.難以明心.

2.原始佛教的教誨:比丘不得積蓄長物,防止貪心跟俗物煩心.
雖然供養色身,是為道器,不得蓄財,蓄畜,乃至妻妾奴婢.
在家居士因為有世間因緣,又不像出家眾是世間導師,所以行持沒有這麼嚴格.

3.佛教不是悲觀的宗教,是中道的宗教.告訴您"成住壞空"的法,
讓您了解這是器世間的本來.幫助您看清真相.佛教只是告訴你事實而已.
作者: t0935015    時間: 2011-9-30 11:48:27

大大問的...似乎不太懂向佛過程與心境
樓上大大回答得真是完美~
兩造讓我衝擊受惠著~~
感謝分享~!
作者: william810    時間: 2011-9-30 19:24:52

1. 開版大所稱之休閒若是重眼(如看電影), 耳(聽流行音樂), 鼻(聞酒肉香), 舌(吃美食), 意(性幻想)等等
    讓人起心動念之事則非佛家所認同的, 然這並不等於佛家不同意任何休閒, 如散步, 打坐這類能讓人放
    鬆身心的休閒是被接受的, 所以並不是一切不許, 端看修行者如何看待.
2. 佛陀教導人們唯有放下一切方能擺脫因果報應的循環, 故蓄財蓄物之念亦需放下, 但除非你出世為僧,
    否則也沒人要求你需如此清靜.
3. 佛教並不是悲觀的宗教反倒是個積極的宗教, 如同"人必先置於死地而後生"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意思
    相彷, 是讓人了解了最終的境地之後讓人反思出積極向上之心.
作者: c293086001    時間: 2011-10-5 21:19:25

william810 發表於 2011-9-30 19:24  
1. 開版大所稱之休閒若是重眼(如看電影), 耳(聽流行音樂), 鼻(聞酒肉香), 舌(吃美食), 意(性幻想)等等
     ...

william810大德講得很中肯,我明白了!其他人也講得很好。在下感恩合十。
作者: 洪茂    時間: 2011-10-8 19:38:40

相信.現在西方的科學家.也回頭來研究東方的古老祖先的智慧.
也證實了一些事情.
作者: caesar25    時間: 2012-4-9 10:43:46

在彌陀淨土 人們是在遊戲中完成學業 ..

是行住坐臥不離佛 遊戲神通也不離佛 ..

看電影、逛街、打球、登山、旅遊、騎自行車、品茶..

只要不離佛.. 何必自我設限二分法..

(二)至於積財傷道 也是有方便法 大原則應該是不為私有..

現在接引大眾認識佛法 宣傳也是很重要 這就需要金錢..

作為公共資產 為大眾服務 也是利他行為 ..

(三)苦多於樂是事實 無關悲觀..是慈悲和智慧


作者: ghjgajg    時間: 2012-4-9 20:47:56

第一:佛教絕不是反對休閒的宗教!  所謂禪在生活之中, 既然要在休閒中修行, 試問例如:看電影、旅遊、騎自行車、品茶…等。(尊駕有真正用心的得到"休閒"?換言之, 尊駕真的閒了嗎? 品出生活中的禪機了嗎?)

第二:佛教絕對不反對「積穀防飢」的儲蓄金錢觀的宗教! (尊駕存了錢, 可以幫助修道的人...安心修行..生活少煩惱了..可以安心修行..試問..尊駕...存錢只會吃喝及生活而已嗎?)

第三:佛教認為世間「苦多於樂」,可是佛教不是一個悲觀的宗教! (尊駕是質疑人生是樂多於苦嗎? 試問尊駕...人生必經之路...生老病死...是無動於衷嗎?  如果真的是...可以對生老病死...無動於衷...請接受我個人頂禮...不簡單啊...失敬失敬!)
作者: c293086001    時間: 2012-4-9 23:11:22

ghjgajg 發表於 2012-4-9 20:47  
第一:佛教絕不是反對休閒的宗教!  所謂禪在生活之中, 既然要在休閒中修行, 試問例如:看電影、旅遊、騎自 ...

我想大德也是想幫我解答吧!但大德用字遣詞,讓我感到很尖銳喔!

我開這個版已是去年九月份的事,當時有一些不明白的地方,所以想請教諸先進,起心動念並非質疑!若讓人有所誤解之處,是我該反省。「kesselrin」善知識,法施己經講很清楚,我感到歡喜。

你提到「存了錢, 可以幫助修道的人」這也是我認同的。感恩您的回答!謝謝。

作者: ghjgajg    時間: 2012-4-10 06:32:16

c293086001 發表於 2012-4-9 23:11  
我想大德也是想幫我解答吧!但大德用字遣詞,讓我感到很尖銳喔!

我開這個版已是去年九月份的事,當時有 ...

感到很尖銳?

免驚啦.....  

俗話說.....烏龜怕鐵鎚.....我就是那隻烏龜.....敲醒我...敲醒我......

同時反作用力...看看可有機緣....點醒...有緣人....

....勇往直前....拉我一把.....

..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