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達摩祖師〞與〝鞋〞的禪機 [列印本頁]

作者: 飛天小妘    時間: 2011-10-18 20:26:14     標題: 〝達摩祖師〞與〝鞋〞的禪機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nian1314520    時間: 2011-10-19 11:38:07

回應與師兄討論此話題:
首先在下我何德何能擔當起“教誨”與“開示”兩者重責呢?師兄太抬舉在下我了,讓感到相當慚愧呀~
『參禪』並不是限於外禪與內禪兩者,而是運用用自己的『心』去開悟或是頓悟一些禪機的真理。昔日的慧可大師能夠悟禪其中的真理,他有見性、修性的一種智慧。
智慧是來自於兩種分別是:觀自在、自悟性這兩者的心。這心要有佛性才能參禪其中的奧妙,那麼;修行之心應該像一面鏡子,永遠不執著任何事物。
所謂的“見性”就是對於自己本性,而本性是因人而異的本性。在波密多心經有提到『觀自在』,這『觀自在』課程中就很多禪機了,譬如說好了,前一秒鐘知道事情但是又是不知道什麼事情,現在時間知道什麼事情但是又是不知道什麼事情,後一秒鐘不知道什麼事情但是又是知道什麼事情了。請問這樣意境師兄您能體悟到嗎?

作者: 飛天小妘    時間: 2011-10-20 17:13:27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nian1314520    時間: 2011-10-20 17:36:59

飛天小妘 發表於 2011-10-20 17:13  
我無法體會此意境!可否請問師兄,此【意境】,是第幾【識】的能為?謝謝! ...

回應師兄的問題:
這是第八意識。這種意識是用一種“心觀意識”,並不是可以任何用言語或是行為所能取代之。這樣清楚嗎?

作者: helper197    時間: 2011-10-20 21:32:14


    嗨嗨  大師您好:

          小弟也有一個疑惑,   誠如您所說「修行之心應該像一面鏡子,永遠不執著任何事物」
  
          當我執著這個問題 其實就是對立與執念   但,我還是想了解的是

          1. 佛法分許多法們  ,  許多種類
          2. 燒香拜佛建廟
         

          1.既然已經領悟到一境界 為何無法放棄修成佛,而單純以修行為念?
          2.如燒香燒金紙 既然有一定佛性的人已經可以體悟或者修行到一定程度, 為何還放不開 繼續燒香 燒金紙?
         
          請大大師 開導一下  謝謝您  :D
作者: 飛天小妘    時間: 2011-10-20 22:08: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nian1314520    時間: 2011-10-20 22:37:37

helper197 發表於 2011-10-20 21:32  
嗨嗨  大師您好:

          小弟也有一個疑惑,   誠如您所說「修行之心應該像一面鏡子,永遠不執著 ...

回應師兄的問題:
這位師兄在下我不敢於大師相稱,在下我只是一位凡夫俗子之人,不過;還是要謝謝師兄您提出這個兩問題:
1“修行”基本上是給一般最初入門者的一個尊稱,您提到「棄修成佛」的這是另外一種有些高的境界,例如說:我們看到“降龍尊者”(濟公師父),祂所吃的食物幾乎都是葷食對吧?那是祂的色身表演給眾生看的而已,旦祂實際上靈體完全絕不沾葷食。這樣比喻希望師兄您瞭解其中的含意。
2人,我們人修行到達到某個程度,為何還放不開,繼續燒香、燒金紙?這有就談到了「執心」的問題了:
例如說:按照常理而言,在天界上這些「得道成仙」的仙人們並不需要用到這人間所化的金紙了,俗語說:我們人間所需要是金錢,仙佛們需要的香煙,這種說法是基本的,而最高境界已經不需要燒金紙錢了。燒金紙是我們凡間尊敬天界的一種敬意,並無實質的意義!
至於燒香是一種我們人與天界、地界溝通上橋樑。

作者: helper197    時間: 2011-10-20 22:45:13     標題: 而或

本帖最後由 helper197 於 2011-10-20 22:47 編輯

          嗨嗨 大師您好

             是  第一點您這樣說明 小弟稍微明白

              第二點的話 「燒香是一種我們人與天界、地界溝通上橋樑。」  有一位友人跟我提到  無無極  在於終究皆是「無」 既然無,或甚至神靈只是眾生內心所應

             而了解到無無極的狀態下  為何還有 所謂溝通的橋樑?  而不是 因心靈所應 而溝通呢 而或如果真為當下所能理解中的橋樑

     那修行到一定境界為何都不能悟呢 究竟已經修為到一定程度..

            感謝您 :D
作者: nian1314520    時間: 2011-10-20 23:13:00

飛天小妘 發表於 2011-10-20 22:08  
第八識,是一至六識加上七識〔末那識﹚,就是全部【鏡】識,的反射,此識有〝用〞時,就有善有惡!無〝用〞 ...

回應師兄的問題:
【見修】:何謂“見修”:「見修」並不是一般人所見聞,更不是自己的心所見聞,而是一種意境所「見修」換言之;自然之心的修持。
“用”心觀是我執在觀,也是說「主觀意識」。“用”卻不能在同時並用於眼、身、心的意境上,這樣容易起了無明,應該說是“用”在於“佛性”吧?也可以解釋成“無我”的境界。
【見性】:何謂:“見性”:「見性」是由觀自在當中去修持一切佛法,讓自己不斷精進,已達到某種境界。而這種境界是無法用語言或是文字所說。
我知道這種境界,可惜我的表達能力差異人意,所以;無法表達,很對不起!

作者: nian1314520    時間: 2011-10-20 23:29:25

helper197 發表於 2011-10-20 22:45  
嗨嗨 大師您好

             是  第一點您這樣說明 小弟稍微明白

回應師兄的問題:
我們人的“悟道”是有瓶頸的,這是因為我們有七情六慾之心、凡夫俗子之心、、、等等很多因素在自己的心不停的循環中,那如果想要突破這瓶頸的話,要放空一切的雜念!

作者: 飛天小妘    時間: 2011-10-21 18:26:49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tts8888    時間: 2011-10-21 20:41:41

真是高 高來高去 所為何因  住心 (欣住) OK啦
作者: 飛天小妘    時間: 2011-10-21 22:13:32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nian1314520    時間: 2011-10-22 01:23:39

飛天小妘 發表於 2011-10-21 18:26  
頭先還是感謝師兄︰但從師兄的文章,我真很難找出那個〝東西〞出來,或者法門不同故吧?我所謂的【用】, ...

回應師兄的問題:
請恕在下我直言,師兄您所修的是正規的『禪學法門』,您會用正統禪學來說明一切,這表示您很認真又努力的學習過程,這是真正懂得修禪學的意境,讓在下我萬分佩服您這份善心,很值得當在下我的師父了,這是真的在下我不敢狂言亂語唷!

那在下我個人所修行到是『自然禪學』,什麼是『自然禪學』就是一種大自然中所隱藏的參禪之意境中,因此;宗教禪學與自然禪學是不一樣的法門,師兄您能夠體悟嗎?
再說淺顯一點好了,師兄您在學校中是中規中矩的佛門弟子唸書之人,而我是一種以自然法則之中判讀禪機或是參禪之人。這樣明白我說明清楚了嗎?
作者: tts8888    時間: 2011-10-22 20:16:56

飛天小妘 發表於 2011-10-21 22:13  
這句話,真得不錯!但是要﹙欣住﹚也要在那一點的境界,才會有日後的進步,有的人高來高去是虎爛的,你也 ...

不追求那一點的境界 也就欣住了 不是嗎 !!
無執的話不會有台的? 我也很懷疑 但選擇相信 因小弟無修無為 .
作者: 飛天小妘    時間: 2011-10-23 12:10: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tts8888    時間: 2011-10-25 18:37:41

飛天小妘 發表於 2011-10-23 12:10  
你太客氣了,我才是無修為的人!我說的欣住那一點就是【實中求迷,迷中求實】。

簡單說是在靠實修持中, ...

師兄所言甚是 小弟受教了
作者: senspride    時間: 2011-11-4 00:36:16

人總以為有一物可得,就貪、瞋、癡,是事障.
人總以為有一法可得,就有教派之爭,是理障.
事是有為,有生滅.理是無為,不生不滅.

作者: 秋名山車神    時間: 2011-11-5 03:22:00

nian1314520 發表於 2011-10-22 01:23  
回應師兄的問題:
請恕在下我直言,師兄您所修的是正規的『禪學法門』,您會用正統禪學來說明一切,這表 ...

二位大大好: 其實眾多法門中~或經書上的釋意~都是一個參考~畢竟怎麼修~怎麼走~或是依照那本經書或論點走~很難有個標準~其實二位大大都明瞭~不管依什麼法門修行~到最後認可認證的單位~也是(上面)~你們都知道一個(知識)~這世修不過~下世在修~下世修不過~下下世再修~一直輪轉著~
作者: 秋名山車神    時間: 2011-11-5 03:33:55

舉例:一位老婦在廟內當義工煮食~煮給廟中不管是和尚或香客吃~她也沒刻意去念經或看經書或作什麼法門的修行~她只知道要當個義工~幫忙別人~廟中假使有五十位憎侶~他在無所求的心態下很隨意的心~只求當個義工~中餐五十人用膳~晚餐五十人用膳~她一天積了一百個善~結果一年過一年~作了好幾年~她過關了受到上面的肯定~功德圓滿~可是有一天她當完義工回家時~慘遭車禍去世~很多信徒都認為她作了那麼多善事又當義工~怎麼神明不救? 可是高深靈修者經查原來她功德圓滿~上面已經要收她回去~只是用這種方式收她回去~故我才知道~修行法門萬教歸一~無論出發點是什麼~只要好好修行~終會有成功的一天   ^^末學淺見 多多包涵
作者: nian1314520    時間: 2011-11-5 15:52:44

秋名山車神 發表於 2011-11-5 03:22  
二位大大好: 其實眾多法門中~或經書上的釋意~都是一個參考~畢竟怎麼修~怎麼走~或是依照那本經書或論點走~ ...

回應好友的話語:
你所說的話,非常中肯我喜歡呀!

作者: 秋名山車神    時間: 2011-11-5 16:15:19

很高興跟大家交流~^___^修行的路是自己的~怎麼走自己去評估~請大家多多交流~互惠成長
作者: goodfriend    時間: 2011-11-28 00:58:18

nian1314520 發表於 2011-10-20 23:29  
回應師兄的問題:
我們人的“悟道”是有瓶頸的,這是因為我們有七情六慾之心、凡夫俗子之心、、、等等很 ...

要如何放空一切的雜念??
我知道"打坐"可以
但是在沒打坐時,又要如何放空一切雜念?


作者: nian1314520    時間: 2011-11-28 09:49:42

goodfriend 發表於 2011-11-28 00:58  
要如何放空一切的雜念??
我知道"打坐"可以
但是在沒打坐時,又要如何放空一切雜念?

回應師兄的話語:
要如何“放空”一切雜念?我個人認為想要“放空”雜念,最重要一點人的『心的定位』何在?因為每個人的心思上都有不同定位。比如說把心思定位放在修行時,那麼就要自己的智慧去排除自己雜念,這就是所謂個人修行的功夫。

作者: goodfriend    時間: 2011-11-28 13:42:10

nian1314520 發表於 2011-11-28 09:49  
回應師兄的話語:
要如何“放空”一切雜念?我個人認為想要“放空”雜念,最重要一點人的『心的定位』何 ...

這樣...還有一個"用自己的智慧去排除雜念"的念!
作者: nian1314520    時間: 2011-11-28 14:32:09

回應師兄的話語:
嗯,用智慧排除雜唸唷!這樣比較開悟。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