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摔角迷應該要認清一個重要的觀念:「職業摔角是一種表演」
雖然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這些職業摔角比賽,WWE、TNA,或是日本的 NJPW、AJPW…等,一樣是在擂台內進行,就像是拳擊賽、格鬥技大戰… 之類的比賽,競爭非常激烈,實在為那些被摔、被打的選手捏一把冷汗。但,職業摔角到底不同在哪裡?
從美國 80年代,摔角聯盟 World Wrestling Federation ( WWF ) 就已經將職業摔角定義成「運動娛樂」( Sports Entertainment ),「職業摔角不再像是籃球、棒球、拳擊,是屬於競爭性的運動,而是充滿娛樂、表演性質的運動」。
也就是說,雖然我們看到電視節目上,選手為了獲勝比賽,為了冠軍腰帶、或為了私人恩怨、或為了拿下優勝,全都是屬於表演。不論是被摔、摔人、被打、打人,又或是把對方摔破桌子、用椅子打破對手的頭、丟上圖釘、第三者鬧場… 現今你看到的一切,全都是為了觀眾而設計出來的表演!
目前美國最大的摔角公司:世界摔角娛樂 ( World Wrestling Entertainment ),就已經明確的表達「娛樂」的成分。大部分摔角迷認為,娛樂指的是安排劇情。事實上,這個「E」的意義更廣泛,它所專指的,「就是擂台上的摔角比賽,是娛樂觀眾的表演,而不再是運動競賽」。
摔角選手所使用的摔角技,或是攻擊、鎖住對手,都是「你出招、我配合」的表演。為了讓對方有所的表現,摔角選手都會配合對方的摔角技。當 Triple H 要以終結技 Pedigree 時,選手就會配合彎腰、躍起、著地,完成表演;當 The Undertaker 要使用插墓碑落下 ( Tombstone Piledriver ) 時,選手就會配合扛起、環腰、落下這些步驟。摔角技都是互相配合的表演。
但是配合對手的動作,讓自己被摔、被打,還不太算是「套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