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印度教] 摩訶婆羅多 ( Mahabharata )[6p]
[列印本頁]
作者:
yee7777
時間:
2011-11-1 22:34:14
標題:
[印度教] 摩訶婆羅多 ( Mahabharata )[6p]
本帖最後由 yee7777 於 2014-1-1 10:09 編輯
2011-11-23 18:02:50 上傳
下載附件
(14.51 KB)
2011-11-23 18:02:48 上傳
下載附件
(8.58 KB)
《摩訶婆羅多》是古印度兩大著名梵文史詩之一,另一部是《羅摩衍那》。摩訶婆羅多全長74000頌(古印度常用的詩體單位,每頌兩行32個音節),此外還有一些散文句,總共有180萬個單詞,是世界上最長的史詩之一,是《羅摩衍那》的四倍,相當《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總合的10倍。
2011-11-23 18:02:49 上傳
下載附件
(13.54 KB)
「摩訶婆羅多」意思是「偉大的婆羅多王後裔」,摩訶(Maha)是偉大的意思,講述的據說是創立印度王國的婆羅多王後裔的故事,在古代印度以口頭吟誦的方式創作流行,後來流傳到亞洲各國如印尼、柬埔寨、泰國、寮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國度,是亞洲文化的遠古源頭之一。
2011-11-1 22:34:02 上傳
下載附件
(21.55 KB)
《摩訶婆羅多》時代的婆羅多王朝(印度王國)地圖
《摩訶婆羅多》成書於公元3世紀到5世紀之間。傳統說法稱史詩的作者為廣博仙人,但此人可能是傳說中的人物,現今無法考證。抄錄者為象頭神(格涅沙 Shri Ganesha),原始故事一直在民間流行,最早可以上述到公元前5世紀左右。
2011-11-23 18:02:49 上傳
下載附件
(11.35 KB)
《摩訶婆羅多》對印度文化和印度教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正如書中第一句說的:「這裡有的東西,在所有地方都存在;這裡沒有的東西,任何地方都找不到。」德國語言學家洪堡曾無比推崇:「《摩訶婆羅多》的這個插話是最美的,或許也是我們所知一切文學中,唯一真正的哲學詩」
2011-11-23 18:02:48 上傳
下載附件
(71.34 KB)
故事主要講俱盧家族的兩兄弟,持國和般度的後代,為爭奪王位進行的戰鬥,最終導致發生俱盧之野的大戰。故事以黑天的死,王朝覆滅,般度家族的兄弟升入天堂為結尾。意味著印度歷史上第四階段黑鐵時代的開始,這時人們失去尊貴的價值觀,喪失了道德、勇敢和公正的行為。在摩訶婆羅多中,許多具有高尚道德的人為了自己的價值觀和持國家族戰鬥在一起,例如毗濕摩,發誓一直保護國王難敵,不管他的地位怎樣變化,雖然他知道般度家族最終會勝利。
《摩訶婆羅多》不僅僅是講述一個故事,廣博仙人在書中說,本書的目的是闡明人生的四個目標:愛、財、法和解脫,許多印度人相信人生的最終目標是達到解脫,其中業和法在摩訶婆羅多中佔據了主要位置。
《摩訶婆羅多》中包括了大量的印度神話和哲學觀念,有許多神靈和哲學寓言故事。
附件:
220px-EpicIndia.jpg
(2011-11-1 22:34:02, 21.55 KB) / 下載次數 9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zQzOTA3fDcxNzU3ZWE2fDE3NTI5NjIxMjh8MHww
附件:
1214839779.jpg
(2011-11-23 18:02:48, 71.34 KB) / 下載次數 6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OTIyOTY0fGRlZTAxZGVlfDE3NTI5NjIxMjh8MHww
附件:
imagesCA3HS2LF.jpg
(2011-11-23 18:02:48, 8.58 KB) / 下載次數 8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OTIyOTY2fGYzMDA1N2RifDE3NTI5NjIxMjh8MHww
附件:
imagesCACUNBRJ.jpg
(2011-11-23 18:02:49, 11.35 KB) / 下載次數 7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OTIyOTY3fGQ3NmQ0NWMxfDE3NTI5NjIxMjh8MHww
附件:
imagesCAHQ87HI.jpg
(2011-11-23 18:02:49, 13.54 KB) / 下載次數 7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OTIyOTY4fDVjYzIzY2Y3fDE3NTI5NjIxMjh8MHww
附件:
imagesCAYWFHVE.jpg
(2011-11-23 18:02:50, 14.51 KB) / 下載次數 8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OTIyOTcwfDRjMmFkYTAzfDE3NTI5NjIxMjh8MHww
作者:
yee7777
時間:
2013-12-31 21:13:50
2013-12-31 21:13:26 上傳
下載附件
(3.97 KB)
廣博仙人著名的仙人,被認為是往世書的作者,並將最原始的吠陀經編撰出四大部。他也被說成是大史詩摩訶婆羅多的作者。沒有什麼證據說明毗耶娑這個人物確實存在過。「毗耶娑」在梵語裡的字面意思是「分開者」,一些學者因此推定這個人名實際上只是「編寫者」的意思,而典籍本身是由印度各地許多不同的作者分別寫成的。
附件:
5555.jpg
(2013-12-31 21:13:26, 3.97 KB) / 下載次數 7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zQxMjgzMHw3Y2QwMGZmOXwxNzUyOTYyMTI4fDB8MA%3D%3D
作者:
yee7777
時間:
2014-1-13 19:38:58
2014-1-13 19:38:49 上傳
下載附件
(29 KB)
羅摩衍那(梵語:रामायण,Rāmāyaṇa,意思為「羅摩的歷險經歷」)是印度兩大史詩之一、另一部是《摩訶婆羅多》。作者是詩人蟻垤,或譯跋彌(Valmiki),共分為七章,24,000對對句。內容主要講述拘薩羅國王子羅摩(Rama)和他妻子悉多(Sita)的故事。羅摩衍那和另一部更長的史詩《摩訶婆羅多》是印度文化的基礎,對印度文學、宗教的發展有相當大的作用,中國文學作品中的《西遊記》也受到它的影響。羅摩在印度文化中的地位甚至相當於耶穌在基督教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羅摩衍那成書不早於公元前300年,第二章到第六章是原作,第一章和第七章可能是後來(不早於公元前200年)補充進去的,原作將羅摩描繪成一位理想的英雄,但後來補充的部分將羅摩說成是毗濕奴的化身,兩部分的文筆也不一致。
原書依據吠陀體系推算,羅摩和羅剎魔王羅波那(Ravana)之間的戰爭發生在公元前878,142年,印度傳統的曆書都是根據這種推算編製的,但是並不為現代歷史學家所接受。
印度傳統認為羅摩是毗濕奴的化身,他殺死魔王羅波那,確立了人間的宗教和道德標準,神曾經答應蟻垤,只要山海還存在,人們就仍然需要閱讀羅摩衍那。
附件:
下載.jpg
(2014-1-13 19:38:49, 29 KB) / 下載次數 6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zQ4ODkzMHxhNjVlOWU4NXwxNzUyOTYyMTI4fDB8MA%3D%3D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