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平鎮福明宮
[列印本頁]
作者:
絕對官僚
時間:
2011-11-16 01:44:34
標題:
平鎮福明宮
位於桃園縣平鎮市雙連里雙連坡10之2號的平鎮福明宮,主祀三官大帝,是座歷史相當悠久的廟宇,也因此信徒眾多,香火鼎盛,是平鎮地區遠近馳名的廟宇之一,更是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
【廟宇沿革】
福明宮的緣起可溯至清初,當時從唐山渡海來台的謝姓先民,由於需冒著葬身魚腹之險,強渡黑水溝(台灣海峽),在前途未卜之下,莫不冀望航海平安,因此自福建漳州奉請三官大帝香爐隨行護佑。先民平安來台後,便於雙連坡大莊定居。至清乾隆五十四年〈西元1789年〉,在台北觀音山八里岔〈今新北市八里區〉墾拓的劉奇珍、劉華珍、劉璞珍三兄弟,移居雙連坡大莊,而向原來墾拓,但之移居中壢市洽西里的謝姓業主購地開墾,並共同建廟供奉開基主神三官大帝。直至民國七十一年(西元1982年),地方人士倡議興建大廟,選中雙龍福德祠邊土地興建迄今。
【祀神傳說】
三官大帝指的是天官、地官和水官。中國自古即有祭祀天地水的禮儀,但當時只有皇帝有權祭祀,庶民百姓只能祭祖。直到東漢時,張陵創立天師道,就以祭祀天地水三官,上三官手書作為道教徒請禱治病的方法。另外,在《神仙通鑑》載:「天官,堯也。地官,舜也。水官,禹也。」乃因堯定天時,以齊七政,是為天官;舜畫十二州,以安百姓,視為地官;禹治洪水,以奠居民,是為水官。至南北朝時,天地水三官神祇就與上中下三元節氣合而為一。因此天官名為上元一品賜福天官,即「紫微大帝」,隸屬玉清境,每逢正月十五日,即下人間,校定人之罪福,故稱「天官賜福」。地官名為中元二品赦罪地官,即「清虛大帝」,隸屬上清境,每逢七月十五日,即來人間,校戒罪福,為人赦罪,故稱「地官赦罪」。水官名為下元三品解厄水官,即「洞陰大帝」,隸屬玉清境,每逢十月十五日,即來人間,校戒罪福,為人消災,故稱「水官解厄」。所以祭祀三官大帝即祈求能賜福、赦罪、解厄。
【特色】
據傳福明宮興建時,曾挖掘出一根鬚班奇異的古木,認為是早年大樹為保護牧牛童,而被雷電劈擊,因而邀名師整雕成高九台尺,寬圍九台尺的天然神,尊稱為「福祿壽財神爺」,如今安座於福明宮財神殿。
來源:文建會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