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掌中乾坤─布袋戲{2p}
[列印本頁]
作者:
chen1490
時間:
2011-11-21 21:04:33
標題:
掌中乾坤─布袋戲{2p}
本鄉傳統布袋戲曾有段風光歲月,尤其在五十、六十年代的輝煌時期,戲院裡場場客滿,迎神廟會或酬神慶典的野台戲也人山人海,家家戶戶抬板凳、搬椅子佔位觀賞,晚上的主軸戲碼上演更是一位難求。但從七十年代以後已日漸式微。
大社鄉原有七個布袋戲團,早年穿梭各地,白天演忠孝節義,晚上則是刀光劍影的金光戲。但現在較常受邀演出只剩新國興掌中戲團與五洲東興新藝團。野台布袋戲被近年崛起的聲光媒體打的潰不成軍,日漸沒落,劇團不敷成本,但這兩團尚未輕言放棄,堅守最後城池。
新國興掌中藝團創團三十餘年,歷經祖孫三代傳承。創團人是已故王允老先生,六十年代帶著徒孫到處接戲「拼台」,打響名號;而後次子王福楠繼起接棒,將家族布袋戲事業推到頂峰,提起「新國興」本鄉街坊無人不曉。
現在正表演的布袋戲
現任團長王寶順為家中第三代,原本在電台當播音員,經祖父、父親的調教,十七歲就上台操演,之後接下劇團事業。王寶順表示:由於不想讓布袋戲這項技藝走入歷史,遂自告奮勇接棒。他與弟弟寶程、寶團合力傳承這項技藝,期望能在自己手中讓布袋重回六十年代的輝煌時期。
五洲東興掌中戲團,團主何東春先生,今年七十歲,十八歲從田寮搬到本鄉居住,他十五歲就拜路竹「五洲文化團」蔡文莊、洪文選師父師傅學掌中戲,歷經三年四個月才學成出師,其中當然隨戲團到各地戲院流浪演出。因洪師父師承木偶戲國寶黃海岱先生(黃俊雄大師的父親),所以何先生是五洲園派的第三代傳人。在最風光歲月的當時,最叫座的戲碼是聞名的「顏回一生傳」。餵了不讓布袋戲失傳,他也傳給兒子何艷旗和徒弟李世聰(本鄉觀音村人)。
以前小木偶到現代大木偶
資料來源:
掌中乾坤─布袋戲
作者:
TOEFL
時間:
2011-12-10 17:53:10
一炮雙響活動
我從小就喜歡看黃俊雄布袋戲 雲州大儒俠長大的 史豔文 哈麥兩齒 劉三 怪老子 小金剛 幽靈馬車 黑白郎君 秦假仙 苦海女神龍 如夢生
別人的失敗就是我的快樂”,黑白郎君南宮恨
電視布袋戲時期,是現代布袋戲影響台灣最深的階段。不僅高達97%超高實質收視率一時造成社會話題,甚至連劇中的許多人物,至今仍影響台灣民眾的生活習慣。比方模仿布袋戲,而在現實中由真人扮演的孝女白瓊,現今仍是部分台灣民間道教喪禮中常見的科儀角色。又比方,若有政治人物在背後操縱事件,台灣輿論會說此人是藏鏡人。然而孝女白瓊與藏鏡人,都僅是當時電視布袋戲的角色之一。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