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
浸信會信仰的特色可以用七個英語短句表達,而其每一句開頭的字母拼起來剛好是「BAPTIST」,即「浸信會」的英文。 浸信會以《聖經》作為信仰和實踐的最高權威(若干宗派在《聖經》之上還加上教會或是信條)。一般說來浸信會中對於特定神學立場的執著是比較淡的。浸會中可能有加爾文主義者(以司布真為例),也有亞米念主義者;可能有時代主義的支持者,也有恩約神學的擁護者。從歷史的觀點來看,浸會中的神學是豐富而多樣的。
Biblical authority 認識和肯定《聖經》的權威
Autonomy of the local church 自主的地方教會
Priesthood of the believer 信徒皆祭司(信徒都是人人平等的)
Two ordinances - Believer's Baptism and Symbolic Communion 兩種教會禮儀-信徒的浸禮與紀念性質的主餐
Individual soul liberty 人有上帝所賜的自由意志來選擇他的信仰,但人也要對自己自由意志的行使負責任
Separation of Church and State 政教分離
Two offices of the church - Pastor and Deacon 牧師和執事作為教會僕人的職份
另一種版本:
Believer's baptism 信徒的浸禮
Autonomy of the local congregation within the associational framework 自治而互助的地方會眾
Primacy of Scripture 《聖經》首要和卓越的地位
True believers only in the church 真信徒組成的教會
Individual competency and the believer's priesthood 在聖靈引導下人人都有能力認識上帝以及人人皆祭司
Separation of Church and State 政教分離
Two ordinances 兩種教會禮儀-浸禮與紀念性質的主餐
對聖禮的態度
浸禮
浸信會強調只須一次的信徒浸禮(Believer Immerse),即指受浸者必須已是蒙恩得救的信徒,並且全身要浸入水中,而非點水禮或灑水禮。因此,浸信會反對為嬰兒舉行洗禮。但只受過點水禮的信徒,需要再次受浸。但已受浸的信徒,若受浸時已清楚是蒙恩得救,就不須要再浸。
主餐
一般分為開放式和封閉式。主張開放式的教會,相信「信徒皆祭司」;因此,只要是蒙恩得救的信徒都可以領主餐。但封閉式乃依「會友制」的架構,認為沒有接受浸禮者為非會友,不能領主餐。有些甚至必須是該堂會的會友才能領主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