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尾牙與做牙
[列印本頁]
作者:
ntyang1961
時間:
2011-12-5 01:48:47
標題:
尾牙與做牙
尾牙與做牙
尾牙是屬於勞資共聚的民俗節令。
牙,原指市集交易的經紀人。
古代期約易物稱為「互市」,唐代因書「互」似「牙」,故轉書為牙。自唐宋稱交易仲介者為牙人、牙檜、牙郎或牙保 ; 以經營貿易為業之商行稱為牙行 ; 營業執照是為「牙帖」;營利所得稅稱為「牙稅」 ; 佣金則謂「牙錢」;而每月初二、十六日供員工肉食即為「牙祭」。
台灣工商業者每逢初二、十六日輒以牲醴、金紙祭祀土地公,祈求財利俗稱「做牙」。
其中農曆正月初二首度做牙謂之「頭牙」,農曆十二月十六日最後一次則稱為「尾牙」。
這種「做牙」習俗顯然是由古代朔望互市、翌日牙祭之俗演化而來。
台灣的做牙祭是工商界專有的習俗,其他行業並不舉行。
做牙儀式多在商店門口擺設香案祭拜土地公,其規模較一般祭典簡略,是屬於個別祭祀。
做牙之後的祭品通常用來分享同仁犒賞員工,因此做牙並不僅是商人求財祈福的宗教祭儀,也是僱傭之間交流聚會的聯誼活動。
做牙餐敘在傳統社會中成為勞資溝通、協調最基本方式,其中叉以年終尾牙最為盛大隆重。
往昔僱主決定員工來年去留,都選訂在尾牙餐會揭曉。
台灣俗諺 : 「吃尾牙面憂憂。
吃頭牙撚嘴鬚」,意謂尾牙宴事關工作去留,因此員工赴宴時總是提心吊膽,面帶憂容?
頭牙宴代表職位已獲得慰留,故能歡喜從容。
可見尾牙卻實令「吃頭路人」感到不安,特別是在勞工權益未受重視的傳統社會。
尾牙宴的主菜是白斬雞,僱主將要解聘任何員工,則以雞頭相向,假如被免職的不只一人則執筷子夾起雞頭分別朝向將被「辭頭路」者。
凡是尾牙雞頭所指員工,即表示明年請另謀高就,這種暗喻方式勞資雙方心照不宣,毋須口頭辭退也不必書面通知,這是台灣民間傳統的免職風俗。
假如僱主不想解聘任何員工,則將雞頭朝向自己或將雞頭拿掉以示全體慰留。
一般而言,除非員工犯下嚴重過失,否則僱主很少會在平時開除不適任者,通常都會等待年終尾牙再行辭退,其實與現代社會一年一聘的道理是相同的,而且在解聘離職之前以饗宴餞別,其實也很具有人情味。
至於尾牙辭退員工為何要以雞頭相向表示,我想這是因為雞在民間習俗中是代表「家」和「加」,因為「雞」在台語中與「家」和「加」同音,因此喜慶宴會通常是以雞象徵起家或增添福壽之意,「家」也有多出來之意,在尾牙時則以雞頭所指表示多餘之人,應自行離職。
尾牙宴除有決定員工去留的作用之外,也有酬謝同仁一年辛勞籍以慰勞員工的用意。
台灣的宗教慶典、歲時節令都是家人團圓,親友歡聚,唯有尾牙是純屬工作同仁聯誼聚會亡的節日,且平時由於階級的差別,長官與都屬、老板與員工鮮有同桌共食的機會,唯有牙祭餐敘特別是年終尾牙,僱傭之間可以藉機共聚酬謝辛勞,顯見尾牙知重要性。
尾牙習俗目前依然普遍流傳,且不僅限於工商業者,其他各業也都比照舉行,所宴請對象則擴充為來往廠商、客戶甚至政府官員、民意代表,而尾牙聚餐也未必訂在十二月十六日,這種質變使尾牙成為一項例行性的交際應酬,許多人在這段期間都必須忙於赴宴到處應酬,這與傳統尾牙決定員工去留、酬謝同仁辛努的原始用意已相去甚遠。
資料來源:搜尋自網路
作者:
TOYOTM
時間:
2011-12-5 19:58:52
『一砲雙響活動』
尾牙 這兩個吃頭人最愛的文字 做牙 就生疏多了 還好有〈版大〉的好文 分享
才算是明明白白了
想起來 尾牙 也算是近了 接下去 春節 年假 一年完美地結束 就算是見仁見智也時和年豐吧
知足常樂 知足常樂 知足常樂 大家加油
作者:
kk50301
時間:
2011-12-8 22:49:50
一砲雙響
尾牙真是每個員工最期待的事情了
只不過這幾年的景氣真的不大好
好多公司都沒尾牙了...
作者:
TOEFL
時間:
2011-12-10 13:08:02
一砲雙響活動
尾牙真的是每個員工過年前最期待的事情了 當然也是非常期待公司所辦的尾牙活動中的獎金禮品是否豐盛阿 哈哈哈還有年終獎金的多寡阿 多的話好過年 少的話 過年就有點辛苦了 我想這種情形大家應該都有親身體驗過 都知道錢的多寡 是非常重要的
只不過我看這幾年的景氣真的不是大那麼好阿 物價還一直往上飆升阿 真的是苦了我們這些一般老百姓阿 不過公家機關就過的很好 讓人看了很刺眼阿
現在也是有好多公司都沒尾牙了 嗚嗚嗚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