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迪化街
[列印本頁]
作者:
絕對官僚
時間:
2011-12-7 18:00:20
標題:
迪化街
迪化街是台北市唯一現存的老街,並以辦年貨聞名全國,不過一般所熟知的迪化街,指的是台北大橋以南的迪化街一段。「迪化街」之街名在戰後得名,國民政府接收台灣時,將原本日本人路段式的「町」名改採用路線式街路名,以新疆省會「迪化」作為這一條大稻埕名街道的主名稱。
迪化街是清末大稻埕商圈的核心市街,是台灣南北貨、茶葉、中藥和布匹等批發貨的集散地,更勾畫出台灣商業發達史的初貌,俗諺「不在迪化街打滾過,沒有資格談生意」,更證實了迪化街商業人才輩出。
迪化街的歷史沿革,可分作清末、日治和光復後三個階段:
(1)清代末期
咸豐元年(1851年),原住雞籠(基隆)的林藍田,為了逃避海盜洗劫移居至大稻埕中街(今迪化街一段),興建三棟店鋪,開設「林益順號」,這是大稻埕第一坎(間)店,便將華北、廈門、香港等地運來的內地貨物,銷售給附近農民,用以換取油、米、糖、茶葉、樟腦等物品,再輸往中國大陸。林藍田的店鋪是大稻埕貿易營商的肇始,當時除了這家店鋪之外,整個大稻埕還是一片農田。
咸豐三年(1853年),艋舺發生了「頂下郊拼」﹔原本居住在艋舺八甲庄的「下郊人」(泉州府安溪、同安人)和龍山寺的泉州府屬晉江、惠安、南安三邑移民的「頂郊人」,常為爭奪一地一水或是一言不合,而發生爭吵,甚出現鬥械情況,因此在這一場大規模械鬥事件後,人單勢薄的下郊人決定放棄他們在艋舺八甲庄的家居,他們先是逃到大龍峒,但是大龍峒的人住滿了,不歡迎這些逃難的同安鄉親,因此便由郊商林右藻的率領下,護著他們的神祉霞海城隍爺,輾轉遷到大稻埕來。
林右藻認為大稻埕有成為港埠的條件,便在林藍田的店舖對面蓋起了「復振」、「復源」、「復興」三間店,形成「中街」,林右藻親自到香港、廈門一帶招商,經營起和大陸的兩岸貿易,並成立以廈門為主要貿易對象的「廈郊」,林右藻更擔任起郊長,「不論大小強弱,皆率由廈郊公斷。」還請官府掃除海上盜匪,因此與大陸之間的貿易事業蒸蒸日上。
1859年,下郊人在中街以南重建了城隍廟,也由於霞海城隍廟的建立,聚落慢慢形成,而市街發展更由原先的大稻埕中街,迅速拓展。街道延長至城隍廟前出現南街(即今從城隍廟門前,到民生西路為止),但由於南邊多沼澤溼地,因此繼續朝北發展出「中北街」(為今過了民生西路的中街,至涼州街口為止)、「普願街」(今涼州街向北)、「益保裕街」和「杜厝街」,規模宏大的大商鋪如「怡和鑽」、「復振行」等也處處可見。大稻埕逐而取代艋舺,成為當時台灣最繁榮強盛的商業區,林右藻不僅是商界領袖,也成為地方的「公親」(和事佬),更被尊稱為「大稻埕開基人物」。
清光緒年間,大稻埕最熱鬧的地方為建昌街(今貴德街),第二熱鬧的地方便是南街,也就是今天的迪化街。而光緒11年(1885年),台灣建省,該年9月5日,劉銘傳出任台灣第一任巡撫,有心將大稻埕闢為台北商業區,大手筆整建市街外,還將大稻埕定為洋人居住之地,力勸當時板橋巨富林維源和富商李春生等人投資興建洋樓,租給外商使用,所以大稻埕便成了台北最早出現西式建築的地方。
(2)日治時期
從清末到日治初期,迪化街商行以販售南北雜貨、茶行為主。光緒21年(1895年),台灣割讓於日本後,「工業日本、農業臺灣」的政策,使大稻埕成為農工商品交換場所,變得極為繁榮鼎盛,米業和布匹、中藥等也逐漸佔有一席之地。
明治43年(1910年)進入日治中期,進行市街改正,打通了南街、中街、中北街,形式今日迪化街的樣貌,為「永樂町通」,同時不少日商也已在大稻埕各行業中取得獨佔地位。
1929年代的世界經濟大危機,台灣農業轉向工業化,大稻埕雖失去了原有農產交換霸權,但仍扮演著商業中心的角色,而變成全台的中藥商跟食品商的大批發行集中地。當時,霞海城隍廟和北港朝天宮的祭典是台灣南北最大的迎神賽會,為別於府縣的城隍廟,特別強調是「大稻埕霞海城隍廟」。
(3)光復後
民國34年(1945),國民政府接替了日本殖民政權,迪化街也持續作為南北貨、中藥和布匹批發商集中地;1950年代,大稻埕地區更集結了許多的進出口商從事貿易交換,同行亦逐漸聚集之時,也有許多工廠混和在其中,這時大稻埕已是工商業的據點。
但民國55年(1966年),台北市人口快速成長,升格為直轄市,但盛極一時的大稻埕,卻隨著淡水河的日漸淤積而沒落,人口相對的衰退,大都市的發展也不再以大稻埕為中心,成為台北市中心的周圍區。民國59年(1970年),為配合「市區改正」,大稻埕各街道紛紛拓寬改建,房屋的外觀也有極大的改變,從閩南式店舖加上華麗的巴洛克式裝飾,形成了現今的主要面貌,不過仍維持原有的傳統交易型態。
民國62年(1973年),台北市政府便提出「萬大計畫」(萬華、大稻埕計畫),加強工業發展及交通建設,民國66年(1977年)環南市場、家禽市場相繼完成後,大稻埕僅剩下迪化街保留住以往的歷史風貌。民國77年(1988年),迪化街由居民積極爭取而成為指定特定專用區,將迪化街文化價值於以保存,才使迪化街至今仍是南北貨、中藥和布匹等三大行業中最大的批發零售市場,迄今仍舊保有熱絡的旺盛商機。
現今迪化老街又稱「年貨大街」,主要的店鋪包括中藥材、布帛與南北貨三大類,而其中所謂的「南北貨」是表示貨品批發銷售的對象,遍及台灣各地,也指貨品的來源廣、內容豐富,無論南北各地所產無不齊備。大盤多分佈於和迪化街垂直的巷路中,如西寧北路、貴德街與民樂街、歸綏街等處,像民生西路、歸綏街一帶的迪化街中南段,是南北貨批發商場,而涼州街與歸綏街間的中北段,則是各種中藥材的大本營。中盤多集中在迪化街的中段兩側,其中也有不少兼營進口藥材及同時也兼做零售,並以霞海城隍廟到民生西路這一段的迪化街最為密集,是國內最重要的中藥批發市場。
從永樂街、永樂市場延伸至南京西路、塔城街一帶,則是台灣最大的布料批發商場,全台約有90%的大、中盤布商分佈在永樂市場及其附近街巷,其中又以中盤商為數最多,其餘少部分為專做胚布的大盤商,及專營進口布料的批發商,所以鄰近地區的成衣業及服飾店都有增加的跡象。從迪化街崛起的布商很多,最著名的就是新光紡織的吳火獅,另還有台南紡織(統一企業集團)的吳修齊、吳尊賢,中和紡織的葉山母等。
最特別的是迪化街的店屋風格,宛如一部近代建築史縮影,包括了閩南式店鋪住宅、洋樓式樣兩層樓房、大正昭和時期盛行的仿巴洛克式建築,以及現代主義式建築。其中「閩南式店鋪住宅」 多為單層樓,主要以土埆壁和紅磚為主要的建材,風格極為古樸,像瓦片覆蓋的斜屋頂、木板構成的門窗、屋簷下的亭仔腳等,都是外觀上主要的特色。「洋樓式樣兩層樓房」 除兩層樓房為主要特點外,屋頂上「女兒牆」、栱形窗洞,和花瓶狀漏空排列的欄杆,也都是明顯特徵。
而「仿巴洛克式建築」最能突顯迪化街曾有富甲一方的氣勢,是以洗石子和紅磚為主材料,特別強調華麗裝飾,如高聳突出的山牆、緊密細緻的花草雕飾。同樣也是以面磚、洗石子為主的「現代主義式」,外觀則是較注重線條的表現和比例的均衡,整體感覺富理性美,且簡潔明朗。
來源:文建會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