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漚汪文衡殿 [列印本頁]

作者: 絕對官僚    時間: 2011-12-20 21:01:12     標題: 漚汪文衡殿

位於臺南市將軍區(原臺南縣將軍鄉)忠興村196號的漚汪文衡殿,主祀關聖帝君,是當地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庄廟,並在廟宇後棟文衡大樓二樓,設立「抗日烈士林崑岡紀念館」,向民眾介紹林崑岡烈士當初抗日的英勇事績。

【沿革】

清順治十八年(西元1661年),先民李成渡海來台,迎關聖帝君金身定居現今北嘉村,於現址草創茅祠。

清康熙四十八年(西元1709年),改建磚瓦廟堂。

清乾隆二十二年(西元1757年),由林嚴等發起重建。

清乾隆二十五年(西元1760年),增建後殿奉祀觀音佛祖。

民國五十六年(西元1967年),當時主委戴再生募金新增鐘鼓樓、改建東西廂廟堂。

民國七十六年(西元1987年),管委會決議籌建四層樓高之民眾活動中心,合稱「文衡大樓」。

民國七十八年(西元1989年),四月四日動士興工。

民國八十二年(西元1993年)九月二十九日,落成完工迄今。

民國九十四年(西元2005年)七月二十九日,林崑岡紀念館於漚汪文衡殿內成立。

【特色】

漚汪文衡殿為四樓四合院式建築,東西廂房並列。正殿主祀關聖帝君,脅祀關平、周倉,東廂「文昌祠」奉祀文昌帝君,西廂「馬使廳」奉祀關聖帝君之座騎赤兔馬;後殿奉祀觀世音菩薩、天上聖母媽祖娘娘,左右配祀福德正神、註生娘娘,而東西兩面牆係石雕之十八羅漢像。

文衡大樓二樓為「林崑岡紀念館」,展示抗日英雄林崑岡烈士的手稿、木造床舖等文物和其英勇抗日的事蹟,三樓則為關聖帝君文化館,陳列著神轎等廟宇古文物及關公畫像和相關簡介。

【林崑岡】

林崑岡原名碧玉,字爾音,漚汪人,生於清道光十二年(西元1832年)十月二十四日,原籍福建省晉江縣,人稱「武秀才」,是位文武兼備的讀書人,曾於文衡殿東廂(即今文昌祠)成立「育英書院」教文授武。

光緒二十年(西元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清廷戰敗,將台灣割讓給日本,光緒二十一年(西元1895年)五月二十九日,日軍前來接收台灣,林崑岡因不滿台灣成為日本的領土,於十月九日率領三千多名鄉眾組成義軍抗日。最後因為武器裝備槍械都不如日軍之精良,人員死傷無數,林崑岡於十月十八日在竹篙山(台南市學甲區)與日軍對峙三天三夜,到了十月二十日,林崑岡見大勢已去,因不願受辱,於是自刎身亡。

來源:文建會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